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電影《鋼琴家》中的蕭邦《夜曲》

2021-02-08 每晚古典音樂會

Jan Lisiecki - Nocturne in C sharp minor

電影《鋼琴家》中蕭邦鋼琴曲的藝術分析

導讀:音樂在電影中起到了聲畫合一、連貫劇情的作用。電影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對人物形象、心理變化進行刻畫與描繪,並在音樂的帶動下製造戲劇衝突,渲染和烘託氣氛。電影《鋼琴家》根據鋼琴家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而成,描寫了二戰期間,一名猶太鋼琴家的人生遭遇,冷靜客觀地反映出戰爭與和平、欲望與人性的衝突。該影片既沒有戰爭的場面,也沒有各種特技表演,而是由充滿藝術魅力的鋼琴音樂撐起,這也成為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

 

 電影《鋼琴家》一上映便引起巨大反響,最終獲得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該影片將鋼琴音樂與故事情節進行滲透,使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波蘭鋼琴家通過演奏蕭邦的作品,帶給廣大觀眾不一樣的視覺與聽覺上的震撼,使得電影本身具有深刻的內涵,以及一種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宣揚。

十分鐘帶你看完《鋼琴家》 

一、電影《鋼琴家》和音樂家蕭邦

 (一)電影《鋼琴家》簡介。《鋼琴家》是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依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自傳體小說改編的。斯皮曼出生在20世紀初,從小在鋼琴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不到10歲便被送到柏林學習深造。1933年,完成學業的斯皮曼返回波蘭,舉辦了個人鋼琴演奏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一躍成為波蘭最著名的鋼琴家。二戰爆發,德國入侵波蘭,斯皮曼遭受戰爭的迫害,四處流亡。在歷經種種人生遭遇後,終於艱難地活下來,並再次點燃了他的鋼琴夢想。有一天,斯皮曼遇到了一位德國軍官,他的琴聲觸動了對方,從此,斯皮曼在這位德國軍官的幫助下繼續生活下去。後來,斯皮曼舉辦了鋼琴演奏會,並錄製了個人唱片。

 (二)音樂家蕭邦的簡述。蕭邦是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和鋼琴家,也是當時歐洲浪漫主義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蕭邦最卓越的成就即是對鋼琴藝術的創作與演奏,這些都為鋼琴藝術的發展與人類音樂研究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蕭邦除了在鋼琴藝術上的貢獻外,他還是一位非常具有愛國主義情操的音樂家,在其作品中,國家與民族始終是永不磨滅的主題。在《鋼琴家》這部影片中,斯皮曼更是把蕭邦的作品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電影中所演奏的全部是蕭邦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充分配合了電影的情感表達,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蕭邦和他的鋼琴作品,凸顯了全世界人民所普遍認同的民族價值觀。

93歲普萊斯勒鋼琴演奏蕭邦《升c小調夜曲》

二、《鋼琴家》中演奏的蕭邦作品分析

 (一)《第20號升C小調夜曲》(Nocturne No.20 in C-sharp minor, op.posth)。電影一開始,其背景音樂就是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該曲是19世紀浪漫主義作曲家普遍使用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樂器題材,其形式高雅且充滿詩情畫意。影片中的《升c小調夜曲》,充分呈現出了蕭邦音樂作品的典型風格,曲調沉靜卻飽含深情,華美的同時也表現出細膩。《升c小調夜曲》的第一部分從斷斷續續的旋律開始,音調讓語言的表現力更強,像是悲傷的獨白。莊重嚴肅、節奏均勻的伴奏,烘託出一種悲壯的氛圍和情境。中間部分旋律莊嚴且緩慢,仿佛是一首宗教頌歌;開始部分溫和平靜的狀態,更像是對心靈的撫慰和祈禱。接著,曲調逐漸變得豪邁而剛毅,雄壯而充滿力量,演變為一首壯麗的進行曲,其中頌歌的旋律不時與半音階平行八度的快速音群相交替,從而變換成一種宏偉強勁的力量在推動著前進。這種力量循序漸進地壯大起來,半音階的音群氣勢磅礴地展開,並達到高潮,最終成為嘹亮、強勁、振奮人心的號角之音。最後,音樂迴轉到第一部分,此時已全然改變了原本的形象,速度也比之前更快,並在原來旋律的基礎上,呈現出更加豐滿的分散和弦和急促的節奏型;悲傷的獨白也變成了焦急不安、激動人心的語言。這首夜曲充滿了力量感,賦予了作品更強的戲劇性。

