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不淑」來自《詩經》是什麼意思?

2020-12-23 驕傲地謙虛

成語「遇人不淑」是現代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成語,如果你交了品行不好的朋友,當你遇到別人時,你可以說你不好,你也可以說你遇到人不好。尤其是在「娛樂圈」中,說到男女明星,「遇人不淑」這個詞經常被用到,這是什麼意思?習語的原意是什麼?

事實上這個詞的現代意義是「泛指結交了不正派的人」,但他與原來的意思有些不同。如果你想理解他的原意,你需要找到他的來源,「可恥」一詞來自《詩經·國風·王風·中谷有蓷》,他在詩中的原句是:「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

好女人益母草

雖然《詩經》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理解這首詩《中谷有蓷》並不難,在這首詩中,他也講述了這首詩的故事,即「有女仳離,嘅其嘆矣」。

單詞「仳」意思是「分離」,「仳離」在古代常被理解為「離婚」,所以這是一首描寫「女子離婚後抱怨不良丈夫」的詩。這不是古今之爭,古人也以為是一首歌「棄婦詩」。

然而對「蓷(tuī)」在詩歌中的解讀一直存在爭議,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為,「蓷」與「鵻」相同,是指鳥。對《詩經》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毛詩傳》稱為「蓷,鵻也」。另一種解釋是「Xie」指的是「益母草」。

第二種解釋被更多的人接受,之前,大多數學者認為「中谷有蓷」意味著「山谷中長了益母草」。

然而我們都知道益母草是一種有益於女性健康的中草藥,為什麼在「棄婦詩」中使用他?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他很容易聯想。在《詩經》中的詩歌經常使用上升的方法,在《中谷有蓷》中,他以「益母草」開頭。益母草是一種對女性有益的草藥,自古以來,他就與女性有著密切的聯繫,他用來喚起更容易聯想到被遺棄的婦女。換句話說,也許是因為他看到了益母草,詩人才想起了那個被遺棄的妻子的悲慘命運。

第二,隱喻。這首詩分為三章,每章的第一句話是「中谷有蓷」,但下面的句子是「暵其幹矣」來描述「益母草」因乾旱乾涸的情況。益母草的現狀被用來比喻對女性的拋棄。

第三,強烈的反差。對女性有益的益母草與讓女性陷入困境的丈夫形成強烈反差,更能反映被遺棄女性的悲劇命運。

那麼,詩中棄妻的命運有多悲慘?

很難分辨壞人

宋朝朱熹評論《中谷有蓷》

「何嗟及矣,言事已至此,未如之何,窮之甚也。」

正如他所說,詩《中谷有蓷》中的女性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精神上中都處於「窮之甚」的狀態。

就婦女而言,這是封建婚姻的開始。

一方面,周代有「七出三不去」制度,「三不去」是指女人中的三種情況下,丈夫不能與妻子離婚,「七出」意味著如果妻子犯了七種錯誤中的一種,丈夫可以有理由辭職。另一方面,婦女往往被視為丈夫家庭的財產,即使她離婚了,她也幾乎再婚。

由於種種原因,在《詩經》時代,離婚婦女失去了丈夫的保護,生活往往很艱難。然而《中谷有蓷》中的女人不僅被丈夫拋棄,還遭受旱澇災害,在雙重打擊下,她只能抱怨自然和人,後悔嫁給了不配的人。

在這首詩的三個章節中,女性表達的怨恨比另一個強烈,從女人的艱難生活到她無能為力,她只能啜泣嘆息,遺憾餘生,情感內容加深,一個「遇人不淑」的悲劇形象躍然而上。

事實上在《詩經》中,有很多「遇人不淑」的女人,比如《谷風》中的棄妻,她們與丈夫同甘共苦,但富了之後就被拋棄了,她們的丈夫在第二次婚姻的晚上開車離開了糟糠之妻。

在詩《氓》中,女性主人公和她的丈夫青梅竹馬結婚時仍然遵守「三禮六聘」的禮節,因此當他們老了,他們仍然被鄙視和驅逐。

像這樣的「遇人不淑」有很多例子,並不是說先秦女性在愛情面前容易迷茫,而是很難分辨出單純的人。

時刻保持警惕,保持眼睛清潔

「遇人不淑」的原意是嫁給一個不好的人,現在,他經常被用來指與不道德的人交朋友的人。這個成語雖然常被視為貶義詞,但他能反映出女性良好的素質,即在婚姻面前要自覺尊重自己,時刻保持清醒。

就像《中谷有蓷》中的那個女人一樣,雖然她受到了遺棄和乾旱的雙重打擊,但她並不盲目抱怨,相反,她思考「遇人之艱難」,她不僅警告自己,還提醒其他女性,在進行「遇人」時要謹慎,而且在「遇人」之後,她的眼睛應該一直擦亮。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遇人不淑」的例子,一方面很難區分「不淑之人」,另一方面也與黨的困惑或自尊心有關。

你認為「遇人不淑」應該如何避免?

