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詩奴」賈島告訴你,好詩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24 詩詞名句鑑賞

因為寫詩,把自己感動哭了的人,古往今來,唯賈島一人。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歷經三年遣詞斟句,才作成兩句詩。每次吟誦,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懂我的人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那我只好再次回到山中,和著瑟瑟秋風入眠。

不是人人都有李白的才思,可以輕鬆做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享有「詩聖」之稱的杜甫偶爾也會因為寫詩而出落得人比黃花瘦。為此,李白還戲笑杜甫: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作詩雖苦,喜歡作詩的人卻樂在其中。「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雖有些誇張,卻實實在在地證明了賈島對於詩作的認真態度。

只那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便足見賈島遣詞的功夫。

據說他為了這句詩用「推」還是「敲」字,竟然忘乎所以,神遊物外,一個不小心便衝撞了韓愈的儀仗隊。

說明原因後,憐才的韓愈也不生氣,他認為「敲」字用在此處更為靈動,他們二人也因此成為了朋友。

因為韓愈這個伯樂,酷愛作詩的賈島果斷放棄了佛門清修,轉而入紅塵,毅然走上了科舉之路。

因為作詩而神遊這種事情,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賈島因見長安秋風勁吹,落葉滿地,突然得一句好詩:落葉滿長安。可冥思苦想怎麼也得不出另一句詩來。

正好碰上京兆尹劉棲楚的儀仗隊迎面而來,他忘了躲避,衝撞了京兆尹劉棲楚。不幸的是,這次他被抓了一個晚上才放出來。

如此苦吟詩句,痴迷作詩,絕對是「詩奴」本奴了。

可惜的是,韓愈雖然將賈島領上了科舉路,賈島卻走得異常艱難,屢舉進士不第,後因誹謗被貶,最後死於任所,算是比較慘的一生了。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不論結局如何,詩人賈島從來不曾後悔。

正是因為像他一樣,許多前輩們對於詩的執著,才有如今閃耀著光芒的瑰麗詩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無論何時,寫詩從來都是一件值得仔細考量的事情。

