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品已經成為每年春晚的必備節目,每年春晚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小品節目,但是很少有人記得,第一個把小品帶上春晚舞臺的是誰。他被稱為「小品之王」,他表演了第一個春晚小品《吃麵條》,是十一年來春晚收視率的保證。
他因為權益被侵犯把電視臺告上法庭,自斷前程,他說,「我想站著做人,還把這錢給掙了!」他不僅僅只是嘴上說說,他的行動也在踐行著這句話。他就是——陳佩斯!
1954年陳佩斯在長春呱呱墜地,他的父親陳強是著名男演員,在這樣的藝術環境下,陳佩斯的性格卻非常跳脫。父親嚴格,但是陳佩斯又很調皮,經常被父親揍得滿屋子跑,但陳佩斯四歲那年偶然的一次模仿,讓陳強發現了他出色的天賦,這下更是對陳佩斯又愛又恨。
陳強想要讓陳佩斯子承父業,但是陳佩斯天生不喜管教,直到文革陳強被打成黑幫,陳佩斯下鄉插隊,才讓他有所醒悟。
四年的下鄉生活讓陳佩斯結結實實地吃了苦頭,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他再也不想體驗,於是他決定好好學習,成為一名專業演員。陳佩斯的演技是陳強一點一點教出來的,功力無需多說,他也沒辜負父親的期望,成功被八一電影製片廠錄取了。
也正是因為八一廠,他才能遇見自己一生的摯友和搭檔——朱時茂。
1983年朱時茂來到八一廠的。他和陳佩斯很投緣,沒多久就混熟了,就像認識了很久一樣,在演戲的時候,兩人嘗試著搭檔,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就這樣,陳佩斯和朱時茂經常一起配合演戲。
八一廠會開展一些演戲活動,陳佩斯和朱時茂別出心裁,演了個小品《吃麵條》,這個小品讓觀眾笑彎了腰,笑聲幾乎能衝破屋頂。也正是這部小品,兩人嶄露頭角,這一年,趙本山還在玩他的二人轉,宋丹丹還在搞她的話劇。
這時候,春晚的導演想讓他們在春晚表演《吃麵條》,這個消息讓陳佩斯極為激動,每次排練都刻苦認真,但是歷年來春晚都是歌舞類節目,突然加上小品還是有些冒險,領導一直沒能完全確認,直到春晚前一天他們都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舞臺。
春晚前一刻,導演黃一鶴對他們說:「你們上吧,出事我來負責,你們別說錯話,要是有什麼重大事故,我就慘了。」陳佩斯忘不了導演說這話的神情,他壓上自己的職位來保兩人的表演,而陳佩斯和朱時茂也沒讓他失望,當晚,《吃麵條》成為了最火爆的春晚節目。陳佩斯也因為這個節目一炮而紅。
在這之後的十來年時間,每一年春晚都能看到他和朱時茂的身影,每一年的小品演繹也是經典中的經典,為大家帶來無數歡笑,他兩成為了春晚的活招牌。但是他們的春晚生涯止步在1998年。至此,陳佩斯和朱時茂的時代落下帷幕。
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唯一讓人感嘆的還是1999年的事件。那年陳佩斯發現有人在售賣自己歷年來表演的VCD,經過了解後發現是央視底下的公司,在向央視討要說法失敗後,陳佩斯毅然把電視臺告上了法庭。期間很多人勸他算了,但他卻堅持自己的想法。
最後,他維權成功,卻也斷送了自己上春晚的路。在和電視臺鬧掰後,陳佩斯的境況也不好,公司一直虧損,當初的他何等風光,現在的他卻是差點交不起孩子的學費。
經常有人為陳佩斯告發電視臺的舉動感到惋惜,如果沒有告發電視臺,那麼陳佩斯靠著每年的春晚就能名利雙收,根本不用像現在一樣累死累活。
在一檔節目裡,主持人問他後不後悔告發電視臺,他沒有多加思考,而是斬釘截鐵地回答「不後悔」!他還引用了姜文電影《讓子彈飛》裡面那句經典臺詞:「我想站著做人,還把這錢給掙了!」。
然而之後的陳佩斯沒有被困難擊敗,過了幾年,陳佩斯開始學習話劇表演。話劇是所有表演類型中最難的一種,要求非常高,陳佩斯也一步一步地踏了出去,他的第一部話劇《託兒》演出也大獲成功,陳佩斯也由小品演員成功轉型為話劇演員。
陳佩斯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是一個乾淨的人。」他坦坦蕩蕩,不卑不亢,為了自己見到堅持可以對唾手可得的名利毫不留戀,幾十年如一日,專心研究藝術,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他堅守著自己的原則,或者有人為他遺憾,但殊不知,他求的,只是一個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