做印度菜的米其林主廚Justin Paul:廚師要給自己找點「小麻煩」

2021-02-27 名廚

為了讓食客更舒服,我給自己製造了一點「小麻煩」。

中國澳門,雖位於珠三角西岸,但當地飲食卻不局限於此。從地道粵菜到葡國佳餚,再到近幾年的川味風潮,幾乎無所不包。今日故事的主角中國澳門威尼斯人皇雀印度餐廳亦誕生於此。

幾日前,2019黑珍珠餐廳指南發布,皇雀印度餐廳是為數不多的由一鑽升至二鑽的餐廳。加之連續6年的米其林一星榮光,讓這隻身價倍增的印度皇雀頗受關注。

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我向餐廳主廚Justin Paul「取經」,而得到的答案卻出乎意料——他似乎總喜歡給自己「找麻煩」。

中國澳門威尼斯人皇雀印度餐廳高級主廚Justin Paul

這位來自印度南部、受父親影響從廚的主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和烹飪原則,而這看似特立獨行的標準,卻也成就了這間獨一無二的餐廳。

食材來自全球,調料嚴選印度

不少人的印象中,印度菜無非是咖喱拌食材,但在皇雀餐廳,即便是雞肉這一種食材,都有迥異的口感和風味。甚至還有印度食客認為,這裡菜品味道更勝於家鄉美味。

在調料和食材上的堅持是最大的秘密。不同於印度當地一些餐廳選用的人工醬料加調味粉的方式,Justin Paul給自己加了重重限制。在他的烹飪邏輯中,並不希望照搬印度的美味,而是呈現最佳狀態的印度飲食。

除了黃油、辣椒粉、薑黃粉等調料必須選用來自印度的天然食材外,餐廳中的蔬菜也多來源歐洲、日本,海鮮和肉類則選自法國、紐西蘭等國。餐廳招牌菜品「印式石榴烤雞肉串」便是佐證。

印式石榴烤雞肉串

雞肉是來自法國的有機雞,其質量遠高於印度自產的雞肉,菜品製作不可求快,先用姜、蒜蓉、檸檬汁醃製2到3個小時,再加孜然、香菜、辣椒調味。

然後將新鮮石榴和紅菜頭打成汁,繼續醃製至少1天,讓雞肉自然上色,最後再入烤箱以250度烤制10到13分鐘。整道菜品延續了傳統印度風味,但肉質更鮮嫩多汁,味道上也恰好中和了酸辣。

在黑珍珠尊享晚宴上,Justin Paul創作的一道「海中珍鮮」,同樣是他「食材來自全球,調料嚴選印度」的原則的佐證。

海中珍鮮

吉拉多生蠔搭配印度當地的番茄和魚子狀果粒,既提升了鮮味,又打開味蕾。蘇格蘭帶子斷生後用金箔包裹,輔以千島湖魚子醬裝飾,更顯金貴之意。

這也是Justin Paul所理解的米其林一星榮譽的由來,通過高品質的食材烹調贏得穩定的出品。

找不同地域的人,做更懂食客的菜

除了菜品和食材之外,Justin Paul的另一種「偏執」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對餐廳人員的多元化要求上,這甚至是他當初開設這家餐廳的初衷:打造覆蓋印度各個邦(相當於國內的省份)的美食。

十多人組成的廚房團隊,均來自印度的不同邦,不但語言有所差別,菜系也各不相同。想讓他們擰成一條繩,Justin Paul得付出幾倍心血去了解廚師們的想法和感受,保持更高的溝通頻率,讓他們開誠布公,並願意在他的工作邏輯下做事。

廚師們在開放式廚房工作

甚至對餐廳的服務人員他也要求多元,不但包括了菲律賓、中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對印度和中國的服務員還得「特殊照顧」。印度服務員儘量來自各個邦,中國的也是來自青島、桂林、成都、廣東等多地。

餐廳的服務人員

但如果深想一步,就不難發現背後的邏輯,這種人員背景多元化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每個廚師都有明確分工,烤肉、炒飯、薄餅、制咖喱等,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食客也能品嘗到更地道和、更全面的印度風味。