如今寫詩的人,還是應該把詩寫得更像詩一些,賦予詩作應有的靈魂。

相關焦點

  • 唐詩故事:賈島「三年得」的「二句」是什麼,以至「一吟雙淚流」
    賈島有個堂弟,兩人一同出家。賈島法名無本,堂弟法名叫無可。後賈島還俗。無可將南遊廬山,二人在圭峰草堂寺分別,賈島作詩相贈。詩曰: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明明自己告別,詩中卻以「蛩鳴暫別親」表達出來,自然巧妙。而賈島獨以「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句為妙,稱之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如果不能得到欣賞,我將歸隱故園,以度殘年,不復作詩。
  • 作為苦吟派的代表,賈島最廣為流傳的兩句詩,你一定曾聽過
    賈島,字浪仙,唐代詩人,自號「碣石山人」。賈島早年曾出家為僧,後受教於韓愈,尤愛斟酌詩句,精益求精,成為苦吟派的代表人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作為賈島最廣為流傳的兩句詩,冠絕中外,風華四海,人盡皆知,你一定曾聽過。
  • 詩人苦思三年寫出兩句詩少為人知,隨手寫的小注卻流傳千古
    孟郊死葬北邙山但是我們今天大多數人對賈島的了解,是從他的「推敲」典故和流傳千古的名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開始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本是寫在一首詩後面的小注,全詩為:題詩後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詩人說:這兩句詩我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
  •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推敲直接到走火入魔
    文 | 百川賈島,男,漢族,公元779年生,壽命65歲。屬相羊,星座約為雙子座,河北涿州人。詩奴是誰?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推敲直接到走火入魔。《唐才子傳·卷五》記載「島,字閬仙,範陽人也。初,連敗文場,囊篋空甚,遂為浮屠,名無本。
  • 大唐最「笨」的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卻成為千古名句
    答:賈島。問:為什麼?答:因為賈島有一句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兩句詩,花了三年的時間寫成。這確實是一個很「笨」的詩人,可是,就是這三年憋出的兩句詩,卻成為經典名句,後世流傳。「兩句三年得」出自賈島的《題詩後》,是賈島題在《送無可上人》這首詩的後面。讓賈島費盡心思寫作的《送無可上人》有什麼高妙之處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
  • 唐代詩人對詩歌最痴迷癲狂的,不是李白,不是賀知章,而是賈島
    賈島:為詩痴傻為詩狂唐朝是文人輩出的朝代,出現過李白這樣醉態可掬的詩人,他「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狂傲」,「對影成三人」的仙態讓人難忘。但唐代詩人中一生為詩痴情的應算賈島,世人稱他為詩奴,因為他「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認為他作詩太苦。
  • 賈島短短20字寫透俠客「亮劍」精神,最後兩句更是豪氣沖天
    這個典故來源於唐代詩人賈島,有一次他在拜訪友人時寫下「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詩句,後又覺得句中的「推」字應換為「敲」字,他苦苦糾結,沉迷其間,竟闖入唐代官員韓愈的儀仗隊中。韓愈詢問其為何闖入儀仗隊,賈島就把他的詩句和糾結字眼的事情說與韓愈聽。
  • 孟郊與賈島:以生命為詩,為詩殉難的難兄難弟
    此詩的前四句除了述說自己讀書與吟詩之苦,本意還在於抒寫自己的懷才不遇,但今日傳為美談的,卻是他對於詩的宗教般的虔誠與嚴肅認真至極的創作態度。蘇軾將其與賈島並稱,稱為「郊寒島瘦」。賈島也曾自白:「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題詩後》)這一對名標詩史的苦吟詩人,真可以說是為詩殉難的難兄難弟。 在新詩人中,臧克家是近乎苦吟的一位。
  • 賈島:我吟起詩來,自己都害怕
    作者:張建楠我是賈島,字閬仙,有時也叫浪仙,名字是不是很飄逸,浪漫的要死,羨慕吧。沒辦法爹媽起得好。我是苦吟派詩人,我和老大哥孟郊一起為苦吟詩人代言。詩界江湖稱前輩孟郊為「詩囚」,而我被冠以「詩奴」的綽號。所以,我人送外號「詩奴」賈島,嚇不嚇人!
  • 為什麼李白寫詩很簡單,賈島之流卻「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詩人碰到什麼事情,想到什麼事情,觸發了什麼感悟,然後有了一種深刻的感情,就順手用詩的形式把這段感情表達出來,詩的作用到此就足夠了。所以詩歌它本質上是一種情感的載體。而對於其格律格式的講究是在其次的。當然這個說法是因為我自己對古體詩有所偏愛,在詩人裡面我又獨獨喜歡李白。
  • 吟清雪月孤:詩之賈島與賈島之詩
    九年後,也就是開成二年(837),賈島因受誹謗而被貶為長江主簿,這是賈島得到的第一個官職。在長江主簿任上,賈島寫了《題長江》一詩。詩裡有「長江頻雨後,明月眾星中」一句,已經不須我們來索解,便知道這是賈島那習慣的筆法。在長江主簿的三年任期秩滿之後,賈島轉任普州司倉參軍。三年後,賈島死於任上,終年六十五歲。這三年內的詩作,實難可考。然如以《古意》一詩為賈島作結,我想賈島應該不會拒絕。
  • 「書寫經典」第5期——唐賈島《題詩後》
    年代:唐原文: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白話譯文:這兩句詩我琢磨了三年才寫出來,每每讀起來都禁不住淚流。如果這樣寫出來的詩,依然沒有知音欣賞,那我只有回家洗洗睡吧。創作背景:這首詩可以說把「詩奴」賈島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賈島一生痴迷於詩歌的寫作,每寫詩必字字斟酌、精雕細作,全身心投入地追求藝術的完美境界,因此也才有了「推敲」一詞的誕生。
  • 唐朝最「笨」的詩人,三年想出兩行詩,連自己都感動得一塌糊塗
    比如本文所要說的主角,他是整個唐朝最「笨」的詩人,曾經為兩句詩反覆雕琢長達三年,最後此詩成為語文教材的經典,連自己都感動得一塌糊塗,他便是賈島和他的《送無可上人》。唐朝是中國文學歷史上一段繁榮的時期,後人一口氣能說出的唐朝詩人,沒有一百至少有八十個。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等等。這些人共同集合成一個歷史符號,叫作唐詩。
  • 唐朝這位詩人有點笨,兩句詩愣是寫了三年,還被世人捧了上千年
    不得不說,他真是大唐「最笨的」詩人,兩句詩愣是寫了三年,還被世人捧了上千年,中國人的骨子裡面,都藏著一位詩人,這在大唐尤甚。詩仙——李太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等等,這些名字燭照後人幾千年,讓人們記住了他們的風骨氣節、胸懷才華。
  • 沒有工匠精神,那是寫不出好詩來的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杜甫的詩可傳世的有一千多首,而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名詩名句的大概只有四十多,我們今天看到的杜甫的詩只剩下一千多首,比較有名的詩是只有幾十首。這還是比較多的,大多數詩人,能夠有名詩名句的大概只有一兩首,甚至一首都沒有。
  • 古人2首精彩至極的中秋詩,詩味雋永,讓你感受中秋月的魅力
    今天我給朋友獻上古人2首精彩至極的中秋詩,詩味雋永,讓你感受中秋月的魅力。第1首,《和張彥智中秋對月》:萬裡青天霽色開,嫦娥駕玉上雲來。樓中勝飲八仙聚,物外清談三語該。空翠水光爭滉漾,漏聲鍾韻共徘徊。秋盤應愛金纓好,紅抹佳人醉裡腮。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古代文人在月下總是會有很多靈感,何況還是中秋節,思緒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