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250家化工企業集體停產兩年實地探訪:至今難復工,投入數百億...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連雲港攝影報導

一排排紅牆廠房錯落有致,幾條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道路兩旁或亭臺軒榭或綠地水塘,既古典又現代。突然,一股刺鼻的氣味迎面撲來,似乎在強烈提醒你已進入連雲港灌南縣堆溝港鎮化工園區了。

這家誕生於2003年的化工園區,落戶在江蘇省鹽城市與連雲港市交界處的灌河河口上。此前,灌河兩岸先後建起了包括鹽城市響水化工園區、連雲港灌南化工園區在內的4個化工業集中區,進駐那裡的數百家化工企業改寫了當地的貧困狀況,卻也把那裡汙染得一片狼藉。

提起連雲港,近幾年連雲港化工園區的名聲,遠超出5A級景區「花果山」。40多年來,憑藉水路交通的便利和區位優勢,化工業在連雲港經濟發展中變得不可或缺。

《華夏時報》記者11月18-20日的實地調查證實,連雲港市所轄的灌雲、灌南兩縣化工園區(下稱兩罐化工園區)超過250家(灌雲135家、灌南120多家)化工企業因被要求「停業整頓」持續兩年多,至今未復工。其間,有些企業整頓完打算復工,但因一年多得不到驗收只能繼續等待。至此,長達2年之久的停工導致大量化工企業嚴重虧損,瀕臨倒閉。

這個具有顯著地理優勢的化工業集聚地出現大規模「集體停工」,且整頓後卻等不到監管部門的驗收,有可能復工卻不給復工,原因何在?

灌南縣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盧凱富回應本報記者稱,按照市裡的要求,從2017年起,灌南化工園區陸續關閉了三分之二的企業,目前還剩25家企業繼續停產整頓、等待覆產。其餘已經整頓完畢的企業,監管部門尚未驗收。「這幾年,縣財政陸續投入近30億元對園區的汙染、安全等基礎設施進行整頓,還剩下25家企業不符合復工條件,管委會也心急如焚。」盧凱富說。

企業停產 園區空寂兩年多

一條5米寬的水渠,水是黑色的,漂浮著濃濃的泡沫,刺鼻的氣味令人窒息。遠處的池塘,水也是綠色的,但不是自然的綠,「水裡什麼都沒有。」村民肖女士指著池塘對記者說。

進入灌南化工園區,本報記者體會到即使車窗緊閉,也會鑽進刺鼻的氣味。園區公路兩邊都是工廠,一家挨著一家,或「藥劑」、或「製藥」、或「化工」等字樣的工廠飄過。很多工廠的煙囪沒有冒煙,3公裡的路上僅看見一家工廠冒著幾縷白煙。一名保安告訴記者:「還沒復工。」

記者每走一家化工企業,能感覺到不同難聞的氣味。「我經常在這一帶拉客,氣味嗆人得很,海水都被汙染了,每次漲潮就會把園區的汙水帶到海裡,所以,你未必能看到汙染。」計程車司機邊說邊搖頭。

本報記者調查證實,正因為汙染,兩罐化工園區超過250家化工企業被集體停產整頓。

說起此事的開端,時間回到2018年4月,江蘇省環保廳下函責令由於兩灌化工園區因「非法排汙等環境問題」停產整頓。歷經1年整頓後,有幾家企業進行了短暫復工。但好景不長,2019年3月21日連雲港近鄰鹽城市響水縣發生「3•21」爆炸事故,損失慘重,兩罐化工園區再度停產。到了2019年底,很多化工企業怨聲載道,「不能拖了,不復工就只有死路一條」。

記者驅車深入灌南化工園區,目睹昔日繁盛景象已然淡出,只見眼前一片悽涼。一棟棟「漂亮」的廠房,或破或無的玻璃牆內一片狼藉;廠房紅牆重度風化,捲起的牆皮仿佛立刻就要掉下來,牆外金屬樓梯鏽跡斑駁,設備被搬走的痕跡隱約可見。「絕望的供貨商,還有被欠薪的職工,一哄而上,拆呀搬呀,洗劫一空。」當地市民朱先生說。

