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煙,清朝光緒年間人,廣西天峨某村保正之女。
如煙自幼聰穎過人,隨哥哥進私塾讀書時,博聞強記。
每當先生考詩文背誦,哥哥稀稀拉拉,上句不接下句;如煙一氣背完,落地有聲。
先生目睹此狀,撫須感嘆:「大才啊!可惜了是個女子。」
哥哥自愧不如,跟父親說:「如煙酷愛詩文,常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落落寡歡。」
父親說:「小子,你這是嫉妒。」
哥哥又羞又愧,不敢再多說。
母親說:「如煙身為女兒家,只需精於女紅,懂得相夫教子,詩書沒必要讀太多。」
父親說:「此言差矣!你看李清照,至今美名傳。」
母親說:「我怕如煙詩書讀多了,心變大,容不下一般男子。」
父親說:「容不下就容不下,我身為保正,難道還養不了一個女兒嗎?」
父親轉身問如煙:「告訴爹,你讀詩書時什麼感覺?」
如煙說:「妙不可言!」
父親又問:「如何妙法?」
如煙說:「莊生曉夢迷蝴蝶。」
父親驚訝道:「哦?」
如煙雲淡風輕,說:「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卻不知蝴蝶已經何往。」
父親哈哈大笑,說:「看來如煙確實詩文多讀了,爹都聽不懂你說話了。」
一旁的母親目睹這一幕,憂心忡忡。
李如煙年紀輕輕,便詩才橫溢,能指物為詩。
達官貴人子弟聽說了,先是好奇,再是佩服。
當時,鄰近的凌雲縣有一個姓岑的富家公子,說:「我有財,看我如何收服她。」自信滿滿地寫了一首蹩腳詩歌求偶。
如煙收到詩歌,感到被侮辱,作了一首《答岑公子》回覆:
自古人生借屋棲,英雄能有幾多時。
當朝宰相三更夢,歷代君王一局棋。
禹治九州湯得業,秦吞六國漢登基。
勸君莫作千年計,三十河東四十西。
岑公子收到答覆,羞愧難當,說:「此女心好大,算了,還是回家洗洗睡吧。」
鳳山縣的羅舉人聽說岑公子敗退,得意道:「富家公子,人傻錢多!如煙滿肚子書香氣,怎會瞧得起你渾身銅臭味?我有才,看我如何收服她!」
他冥思苦想幾天,作了一首詩求婚:
愁思兩地幾多年,雲樹一時淚黯然。
身冷如柴驚鳳夢,笙歌徹耳未成眠。
紅顏豈怕泥宣染,綠竹宜教蝶並連。
倘是嫦娥清比月,丹花得露應相憐。
話說羅舉人作完詩,越看越滿意,心想如煙拿到詩文後,定亟不可待,投懷送抱。
不料,如煙讀完來詩,嘴角一揚,又作一首詩拒絕:
平生性情似麻姑,粉黛胭脂半點無。
慣看鴛鴦花下舞,恨聞鸚鵡籠中呼。
冰心豈畏身邊冷,守節何愁枕上孤?
但得貞名傳海內,笑他謠女去尋夫。
可憐羅舉人收到書信後,當場氣得吐血,驚呼:「一個弱女子,心卻如此大。嗚呼,我看方圓百裡內,再無人能馴服!」
接連挫敗一個富家公子和一個舉人,如煙在萌生幾絲喜悅後,也感到悽清和寂寞。她作了一首題為《詠影》的詩,表露心跡:
有影有形意不傳,相陪相伴又相連;
華陽少去於人後,半夜消行在我前。
當時,天峨縣有個官員,擅長寫對聯。得知岑公子和羅舉人跟如煙求婚失敗,躍躍欲試。可他愛面子,怕出手後,也敗在如煙手下,只好引而不發,等待時機。
如煙到了成婚之年,卻發現世間如意郎難覓。隨著父母先後衰老,同齡人先後成家,她落落寡歡。情急之下,她發出徵婚聯。
上聯是:雨箭虹弓天射地
可惜,李如煙的上聯開出多時,卻無人對得上。
寂寞沙洲冷,李如煙常撫琴長嘆,動情處嚶嚶哭泣。
天妒紅顏。李如煙23歲時神智失常,24歲時不幸病逝。
世人憐憫這位山中才女,便將她生前所作的詩《詠石馬連鞍》,刻在布柳河畔一塊大石板上,詩云:
石馬連鞍在嶽州,古人留下幾千秋;
風吹滿背無毛動,雨灑全身有汗流。
嫩草周圍難下口,鋼鞭任打不回頭;
可憐獨受寒霜苦,天地為欄夜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