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被泯滅的歲月裡,只有音樂能給人尊嚴|蕭邦《升C小調夜曲》
《升c 小調夜曲》是在1830年2月,蕭邦未滿20歲的時候創作的,那是他在波蘭的最後一年。整首樂曲透露著淡淡的憂傷,這其中夾雜著青春年少特有的浪漫幻想、臨別前對祖國的留戀不舍,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彷徨。
-
蕭邦《夜曲》
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D157:蕭邦《c小調第十三夜曲》
蕭邦《c小調第十三夜曲》。演奏:阿瑟·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波蘭猶太裔美國鋼琴演奏家。作品創作於1841年,於1842年出版,作品獻給了勞萊·杜普蕾小姐(Mlle.Laure Duperré),後來蕭邦將這部作品的版權與幾部其他作品賣了2000法郎。這首c小調夜曲感情充沛, 西奧多·庫拉克(Theodor Kullak)評論這首作品:「設計和詩意的內容使其成為蕭邦創作的最重要的作品,主題精湛表達了悲痛的情感。」並且與之前的作品相比,這首夜曲在技術上有明顯的進步。
-
古典音樂 | 蕭邦《夜曲 第1號降b小調》
夜曲從字面上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暗淡、憂鬱的氣氛,但蕭邦的夜曲作品中,也有清爽如晴朗早晨的樂曲。因此欣賞蕭邦的夜曲,大可不必拘泥於夜曲這個名稱。▲ 蕭邦蕭邦的夜曲受費爾德的影響很大。費爾德那種在左手定型伴奏上,由右手唱出甜美而傷感旋律的技巧,特別在蕭邦初期作品中頻繁出現。
-
「掌握社·北京 雲音樂《蕭邦升C小調夜曲》」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
此曲再為人們所熟知,就在於它被用作電影《鋼琴師》中的插曲。影片中的男主角,波蘭猶太鋼琴演奏家斯皮爾曼在波蘭電臺錄音時伴著窗外的炮火聲和樓房的搖晃彈奏的就是蕭邦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然而炮火最終將鋼琴聲打斷。
-
入夏聽蕭邦夜曲
我最早熟悉蕭邦這個名字,是從聽到他所創作的夜曲時開始的。三十前,我與妻結婚後購置的第一個家電大件,就是落地式收音機,儘管還是單聲道,但比起以前的老臺式要深厚、保真得多。一次偶然的聽廣播,是有關蕭邦的音樂欣賞節目,正播放他的夜曲第9號之2。那如歌如詩的旋律深深打動了我。於是便對蕭邦有了最初的,但卻是很美好的印象。
-
魯賓斯坦與蕭邦夜曲
《升F大調第5號夜曲》魯賓斯坦與蕭邦夜曲我是個地道的蕭邦迷, 說到個人最喜歡的蕭邦作品,那也許是敘事曲,諧謔曲,或者奏鳴曲,但應該不會是夜曲,而談及什麼作品體裁是蕭邦獨有並且創造了非凡的藝術造詣的,那一定是夜曲。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於詩意的抒情特性曲,類似無詞歌,但內容較為深沉,常含有憂鬱的情緒,始作者為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把它發展為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體裁,他的21首夜曲是這一體裁的藝術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雲》、《節日》和《海妖》則是管弦樂套曲,不屬於特性曲的範疇。 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
-
解讀電影《鋼琴家》中的蕭邦《夜曲》
《鋼琴家》中蕭邦鋼琴曲的藝術分析導讀:音樂在電影中起到了聲畫合一、連貫劇情的作用。《鋼琴家》和音樂家蕭邦 (一)電影《鋼琴家》簡介。電影中所演奏的全部是蕭邦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充分配合了電影的情感表達,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蕭邦和他的鋼琴作品,凸顯了全世界人民所普遍認同的民族價值觀。
-
鋼琴詩人——蕭邦夜曲
夜曲是蕭邦創新的一種鋼琴獨奏體裁之一,它具有衝淡平和,寂靜幽瀾的特點,或輕緩、或激昂的細膩偶爾透著那麼一點點沉思和憂傷的詩意。要想認識鋼琴詩人的浪漫氣質,領略鋼琴詩的獨特韻味,蕭邦夜曲是首選。蕭邦 降B小調夜曲 李雲迪鋼琴大師Maurizio Pollini經典演繹蕭邦夜曲op.27no.2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如Op.19《e小調夜曲》,是蕭邦的好友馮坦那(Julian Fontana)在家中發現,後經蕭邦家人同意而出版。而Op.21《c小調夜曲》原來打算編成Op.32-3出版,後又臨時取消。這兩首作品是受到較多懷疑的作品,所以魯賓斯坦和富朗索瓦的夜曲全集都沒有收錄這兩首夜曲。
-
不只是「小夜曲」——李雲迪的21首蕭邦夜曲鋼琴獨奏專輯
降B大調作品第9號第1首 5:3302. 降E大調作品第9號第2首 4:2703. B大調作品第9號第3首 6:2004. F大調作品第15號第1首 4:2205. 升F大調作品第15號第2首 3:2206. G小調作品第15號第3首 4:4207. 升C小調作品第27號第1首 4:3508.