大企業還在苟延殘喘。在採訪中,亞邦股份董事會某成員透露,去年靠著庫存還能勉強度日,今年一直在連續虧損。2020年以來,因停產整頓時間過長,企業開始出現較高負債,緊急情況下,只能高息借貸度日。

按照江蘇省關於灌河口突出環境問題整治精神要求,從 2018 年 4 月 28 日起集中整治,所有企業一律停產整治,未通過復產審批的企業不得擅自復產。同日,亞邦染料公司部分下屬子公司收到灌南縣告知書,要求開展環保集中整治,並整改到位。

直到2019年底開始,很多企業主動找到領導,希望早日批准復工。同年12月17日,亞邦集團董事長許小初帶了33家企業「懇請連雲港市政府儘快開展復產驗收」的聯名報告,找到連雲港市委書記,書記當即指示「立即開展復產驗收」。

隨即,灌南相關部門到企業驗收。2020年1月20日灌南縣政府網上發布消息稱,4家企業通過驗收,待市裡最終審核。意外的是,包括這4家在內的企業至今未通過復產。

對此,連雲港市委宣傳部解釋稱:到2020年8月份,化工園區關閉企業的工作只完成了40%左右,遠遠落後序時進度。據媒體報導,在2019年4月的連雲港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一位政府負責人明確要求,「兩灌」企業完不成關閉企業的數量,即使有企業符合驗收條件,也不能復工復產。

「在完成關閉序時進度前,縣裡仍不能向市裡申報復產審核。」11月20日,連雲港市工信局辦公室負責人朱卓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復產難 環保治汙路漫漫

據《連雲港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灌雲灌南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通知》(連政辦發〔2018〕127號)文件要求,積極組織整改達標企業有序復產,切實整改問題隱患。

復產程序卻極為複雜。上述127號通知稱,對於獲得連雲港市環保、安監、消防部門出具「同意復產」意見的化工企業,經過市經信委行文上報市政府批覆同意後,由縣政府組織實施。長期以來,兩罐化工園區「撿到籃子都是菜」式的盲目招商,結果是:環境問題成為心腹之患。對地方政府來說,這些化工園區過去是作為「香餑餑」請進來的,但現在卻成為燙手山芋,隱患無處不在。

本報記者走訪得知,當地老百姓都希望「把化工企業關掉,太臭了」,但官方的態度卻是「兩手抓」,保留高端、淘汰低端,要麼強制關閉,要麼治理轉型。

「只要企業符合復產條件,就會組織驗收復產」。本報記者在連雲港採訪期間,無論是兩罐化工園區負責人,還是市、縣工信局有關負責人,均明確表示「希望企業能夠早日復工復產」。多家受訪企業抱怨,從今年4月以來,他們多次向管委會、縣政府遞交復產驗收申請,卻遲遲得不到回應。

為何無人去驗收?多家企業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鹽城「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後,「領導怕被問責,不願籤字」。此次整治,僅鹽城和連雲港涉及的停產化工上市公司或子公司就超過20家,波及農藥、染料等行業。

「審核進度,決定著涉事化工企業的命運,影響經濟發展」。本報記者了解到,自響水「3•21」爆炸事件後,灌南化工園區被徹底關閉,至今仍處於警戒狀態。置身灌南化工園區內,十分冷清,園內公路上很少看到車輛和行人,所有企業大門緊閉,門衛有安保人員留守。「公示過的企業,都沒復產。」一家化工企業員工稱。

等待覆工的日子裡,大部分工廠為員工發放生活補貼,不過因復產時間遲遲未定,大量外地員工相繼離開。

園區內的亞邦超市此前24小時不打烊,現在一天到晚沒有幾個人了。 市民說:「人流量少了,超市也關閉了。」

一家製藥企業負責人表示,何時復產還不好說,「目前,我們公司的復產申請即將進入市消防部門的現場檢查驗收階段,接下來還有安監、環保、應急管理、工信等部門,都會到公司來驗收。」

據連雲港化治辦相關復產要求,企業無權自行復產,而需要通過層層審批。「復產讓企業看到了希望,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停產企業均允許復產。」等待覆產的某藥企負責人說。

歷史欠帳能否一次性還清?