 (二)《降E大調波羅乃茲圓舞曲》。在《鋼琴家》中,德國軍隊邁著齊整一致的步伐,進入了華沙,這也預示著波蘭人民開始了他們的苦難人生。影片中的斯皮曼為了生計,來到一家飯店進行鋼琴演奏,他演奏了一首並不知名的樂曲,雖然曲調在旋律上是輕快的,但斯皮曼的演奏情緒充滿了厭煩與不屑。因為祖國已淪陷,而還有人在這裡大快朵頤,所以他感到難過,並通過黑色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憤懣。後來,斯皮曼在躲避敵人時發現了鋼琴,並彈起了《降E大調波羅乃茲圓舞曲》,這也是蕭邦的代表作之一,通過作品豪邁熱情的旋律,烘託出當時波蘭人民的昂揚鬥志,對影片起到了點睛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電影《鋼琴家》雖然沒有激烈的戰爭場面,但通過鋼琴音樂的表達與呈現,將作品的凝聚力集中到了音樂上,讓音樂來化解種族矛盾和隔閡,喚醒人性。藉助蕭邦的鋼琴音樂作品,給人們帶來最真切的感受。

免費申請巴赫音樂導賞群

讓聆聽巴赫變成美好生活

還可加入古典音樂分享群

群裡每天分享音樂與資料

掃描下方圖片微信二維碼即可申請

助手72小時內會通過申請

如果沒有通過可再次申請

通過微信後務必耐心等待

元旦後開設蕭邦莫扎特群

你為何要申請巴赫音樂微信群?

巴赫創作音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每個人的成為孤獨聆聽者?還是通過音樂讓人們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並不複雜——那就是通過巴赫的音樂,讓古典音樂把人團聚在一起,然後一起慢慢成長,不斷學習古典音樂知識,讓每日聆聽變成一種習慣的美好生活方式。我們的巴赫群正在開設巴赫1000計劃,在未來1000天免費帶大家欣賞巴赫作品、分享相關研究資料!除此以外,申請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機會加入古典音樂群,以及未來建設的蕭邦、莫扎特等群!

溫度古典音樂欣賞群介紹

大家好,寒冷冬季,音樂最溫暖!🌨 我們的古典音樂微信群會每天帶大家免費欣賞古典音樂、分享音樂資料、講解一些欣賞的方法!讓音樂溫暖微信群的每個角落,每天都有新的感動和進步!也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轉發,邀請朋友!也歡迎跟我們一起分享!我們的資料分享也將按照重要程度,進行評分:🌟🌟🌟🌟🌟(五顆星為最重要)。歡迎大家及時保存各類資料,如有遺漏,歡迎相互轉發,減輕我們的負擔。

莫扎特欣賞指南

戀愛中的莫扎特

淚如泉湧的莫扎特

上帝派來的莫扎特

傅雷與傅聰談莫扎特

莫扎特真的很窮嗎?

