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種地不夠花銷,出去闖闖,還可能攢點積蓄。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選擇了外出打工這一條路。但殘酷的事實擺在面前,那就是有些人都打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工,為什麼家裡的積蓄還是沒有呢?可能有的人會覺得奇怪,但仔細分析下來也就不難理解了。
最重要的我認為就是家庭原因。出來打工的那些人家裡都是有老人和娃子的,單單娃子上學的問題提起來不算什麼,確實是現在學費很便宜。但是日常花銷卻一點不少,甚至有的家長生怕委屈了孩子有求必應。而且上學的時候還得有額外補習支出。這時候萬一長輩的再生病那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留不住錢和老人和孩子是息息相關的。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打工本來就是零散活。沒有保障,可能今天有明天就要等。不僅僅是沒有工作量的保障,連自己人身的保障也沒有,諸如五險一金或者是年終獎福利那是想也別想。並且他們幹的大都是一些粗活,重活和體力活,像這種活本身就掙不了多少錢,好點的話,可能一個月會掙到五六千,如果差點的話,可能一個月也就是三四千塊錢。真的很少有達到7000以上的。所以說這是一個硬性局限性,在工資本來就不高的情況下是很難存得住錢的。
其實還有一些原因,那就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攀比心日益強烈。手裡好不容易剛掙了點錢,追潮流趕時尚,買一個新手機,然後媳婦再買個口紅,買點化妝品,買點衣服。這樣下來,這個月哪裡還有錢?要留下來存錢。說了這麼多,我以為他們沒有積蓄的原因就這麼幾個。
我覺得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而且我覺得他們本身以及政府應該做一些什麼事情,首先是他們自己,要努力提高自己,擺脫底層勞動力的地位,依靠技術和能力,以及自己的實力,還有管理經驗,讓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選擇自己合適的崗位。這第二點就是,不攀比,勤儉節約。這第三點就是國家加強一下基層的建設,重視一下各種的福利保障制度,生病了有人看,老了有人管著。
希望能夠早日改變這種現狀,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在這裡我希望農民越來越富有,社會越來越興旺,國家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