記者在灌南縣化工園區採訪獲悉,為復產,很多企業要投入上億元的資金,用於各項整改升級,巨大的資金壓力迫使很多中小企業不得不退出。

這其中還包括拆除廠房的資金。「要麼自己拆除,要麼政府拆除,但拆除費用都得企業掏。」副所長說。

拜爾特化工董事長王國榮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他當初投資了幾千萬,現在設備已被拆除,等待賠償,但他拒絕回應記者追問其投資回報及賠償額度。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的情況是,當前部分化工企業正考慮到其他地方投資建廠,有企業已去內蒙古烏海、寧夏中衛等地考察,「新建一個化工廠,比留下來等待覆產所花的資金要少」。

談及資金投入,不只是如此。更多的是政府在環保方面欠下的「歷史帳。」

2016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江蘇督察。當時,灌南縣籌措十多億資金,推進各項問題整改,試圖把十幾年的歷史欠帳一次性還清。之後,「列出責任清單,一抓到底。」灌南縣將12大類19個方面問題,分解到園區和縣環保、安監、發改、經信、交運、水利、財政和公安等部門,要求確保按照時間節點推進落實到位。

2017年,灌南縣連續召開環保整改工作會議,打響對30家重點企業停產整治攻堅戰。

「這幾年,縣財政陸續投入近30億元對園區的汙染、安全等基礎設施進行整頓。」原灌南縣財政局臨港財政所一位不願具名的副所長向《華夏時報》記者證實。同樣,僅灌雲縣化工園區2016年以來環境整治就投入36億元,後續修復就需要投入上百億。

拜爾特化工董事長王國榮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他當初投資了幾千萬,現在設備已被拆除,等待賠償,但他拒絕回應記者追問其投資回報及賠償額度。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的情況是,當前部分化工企業正考慮到其他地方投資建廠,有企業已去內蒙古烏海、寧夏中衛等地考察,「新建一個化工廠,比留下來等待覆產所花的資金要少」。

走進化工園區記者了解到,當初蘇南進行環保整治後,化工產業迅速轉向蘇北,成就了灌南、灌雲的園區,化工企業在江蘇遍地開花,到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時,數量飆升至6300餘家。中央環保督察組屢提「兩灌」化工園區違法排汙,「汙泥隨意堆放,廢料偷埋地下」。

隨後,兩縣都將園區防護距離內的上千戶居民進行了搬遷。其中,灌雲縣宣傳部張曼提供的資料稱,2016年籌措資金8.47億元,對燕尾鎮1613戶居民實施徵遷。灌南縣也籌集了7億元資金,拿出了全縣一般預算收入的1/3,用於搬遷。

居民搬遷解決了,但對企業整治卻擱淺了。因為,關閉企業涉及債權債務,有對GDP的需求,有就業、穩定的壓力,讓「兩冠」化工產業的整治不徹底,一拖再拖。

之所以一拖再拖,是因為化工園區的產值佔到灌南縣工業產值的1/3,佔到灌雲縣的2/3以上,停產的影響巨大。直到2018年4月18日,「兩灌」化工園區違法排汙被曝光後全面停產。與之前繁忙的生產景象相比,如今的園區十分冷清,車輛稀疏,工廠內僅治汙設施改造的工人留守外,工人被放走。

化工業正經歷著陣痛。2018年6月,生態環境部曝光江蘇省6個整改不到位的案例,5個與化工有關。目前,「兩灌」化工園區內所有企業汙水管道全部實現「明管高架」,雨水明渠排放,不允許地下再設任何管道,消除廢水偷排隱患。

