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PA酒店在客房中放置該酒店集團CEO所著的書籍《真正的日本歷史 理論近現代史》,書中美化侵略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和強徵「慰安婦」的存在。該事件日前在網絡上曝光後,引發網友一片聲討。
1月17日,日本APA集團在其官網辯稱,書的內容全是事實,自己有言論和發表意見的自由,並表示不會撤下相關書籍。針對上述歪曲事實、否定歷史的錯誤行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發表嚴正「聲明」表示強烈抗議,並對其錯誤觀點進行批駁。
一、顛倒是非,企圖洗白「侵略者的身份」
該書稱「本來日軍進攻南京的背景,是以1936年張學良在西安綁架監禁蔣介石的西安事件為契機,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第二次國共合作成立,國民黨政府軍停止攻打中國共產黨,而共產黨勢力進入了國民黨政府軍,挑釁日本軍隊,將日本拖入了戰爭中」。「中國接連不斷對日本進行挑釁,一直自重保持冷靜的日本被迫與中國進行全面戰爭,並非對中國的不當侵略」。將日本打扮成為「戰爭受害者」的形象,完全是為了被迫應對中國的不斷「挑釁」而起來「抗戰」,企圖洗白「侵略者的身份」。此舉實屬顛倒是非,純屬無稽之談。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對中國發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1874年侵略臺灣島,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1931年製造九一八事變,開始對中國東北三省的侵略。中國的抗日戰爭正是在上述背景下,針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展開的。
書中還稱,日本軍隊在侵佔上海後,因為要追擊失敗逃走的國民黨部隊,而進攻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事實上,從日軍進攻南京的歷史背景來看,上述謊言不攻自破。
●1937年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同年8月13日,日本製造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爆發。
●11月12日,日軍佔領上海後繼續向西推進,進逼國民政府首都南京。
●11月28日,日軍參謀本部下達「向南京追擊」的電令。松井石根在這一天的日記中寫到「次長來電報傳達了參謀本部關於進攻南京的決定。我欣喜地感到,這些天我那些竭力鼓動的意見終於奏效了。兩軍與後方的聯絡線正逐漸整備起來,這樣一來,一旦命令下達,最遲在下個月5日便可以下達進攻南京的命令了」。
●12月1日,日本大本營正式下達「大陸命第8號命令」,命「華中方面軍司令官與海軍協同,攻佔敵國首都南京」。此後,日軍先後侵佔蘇州、無錫、常州、江陰、鎮江等地,直逼南京城。
●12月10日,日軍發起對南京城的總攻。
●12月13日,南京淪陷。
二、栽贓嫁禍,妄圖開脫屠殺罪責
該書稱日本軍隊是為了執行「掃蕩便衣兵」的作戰,殺死便衣兵是國際法所允許的。認為屠殺居民的是國民黨「殘敗兵」所為。
事實上,大量的侵華日軍官兵日記和口述證言表明,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在南京進行的有組織的集體犯罪。曾率部侵佔南京的日軍第十六師團長中島今朝吾在1937年12月13日的日記中寫道:「基本上不實行俘虜政策,決定採取全部徹底消滅的方針」。於是,在當局「消滅俘虜」的命令下,日軍南京城內外大肆搜捕未及撤離的中國軍人和大量平民,押往長江邊或郊外等處集體屠殺。中島還說:「事後得知,僅佐佐木部隊就處理掉約15000人,守備太平門的一名中隊長處理了約1300人,在仙鶴門附近集結的約有七八千人」。
日軍第十六師團輜重兵齊藤忠二郎回憶道:「(1937年12月15日)……我們去了京滬公路的左側。在附近距離不到一百米的一個高地上有一戶民宅。進去搜查的時候,有個老太太走了出來。大概只有一條通道吧,所以她往我們登上來的方向逃跑。只聽見『快,射擊!』話音未落,槍就響了,一直射擊到她倒下不再動彈為止。」
三、居心叵測,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殺罪行
該書從所謂的人口問題、沒有第三國人士的證據等方面,公然宣稱南京大屠殺事件是中國方面捏造的,是不存在的。其實,上述所謂的「論據」,大都是日本右翼勢力長期以來用來否定南京大屠殺暴行的一貫論調。
根據《南京市政府訓令》記載,1937年6月南京市人口總數為1015450人,至11月23日統計為「本市現有人口約五十萬人」,加上「滯留在南京的9萬多名軍人」,以及從上海、蘇州、常州、鎮江逃難至南京的數萬名難民,南京淪陷前的人口總數約為60多萬人。該書認為「本來當時的南京人口是20萬,屠殺了30萬,此後一個月人口增加到25萬人是不可能的」,這純屬偷換概念,用安全區的人口指代當時南京市的人口。
著者聲稱該書分析了「眾多」資料而書寫的,斷言「除國民黨宣傳部僱傭的兩個人之外,完全沒有歐美人等第三國人目擊屠殺的日記、信件、照片或者記錄」。實際上,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馬吉、斯邁思等20多位歐美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南京,組建南京安全區救助難民,他們親眼目睹了日軍在南京燒殺淫掠的暴行,並通過日記、書信等方式記錄下來。
●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代表、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約翰•拉貝,在日記中多次記錄了日軍的暴行,1937年12月17日的日記中記錄:「昨天夜裡約有1000名姑娘和婦女遭強姦。此時聽到的消息全是強姦。如果兄弟或丈夫們出來幹預,就被日本人槍殺。耳聞目睹的儘是日本兵痞的殘酷暴行和獸行」。
●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用16毫米攝像機拍攝了有關日軍暴行的動態影像,其影片說明詞記錄:「1937年12月16日,上海路。中國婦女下跪請求日本士兵不要殺害她們的兒子和丈夫,他們僅僅是因為被懷疑當過兵而被無情地驅趕在一起。成千上萬的平民也被這樣用繩索捆綁起來,驅趕到下關的揚子江邊、眾多的小池塘邊和空曠的場地上,在那裡他們遭到機關槍掃射、刺刀砍殺、步槍齊射,甚至用手榴彈處決。」
●除了上述歐美人士記錄之外,阿利森、陶德曼等歐美駐華外交官在致本國政府的文件中也報告了日軍暴行。作為日本的盟國,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在1938年2月致德國外交部的秘密報告中指出:「南京今天的悲慘命運清楚地表明,……沒有紀律、肆意施暴和犯罪並不是個別士兵,而是整個軍隊——這就是日本人的軍隊。」
●此外,《紐約時報》、《芝加哥每日新聞》、《曼徹斯特衛報周刊》等西方媒體當時也對南京大屠殺暴行進行了報導。美國《紐約時報》1937年12月18日以「所有俘虜均遭屠殺 日軍在南京製造恐怖 平民也遭殺害」為題刊登了該報記者德丁的報導:「屠殺平民的暴行廣泛存在。周三,走遍全城的外國人發現每一條大街上都有死難的平民。他們中有老年人,有婦女,還有兒童……」無論是參與難民救助的歐美人士,駐華外交官,以及西方記者都對日軍在南京的暴行留有大量的真實記錄,這些檔案史料是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鐵證。如此大量第三方證據的存在,不知為何著者視而不見?
南京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歷史事實,應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記憶。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在此,我們正告那些企圖否定與美化侵略歷史的人們,只有正視和反省歷史,才能走向和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