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是抱著激動的心情期待黃磊版《深夜食堂》的?
想想日版溫情的基調,暖心的故事,再配上我們的中華美食,那還了得!
在萬眾期待中,6月12日中國版《深夜食堂》終於開播了!一經播出,馬上拿到了豆瓣3.2的……低分……
畢竟剛剛開播,畢竟還沒多少人評分,再等等看,說不定表現會有所提升。然而,並沒有……
隨著評分人數越來越多,分數撲街到慘不忍睹……
目前該劇已經播了6集,豆瓣評分一跌再跌,暫時穩定在了2.3分……
好多年沒有在豆瓣上看到這麼低的評分了,2.3分是個什麼水平呢?
這是連《小時代》都無法企及的新低度……
當初被罵爛了的新版《封神傳奇》都得到了2.9分……
那麼究竟為什麼口碑這麼差呢?網友一言以蔽之:
要說這部劇如果當正常國產劇看,應該也不至於只有2.3分,關鍵是,它有原版9分劇的對比啊……日版《深夜食堂》改編自安倍夜郎創作的同名漫畫。
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只在夜裡12點到凌晨7點營業的食堂,來這裡用餐的人,都會向老闆點一份特別的菜,每份菜背後,都有一個特別的故事。
日劇共三季,每一季的豆瓣評分都在9分左右,網友表示看完胃和心都被溫暖了~
然而到了國版,評價就變成了這樣:
中華美食宇宙第一,種類不計其數,然而,第一集老闆拿出的美食居然是炸雞塊!紅香腸!泡麵!不知道導演是不是對中國深夜美食有什麼誤會……
這個郝建二人組,一位是安居客的設計人員,一位是保險銷售員,下班後的消遣是吃炸雞喝啤酒……另外這廣告植入不要太明顯啊……
黑社會龍哥喜歡點的依舊是紅香腸,只不過刀工和菜品看上去差了很多……
中國版紅香腸
日版紅香腸
相比起人狠話不多的日版龍哥↓↓
日版龍哥
這位龍哥身上總有種故意拿捏的感覺,一副墨鏡也被網友調侃為「天橋下拉二胡的」。
中國版龍哥
最令網友詬病的,要數泡麵三姐妹。她們最愛的居然是……老壇酸菜牛肉麵!
超長廣告植入,恍惚間,讓人誤以為這是老壇酸菜牛肉麵最新宣傳片……
女博士強行科普老壇酸菜好處的橋段也讓人尷尬到空氣凝固……
難道泡麵真的不能回家自己泡嗎?最起碼,還可以加個雞蛋……
除了泡麵超長硬廣,無處不在的廣告植入,也讓人看著難受……
第一集中,各位演員的浮誇演技也是重槽區,來看一段視頻剪輯,鼓起勇氣感受下!
除了把茶泡飯變成了泡麵,其他情節一模一樣:
三個人因為喜歡吃同一種食物而在深夜食堂相識,一個女博士,一個熱衷買名牌,一個普通上班族。
她們都是執著於尋找真愛的剩女,期間因為一個男人大打出手,最後發現渣男不靠譜,還是朋友和美食重要。
情節和臺詞幾乎一樣,演員演技還十分尷尬。
吳昕一出現,就仿佛穿越到了《快樂大本營》;
演技太過浮誇,好好的角色被演成了傻姑。
隨著越來越多演員的出場,電視劇的口碑並沒有好起來……徐嬌飾演的流浪小姑娘奇奇,最想吃的是……魚鬆拌飯。確定她想吃的不是醬油炒飯?