其次,餐廳食客來自八方,在服務人員的安排上也會遵循「就近原則」,讓老鄉去服務老鄉,食客心裡自然就會多一分賓至如歸的感受。

而這樣的人員構成甚至會直接影響菜品。餐廳的另一道招牌菜「印式焗羊肉飯」便是這樣改良而來。

印式焗羊肉飯

在印度當地羊肉飯多用羊腩烹飪,但Justin Paul考慮到服務人員反饋的需求,則以羊腿替代,並用慢煮4個小時的方式烹製,雖風味不變,但肉質更加多汁。而隨著中國和歐洲食客的不斷增加,羊肉品種也逐漸由山羊變成了綿羊。

砍掉多數菜品,逼自己保持創新

多數餐廳都會根據季節調整菜單,但Justin Paul對變化的追求顯然更為苛刻。餐廳會統計每一道菜品的銷量,但只會留下當年銷售最好的幾款,其餘全部更新或砍掉。幾年下來,除了最為經典的菜品之外,餐廳菜單中70%都是原創菜品。

在他的邏輯中,只有讓常來餐廳的食客都不覺得厭倦才是應該追求的標準。為此餐廳菜單總逃不過被他「折騰」的命運,前一陣的主題是素食和有機菜,接下來便會換成印度北方菜和各個邦的主題菜品。

餐廳中的素食菜品

好在他有個特別的愛好,總能給予他各種豐富的菜品靈感,那就是旅行。在泰國旅行時品嘗到的冬陰功,令他創作出了印度的新版本,原料和調料均取自印度,卻有了不一樣的味道和質感。

澳門獨有的葡國菜也給了他新的烹飪靈感,選用澳門本地的魷魚,搭配取自印度的咖喱,濃厚的葡國菜元素也讓澳門本地食客更易接受。

印度酸咖喱魷魚

菜品創新的過程依然嚴格遵循流程,做出來的新菜會先給到老闆和中國同事品嘗,根據他們在口味和辣度上的建議再做調整。有時候也會找客人試菜,綜合大家的點評,進行修改後才會把菜品加入菜單中。

從食材調料上的嚴苛標準,到人員構成中的多元追求,再到砍掉菜品時的毫不猶豫,這位總喜歡給自己找麻煩的主廚如今仍在大步向前地「找麻煩」。

這也令我想起曾經看到的一句話,「微光會吸引微光,微光會照亮微光,然後一起發光,這種光才能把壓榨的陰霾照亮」。當一個個麻煩交織在一起,不也就點亮了那隻動人的印度皇雀嗎?

