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10首七絕

2020-12-21 最美詩畫

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詩刻畫細膩,造句優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人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

2、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此詩作於815年(元和十年),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於到過嶺南的韓愈來說,北方的春天來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3、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這首詩似乎只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晚春的繁麗景色,其實,它還寄寓著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造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層意思。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榆莢楊花雖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為晚春增添一景,雖然不美,但盡了努力,這種精神是值得讚揚了。

4、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這首詩開頭兩句點明時令,勾畫出五月裡石榴花開時的繁茂爛漫景象;後兩句點明地點,表明石榴花無人遊賞以致美景寂然零落,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全詩描述景致清新自然,並在描摹客觀景物中寄寓著人生哲理。

5、聞梨花發贈劉師命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豔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這首詩先寫惜花,再寫友情,以惜花託友情。全詩景美情真,飄逸灑脫,是韓詩短章中的佳制。

6、池上絮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後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溼卻無窮不得歸。

這是韓愈一首描寫柳絮的詩。微風不興,柳絮滿天,夕陽之下,詩人坐在明澈如鏡的池塘岸上,靜心地看著柳絮怎樣輕輕地飄落在水中,那纖細的絨毛又是怎樣被水一點一點地潤溼而再也不能飛起。這樣的觀察和描繪,說明詩人對大好春光是有無限情趣的。

7、題百葉桃花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此詩抒發作者遷吏部考功郎中知制誥,職務近樞要,得與朝事的愉快心情。桃花象徵著春天。雙桃暗示韓愈身兼兩大重任,感覺到自己春天的來臨,只是人生四十以後晚了些。

8、遊太平公主山莊公主當年欲佔春,故將臺榭押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該詩寫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韓愈三為博士時。作者所遊太平公主山莊的故址,他通過寫太平公主大肆修建亭臺樓閣,以此來譏諷她的奢華和貪慾,便作下該首詩。

9、湘中酬張十一功曹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 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

全詩用湘江泛舟的樂趣來排解往昔的憂傷,用朋友情誼的溫暖來慰藉當前的苦悶,用語奇崛,筆力遒勁,體現了中唐以後的絕句注重煉意的特點。

10、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葡萄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

這首詩通過描繪葡萄生長之態,表達自己仕途困頓、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託物言志,詠物與言志融為一體,表面寫葡萄,實際是表達自己謫後的希冀。

