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膏藥貼在受傷部位可以起到消腫、拔毒的作用,而且還能保護傷口不與外界接觸。實際上,紅、腫是炎症最常見的表現,傷口有紅腫說明傷口出現了感染。感染後的炎症反應是液體大量自血管內滲出到傷口處,局部慢慢出現腫脹,繼而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這種反應在24小時內可以達到頂峰。
治療跌打損傷的外用膏藥如狗皮膏、追風膏、傷溼止痛膏等,大多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止痛、消腫、散瘀的目的。如果在炎症反應期,也就是紅腫期貼上止痛膏,其活血作用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自血管內滲出的液體也會增多,反而會加重局部腫脹疼痛。貼了膏藥的傷口反而更腫,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受傷24小時後再貼這些膏藥。
此外,傷口紅腫而且皮膚有破損時也切勿貼膏藥,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正確的處理是用碘伏消毒,讓皮膚自然呼吸可以加快皮膚破損的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