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短短20字寫透俠客「亮劍」精神,最後兩句更是豪氣沖天

2020-12-24 相約詩詞

在中國詩壇,有一個著名的「推敲」典故。

這個典故來源於唐代詩人賈島,有一次他在拜訪友人時寫下「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詩句,後又覺得句中的「推」字應換為「敲」字,他苦苦糾結,沉迷其間,竟闖入唐代官員韓愈的儀仗隊中。韓愈詢問其為何闖入儀仗隊,賈島就把他的詩句和糾結字眼的事情說與韓愈聽。韓愈聽後非常感動,覺得賈島真是認真做學問之人,並認為「敲」字比「推」字好,能更加細緻體現詩人對朋友的禮貌,也符合夜晚場景。賈島聽後連連贊同。

從此,「推敲」一詞便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賈島是很注重造詞遣句的,說自己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雖有誇張的成分,但也能看出寫詩並非易事,要寫出好詩更是難上加難。賈島就是苦吟詩人的代表,行坐寢食,吟詠不輟。

生活上的貧困、仕途上的不得意,都讓賈島心裡背負著稱重的包袱,他的詩裡多充盈著愁思之苦、抑鬱之困。「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林月值雲遮,山燈照愁寂」……

但這首詩卻一掃陰霾,展露出賈島一腔熱血與政治抱負,最後兩句更是豪氣沖天:

《劍客》——唐·賈島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在本詩中,賈島以劍客的口吻寫作,仿佛劍客正在與自己交談一樣,讀來身臨其境。

前兩句,劍客說,「我花費十年打造了一把寶劍,鋒利無比的劍刃如白霜一般,卻還沒有試過。」精心鍛造的寶劍能會蒙塵,後兩句劍客則說「今天把寶劍量給您看,誰有冤屈不平之事?」言下之意,就是劍客拿著這寶劍躍躍欲試,將懲兇除惡,為民請願,掃蕩天下不平事。這便是行俠仗義的劍客。

劍客、俠士一直都是唐詩中一個重要的文學形象,也是一代文人對劍客那種有敢於「亮劍」,敢做敢為的精神的欽佩之情,有李白筆下的俠客是「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豪氣,王維心中的俠士是「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的堅毅。

在屢試不第之時,賈島寫下這首詩歌自勉,積極自己一路前行。本詩情感直抒胸臆,好不委婉,看似寫劍客,實則以劍客自比,看似寫利劍,實則說自己有才華。賈島以俠客自居,身懷絕技,揚名江湖,為報效朝廷所重用,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艱難時莫要放棄,困苦時莫要沉淪,要像真正的俠客一般無論對手如何,一定要敢於「亮劍」,不能退縮,共勉之