相關焦點

  • 韓愈為什麼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一千多年來,人們在不斷的祭拜著韓愈,也在傳承著韓愈的思想,並從韓愈的哲學思想、古文運動、散文創作和教育思想中吸取精華,滋養和溫潤中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傳統美德。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當之無愧。韓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河南河陽昌黎人,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唐代文人韓愈的好多文章被節選到中學課本之中,由於其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及影響力都很大,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一說是河南南陽人,也有說是河南修武縣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河北昌黎人。具體不做過多的考證。韓愈的父親做過官,但是在他3歲時就去世了,因而對其影響不大,父親死後母親改嫁,他是由哥嫂教養成人的。幼時的韓愈,讀書用功,又精又博,24歲時便考中進士,但一直未受重用,直到28歲才到汴州(今河南開封)做官。由於自身性格,直言不隱,官場一直不很得志,多次調任。
  • 「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什麼是韓愈?蘇軾:這個我服!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的文章代表著古文領域的最高成就。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是韓愈嗎?誠然,八大家中只有韓愈和柳宗元是唐朝人,其他六位都是宋朝人,而韓愈又比柳宗元年長五歲。但是,這絕非韓愈高居首位的主要原因,因為,「唐宋八大家」根本就不是按照年齡排序的,比如,王安石比蘇軾年長了整整15歲,卻排在了蘇軾的後面,而曾鞏比王安石還要大上兩歲,卻排在了最後。
  •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詩歌很少選入課本?原來是不敢用
    眾人只知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卻少知他還有「文章巨公」與「百代文宗」之名,更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又是「廣東古八賢」之一,死後被追諡為「文」,史稱韓文公,又稱韓昌黎。在唐宋歷史上,韓愈的文名是最響亮的,然而在他現存的700餘篇詩文中,被選入課本的卻是寥寥無幾:文章尚有《馬說》、《師說》,而詩歌好像僅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首。作為唐宋文壇的領軍人物,為何課本卻不喜歡他的詩?
  • 唐宋八大家·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柳宗元(合集)
    在唐宋文壇,有這樣八位獨具特色的文學家,他們用筆墨名傳千古,他們的人生跌宕傳奇,他們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對中國文壇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就是為後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麼,是誰首先把他們組合在一起,合稱為「唐宋八大家」的,這八個人入選「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會是什麼呢?
  • 感悟唐宋八大家(一)豪健雄放——韓愈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都出自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今天我們就到遼寧省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中,一起感悟這位豪健雄放的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的風採。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幾首關於春天的詩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韓愈的詩歌,成就和影響遠不及他的散文,他的詩,無論數量和質量,都不能和他的散文相比。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
    唐宋八大家,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符號,明代人依據唐宋時代對中國古文寫作的貢獻,將八位重要的散文作家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 韓愈——唐宋八大家,他為什麼能排第一
    前幾天,分享了如何巧記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今天來聊一下唐宋散文中真正的老大——韓愈。韓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宋代粉絲蘇東坡曾前後在17篇文章中提到他,稱他為」百代文宗」,」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 韓愈為什麼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為什麼被列入孔廟?三論韓愈貢獻
    韓愈是唐朝貞元年間最為著名的文學家,世人稱其為「昌黎先生」,並將其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為世人所作的貢獻極大,被列入孔廟同孔子一起受後人祭祀,連北宋大文豪蘇軾也曾受到過韓愈思想的影響,並稱讚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一首關於雪的詩,精巧絕倫,不愧為百代文宗
    這一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相信不少朋友都知曉,指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八位大家皆是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為後世留下如數家珍的不朽篇章。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史之亂後,以韓愈為首的文人群體,高舉"復古"的大旗,在文壇引起軒然大波,諸多文人相呼應和;然而,晚唐時期,"古文運動"日漸衰落,直到北宋時期,才被歐陽修再次扛起大旗,並發揚光大,無數文人合力,用一篇篇精彩絕倫的文章,鑄就了散文發展史上不朽的豐碑。
  • 韓愈:一個孤兒憑什麼當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為他一輩子都是硬漢!
    說回正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位「超熱門」詩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憑什麼韓愈能當上八大家之首?孤苦無依韓愈,出生名門世家,他的祖輩要麼在朝,要麼在地方當官,父親韓仲卿時任秘書郎。按說,韓愈一生應當衣食無憂,可惜,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在韓愈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韓愈只得跟著兄長。沒想到,兄長又在韓愈9歲的時候病逝。從此,他跟隨寡嫂避居江南宣州。自貞元三年起,韓愈前前後後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最終都失敗了。如果你以為是韓愈才華不夠,那就大錯特錯了。
  • 談談「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及其代表作「馬說」
    韓愈,韓昌黎,唐代傑出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之韓愈科舉篇(上)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這是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對韓愈的評價。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最開始知道韓愈都是從「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些詩句開始的,等到後來,又開始學習「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種詩句,以及《師說》《祭十二郎文》這些名篇。所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知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一個著名詩人,文學家。
  • 市中心一座古樓,是宜春人為了紀念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功績所建
    歷來為" 江南 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從古至今且名人輩出。 宜春 市區有許多的古建築都與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關,多勝樓就是其一。從《袁州府志》可知歷史上曾建有類型十分豐富的亭、臺、樓、閣,其中就載有多勝樓。此樓約建於宋乾德至天禧年間(公元963年--1017年),樓名就出自於唐代詩人韓愈名句莫道 宜春 遠, 江山 多勝遊。
  • 「唐宋八大家」緣何千年後聚首遼寧?
    他們是唐代的韓愈和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與「唐宋八大家」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陶瓷等展品115件(組)。開幕伊始便吸引了國內外文博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眾多遊客慕名前來打卡。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博開展
    也正是這一年,北宋文學家蘇轍辭世,他是「唐宋八大家」中最長壽的,也是最後一位告別者。他們的人生雖然結束,但「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影響至今。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三層20、21、22號展廳開展,展覽展出了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
  • 唐宋八大家背後的故事:出生於寒門的韓愈,讀書逆襲之路格外坎坷
    唐宋時期,可謂文豪聚集,唐宋八大家更是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璀璨文曲星,而憑什麼出身於寒門的韓愈被人們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馬說》這些文章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在文章中的精神是韓愈的主觀想法,不過說的確實很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客觀的韓愈的坎坷求官之路。幼年的悲慘韓愈出生於一千多年前的河南,那時候家中世代為官,家底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