傅雷丨莫扎特的藝術人生

電影中的莫扎特歌劇

莫扎特一生真正愛過的女人

「你愛我嗎?」莫扎特問父親。

莫扎特唯一談到哲學與死亡的信

重讀莫扎特書信丨永久恬靜的泉源

《安魂曲》「痛哭之日」的創作特點

莫扎特《安魂曲》詳細分析

陳丹青丨不強迫自己孩子聽莫扎特

那些演奏莫扎特的鋼琴大師們

楊燕迪丨六個層面解讀莫扎特

莫扎特、舒伯特都曾為錢發愁

他說:「莫扎特就是我們的太陽!」

解讀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莫扎特精神與《肖申克的救贖》

「我的舌頭已經嘗到了死的滋味」

莫扎特為何不當面表揚貝多芬?

愛因斯坦論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

古典音樂紀錄片丨莫扎特(上、下)

我們該如何比較莫扎特與貝多芬?

電影中的莫扎特丨讓子彈飛丨走出非洲

楊燕迪丨莫扎特的兩個深層人文向度

「莫扎特的死與其說太早了不如說太晚」

單簧管要聽莫扎特,雙簧管要聽巴赫

參觀薩爾茨堡註定要下雨,因為莫扎特?

哪怕是最複雜的時候, 也顯得那樣簡樸

「我唯一的目的是儘量掙錢,越多越好!」

聽音樂,為何始於莫扎特而止於巴赫?

莫扎特的沉思丨他的奏鳴曲各不相同

莫扎特說:「人心高貴,也可以成為貴族」

欣賞莫扎特音樂的最佳時間和地點吧!

時而陰霾的天空中,一抹明媚可親的光線

「最可貴的是時間,最奢靡的是揮霍時光」

「莫扎特,對孩童太容易,對音樂家太困難。」

如何安慰短暫又痛苦的塵世生命

—每天分享一張最新古典音樂專輯—

莫扎特演奏指南

莫扎特指南丨三個創作時期

演奏莫扎特應當注意的幾點

莫扎特奏鳴曲的彈奏技巧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中悲情因素

演奏莫扎特要注意的觸鍵原則

布倫德爾論如何演奏莫扎特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彈奏要點

怎樣才能彈出莫扎特的感覺?

不應該用貝多芬的聲音彈莫扎特

想懂莫扎特鍵盤作品要聽他的歌劇

鋼琴教學如何把握莫扎特式的「歡樂」

如何演奏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連線?

