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詩歌很少選入課本?原來是不敢用

2020-12-21 解憂文史

有人叫詩仙,有人叫詩聖,有人稱天下第一,有人稱世上無雙,然而這些稱號在韓昌黎面前卻都不值一提。眾人只知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卻少知他還有「文章巨公」與「百代文宗」之名,更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又是「廣東古八賢」之一,死後被追諡為「文」,史稱韓文公,又稱韓昌黎。

在唐宋歷史上,韓愈的文名是最響亮的,然而在他現存的700餘篇詩文中,被選入課本的卻是寥寥無幾:文章尚有《馬說》、《師說》,而詩歌好像僅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首。作為唐宋文壇的領軍人物,為何課本卻不喜歡他的詩?

這是因為,韓愈的詩獨具特色,甚至特色到了令人難以欣賞的地步,他非常喜歡描述那些奇怪悚懼的意象,追求雄奇壯美,又力求客觀真實,因此作品便會顯得腦洞大開。接下來我們舉幾個例子。大詩人孟郊曾有過中年喪子的慘痛經歷,韓愈聽說後便寫下了一首《孟東野失子》來安慰孟老哥。

其中有這麼幾句:「鴟梟啄母腦,母死子始蕃。蝮蛇生子時,坼裂腸與肝。好子雖雲好,未還恩與勤。惡子不可說,鴟梟蝮蛇然。 」韓愈說,鴟梟這種鳥出生後會吃掉自己的母親,如此才能繁衍下去;而蝮蛇生下孩子後,便會肝腸寸斷而死。以上兩種動物都是孩子害死了父母。

韓愈到底啥意思呢?他其實是在以一種另類的方式勸勉孟郊不要再悲傷:要是生個好兒子也就罷了,可一旦生下個孽障惡子,那就跟鴟梟蝮蛇一樣害人,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啊,幼兒亡了不必悲傷,就算幼兒未亡也不必高興,以後的事誰能說得清呢?韓愈這招其實是以毒攻毒的手筆,只是不知道孟郊是否能接受得了了。

韓愈擅長描寫醜陋或怪誕的蟲獸一類的形象,這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如《答張徹》詩中:「磴蘚澾拳跼,梯飈颭伶俜……峨豸忝備列,伏蒲愧分涇。」《陸渾山火》中:「山天跳地踔顛乾坤,赫赫上照窮崖垠。截然高燒周四垣,神焦鬼爛逃無門。」甚至於,後世將其作品風格概括為「險怪」詩。

韓愈還有兩首著名的戲謔打鼾的詩《嘲酣睡》,是他嘲弄一個睡覺打鼾的胖和尚留下的作品。那想像力叫一個天馬行空、光怪陸離,韓愈由打鼾竟聯想到了陰曹地府,「有如阿鼻屍,長喚忍眾罪」,「盜賊雖狡獪,亡魂敢窺閫」。咱也看不懂,也想像不到韓愈的腦洞究竟開到了好處,反正就是猛。

韓愈喜歡這種險風是有原因的,一是由於他痴迷於道家仙風之骨,總是幻想雲海飛天,二是因為他坎坷的人生履歷,希圖寄託於想像空間。當然,除了險怪奇異之外,韓愈還寫過很多俗詩。《落齒》有「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之句,《答柳柳州食蝦蟆》說「餘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硬是吃上了蛤蟆。

通過以上幾例我們可以發現,韓愈雖然文採橫溢,但比較喜歡炫技,尤其是一些生僻詞彙或者古怪蟲獸,大量用進作品之中,讓人難以欣賞。當然,韓愈也有寫得比較清新自然、富有神韻的詩,但比例很小。那麼,韓愈之詩很少被選入課本就有原因了,那就是不太敢用。

那些殘冷暴力的句子,一個是不會被人理解和欣賞,一個可能會對學生產生誤導作用。用於教學的詩詞最重要的特徵是思想要清、能量要正,要體現出來古典文化的魅力,而韓愈之作則稍顯不足,韓愈更多的時候都是活在自己構建的想像世界裡。