-
那個時代最驕傲最富於詩意的靈魂丨蕭邦《c小調夜曲》丨夜曲的起源及其與小夜曲的區別
蕭邦《c小調夜曲》(Op.48 No.1)作品分析 本曲是由「插入性中部」構成的復三部曲式。蕭邦的c小調夜曲是一首熱情奔放的作品。主調為c小調。第二個與第一個主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C大調,上下聲部的節奏都保持著一致性。 第一部分從斷斷續續的旋律開始,音調富於語言的表現力,象悲傷的獨白。莊重嚴肅而節奏均勻的伴奏,渲染出一種悲壯的氣氛。這是一個再現單三部曲式,A樂段是一個由兩個樂句構成的結構為(4+4)的方整型樂段,B樂段是一個(2+2+1+3)構成的非方整型樂段,進行了多次的轉調。
-
一首費爾德風格的蕭邦夜曲丨《降b小調夜曲》(Op.9 No.1)教學探微
6、「夜曲」的繼承與發展丨從菲爾德到蕭邦;7、聽蕭邦最後兩首夜曲(遺作,第20、21號);8、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9、蕭邦《升C小調夜曲》(遺作)的創作分析丨「四頁樂譜的巨大情緒變化,以及天才般的戲劇精神,比四百頁的歌劇更豐富而強烈。」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降b小調夜曲: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6、Op.15 No.3 g小調夜曲(1833)蕭邦對標題限定是深惡痛絕,原想註上「悲劇《哈姆萊特》觀後感」字樣,後來還是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吧。」 二首夜曲op.48(1841)蕭邦最成熟時期的作品13、Op.48 No.1:C小調夜曲14、Op.48 No.2升f小調夜曲
-
蕭邦21首《夜曲集》作品賞析(音頻+樂譜)
升c小調夜曲 Op.27-1 ,4/4拍,小廣板,三段體。第一段以柔聲奏出暗淡的旋律,經種種轉調後,情緒越來越不安;中段速度轉快,出現悲痛的第二主題,逐漸獲得力與熱而轉變為憧憬的明朗世界。這是蕭邦夜曲中結構最陰鬱、最壯大的一首。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珍藏版)
在影片《鋼琴家》開頭與結尾斯皮爾曼在波蘭電臺的錄音棚中彈奏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曲調寧靜幽雅,具有夢幻般的詩意,細膩地刻畫了蕭邦純樸的形象,緩緩的速度自然地流露出如歌的情懷。此曲再為人們所熟知,就在於它被用作電影《鋼琴師》中的插曲。
-
【值得珍藏的鋼琴名曲】蕭邦《夜曲》
《夜曲》Op 9 Op 72(魯賓斯坦) 一般說來,蕭邦的夜曲是屬於纖弱、神經質、浪漫而細緻的,聽不見巨浪拍岸的擊濤聲,卻可以感受到遠方海面的洶湧起伏,這在作品27號的兩首升c小調及降d大調的夜曲裡特別明顯,聆賞者可以深刻地沉浸在蕭邦詩的意象波濤之中,抒情是其音樂的主軸,豐潤生命本質如同夜空裡綻放的煙火,非齊髮式的,是一點點一點點依序寧靜地升空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聽
降b小調夜曲: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二首夜曲op.48(1841)蕭邦最成熟時期的作品13、Op.48 No.1:C小調夜曲14、Op.48 No.2升f小調夜曲蕭邦的學生格德曼說,當蕭邦教他彈這首夜曲時,曾指示中段的右手要用宣敘調來表現二首夜曲op.55(1843)15、Op.55 No.1 f小調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