相關焦點

  • 讀過無數的金庸武俠小說,不如這首俠客詩來得痛快,通篇氣勢磅礴
    李白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位劍術高手,這一點與他的俠客精神是很相符合,那麼除了李白之外,還有中唐苦吟詩人,被後人稱為「詩奴」的賈島,也寫過一首很霸氣,同時充滿了俠客精神的作品《劍客》,這首詩與李白那首可謂是不相上下,同樣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氣勢磅礴,寫出了獨一無二的俠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 最有俠氣的三個星座,一個疾惡如仇,一個樂善好施,一個豪氣沖天
    李白的《俠客行》中有這樣一句詩:「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說的就是古代俠客的英姿,而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俠客夢,夢想著自己回到古代去,成為一名俠氣十足的俠客。其實十二星座中的這三個火象星座成員最有俠氣,他們一個疾惡如仇,一個樂善好施,一個豪氣沖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豪氣沖天的3首詩詞,讀來振奮人心,讓人感覺非常燃
    而在眾多詩詞中,那些充滿豪氣的詩詞總能夠讓人精神振奮,產生無窮的激勵力量。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關注我,一起來看看豪氣沖天的3首詩詞,讀來振奮人心,讓人感覺非常燃。第1首,《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
  •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詩奴」賈島告訴你,好詩是怎樣煉成的
    因為寫詩,把自己感動哭了的人,古往今來,唯賈島一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雖有些誇張,卻實實在在地證明了賈島對於詩作的認真態度。只那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便足見賈島遣詞的功夫。據說他為了這句詩用「推」還是「敲」字,竟然忘乎所以,神遊物外,一個不小心便衝撞了韓愈的儀仗隊。
  • 小學必背70首古詩之一,全詩僅僅20字,卻被世人傳唱1000多年
    郊寒島瘦,賈島是唐朝不多見的以苦吟出名的詩人,其「推敲」二字的抉擇不僅讓他結識了當時的文壇領袖韓愈,進而成為知己,更是成為一段佳話,至今仍口口相傳,尊重其認真創作的態度。然而詩歌的創作不止於鍊字,更在於整體意境的規劃和布局,也就是謀篇,這一點可以從韓愈對推敲二字的評價中看出來。韓愈最終建議賈島選擇了「僧敲月下門」,而不用推字,就是因為敲字更有力量,更能夠反襯出賈島想要描繪的靜謐氣氛。
  • 5部爛透了的抗日劇,《新亮劍》上榜,最後一部更是亮劍原班人馬
    5部爛透了的抗日劇,《新亮劍》上榜,最後一部更是亮劍原班人馬 第1部:《新亮劍》 據說《亮劍3》要拍了,而在2011年播出的《新亮劍》,毫無疑問,是一部爛透了的抗日劇,評分只有4.7分,要知道,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童蕾
  • 詩人苦思三年寫出兩句詩少為人知,隨手寫的小注卻流傳千古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本是寫在一首詩後面的小注,全詩為:題詩後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詩人說:這兩句詩我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
  • 孟郊與賈島:以生命為詩,為詩殉難的難兄難弟
    蘇軾將其與賈島並稱,稱為「郊寒島瘦」。賈島也曾自白:「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題詩後》)這一對名標詩史的苦吟詩人,真可以說是為詩殉難的難兄難弟。 在新詩人中,臧克家是近乎苦吟的一位。他曾說:「我破命地寫詩,追詩,我的生命就是詩。」「一個字就是一滴心血。」
  • 作為苦吟派的代表,賈島最廣為流傳的兩句詩,你一定曾聽過
    賈島,字浪仙,唐代詩人,自號「碣石山人」。賈島早年曾出家為僧,後受教於韓愈,尤愛斟酌詩句,精益求精,成為苦吟派的代表人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作為賈島最廣為流傳的兩句詩,冠絕中外,風華四海,人盡皆知,你一定曾聽過。
  • 唐代詩人對詩歌最痴迷癲狂的,不是李白,不是賀知章,而是賈島
    其實從他的詩作和一些故事可以看出,賈島並不認為作詩很苦,相反還樂在其中。我倒是覺得唐朝詩人賈島有些痴,為詩而痴,有時甚至達到癲狂、痴傻的程度。這樣的詩人,實在惹人喜愛!比如他那首被世人認為作詩太苦的詩歌《題詩後》——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並不是形容作詩太苦,而是對好句的痴迷。
  • 「書寫經典」第5期——唐賈島《題詩後》
    全國各地十餘位書法同道中人,每天共寫一首古詩詞,一起宣揚傳統、傳承文化。年代:唐原文: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白話譯文:這兩句詩我琢磨了三年才寫出來,每每讀起來都禁不住淚流。如果這樣寫出來的詩,依然沒有知音欣賞,那我只有回家洗洗睡吧。
  • 賀知章在別墅寫的詩,極為有趣,短短5句盡展豪放不羈,太經典了
    尤其是隨著去年大火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映,更是讓這位歷史人物再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的賀知章總是給人一種比較"遲暮"的感覺,做事也不夠果斷,這與真實的他其實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要知道,賀知章本人實際上一個很狂的人,尤其是作詩的時候更是如此,不然何以被人們稱之為"詩豪"呢?
  • 李白這句俠客詩,論霸氣你給打幾分?
    要說霸氣、殺氣,李白先生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了,李白從小就有個俠客夢,作《俠客行》一首,有句雲「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大家都很熟悉這一句,但甚少有人知道,李白另有一首詩,也是寫少年俠客,論其中俠氣,並不遜於《俠客行》,這就是《結客少年場行》: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 唐朝這位詩人有點笨,兩句詩愣是寫了三年,還被世人捧了上千年
    不得不說,他真是大唐「最笨的」詩人,兩句詩愣是寫了三年,還被世人捧了上千年,中國人的骨子裡面,都藏著一位詩人,這在大唐尤甚。詩仙——李太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等等,這些名字燭照後人幾千年,讓人們記住了他們的風骨氣節、胸懷才華。
  • 韓愈、孟郊、賈島,因為詩歌內在的聯繫而形成了深厚的私交
    比如下面這幾句: 壯非少者哦七字,六字常汙一字難。 山作劍攢江寫鏡,扁舟鬥轉疾如飛。 露泣秋樹高,蟲吊寒夜永。 無論是古詞奧語還是俚言俗語,被韓愈組合起來總有一種奇峻、生澀之感。
  • 沒有工匠精神,那是寫不出好詩來的
    這首詩中,杜甫就說他經常想寫出好的詩詞,達到了寫不出來,就不罷休的境地,這大概也是寫詩的工匠精神和專研精神。而中唐時期的賈島和孟郊,也是為了得到好的詩句,不停地學習專研的人,他們也都有不少,名詩名句流傳下來,其中賈島也在詩中寫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專研。
  • 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
    原題: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鸛鵲樓始建於北周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時期諸多的文人墨客登樓賞景後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
  • 金庸的「套路」:他不僅用李白《俠客行》作書名,還用它寫了大綱
    李白此作,大抵沿襲自魏晉以來歌詠俠客精神不朽、聲名永垂之作。「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指俠客空閒時到信陵君門下飲酒,把佩劍脫下放在膝前,以顯豪氣;「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則是指讓朱亥吃肉,勸侯嬴喝酒。「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指俠客喝了幾杯酒之後即作出承諾,且把承諾則看得極為重要;「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指俠客酒酣耳熱後,慷慨豪氣就像白虹貫日。
  • 吟清雪月孤:詩之賈島與賈島之詩
    唐以前,甚至包含唐太宗那一朝的勳貴們,那是漸染了作賦寫文的習氣,詩中的用字倘若缺了正經正史來構築其「典雅」,便是故意去模仿鄉裡的民歌,要比他還「造作」。像《棗下何纂纂》,這本來是一首古歌,其詞曰「棗下何纂纂,榮華各有時。棗欲初赤時,人從四邊來。棗適今日賜,誰當仰視之。」到了梁簡文帝手裡,竟就成了「弱刺引羅衣,朱實凌還幰,且歡洛浦詞,無羨安期遠。」
  • 大唐最「笨」的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卻成為千古名句
    答:賈島。問:為什麼?答:因為賈島有一句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兩句詩,花了三年的時間寫成。這確實是一個很「笨」的詩人,可是,就是這三年憋出的兩句詩,卻成為經典名句,後世流傳。「兩句三年得」自然是誇張的說法,但是,賈島為了寫就這兩句詩,費了很大一番工夫,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賈島花費一番大工夫寫作出來的句子,究竟好在哪裡呢?送別堂弟,堂弟孤獨行走的身影,倒映在潭水中,給人形影相弔的寂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