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孟郊、賈島,因為詩歌內在的聯繫而形成了深厚的私交

2020-12-21 騰訊網

唐代很多名士之間,無論社會地位、身份、貧富,只要志趣相投就能成為莫逆之交。

而表露志趣最佳的文體就是「詩」,所以詩人之間的情誼往往比較深厚。李白、杜甫如此,韓愈與孟郊、賈島也是如此。

苦吟派和韓孟詩派,詩歌之中的審美情趣有共通之處

同一時代的各種「詩派」都不是孤立的,他們之間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內在裡創作風格有相近之處,外在表現就是幾種流派裡都有同一個詩人群體。

就比如說,孟郊和賈島是屬於「苦吟派」的代表作家,而孟郊同樣也是「韓孟詩派」的中堅人物。

那麼,「韓孟詩派」和「苦吟派」之間,必然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這與詩人對於詩歌創作的理念和審美的情趣有著直接關係。

先來說說韓愈的詩歌。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稱為「天下文宗」,連一代文豪蘇軾都稱讚其「文起八代之衰」。

韓愈的主要成就也是在散文領域,其詩歌卻並沒有文章那麼出色,甚至顯得有點怪異。

佶屈聱牙和以文為詩,這是韓愈的詩風。

因為韓愈的精力在文章領域極多,是改革了一代文風的存在,所以在詩歌創作上往往就會出現「以文為詩」的弊端。

而韓愈推崇的文章又是先秦兩漢的作品,極為反感六朝以來的綺糜文風和駢儷色彩,所以在詩歌寫作上就會出現「佶屈聱牙」的弊病。

文學理念之間是相通的。

所以,在具體創作上,韓愈的詩歌表現為鍊字和奇峻上。

讀韓愈的很多作品總會有一種感覺,仿佛讀的不是詩歌,而是一段很繞口的文字。

比如下面這幾句:

壯非少者哦七字,六字常汙一字難。

山作劍攢江寫鏡,扁舟鬥轉疾如飛。

露泣秋樹高,蟲吊寒夜永。

無論是古詞奧語還是俚言俗語,被韓愈組合起來總有一種奇峻、生澀之感。

而其中的鍊字技巧又比較明顯,這與賈島、孟郊等人的詩歌風格又有了相同之處。

賈島鍊字的故事比較著名,傳說其創作《題李凝幽居》的時候,因為對頷聯「僧推池邊樹」還是「僧敲池邊樹」遊移不定,不小心衝撞了韓愈的車駕,於是引出了韓愈和賈島的一段「推敲」佳話。

而與之相似的故事其實還有一個,是說賈島在錘鍊「落葉滿長安」的對句時,不覺衝撞了大京兆尹劉棲楚的車駕而被逮捕。後來才出現了「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絕妙一聯。

賈島的這種創作精神和韓愈是非常接近的,因為對於形式的追求,韓愈的在創作時同樣講求鍊字,兩人惺惺相惜,關係極好。

在韓愈被貶潮州的時候,賈島還曾經寫詩《寄韓潮州愈》相贈,為其鳴不平。

而「鳴不平」正是韓愈和賈島、孟郊相交甚深的另一重原因。

韓愈、賈島、孟郊仕途坎坷,不平則鳴體現得更明顯

韓愈在三人當中的仕途還算是比較順暢的,官做得也不是太小,朝廷也比較倚重。

但是文人都有一個通病,除非是做到那種極致的程度,或者進入到核心的層次,否則總會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

更別說韓愈還經歷過貶謫一類的事情。

韓愈的被貶潮州實在是驚心動魄,韓愈只不過是想要抑制一下宗教的影響力,但最初得到處罰卻是極刑處死,唐憲宗此舉一出,朝野震驚,於是群工大臣、皇親國戚紛紛求情,這才改為被貶潮州。

被貶之後,韓愈還寫了那首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而從韓愈晚年的仕宦經歷來看,也是比較曲折的。