相關焦點

  • 「遇人不淑」出自《詩經》,它的原意到底是什麼?
    「遇人不淑」,是現代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成語,結交到了品行不好的朋友,可以說遇人不淑,交往到了一個作風不正經的對象,也可以說遇人不淑。尤其是在「娛樂圈」中,關於男明星和女明星的那些事,經常會用到「遇人不淑」這個詞語,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成語的本義又是什麼呢?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自《詩經》是什麼意思?
    這個成語來自《詩經·國風·王風·採葛》「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事實上《採葛》很短很短,沒有很少的單詞,這很容易理解,他可以翻譯成一個句子:採葛,採蕭,採艾,一天之內看不到,看來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也正是因為這首詩篇幅短,缺乏解釋,很難理解這首詩的主旨,古今讀者對《採葛》的解讀因人而異。
  • 《詩經》中的「風」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曲解了孔夫子的話?
    在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風》不僅被孔夫子排在了全書最靠前的部分,還佔據了整部書一半多的篇幅,這160篇詩歌,歷來都被評為「《詩經》最精華的部分」,所以對「風」的解讀,也會影響對整部《詩經》的理解。不過,從古到今人們對「風」有很多種解讀,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來自《詩經》中的唯美名字
    欣賞一下來自古典文集中的名字吧。民間有句俗話,男孩取名用《楚辭》,女孩取名用《詩經》,其實男人取名用《論語》《易經》《道德經》《大學》《中庸》《唐詩》《宋詞》都可以,楚辭要慎重用,裡面有很多不吉利的篇章。女孩取名用《詩經》倒是很適合的。下面欣賞一下來自《詩經》的好名字。河洲:觀觀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經》
    孔子評價《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遙遠的民歌,裡面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裡面更蘊含著智慧的成語。今天,詩詞君分享30個來自《詩經》的成語,一直感受千年前的智慧與情感。【窈窕淑女】【來源】《詩經·周南·關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在《詩經》中,《雅》的篇幅佔了三分之一,它分為31篇《大雅》和74篇小雅,總共105篇詩歌。雖然《雅》詩不如《風》詩通俗,也沒有《頌》宏大,但卻加兼具了兩者的一些優點,風格莊重舒緩,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 瓊瑤、關雎爾、屠呦呦、朱自清等那些來自詩經楚辭中唯美的名字
    關雎詩經第一篇便是名傳千古的《周南-關雎》,這是15國風中最富有魅力和流傳最廣的一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關雎鳩本來是形容雎鳩鳥的叫聲,動聽悅耳,沒有其他意思。顯然這個名字就是取自詩經《關雎》,大概有窈窕淑女的含義吧。燕於飛燕於飛出自《邶風-燕燕》,這是一篇出色的送別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動人,直擊人心。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於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 詩經第一首詩是什麼 《詩經》的第一篇是什麼
    說起《詩經》,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麼大家知不知道這句詩出自哪首詩呢?《詩經》中的第一首詩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帶著疑問去文中尋找答案吧。  《詩經》第一首詩是什麼  《詩經》的第一首詩是《國風·周南·關雎》,詩中通過描繪一個男子對一位姑娘一往深情的追求,充分表現了古人們內心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追求
  • 「興觀群怨」,《詩經》的這四個作用分別是什麼意思?
    古人對於《詩經》的作用有四個字的評價,叫做「興觀群怨」。那麼,什麼是「興觀群怨」呢?《詩經》作為一部詩歌總集,它的現實意義又在哪裡呢?這種爭端其實很有可能就是風俗流變所造成的,歷來研究《詩經》的學者可以根據這樣的爭論來考證當時歷史環境的變化。「群」:互相切磋,和而不流「群」,顧名思義,就是不同學者之間對於《詩經》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 《詩經》《楚辭》裡有什麼適合做名字的詞?
    在《詩經》中取名字,相信我們都不陌生。最有名的莫過於屠呦呦先生的名字就取自《詩經.小雅》中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不知道是不是命中注定,從取下名字這一刻起,她的一生就與蒿結下了不解之緣 。