-end-

本文圖片來自中國澳門威尼斯人皇雀印度餐廳

相關焦點

  • 中國廚師刀工簡直逆天,土豆絲都能穿針引線,比米其林主廚強多了
    中國廚師的刀工可以說世界頂級,土豆絲可以切成細如髮絲,甚至能夠穿針引線的地步。連世界級的米其林主廚也難以和中國廚師比。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美食最好吃,一直是很多人喜歡討論的問題。但是往往討論半天,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國家的菜最好吃。
  • 重新認識食物 米其林星級廚師都在做什麼
    米其林餐廳以及在其中工作著的主廚們,不僅對於菜品本身,甚至對於整個服務環境、衛生、空間設計等餐廳中的每個細節都是有著自己的執著和嚴格要求。光是食材本身,就完全不同,而這一切的要求,最終都會要回歸到供應鏈這個最基本的層面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有需求才會有生產的。而看著這些高要求的餐廳或者廚師,周圍肯定有人想要效仿,想要開同樣水準的餐廳,那麼,整個環境就會慢慢被帶動起來。
  • 對廚師來說,擁有一顆米其林星星意味著什麼?
    文 /  周小雨萬眾矚目的【米其林指南上海2017】終於在今天發布了,難得美食屆也有那麼一個讓大家刷屏的話題,我們當然要搬個小板凳來聊聊。比如幾天之後我就學會了熟練運用「What's the fucking.」句型當然,大家看到的都是幾顆星星帶來的榮譽,但是真正要開一家米其林餐廳,主廚確實要付出許多心血。要放棄休息玩樂時間,放棄家庭,放棄睡眠,甚至是放棄廚房以外的一切。
  • 《龍族幻想》米其林一星廚師怎麼進階 米其林一星廚師進階方法介紹
    導 讀 龍族幻想手遊中我們如果想完成米其林一星廚師的進階該怎麼做呢?下面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米其林一星廚師進階攻略,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米其林一星主廚李強:手工技藝是廚師最有價值的體現
    「成為米其林餐廳主廚是所有廚師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
  • 走近米其林星級廚師(上)陳嵐舒 食物的力量
    雖然大學時候念的臺灣大學的外國語文學系,但畢業後,她不顧一切地奔赴法國學習廚藝,從甜品到法餐全班,巴黎費蘭迪法國高等廚藝學院(ESCF - Ferrandi)第一名成績畢業、擁有法國專業廚師證書 CAP de Cuisine 的她曾在頂級酒店H tel de Crillon 的餅房、高級點心房 Pierre Hermé、米其林二星餐廳 Le Relais d』Auteuil、米其林二星餐廳
  • 最帥米其林主廚 & 米其林上海
    戳視頻,看看最帥米其林三星主廚阿卡茲(Grant Achatz)的傳奇故事。以上視頻為米其林星級餐廳紀錄片(預告版)《夢饗米其林SPINNINGPLATES》。這部紀錄片導演以三家米其林餐廳,三線並敘,阿卡茲經營的餐廳是其中之一。
  • 星廚訪談|米其林二星餐廳主廚朱海峰
    朱師傅是北京屋裡廂上海菜館的聯合創始人兼主廚,作為米其林二星廚師,朱師傅對於廚師這個行業有著深層次的理解,通過美味君的採訪,讓我們進入朱師傅的內心世界,探索他的從業之路。我認為烹飪不止是手藝,也是一種文化,需要傳承與創新。所以我會與團隊經常交流一些菜品背後的故事,歷史。
  • 曾被主廚打到差點精神崩潰,現在自己開的餐廳被評為米其林三星
    在日本有一位米其林3星的餐廳,餐廳供應的料理,是一位日本主廚做的法餐。日本主廚與法餐之間,居然能夠擦出火花,應該是很有意思的一本書。人物傳記不能保證100%真實這本書的書名是《天才主廚的絕對溫度》,作者是日本的石川拓智,這位「天才主廚」講的是誰?
  • 上海米其林餐廳的這幾位廚師啊,一言難盡
    新出現在米其林「必比登美食推介」榜單上的豪生酒家其實是一家老牌小餐廳,過往十幾年裡大多是附近的食客才常去。餐廳做的是上海本幫家常菜,狠早前就用類似日料omakase的方式供餐,沒有菜單、主廚按照當天的採購做菜,按人頭收費。
  • 《天才主廚的絕對溫度》米其林三星主廚成長記錄,高手這樣開餐廳
    因此,沒有人看好他轉行做廚師的決定。摘星米其林這麼難的事情,米田肇究竟是怎麼做到呢?答案是,靠數學思維。數學思維很多人都有,但很少有像本書的主人公米田肇那樣,事事都用數學分析到極致,這便拉開了差距,讓他成了法餐高手,摘得米其林三星。他的極致到什麼程度呢?
  • 五位米其林主廚菜品解析