本報記者查閱文件得知,此次整改必須全部按照省裡的要求逐條對照落實,經省、市、縣三級環保、安監、消防部門全部驗收合格才能復產,完全沒有整改希望的企業正在主動或者被動退出。

「當務之急是要通過規劃實施,把舊帳還起來,同時不欠新帳,完成整治各階段目標。」朱卓稱。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亞邦2家子公司退出連雲港化工園區
    12月15日,ST亞邦發布公告稱,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的通知,江蘇佳麥及亞邦制酸因園區定位調整不符合園區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要求被列入退出計劃。
  • 這兩家化工企業將拆除退出!
    12月15日,ST亞邦發布公告稱,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的通知,
  • 「e公司調查」響水爆炸8個月後,實探蘇北化工園!復產須經層層審核...
    來源:e公司響水3·21爆炸事件後,蘇北化工園區開始大整治,響水、濱海、大豐等地的化工園區大小化工企業,也在一夜之間休眠。不過,在長達數月的集體停產後,蘇北化工園區如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關注。特別是今年10月25日,豐山集團宣布,公司原藥合成車間於2019年10月25日正式投料復產。豐山集團由此成了鹽城市第一家獲得復產批覆的化工企業。
  • 中央有多愛江蘇連雲港,連雲港的超級中央企業引領蘇北經濟發展
    3,江蘇瑞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瑞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2017年5月註冊成立,公司結合連雲港國家級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資源和港口區位優勢,重點發展芳烴、烯烴下遊、高新能材料等三大產業。
  • 停產三個月!化工市場拉升暴漲!
    2019年的響水爆炸事故,國內重要的間苯二胺供應商之一天嘉宜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引發國內化工企業一系列連鎖反應。最近,國內碘海醇原料藥的核心生產與供應商司太立突發閃爆事故,致使公司生產車間停產三個月,行業影響或比我們想像中的深遠。國內最大原料藥廠家突發爆炸!停產三個月!
  • 臺灣三大電信公司進軍光伏,擬投入數百億
    日前,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電信公司中華電信、臺灣大和遠傳電信都宣布會投入巨額資金進入光伏產業。具體方面,中華電信早在7年前已投入太陽能領域,目前累計建設470多座太陽能發電廠,總發電量超過280MW,主要用於公司內部供電;臺灣大則做好了具體的規劃和承建商,預計在2022年產出200萬度綠電,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遠傳電信則選擇了成立子公司的方案,於2018年成立了旭天能源,主要從事於太陽能電廠建設,為遠傳電信提供環保能源。
  • 84家為軍惠軍酒店,實地探訪!
    其實在今年八一前夕多家媒體推送了這樣一條消息8月1日起84家酒店提供為軍惠軍服務為了回答各位戰友和軍屬們的疑問我們決定實地探訪一下圖片11月初哨位君在重慶出差恰好重慶有兩家在84家為軍惠軍酒店之列分別是重慶紅樓賓館和紅樓銀杏大酒店
  • 蒼南五家企業被集體約談!
    自2020年以來,應急局緊盯縣內重點企業,多措並舉,深入排查,用一系列「組合拳」致力化解企業風險隱患,夯實安全基礎。先後開展了事故警示教育會、安全隱患整治座談會,舉辦了危險化學品知識培訓班,並聘請專家對金鄉鎮內37家企業安全隱患進行「把脈問診」,對發現的問題要求企業限期整改,不定期組織檢查組進行回訪複查。
  • 響水爆炸頭七追問:兩年七遭處罰,誰給了他們我行我素的勇氣
    3月21日14時48分許,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鎮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簡稱天嘉宜公司)發生了爆炸事故,波及周邊16家企業。截至3月25日,事故已造成78人死亡,566人受傷。爆炸當天,是泥瓦工殷紹田第一次到天嘉宜公司上班。在倉庫工作的他,聽見兩聲間隔很短的爆炸聲後,隨即被衝擊波擊倒。
  • 分類垃圾房小區安家不受歡迎?記者實地探訪