莫扎特風格的展現丨以K.331為例

莫扎特鍵盤音樂中最常用裝飾音特點

相關焦點

  • 蕭邦夜曲的悲劇性
    試論蕭邦夜曲中的悲劇性夜曲是蕭邦諸多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共有21首曲子組成。在這著名的夜曲作品集中,人們感受到的是音樂的巨大力量以及特殊魅力,其旋律和曲調的轉變總是靈活自如。但是真正懂得蕭邦,懂得蕭邦夜曲的人還總是可以從中品出一些悲劇性的意味,這些悲劇色彩雖然隱藏得極為隱秘,卻仍舊可以被有心人所發現。
  • 入夏聽蕭邦夜曲
    入夜後,尤其是在夏夜,這是一天中情感的最佳發揮的時段。夜可以流連,古人可以在夜出遊,在庭中賞月,在月下獨酌,在月下吟詩,在月下賞景。夜可以寄情,思念遠方親人,思念故鄉故土,思念那裡的親人。夜可以遣懷,可以悲戚以訴苦怨,可託情以解孤傷。難怪張九齡詩中說: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在如此的靜夜中聽夜曲,所感受到的超然,如果杜甫詩中描繪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景象。
  • 魯賓斯坦與蕭邦夜曲
    《升F大調第5號夜曲》魯賓斯坦與蕭邦夜曲我是個地道的蕭邦迷, 說到個人最喜歡的蕭邦作品,那也許是敘事曲,諧謔曲,或者奏鳴曲,但應該不會是夜曲,而談及什麼作品體裁是蕭邦獨有並且創造了非凡的藝術造詣的,那一定是夜曲。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義大利鋼琴家波裡尼1960年參加第六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榮獲第一名。10、Op.32 No.2 降A大調夜曲戲劇感最強烈的蕭邦夜曲,這首夜曲中,波裡尼用全部的力量,在曲終,營造的是一座陡然下降的懸崖。
  • 一首費爾德風格的蕭邦夜曲丨《降b小調夜曲》(Op.9 No.1)教學探微
    《降b小調夜曲》屬於蕭邦夜曲早期作品中比較能突出蕭邦獨特氣質的一首夜曲,也是蕭邦最為哀傷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蕭邦青年時代矛盾的雙重性格,襯託出蕭邦在當時所處社會、生活環境中的複雜心情。本文針對此曲進行分析進而總結在教學中需注意的一些要點。 蕭邦夜曲主題閱讀:1、以四部作品為例丨談蕭邦《夜曲》的演奏技法;2、阿勞的「蕭邦圓舞曲氣勢宏大,夜曲幾乎像敘事曲!」 3、聆聽蕭邦的內心獨白丨略談幾首《夜曲》的演奏技法;4、練習觸鍵時,如何把蕭邦夜曲的音色特點發揮到極致?5、蕭邦夜曲為何不能用優美的夜景和簡單的憂鬱來概括?
  • 皮蕾斯《蕭邦夜曲全集》| 眾多蕭邦夜曲名版中女性演繹的佳品
    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作為古典樂史上毋庸置疑的經典,蕭邦的《夜曲》自然備受演奏家們的青睞,歷來演繹版本不計其數。縱覽來自樂迷、樂評人、資深古典學者的一眾評價,受到廣泛認可的名版基本敲定——魯賓斯坦、波利尼、李雲迪、傅聰、皮蕾斯、阿勞這幾位鋼琴家的版本呼聲較高。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聽
    Pollini 142--義大利鋼琴家波裡尼1960年參加第六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榮獲第一名。10、Op.32 No.2 降A大調夜曲戲劇感最強烈的蕭邦夜曲,這首夜曲中,波裡尼用全部的力量,在曲終,營造的是一座陡然下降的懸崖。
  • 蕭邦夜曲賞析
    蕭邦是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波蘭的「鋼琴詩人 」,他 的作品體裁多樣 、感情樸實、手法簡練 ,而夜曲是蕭邦創作中最 富於浪漫主義氣質的體裁
  • 那些電影中的「蕭邦」
    專輯中的《夜曲》,更是直接從蕭邦的夜曲系列中獲得的靈感。在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有一段經典的鬥琴片段,前兩首曲目也都選了蕭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電影中那些至美的「蕭邦時刻」!該片講述了保鏢託尼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唐·雪莉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爵士樂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 「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是21首中的哪首?