相關焦點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唐代文人韓愈的好多文章被節選到中學課本之中,由於其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及影響力都很大,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一說是河南南陽人,也有說是河南修武縣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河北昌黎人。具體不做過多的考證。韓愈的父親做過官,但是在他3歲時就去世了,因而對其影響不大,父親死後母親改嫁,他是由哥嫂教養成人的。幼時的韓愈,讀書用功,又精又博,24歲時便考中進士,但一直未受重用,直到28歲才到汴州(今河南開封)做官。由於自身性格,直言不隱,官場一直不很得志,多次調任。
  • 韓愈為什麼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一千多年來,人們在不斷的祭拜著韓愈,也在傳承著韓愈的思想,並從韓愈的哲學思想、古文運動、散文創作和教育思想中吸取精華,滋養和溫潤中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傳統美德。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當之無愧。韓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河南河陽昌黎人,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唐宋八大家·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 「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什麼是韓愈?蘇軾:這個我服!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的文章代表著古文領域的最高成就。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是韓愈嗎?誠然,八大家中只有韓愈和柳宗元是唐朝人,其他六位都是宋朝人,而韓愈又比柳宗元年長五歲。但是,這絕非韓愈高居首位的主要原因,因為,「唐宋八大家」根本就不是按照年齡排序的,比如,王安石比蘇軾年長了整整15歲,卻排在了蘇軾的後面,而曾鞏比王安石還要大上兩歲,卻排在了最後。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柳宗元(合集)
    在唐宋文壇,有這樣八位獨具特色的文學家,他們用筆墨名傳千古,他們的人生跌宕傳奇,他們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對中國文壇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就是為後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麼,是誰首先把他們組合在一起,合稱為「唐宋八大家」的,這八個人入選「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會是什麼呢?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
    唐宋八大家,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符號,明代人依據唐宋時代對中國古文寫作的貢獻,將八位重要的散文作家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幾首關於春天的詩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韓愈的詩歌,成就和影響遠不及他的散文,他的詩,無論數量和質量,都不能和他的散文相比。
  • 感悟唐宋八大家(一)豪健雄放——韓愈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都出自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今天我們就到遼寧省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中,一起感悟這位豪健雄放的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的風採。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詩詞欣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10首七絕
    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之韓愈科舉篇(上)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這是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對韓愈的評價。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最開始知道韓愈都是從「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些詩句開始的,等到後來,又開始學習「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種詩句,以及《師說》《祭十二郎文》這些名篇。所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知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一個著名詩人,文學家。
  • 韓愈為什麼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為什麼被列入孔廟?三論韓愈貢獻
    韓愈是唐朝貞元年間最為著名的文學家,世人稱其為「昌黎先生」,並將其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為世人所作的貢獻極大,被列入孔廟同孔子一起受後人祭祀,連北宋大文豪蘇軾也曾受到過韓愈思想的影響,並稱讚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 感悟「唐宋八大家」 之百代文宗韓愈
    唐宋 韓愈 八大家 Eight Essay Masters 昨天我們閱讀了葛曉音先生《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一書中關於唐宋八大家名號確立的內容,今天我們在繼續閱讀《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的基礎上,再推薦《古典詩文述略》和《舒蕪說詩》兩本書給大家,分別從「古文運動」、韓愈文章的成就和韓愈詩歌的特點三個方面來走進這位古文運動的領袖
  • 韓愈:一個孤兒憑什麼當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為他一輩子都是硬漢!
    我隨便說前面兩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你肯定接的出後面那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過,既然很多人都不認識劉禹錫,我也不能強求,只能在之後的文章裡多提提他,給他吸吸粉絲。說回正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位「超熱門」詩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
  • 韓愈——唐宋八大家,他為什麼能排第一
    前幾天,分享了如何巧記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今天來聊一下唐宋散文中真正的老大——韓愈。韓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宋代粉絲蘇東坡曾前後在17篇文章中提到他,稱他為」百代文宗」,」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博開展
    也正是這一年,北宋文學家蘇轍辭世,他是「唐宋八大家」中最長壽的,也是最後一位告別者。他們的人生雖然結束,但「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影響至今。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三層20、21、22號展廳開展,展覽展出了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
  • 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那「明清八大家」都有誰?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名聲如雷貫耳,共同撐起了中國文化的唐宋盛世。「唐宋八大家」之名,始於明代「唐宋派」古文家茅坤所編的《唐宋八大家文鈔》。那麼,在另一個堪稱文化勃興時期的明清時代,有沒有具備類似地位的文學家可以並稱呢?
  • 談談「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及其代表作「馬說」
    韓愈,韓昌黎,唐代傑出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文化雜感文|褚延鋒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詩人,他們取得的詩歌成就是我國古代不可逾越的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在詩歌上取得的傑出成就可以說無人超越,但為什麼他們都沒有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呢?原來,「唐宋八大家」根本不是從詩歌創作成就的角度評選的,而是對我國唐、宋兩代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稱,他們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 「唐宋八大家」緣何千年後聚首遼寧?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恆攝在展覽大廳,遼寧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東告訴記者,「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亮點頗多,獨具創意。舉例來說,祁寯藻的楷書《韓愈平淮西碑並序》讓觀眾見識了作為軍事家的韓愈文武雙全的一面;再如《韓愈羅池廟碑》集蘇軾的書法、韓愈的文章、柳宗元的事跡於一體,一件文物凝結著「唐宋八大家」中三大家的文學藝術作品與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