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膠片相機推薦:奧林巴斯OM-1

2021-02-08 模擬星球膠片工作室


請點擊「藍色文字」關注touchfilm,我們會推送精彩原創內容給您,感謝!


首先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奧林巴斯OM-1是一臺精緻的相機,它的精緻程度只有當你拿到手中的時候才能感覺得到——細緻的鈑金與蒙皮,機身小巧重量卻剛好,快門旋鈕由於取景器設計的緣故被放在了鏡頭卡口的外側,這樣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拍攝方式:左手用來控制光圈值、快門速度與對焦,右手只是負責按快門,來抓取最重要的一瞬間。如果說愛克山泰相機的理念是:調焦是攝影中很重要的部分,應該交給右手。那麼我想,奧林巴斯的「僅作為用來按快門」的理念也算是對「決定性瞬間」概念的一個實踐性延伸了。

比較有趣的是,這臺相機最初的型號為M-1,由於威脅到了當時以M3型號作為系列初始的徠卡相機(這一定是威脅到了吧),被迫在型號面前加寫代表奧林巴斯的字母「o」已示區分。其實呢,OM系列的設計師米谷美久先生確實一個十足的徠卡迷,就連奧林巴斯另一個著名的「PEN」系列也是在作為徠卡相機備用機的前提下設計出來的。

整臺相機以全機械模式運作,使用px625a電池僅作測光指示用,最高速度為1/1000s的布簾橫走快門,可靠性極高。筆者曾經帶著OM-1在零下13度的風雪天拍攝並露天更換膠捲,並沒有影響它的任何性能。足以見得小巧精緻的機身也可以作為一臺高可靠性的攝影工具來使用。比較惋惜的一點是由於年代久遠,取景器中的防光海綿會由於老化而汙染取景器下緣,並且為了追求緊湊的設計頂蓋一體化的機身很難自行拆開做清理,導致一部分OM-1相機觀景窗裡會有油漬的現象。然而瑕不掩瑜,這始終是一臺touchfilm推薦的相機,並且配合成像富有特色,有著「哲學之眼」的奧林巴斯瑞光ZUIKO鏡頭,值得大家認真使用。

最後引用一句米谷美久先生的話作為今天的結束語吧:「我相信未來對於攝影師的概念將會拓寬,它包括從科學攝影到記錄家庭中的所有東西。將會有很多人辦展覽,出版攝影集並以其作為個人表達的手段。在那個未來世界,會有人使用攝影而不是文字,去嘗試改變社會……」

以下是使用OM-1相機拍攝的樣片:




相關焦點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奧林巴斯om1 | 許衝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是傳說中的豆瓣四大神機之一的奧林巴斯om1。
  • 新手攝影入門如何挑膠片相機?
    ,僅以一個用了7年多膠片相機的攝影師身份去跟大家分享一下對於怎麼挑 135 手動膠片相機的理解,僅作參考,亦歡迎交流。(如美能達 x700、奧林巴斯 om 系列等)圖為奧林巴斯om-2n內部(3)全自選(全手動)測光取景框內部沒有快門或光圈的指示
  • 膠片相機 | 半格之王Olympus Pen FT
    16年Olympus推出了M4/3數碼微單的新機型Pen F,打著復古口號的宣傳照讓我眼前一亮,我這才知道奧巴有一部經典的膠片相機Pen F,而且有意思的是奧林巴斯在數碼上一直堅持M4/3畫幅,原來當年這部機器就是一部半格膠片機!鹹魚一搜,瞬間中毒,價格也不算貴,於是就有了我的第一部半格膠片機。
  • 奧林巴斯 XA2 不僅僅是一部傻瓜旁軸膠片相機
    奧林巴斯 XA2 不僅僅是一部傻瓜旁軸膠片相機
  • 10部高性價比的膠片相機推薦!想入坑的快來看
    佳能AE-1歷史:佳能AE-1相機產於1976至1984年間,期間銷售數量超過100萬部,可謂是當時非常受歡迎的機型。其不僅是當時市場上首款配備TTL自動曝光偵測系統的廉價SLRs相機,而且還是第一部使用了微型處理器的SLR相機。為了儘可能降低成本,佳能AE-1在機身上使用了大量塑料材質,不過這種做法同樣換來了更輕的機身重量這一好處。
  • 這是最後一臺奧林巴斯相機?OM-D E-M10 Mark IV試用手記
    早在今年7月,奧林巴斯股份公司與日本產業合作夥伴股份公司就籤署了影像事業轉讓意向確認書,雙方達成的協議計劃在2020年底完成以數位相機和IC錄音機為代表的奧林巴斯影像業務的轉讓。另外,這個電源設計其實是致敬了傳統的OM膠片相機。看一下手柄處的特寫,這次手柄設計的舒適度是除了專業級別的E-M1系列和E-M1X系列外最好的,甚至超過了比它定位更高的E-M5 III。另外,機身上標示型號數字的「IV」字樣,也由E-M10 III的肩部換到了相機的正面。
  • 入門級膠片相機,我們推薦這幾款,最低500入手
    為了讓大家更愉快的入坑,今天也來推薦一些入門級135/120膠片相機,順便推薦一些入門級膠捲。講真,很多00後都沒見過膠片機。尼康FM2、奧林巴斯OM-1美能達X700,膠片入門機中的戰鬥機。男生愛它是佳能最有收藏價值的相機之一,女生會愛它的文藝,這是一臺與愛情有關的相機——在宮崎葵主演的電影《只是愛著你》裡, AE-1作為女主角的相機多次出現,不少女孩都因為電影而買了第一臺AE-1。
  • 我再也沒碰到比奧林巴斯更好看的相機了
    夏夢在豆瓣相冊上做的奧林巴斯相機年表,從1963年到2003年。  09年-12年是我拍照的高產期。因為拍膠片,在網上認識了特別多人,大家一起討論奧林巴斯的相機,分享各自拍的照片,無意中還收穫了愛情。@夏潔-|2016年開始  接觸到奧林巴斯是很偶然的,那時我對膠片相機很感興趣,沒事就會上網看看,第一臺接觸到的便是奧林巴斯Pen EE3。
  • 新手如何入門膠片攝影(附膠片相機推薦)
    下面是我主要用的一些膠片機,一臺傻瓜機,一臺旁軸七劍,一臺半格相機一傻瓜機--我的膠片攝影入門相機柯達的一次性傻瓜相機800度帶閃光燈這是一臺估焦的相機1.2-4.5m之間合焦,為什麼說是一次性的呢,因為這一款相機拍完後就沒有了,只能用一次,裡面含有一個36+3張的iso800度膠捲使用技巧:1.儘量準的估算相機與被攝物體的距離
  • 文藝控們怎能不知道這⑦臺膠片相機
    通常像這種情況我都會給他們安利膠片相機,除了美能達X700和佳能AE-1作為入坑的首選以外,不妨可以考慮以下給大家推薦的這幾臺旁軸相機 最近很多人使用的幾款模擬膠片APP拍攝的效果已經能達到膠片的色彩很接近了,甚至有時候我都辨別不出原來是手機拍的
  • 行攝-膠片 OLYMPUS OM-2N
    許久沒有拿起這部相機於是我決定開始做關於膠片相機的拍攝會找一位與之合適的模特來記錄這一部部膠片相機一直對膠片情有獨鍾從接觸攝影開始進進出出很多膠片相機那時候是學生時期的我膠片的成本太高無奈拿起又放下很多回
  • Olympus OM-1 / 奧林巴斯OM-1 個人評測 #04
