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隱秘的生活》毫無疑問是電影導演泰倫斯·馬力克自2011年《生命之樹》斬獲金棕櫚至今最具紀念意義和最傷感的影片。影片由緩慢的節奏和冥想引領觀眾們沉浸到讓人發瘋的獨特的泰倫斯·馬力克風格的夢中去。
劇情呈現
泰倫斯.馬力克於2019拍攝的《隱秘的生活》,為大家敘述了二戰時期,奧地利農民法蘭茲.傑格斯泰德因為不屈從戰爭機器,不想為德國納粹德國賣命,法蘭茲拒絕參加訓練,被軍官懲罰後依然心志不變。他被投入軍隊監獄,開始漫長的勞作和受審。經過心裡的糾結、鬥爭、掙扎,選擇了絕不放棄自我信仰的自由,因而被當局判刑處死。他是一部依據真實歷史事件改寫的人物傳記片。
劇情簡析
整部影片一上來就說明了電影導演的敘述特性,大幅界面,遠景宏大,中近景都是低機位仰拍,人面的極大形變與房屋建築的崎變,不進行處理。讓觀眾們從蜂眼角度觀察這一瘋狂畸形的世界。二戰把歐洲拖入了深深的戰爭沼澤地,老百姓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忍受著無盡的痛苦,主人公田園牧歌般的桃源生活被剝奪,導演馬力克用他對時間、空間的哲學思考重新給我們構建了一個藝術美學場景。
影片以非常詩性、散文般的敘述,娓娓而談,不斷吟誦,相互配合一貫的廣角鏡頭+高清特寫拍攝,將奧地利的美麗風景,角色的感情呈現到完美,那些只能具有非凡才華和詩人般思想的電影導演才能給大家展現,因而近三個小時也感覺不到漫長。
他又好像一個默片,但又並非默片,他有音樂,也有如詩的畫面和對白,但是更多的是心聲的留白藝術。可以讓影迷全身心的投入到導演構建出來的美妙的隱秘世界幻境中。前半部分主要通過男女主人公低語的思緒獨白,如夢境般迷人的田園生活中徐徐展開。鋪墊在田園風光中培養出來的樸素信仰基礎,避開對主流的法西斯戰場的描繪,零星的黑白電影資料展示著德軍二戰初期高歌猛進。
從時間的角度來講,這點是德國納粹這一歷史的大事件。由這一點拓展開來,展現出的是歷史事件的另一個方面。馬力克先將德國納粹塑造成改變歷史的時間設備,但他並沒有立即呈現慘烈的戰場,僅僅用一種更加含蓄的方法。表述往常戰爭片的轟隆轟隆的戰爭場面,這正合乎這部電影的名字。因為是「被隱去的日子」,所以規避掉了那些往常大家在紀錄片和歷史書上早已看到過的場景,他所顯現出的時間,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歷史,而從時間的某一點延伸過開去,轉而呈現另一個被忽視的空間的劇情。
隱秘的空間被一點一點發掘出來,主流的視角空間反而被逐漸隱藏,空間之間的交互主要通過「心」來完成,這無形中突出了「被隱藏」和「被忽視」兩種徘徊在歷史主流敘事之外的戰爭機器下的私人情感被發掘了出來。
從中間剛開始,時間軸變為了多線互動,由歷史時間的一個點拓展到隱藏的空間以後,進一步朝著更隱秘的空間開始邁進。主流的對德國納粹競技場的敘述,依然以隱藏的方式進行。
劇情發展兵分兩路後,並非是單純的平行剪輯,而以書信充當紐帶,串出監獄的場景。廣袤無垠的田園和高牆中狹隘的監獄,一大一小兩個空間無時無刻不在通過書信這一載體互相回望。持續了整整三個小時的線性敘事,在結尾處被擊碎,變成了令人羞愧噬骨的歷史,又回歸到了納粹德國歷史的這點上去。
影片的結尾,把救贖放在了終結後,這是和往常不同的地方,是以一種平靜的方式顯現,更為流暢而不生硬。
男人是堅定純粹的信仰衛道士,女人是溫柔體貼、通情達理的堅韌支持者。很不錯的反戰題材電影。
影片思考
1、影片男主人公樸實堅定的信念讓人震撼。那句:「寧願別人迫害我,我也不迫害他人。」太讓人汗顏。令人忍不住對一個平常人能對品德有如此高的要求、永遠堅持做對的事感到肅然起敬,驚嘆不已。整部電影的氛圍營造,其中不僅僅反戰反法西斯,而是在信仰中尋找屬於永恆的答案,馬力克並非是第一次讓一個男人在自我詰難救贖的電影裡苦行求索,從新世界到聖杯騎士,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身影,只是法蘭茲似乎是最決絕和幾乎固執的,他並沒有眷戀自我,但是他眷戀愛人與整個家庭,那是他結尾處的心結。他做好了受難的準備,為自己的信仰殉道。
可以這麼說,當一個人信仰堅定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極其強大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改變他,沒有人可以讓他屈服,即便是死亡,即便是與親人永遠的訣別。這都不能改變,一個人對信仰自由的渴望,對於自由的判斷和理解,他有著自己的定論,使得男主對個人信仰做了如殉道般的了結,影迷也從壓抑驚悚的監獄生活中釋放出來。他會被後世稱為殉道者並非是並沒有道理。
2、這並非是一個普通的電影,他不熱鬧,沒有浮華、也沒有槍聲、甚至看不到鮮血,但法蘭茲的妻子那種對愛人愛的支持,不管他任何決定都永遠愛著他,並說出那句:「就讓大家在山裡再次相聚吧。」這種在痛徹心扉後的愛與勇敢,真的太美了。從濃鬱的奧地利高山迷人風光中散發出來的一縷縷甜蜜和感傷中,逐步進入導演構建的宏觀世界與人的關係、回歸到人類的自我救贖當中。
「不管你做什麼,無論發生什麼,我與你同在,永遠去做正確的事」。妻子對法蘭茲說的一句便能讓人淪陷,不離不棄的真摯情感情,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被他們這種危難之中的真情和真情背後的自持深深觸動,更能讓人拷問、反思現在這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如此看來,危難時的不離不棄,確是真感情。然而遺憾的是,這世界上面對金錢,財勢,美貌等誘惑,不為所動斷然轉身,真能在危難時不離不棄的,又有多少?相互間的不離不棄,舉目望去,人世間又有幾人?
當今社會在發展,生活中並非是每個人都唱著歡樂的歌。當生活在不經意間轉變,當人生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這風景中的人又該如何應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回顧身邊每天演繹著的物是人非,生活的磨練壓垮了多少人,又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不離不棄,實在是鳳毛麟角,如果每個人拷問自我的良心:面對災難不離不棄,能做到者幾何?也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生活中不乏此例。然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每個充滿愛心人士在婚姻生活中嚮往的理想境界。揚起生命的風帆;只要有一顆善良淳樸的心靈,真誠地與心愛的人共同奮鬥——不離不棄,太陽終將驅散烏雲光芒四射,幸福就會源源不斷……
影片結尾處以喬治艾略特的名言為電影做了一個完美的總結:「這世上良善的增長,部分有賴於那些微不足道的行為,而大家的遭遇之所以沒那麼悲慘,也多虧那些過著隱秘的生活、忠實結束一生,並在無人知曉墳墓中安息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