    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廳Bo Innovation廚師來自香港業內同行公認Alvin是亞洲最具創意的天才廚師,2009年,Bo Innovation成為香港唯一一家榮獲《米其林指南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Epicure au Bristol廚師來自英國Florian Favario的足跡遍天下,曾為多位全球最受推崇的名廚效力。
  • 5位米其林餐廳主廚給你做大餐!
    比如《千與千尋》中錢婆婆為無臉男準備的豐盛晚餐;或者《喜歡你》中顧勝男給路晉做的吉普賽風格的女巫湯意面……每個鏡頭都讓人垂涎欲滴,妥妥的都是米其林水準!Vincenzo Candiano本人更是在2007年贏得了「義大利南部最佳年輕廚師」的榮譽。「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放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的父親是農場主,以至於他從小就能與各種食材親密接觸,自己動手嘗試各種各樣的創新,媽媽和姑媽便是他第一批忠實粉絲。
  • RAW 餐廳主廚黃以倫:自律是最重要的廚師精神
    從不同人口中聽到的 RAW 餐廳主廚黃以倫,不管是美食家、或是食材供應商,不約而同地用到這個字彙。美食家形容他菜餚味覺精細、食材供應商形容他叫貨、叫食材數量的精準計算,都體現了黃以倫的個性,屬於能力範圍內必做到極致的那種性格。但他自己的說法是「自律」,「自律是非常重要的,有好的習慣才能追求卓越」他說。
  • 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竟給年輕廚師、服務員頒了獎!
    「我還從沒想過,做一名服務員也能獲得如此高的榮譽,這又讓我對這個行業充滿了希望。」小編認識的一位女服務生朋友如是說。一直以來,餐飲業裡的服務員從沒有被外界正眼看待過,在社會上的地位也是很低,這個獎,無疑給業內的服務員們注入了一口強心針——做服務員,也是可以讓人另眼相看的,只要做得好,是有人能看見的。
  • 做出世界頂級素食料理的靜觀師太火了,但這部紀錄片裡還有很多厲害的廚師啊!
    世界頂級主廚們是如何打造出自己的餐桌嗎?不服輸的Grant決心將腦海中的菜品畫出,詳細標註類似「確保調料酸度」的小細節,並反覆斟酌用量——就這樣用自己的腦力,對抗著味覺的缺失。曾有客人見是女主廚,當場放下筷子就走。但她沒有讓這些阻礙前進,Nikki想了一個法子,就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讓別人看到主廚的樣子。
  • 生活 LIFE 〡男神變身米其林主廚完成中年逆襲
    木村拓哉飾演一位頗具性格的法國米其林主廚尾花夏樹. 他自帶主角光環,在巴黎擁有一家米其林二星級餐廳,坐擁著一個優秀的料理團隊. 專業技能滿分的他,性格中則有著屬於天才的自負和不可一世.多年後的尾花夏樹,在法國偶遇了一個堅持並努力了30年,卻依然拿不到米其林星星的女主廚鈴木京香. 在看到鈴木極度沮喪、崩潰流淚的那一霎那,尾花夏樹決定重新以廚師的身份從頭開始,與鈴木一起回到日本打造世界最好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 這位曼谷的亞洲最佳女主廚的印度菜,值得吃嗎?
    然而,擁有極高造詣的女主廚 Garima 並未因此坐享其成,而是帶領著團隊獨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風格,頻頻給食客帶來驚喜。通過在 Noma 的工作扎穩根基,以傳統印度菜作為背景,取材泰國當地,糅合了世界各地的烹飪及料理技術,跨度相當大,試驗創新之餘並沒有丟掉重點。
  • 上海米其林餐廳榜單出爐啦~而這家的主廚味覺竟然「失靈」了?
    米其林終於發布了首批上海清單!芭姐能想像到有多少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摘星星」~而你可知道芝加哥也有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它的主廚卻是嘗不出味道的料理大師!創作這些佳餚的天才主廚Grant Achatz,竟然完全嘗不出味道!他在事業巔峰時期身患舌癌並喪失味覺,但他憑藉意志一手打造了芝加哥第一家米其林三星級餐廳。沒想到現實中真的有「好先生」陸遠呀~
  • 米其林廚師眼中的世界百大廚師是誰?哪幾位在中國開餐廳?
    編譯:Juliette Zhu 圖片來源:Le Chef官網/餐廳官網 如今餐飲評鑑可謂琳琅滿目,「米其林指南」的每一屆發布都會引發餐飲焦點,近年來「世界50最佳餐廳」和關注全世界主廚與重度美食愛好者的「OAD」也紛紛躍上世界餐飲舞臺,不斷創造新的美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