    你知道,「夜曲」是什麼嗎?夜曲,是一種鋼琴曲體裁,起源於歐洲,是一種表達愛情的樂曲。傳說中男士會挑一個寧靜的夜晚,在心儀的對象窗下,用簡單的器樂伴奏獨唱,表達愛慕之情。夜曲通常旋律優美,富於歌唱。樂曲速度常為慢速或中速,多採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
  • 蕭邦《夜曲》 星空下守望孤寂的月光
    ),突然聽到法國古曲的味道,猛然想起拉莫的《加伏特與六段變奏》裡的撥弦古樸音。庫勒普斯基曾給這首樂曲取名為"鄉愁"。12、Op.37 No.2 G大調夜曲(1839),這首夜曲是蕭邦在赴西班牙馬略卡島的航海旅途中得到的靈感。喬治·桑在日記中有這樣一段敘述,對樂曲的內容有明顯的暗示:「那天晚上,天氣暖和,四周黑漆漆一片。只有後而跟來的波跡的粼光在輝映。甲板上除了舵手們其他的人都已入夢。唯獨他(指蕭邦)無心睡,通宵地唱個不停。
  • 蕭邦與他的夜曲創作
    導讀:蕭邦的夜曲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Op.9 no.1是蕭邦最初創作的夜曲,屬於蕭邦夜曲早期作品中較能代表蕭邦夜曲風格的一首作品。因此,本文以《降b小調夜曲》為例來探究蕭邦的夜曲創作特徵。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
  • 蕭邦《夜曲》
    ❤素材源自網絡:)【波利尼演奏全集】【阿勞演奏全集】【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演奏全集】「夜曲」的語緣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如何把握蕭邦夜曲的藝術特色?
    他的夜曲與向情人表示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以音樂表達的內心獨白。格調高雅,感情真摯,氣氛寧靜、安逸,一掃那種矯揉造作的貴族沙龍氣息而富含濃鬱的詩情畫意。那月影花叢中的情侶幽會,夏夜裡情人溫存的懷抱,星星眨眼的嫵媚,以及夜間的狂風暴雨拍打著門窗,夜幕中的冥想等等都折射出蕭邦人生經歷中的浪漫情懷。在他那優美的樂曲旋律中還會插入充滿激情的、憤怒的爆發和悲劇性的片段。
  • 聽蕭邦夜曲
    菲爾德的夜曲是樸素的牧歌形態,蕭邦所努力的不是單純的,而是經過裝飾,過於陰鬱,具有東方氣息。這不是經過溫室飄溢出音樂學校的異國情調,也沒有非詩性的愛爾蘭人所栽培的野花的新鮮氣味。」歌唱版蕭邦夜曲在蕭邦的整個創作中,夜曲佔據著獨一無二的位置,是最能體現蕭邦詩人一面的題材。最初發表的三首夜曲就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 創作這首夜曲後,蕭邦去了法國丨《降E大調夜曲》(Op.9 No.2)的演奏分析
    蕭邦夜曲主題閱讀:1、以四部作品為例丨談蕭邦《夜曲》的演奏技法;2、阿勞的「蕭邦圓舞曲氣勢宏大,夜曲幾乎像敘事曲!」 3、聆聽蕭邦的內心獨白丨略談幾首《夜曲》的演奏技法;4、練習觸鍵時,如何把蕭邦夜曲的音色特點發揮到極致?5、蕭邦夜曲為何不能用優美的夜景和簡單的憂鬱來概括?
  • 古典音樂 | 蕭邦《夜曲 第1號降b小調》
    夜曲的英語是nocturne,義大利語是notturno,為柯萊曼悌(Muzio Clementi)的弟子、愛爾蘭鋼琴家兼作曲家約翰.費爾德(John Field)所創始的名稱。notturno一詞,有時候與serenade指同樣的器樂合奏曲。蕭邦(Fryderyk Chopin)共譜有夜曲21首,是甜美旋律的寶庫,是最高度發揮蕭邦被稱為「鋼琴詩人」特徵的一群作品。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然而,當他的Op.9的三首夜曲初次出版時,卻遭到德國著名樂評家列爾斯塔的無情痛擊,稱蕭邦的作品比之費爾德的夜曲有欠自然,加入了過多的「香料和胡椒」。時至今日,我們除了在音樂史資料中見到費爾德的樂譜外,他的作品幾乎極少在音樂會上出現,而蕭邦夜曲的優美旋律卻穿過近兩個世紀的巨變時代,還在今天的夜空中閃耀,也許正是蕭邦夜曲中的這些「香料和胡椒」才真正滿足了現代人的胃口吧?!
  • 蕭邦夜曲為何不能用優美的夜景和簡單的憂鬱來概括?
    蕭邦夜曲中所瀰漫的惆悵、瞑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動、嘆息等情緒,也與莫扎特、貝多芬等古典音樂大師的奏鳴曲中的親切、寧靜或是激動風格的影響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繫。只是,蕭邦夜曲所表現的情緒更加豐富而微妙,並具有強烈的「蕭邦風格」。如蕭邦夜曲Op.27,No.1,作品織體豐滿,力度變化幅度較大,特別是中間織體的寫法和運用帶有明顯的貝多芬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