    前言:真的是很喜歡攝影大學時候學的是視覺傳達,後來因為專業原因,開始慢慢接觸攝影,逐漸了解和學習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到膠片以及膠片相機
  • 經典旁軸膠片相機—七劍篇
    與一般相機不同,QL17的卷片軸並沒有插縫和齒孔掛鈎,而是在卷片軸上分布有三個帶橡膠塊的彈簧棘爪,利用彈簧張力和橡膠摩擦力夾住膠片,只要將暗盒裝進片倉,並將片頭拉到指定位置,放下壓片板,合上後蓋,即可連續扳動卷片扳手過片,此時相機並不自動停片,而是可以連續卷片三次計數器顯示「1」後自動停止,膠片已經過卷到了第一張,即膠片編號「1」。
  • 膠片相機與膠捲推薦指南
    這篇文章我主要推薦135和120兩種膠片和膠片相機,需要說明的是對於膠片相機,相機機身其實並不會影響照片的質量,相機機身其實只是一個暗盒而已,不同的相機機身只是在操作的舒適度和機身顏值方面存在差異,而真正影響到照片質量的是膠片和鏡頭。一.135相機推薦1.佳能AE-1和AE-1P
  • 「一見傾心」對味的拍照神器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I人像試用
    它酷似傳統膠片相機的外形,堅固的鎂鋁合金機身,保證機身強度和可靠性的同時還非常輕盈,簡直讓人愛不釋手。無論作為專業拍攝工具,還是擺放在工作室工作檯都充滿了文藝氣息。很多人被拍攝時看到攝影師手中大大的傳統單眼相機就會緊張,E-M1 Mark III恰恰讓人看起來舒適又美觀,尤其是搭配這款M.ZUIKO DIGITAL 25mm F1.8銀色鏡頭(等效35mm相機標準:50mm)。
  • 1997年歐洲最佳便攜相機大獎——奧林巴斯 μ-II
    年推出的point & shoot相機,一直生產到2001年。輕巧的設計、有吸引力的造型、時尚的相機、優良的操控,,推出後大受好評。它的前身是1991年推出的Olympus Mju,兩臺機子都是外形小巧的膠片傻瓜機,自動對焦,自動曝光一應俱全。
  • 相機:膠片相機、單反、無反(微單)的區別和選擇
    1、相機的誕生時間來到1996年,奧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數位相機。隨後富士、柯尼卡、美能達、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後參與了數位相機的研發與生產,各自推出數位相機。隨著數位相機像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我們迎來數碼時代。
  • 冷冬--奧林巴斯pen ee半格相機體驗
    也很抱歉最近更新的都是一張一張的照片,但是這些照片都是有故事的所以,一邊聽歌,一邊看吧這個月在師兄那裡拿到了這部奧林巴斯pen ee這是一部半格相機。  半格,顧名思義在普通135膠片的一格上面只成像半格。也就是說一張膠片可以拍兩張相片。我在知道這個屬性的時候就很高興,想著再也不怕膠片貴了。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KONICA C35 FD | 阿偉
    十分巧合地,當我選擇我的第一臺相機的時候,由於一直鍾情復古風相機,因此收到了淘寶膠片相機的推薦,我記得很清楚,那是臺奧林巴斯的OM1,雖然我最終沒有入手它,但不可否認他對引我入坑的作用。當時在B站看了一些視頻,覺得旁軸更對我胃口,因此便開始瘋狂差旁軸地資料,為的是找一臺便宜好看的相機。具體的過程我都忘了,總之我最後將目標鎖定在了柯尼卡C35 FD,這個傳說中的旁軸七劍之一的改名版。最後靠著馬雲的幫助(花唄分期),我買下我的第一臺相機,也是我第一臺膠片相機,對沒錯,我是在手機都1億像素的年代買了一臺膠片相機作為我的攝影入門相機。
  • 雅西卡將眾籌三臺相機和兩款膠片
    奧林巴斯或即將發布新款M43相機近日從外網獲悉,奧林巴斯可能即將發布一款旗艦機的新相機,並且可能搭載奧林巴斯為其量身定製的高解析度M4/3傳感器,但是目前並不知道具體的信息,根據此前的信息了解到,奧林巴斯在今年會發布兩款新機器,一款為三防相機,一款為E-M系列的相機,如此看來,這款相機很有可能會搭載高像素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