那麼,不平之氣自然極多,這也很容易和那些沉淪下僚的文人們產生共鳴。

孟郊和韓愈其實早有交集,孟郊要比韓愈大十七歲,兩個人曾經一起參與過同一場科舉考試,韓愈登第,孟郊落榜,韓愈曾經對孟郊有過贈詩寬慰。

而有意思的是,考中進士的韓愈仕途坎坷,而沒有考中進士的孟郊同樣憤懣不平,兩者的共鳴其實都是懷才不遇的感慨。即使後來孟郊也有過「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經歷,但也同樣沒有做過什麼重要的官職。

所以「韓孟詩派」的形成和他們都不滿足於現有政途的相似經歷有關,韓愈也好,孟郊也罷,其詩歌中的不平之氣都是極深的。

而賈島的不平之氣估計要比以上這兩位更大一點,因為他還俗之後也是屢試不第,其經歷還不如孟郊。

我們來看他的《劍客》詩: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很多人將其解讀為賈島想要為人間鳴不平的理想,其實這首詩給人更深的感覺是前兩句的「十年磨劍」卻未曾有機會一試鋒芒。

個中辛酸,實在是讓人感慨。

這種不平之氣使得其和韓愈同樣有著極深的共鳴。

所以說,韓愈、賈島、孟郊雖然三者詩歌各有特色,無論是從創作風格還是內容表達上都有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差異,比如韓愈的奇峻、賈島的枯澀等等,但是其中所蘊含的不平之氣卻是相同的。

最重要的是,這股不平之氣還是由同一種原因而產生,更是讓三者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詩」在古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體,甚至可以通過它來評價一位文人的品性,這就是「言志」傳統。