劉昊然和趙又廷的出現,也沒有拯救這個快開不下去的「食堂」。
日版《深夜食堂》每集20分鐘,每集用一種食物串起一個故事。對於這樣的劇情來說,這種設定明顯比40分鐘一集的冗長劇情更能抓住人,意猶未盡。
就像英國《獨立報》所言:
(故事)雖像日本食物一樣好消化,但是卻實實在在有深度。
如果翻拍作品能成功,多半因為改編者抓住了故事的核心。但《深夜食堂》的故事核心呢?當時一篇很火的影評說了這樣一句話:
深夜還不回家的無非就三種人:沒有家回的loser,不想回家的loser以及不能回家的loser。整一個白天,他們都在強大的社會面前抬不起頭來。
因此,正如漫畫作者安倍夜郎所說,深夜食堂就是「讓大家吃飽喝足,心滿意足,滿面笑容回家的治癒天堂」。
雖然表面上看說的是食物,但真正的核心是人。
這些食物講述了淘金的離婚人,多部未華子完美飾演的流浪女孩,還有在福岡地震中失去妻子的男人。
常駐人物「茶泡飯三姐妹」,她們面對日本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大齡未婚卻始終為「追求純愛」舉杯,嘰嘰喳喳、高談闊論,成了店裡的一道風景。
瑪麗琳、黑社會大哥小龍、總愛穿女裝的小壽先生……這幾位也都是劇中的常駐人物,他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故事,用一茶一飯串連起來,十分窩心。
這都是典型的日本故事,但全球觀眾都非常買帳,《深夜食堂:東京故事》爛番茄新鮮度就達到100%,豆瓣評分也有8.6。
美國《新聞周刊》就表示,《深夜食堂》是部最好看的冷門劇(the best show no one is watching)。
這可能是最暖心、最能引起廣泛共鳴的電視劇了。這部劇讓觀者在同一個世界中,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滿足感。
這部劇的寧靜感,以及誠意十足、讓人胃口大開的美食也是一大亮點。
也許因為這部劇緩慢、舒服的節奏,讓觀眾的觀看體驗猶如冥想過程。這部劇中緩緩透出的寧靜感是在其他劇集中很難看到的。另外劇中有不少誘人食物的特寫鏡頭,也非常讓人胃口大開。
「Vice」雜誌更是把這部劇稱為「被埋沒的寶石(hidden gem)」。
相比之下,本土化版的《深夜食堂》缺了那麼點精氣神。其實,不是劇中的故事不感人,而是沒有辦法引起觀眾的共鳴……無論是被大家吐槽爛的廣告植入,還是一點都不能反映中華美食麵貌的菜品,亦或是布景和原版幾乎差不多的居酒屋,都讓觀眾感到疏離和出戲。
深夜食堂本身賣點就是溫情,在午夜找個地方,靜靜地打理心中的情思和故事。不需要浮誇和喧鬧,真實接地氣就剛剛好。
雖然說是買了版權,原版對翻拍有著條條框框的限制和要求,但日式的幽默和人物設定,真的不符合我們大多數人真實充滿瑣碎的生活。正如微博網友的評價:用心講真實的生活才會是真正的好作品。
真正的好作品,能讓觀眾在作品中找到歸屬感,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而不是圍觀別人的表演。
所以,縱使是請來半個娛樂圈傾情加盟,如果後續的故事依舊這麼疏離,這麼陌生,這麼尷尬,觀眾依舊不會買帳的。
這次的翻拍更像是買了個殼子過來,卻丟掉了神韻和靈魂。中國網友一面失望,一面腦補起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應該是什麼樣子。
路邊攤、大排檔、蒼蠅館子,這才是接地氣的中國深夜食堂……
網友對黃磊的文藝小飯館裡做的菜耿耿於懷,魚鬆飯什麼的完全勾引不起食慾啊……
於是祭出了李安1994年的《飲食男女》的經典開場做對比……
短短4分半鐘,把黃磊版《深夜食堂》沒拍出的中國味完美展現出來,讓人口水直流……
溫暖、熱鬧,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我大中華美食要這麼拍才夠味兒嘛……
還有天南海北的網友熱烈討論中國人在深夜裡,真正吃的都是啥……
真正屬於我們中國人的明明是……
大!排!檔!啊!!!!!
而且老闆要穿跨欄背心大褲衩的那種……
面對只能吃泡麵的深夜食堂,全國各地的小吃夜宵都出離憤怒了!
夜宵界扛把子小龍蝦自不必說
如果有一種夜宵能與小龍蝦決戰紫禁之巔,那一定是燒烤擼串兒
柳州人民則表示要嗦粉啦~
陝西人:來跟我一起念biang~
當然江浙風味也是極溫厚的~
北京除了小龍蝦還有糖火燒!
而大排檔承載的溫度與情感,絲毫不遜色於日本的深夜食堂,反而更多了一絲樸實與親近。
中國的深夜食堂,自有中國的人性和故事,你如果根本不屑於中國人的感情,怎麼能引起中國人的共情呢?
最後用網友@衣錦夜行的燕公子 的話來總結——
我們家樓下有個烤串攤子。
深夜食堂的編劇,求求你們感受一下。每晚都有故事,我個人親歷的就有:
帶著金鍊大漢來攤子上打拖欠自己工資老闆的,老闆已經喝多了,躺在地上說隨便打,我已經破產了,最好打死我,明天就不用面對債主了;
洗頭房下班的姑娘,每次來買涼皮,小老闆都會加格外多的花生米和烤麩。姑娘就會和他開葷玩笑,賣啤酒的烤串的聽著起鬨,小老闆羞紅了臉罵髒話;
燒烤小弟每晚做生意都要驅趕走流浪狗怕它嚇到顧客,凌晨四五點收攤的時候,流浪狗就在小弟腳邊,等著他餵手裡自己吃的飯;還見過深夜和男朋友在電話裡大吵,哭得稀裡譁啦的姑娘,滿臉淚痕地買十個羊腰子。
光著上身的打完球的少年喝著最便宜的啤酒,討論班裡哪個姑娘最「夠味兒」,誰對他表示過好感;
老外拿著錄音筆認真記錄每一種烤串的發音,把老闆煩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