  • 300個來自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個個詩意唯美,輕瑩秀徹的名字
    昊惠出處:瞻卬昊天,則不我惠-瞻卬-詩經「昊」是蒼天的意思,「惠」是仁愛之義。引申有情有義,仁愛博愛。因為「昊惠」指的是上天之愛,表達博大之心,也引申為自然和諧的內涵。取名「昊惠」寓意孩子蕙質蘭心,善良溫和。有一顆博愛的心。引申心懷天下,大愛無疆。
  • 詩經楚辭起名:200個詩經楚辭裡的美名,男孩霸氣,女孩唯美
    江南易林認為《詩經》裡不缺「泛彼柏舟,亦泛其流」的瀟灑自在的詩句,《楚辭》裡也不少「懷蘭英兮把瓊若」的浪漫唯美的句子,寶寶取名不必局限於女詩經,男楚辭。江南易林從詩經楚辭中精選了200個霸氣的男孩名字,和唯美的女孩名,下面就和江南易林一起來賞析吧。
  • 詩經取名女孩:詩經裡智慧有涵養的女孩名字,個個唯美清新
    之素出處: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著-詩經「之素」選自詩經,意思是潔白的絲絛垂在耳邊,綴飾的美玉懸蕩在眼前。本文由江南易林寶寶起名原創心寧出處:召伯有成,王心則寧-黍苗-詩經「心寧」選自詩經,意思是召伯在謝邑圓滿完成建營任務,宣王心裡安寧。
  • 最美的愛情在《詩經》
    在中國,芍藥是愛情的象徵:《詩經》中記載,在周朝時期就有男女青年互贈芍藥的傳統,芍藥應該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情人花」。古時「芍」與「約」同音,「芍藥」即「約邀」,因此芍藥又被認作是「媒妁之藥」,男女之間可藉此表達信約和結良緣的意思。與大膽熱烈的紅玫瑰相比,芍藥顯得更為委婉含蓄。
  • 在愛情和婚姻裡,女人遇人不淑的次數,要僅此一次
    來自網絡曾經有一位女文友,五十多歲了,離異沒有多久,前夫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賴,她在婚姻裡受盡了折磨和傷害。可是,還沒等大家回過神來,我的這位文友又開始赴湯蹈火,立馬又奔赴韓國,嫁給了一位韓國人,話說還是什麼社長,就在大家都以為這次一定是找到了幸福的歸宿時,之後又聽說這男的行為不檢點,對文友也是極盡苛刻冷漠。就這樣,她又不可避免地以離婚黯然收場。
  • 那些來自詩經楚辭中的唯美名字 第一集
    1、瓊瑤 《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桃木,報之以瓊瑤」。瓊瑤,美玉。 2、徽因 《詩經·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思南」。徽音,美譽。後因被誤認為當時作家林徽因,因此改名徽因。
  • 【風水】姓名學:一些來自《詩經》的好名及解讀
    下文還有個「靜孌」,都是嫻靜美麗的意思。《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邶風•新臺》:「燕婉之求」。燕婉:安靜和順,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這一篇《新臺》主旨是諷刺衛宣公的亂倫,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墉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
  • 孔子聲明《詩經》詩三百思無邪 是要化解什麼誤會
    孔子參與過《詩經》的編輯工作,後來《詩經》奉為儒家經典,成為六經之一。孔子在談及《詩經》時,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是詩經中,都是純正的思想,沒有歪邪的理念。一直以為,人們都把孔子的這句話,看作是對《詩經》的正面評價,或者是導讀語。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孔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 詩經《二子乘舟》告訴你,什麼是兄弟情誼!
    —《國風 邶風 二子乘舟》這首詩只有兩段,也沒有什麼生僻字,很好理解。詩經女孩帶你劃重點:「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景:通憬,遠行貌。景:聞一多《詩經通義》「景讀為『迥』,言漂流漸遠也」。泛泛:飄蕩貌。這兩句是說兩位年輕人拜別了親友,登上小船,在浩渺的河上飄飄遠去,只留下一個零星小點,畫面由近而遠。「願言思子,中心養養!」願,思念。
  • 詩經起名字:300個詩經中醉美詩句,沁人心脾的名字!
    我們的華夏文明的源頭也不例外,我想一定是從《詩經》開始。就像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為不學《詩經》,就不懂得如何說話。可見,《詩經》地位何其之高,《詩經》之美何其之美。最近很火的一首《離騷》總是久居熱門榜單,相信很多人都因為《離騷》的美而深深吸引,奈何時間的久遠,有些難以讀懂。但對美的追求和歡喜,絲毫不減。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即使讀不懂,依舊熱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