那麼,如果能在詩歌上有著相通的方面,尤其是在內涵上有著極深的共鳴,這樣會大大促進詩人之間的情誼。

韓愈、賈島、孟郊,無論是在詩歌的鍊字上,還是在不平的表述上,即內容和形式的追求都能產生極深的共鳴,其私交自然就會極為深厚了。

相關焦點

  • 唐代詩人對詩歌最痴迷癲狂的,不是李白,不是賀知章,而是賈島
    賈島:為詩痴傻為詩狂唐朝是文人輩出的朝代,出現過李白這樣醉態可掬的詩人,他「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狂傲」,「對影成三人」的仙態讓人難忘。但唐代詩人中一生為詩痴情的應算賈島,世人稱他為詩奴,因為他「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認為他作詩太苦。
  • 吟清雪月孤:詩之賈島與賈島之詩
    不消說盧仝的《苦雪寄退之》中那請求友人韓愈來接濟自己的無奈,盧綸《逢病軍人》中「蓬鬢哀吟長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的疲態盡露,便是孟郊、賈島這種詩人,後人也要直接以「郊寒島瘦」來直稱其詩,然而,「青春」二字便直接註定是告別「愁苦」,排斥「貧寒」的嗎?還是如盧仝《苦雪寄退之》詩中開始那幾句「天生二月行時令,白銀作雪漫天涯。山人門前徧受賜,平地一尺白玉沙。雲頹月壞桂英下,鶴毛風剪亂參差。
  • 孟郊與賈島:以生命為詩,為詩殉難的難兄難弟
    孟郊和賈島都是以生命為詩的詩人。「如何不自閒,心與身為仇」,孟郊的《夜感自遣》、賈島的《題詩後》,可以組合為苦吟的二重唱。「郊寒島瘦」,他們懷著對於詩的宗教般的虔誠與嚴肅認真至極的創作態度,名標青史,可以說是為詩殉難的難兄難弟。
  • 孟郊的代表作《苦寒吟》,黑暗、孤獨、絕望,開篇4句讀完寒徹骨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歷史上「真實」的孟郊。為什麼要特意強調真實呢,因為我猜到絕大多數人都像我一樣,對孟郊其人的了解僅限於一首《遊子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一首詩被當作孝子的典範傳唱不休,孟郊本人在歷史上的地位和知名度也直線拉升。
  • 賈島:我吟起詩來,自己都害怕
    作者:張建楠我是賈島,字閬仙,有時也叫浪仙,名字是不是很飄逸,浪漫的要死,羨慕吧。沒辦法爹媽起得好。我是苦吟派詩人,我和老大哥孟郊一起為苦吟詩人代言。詩界江湖稱前輩孟郊為「詩囚」,而我被冠以「詩奴」的綽號。所以,我人送外號「詩奴」賈島,嚇不嚇人!
  • 一邊說闢佛,一邊交往僧人,飽受詬病的韓愈真的這樣知行不一嗎
    01.愛才之心人皆有之韓愈對僧人之中那些有才的人並沒有因為自己闢佛而厭惡和疏遠,而是不拘一格,最典型的例子非賈島莫屬。賈島最初是一個僧人,在韓愈的影響下也還俗,進而考取功名,雖然未能在官場上出人頭地,但是也改變了他的一生。《新唐書·本傳》中有一段記載:「島,字浪仙,範陽人。初為浮屠,名無本。來東都,愈教其為文。
  • 原來我們被教科書騙了20多年,「僧敲月下門」的賈島騎驢撞的不是韓愈,還被扔進了大牢!
    我們經常說:「安全駕駛」,因為酒駕導致事故的事件層出不窮,前不久有位司機不僅酒駕,還玩自拍。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車毀人亡,因為閻王爺他不打盹啊!韓愈一看這個人不像是個刺客,倒像個讀書人,就問他為什麼大白天的竟然玩危險駕駛。賈島便把剛才的事說了一遍,韓愈一聽,這不正是我的強項嗎,就禁不住跟他一起探討起來,甚至下車跟他一起演示到底哪個字更好,最後拍板,還是用「敲」字好!
  • 韓愈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高超的表現手法令人拍案叫絕,寫得很唯美
    韓愈文章獨出心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例如《師說》、《馬說》、《進學解》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這些作品思想深刻,對於後世的文學創作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為此後人為了表揚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把他列入了唐宋八大家,成為了其中領軍人物,即使是後來的歐陽修和蘇軾
  • 他是韓愈大弟子,中唐樂府詩巔峰之作,張籍這十首詩真唯美
    張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大弟子,善於樂府詩,現存詩歌近500首,歷史地位顯著,至今仍然放射耀眼光芒。他與另一位唐朝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唐代傑出現實主義詩人張籍的樂府詩。
  • 韓愈經典的一首小詩,看似寫春天,實際講人生哲理,令人回味無窮
    韓愈的這首詩,有袁枚《苔》的深意,又比《苔》更有情趣春天,沒有夏的酷熱和浮躁;沒有秋的蕭瑟和寂寥;沒有冬的嚴寒和衰敗。春是草長鶯飛,欣欣向榮的,它充滿著希望,充滿著活力。所以,每到暮春時節,多情的文人墨客都會傷感,於是就有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和"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的傷春之句,寄託詩人惜春的情思和情懷。
  • 韓愈夜裡在宮中值班,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短短幾句美得令人驚豔
    譬如中唐時期的大文豪韓愈,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那都是別具一格,寫得極為優美,也很是有趣。特別是這首《題百葉桃花》,整首詩看似很普通,可是同樣寫得很唯美。韓愈寫這首詩時正是在宮中值班,由於有些無聊,正好看到了窗外的桃花,於是有感而發,匆匆寫下了這麼一首生動有趣的作品,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寫得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
  •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詩歌很少選入課本?原來是不敢用
    在唐宋歷史上,韓愈的文名是最響亮的,然而在他現存的700餘篇詩文中,被選入課本的卻是寥寥無幾:文章尚有《馬說》、《師說》,而詩歌好像僅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首。作為唐宋文壇的領軍人物,為何課本卻不喜歡他的詩?
  • 「書寫經典」第5期——唐賈島《題詩後》
    #書寫經典#題目:《題詩後》作者:賈島創作背景:這首詩可以說把「詩奴」賈島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賈島一生痴迷於詩歌的寫作,每寫詩必字字斟酌、精雕細作,全身心投入地追求藝術的完美境界,因此也才有了「推敲」一詞的誕生。
  • 韓愈:一生時而幸運,時而悲慘,以「一己之力」,創造滿目輝煌
    這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事情,而這種事情在當今流傳下來的古詩之中最為常見,這些詩歌的創作者們大多都是懷才不遇,或者是飽受挫折的。即便是大名鼎鼎的韓愈,也亦是如此,如今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大詩人,他的詩歌流傳千古,然而他的一生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的輝煌壯麗,而是跌宕起伏,滿是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