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寫作業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事,上小學之前,每天家裡都是很和諧的,可一旦上了小學,就開始雞飛狗跳,而矛盾的根源都是因為寫作業。
作業是所有的孩子永遠都逃不掉的一個艱巨任務,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說,孩子的作業也成了難啃的骨頭。
很多家長都在想,為什麼孩子做作業這麼困難,為什麼一管孩子寫作業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其實,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你不妨觀察一下那些氣得張牙舞爪,暴跳如雷的,多半都是小學生的家長,上了初中之後,家長的情緒就會好很多,到了高中,基本就沒脾氣了。
一是因為家長已經習慣了孩子這樣的學習模式,知道自己生不生氣沒什麼用,面對孩子長此以往的狀態,家長也就平靜了。
二是因為小學的作業在家長眼裡真的是非常簡單,可是掰開了揉碎了,不管講多少遍,孩子就是聽不懂。而到了初中、高中,有些題家長也講不明白,自己都不會做。所以,不能那麼理直氣壯的給孩子講,更不能理直氣壯的發脾氣。
歸根結底就是一點,因為小學的作業你會他不會,而上了初高中,那些作業你倆都不會,所以你自然就沒脾氣了。
當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孩子突然開了竅,一二年級時做作業天天要家長追,上了高年級,自己知道學習,也不必家長催著,家長也就沒有了發脾氣的機會。
輔導作業時,家長一旦情緒失控,該怎麼做呢?
一、緩一緩,大家都休息一下
給孩子講了那麼多,他們的腦子像一團漿糊一樣,什麼都聽不進去了,這個時候,無論你再怎麼用心的輔導,再細緻的給他講解一道題目,孩子多半都是聽不進去的,也根本聽不懂。所以,不妨家長和孩子都休息一下,家長好好的理一理思路,看看該用怎樣的方式才能講通題目,孩子也清空一下腦子,以更好的狀態迎接下一階段的學習。
二、換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如果某道題你給孩子講了很多遍,孩子仍然聽不懂,或許是你的方法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是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障礙。
有一種老師叫「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雖然你自己學的很好,也很會做題,但未必講得好。所以,可以換另外一位家長來給孩子講解題目,另外一個人的思路也許更適合孩子。可能沒說幾句,就把最主要的問題點破了,那麼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三、假如你不會
面對一道自己怎麼聽都聽不會的題目,面對一個「舞了嚎瘋」的家長,如果是你的話,會不會覺得非常崩潰?家長生氣發脾氣往往是站在「已經會了」的角度,你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假如這道題你不會,面對這樣的場景,是不是會覺得非常無助又很焦慮呢?
這個時候,假裝你自己也不會,從頭再學一遍,別用成人的認知去看待孩子的思想。畢竟他們的能力還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如果孩子什麼都會了,還用你輔導嗎?
你有辦法緩解家長失控的情緒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