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詩刻畫細膩,造句優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人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
2、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此詩作於815年(元和十年),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於到過嶺南的韓愈來說,北方的春天來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3、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這首詩似乎只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晚春的繁麗景色,其實,它還寄寓著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造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層意思。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榆莢楊花雖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為晚春增添一景,雖然不美,但盡了努力,這種精神是值得讚揚了。
4、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這首詩開頭兩句點明時令,勾畫出五月裡石榴花開時的繁茂爛漫景象;後兩句點明地點,表明石榴花無人遊賞以致美景寂然零落,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全詩描述景致清新自然,並在描摹客觀景物中寄寓著人生哲理。
5、聞梨花發贈劉師命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豔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這首詩先寫惜花,再寫友情,以惜花託友情。全詩景美情真,飄逸灑脫,是韓詩短章中的佳制。
6、池上絮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後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溼卻無窮不得歸。
這是韓愈一首描寫柳絮的詩。微風不興,柳絮滿天,夕陽之下,詩人坐在明澈如鏡的池塘岸上,靜心地看著柳絮怎樣輕輕地飄落在水中,那纖細的絨毛又是怎樣被水一點一點地潤溼而再也不能飛起。這樣的觀察和描繪,說明詩人對大好春光是有無限情趣的。
7、題百葉桃花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此詩抒發作者遷吏部考功郎中知制誥,職務近樞要,得與朝事的愉快心情。桃花象徵著春天。雙桃暗示韓愈身兼兩大重任,感覺到自己春天的來臨,只是人生四十以後晚了些。
8、遊太平公主山莊公主當年欲佔春,故將臺榭押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該詩寫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韓愈三為博士時。作者所遊太平公主山莊的故址,他通過寫太平公主大肆修建亭臺樓閣,以此來譏諷她的奢華和貪慾,便作下該首詩。
9、湘中酬張十一功曹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 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
全詩用湘江泛舟的樂趣來排解往昔的憂傷,用朋友情誼的溫暖來慰藉當前的苦悶,用語奇崛,筆力遒勁,體現了中唐以後的絕句注重煉意的特點。
10、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葡萄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
這首詩通過描繪葡萄生長之態,表達自己仕途困頓、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託物言志,詠物與言志融為一體,表面寫葡萄,實際是表達自己謫後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