    分類垃圾房小區安家不受歡迎?記者實地探訪 2020-12-17 09:04:43 來源: 部分居民:擔心散發異味影響生活環境 物業經理:異味絕不擴散願與居民溝通盛和花半裡居民小區是崇川區鍾秀街道推廣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收集點的試點小區。
  • 8月上海化工裝備展 700 國內外化工企業「高精尖」大碰撞
    8月上海化工裝備展 700+國內外化工企業「高精尖」大碰撞   2017年8月23-25日,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化工技術裝備展覽會即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據組委會統計,上海化工裝備展目前已報名參展企業700餘家,展會面積達到45000平米。
  • 支隊領導對轄區精細化工企業進行調研指導
    為進一步規範企業工藝處置隊建設,掌握轄區精細化工企業的基本情況,紮實推進消防各項工作。11月27日上午,王文冠支隊長一行對轄區精細化工企業進行調研指導工作。王文冠支隊長深入內蒙古誠信永安化工有限公司,首先聽取了企業安全管理人對企業基本情況、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介紹,實地查看了企業工藝處置隊圖版展示、工藝處置隊器材庫、控制室、調度室、罐區等場所。了解了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儲存、生產裝置的工藝流程、理化性質、危險特性。並就工藝處置隊的建設、滅火預案的製作、初期火災撲救技戰術方法等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 石家莊強力治霾石藥神威等面臨停產
    因為環保問題,石家莊多家藥企將面臨停產。智通財經了解到,石藥集團(01093)今日(11月21日)臨時宣布停牌,以待發出有關政府停產通知的公告。
  • 記者探訪!看榆林市政務大廳的「朝九晚五」
    為深入了解時間更改後帶來的變化,記者走進市政務大廳,實地探訪「朝九晚五」工作制運行情況。8日上午,市政務大廳各個窗口的工作人員全部到位並進入工作狀態。雖天氣寒冷,但在市工商局、交警大隊、公安局等「熱門」窗口前,已經有不少群眾排隊等候辦理業務,工作人員有條不紊的開展各自窗口業務。
  • 實地探訪:沒有的事
    實地探訪:沒有的事) 近期深圳寫字樓租金「腰斬」的傳言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流傳,並認為南山科技園為核心重災區,包括柔宇科技等公司將關掉南山科技園辦公地,搬遷至坪山工廠。
  • 深圳招商進行時|籤訂正式投資協議1個 14家企業赴黔實地考察
    4月30日,貴州省深圳駐點招商工作隊促成中山格文電器有限公司與七星關經濟開發區籤訂正式投資協議;14家企業赴黔實地考察。貴陽市招商分隊:雲巖區政協副主席帶隊赴百卓鞋業(恩平)有限公司考察,現場參觀了企業生產線,雙方就製造業產業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廣東傑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高州市盈豐石化有限公司、廣東港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茂名市振耀實業投資有限公司4家公司負責人赴息烽縣考察,洽談礦物油綜合利用項目。
  • 握住連雲港的「手」,站上雲端看新沂
    、連雲區及連雲港經濟開發區等地,學習連雲港市在化工園區建設和管理、產業培育、樞紐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高山一行首先來到連雲港石化基地安全環保管理中心,該中心總投資9600萬元,主要規劃布局石化基地規劃展示館、智慧園區安全運行管理平臺、應急聯動指揮中心等七大功能區,重點為石化基地入駐重大產業項目提供安全環保標準和規範制定、安全環保在線監測等實際需求。高山對該中心的安全管理水平表示讚賞,並指出,發展化工產業一定要將本質安全作為生命線,在安全環保基礎設施上一定要捨得投入。
  • 伊東集團:煤礦不停產的底氣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朱日嶺|內蒙古報導  9月,由於煤礦停工,在內蒙古打工的陝西籍煤礦工人孫富打好行李卷準備回家,而同鄉的一個電話卻讓他喜出望外:鄂爾多斯準格爾旗孫家壕煤礦竟然不停產,不減人,不降薪!同鄉建議孫富可以來孫家壕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