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文化】正月初八祭星祈福

2021-02-08 又見平遙

農曆正月初八「順星節」。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祭拜順星的習俗,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噹噹。


傳說這一天為眾星下界之日,所以制蠟燭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在新的一年裡,全家事事順心!一順百順 !


依照傳說,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為諸星君聚會之期,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


因此,人們有的到白雲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廟裡進香,是日晚間,天上星鬥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春秋時代,古人曾以「木星」的運行規律紀年。由於木星11.86年運行一周天,接近於十二年,古人便將周天劃分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稱。所以把木星稱為歲星。我國道教發展後,受「歲星紀年」的影響,認為每年有一個值歲的神靈,職權很大,稱為太歲。以十二地支為序,每十二年循環一次。擴散到民間,由「太歲頭上不能動土」,演變成了土地的主人,當然也就是農業豐欠的主宰了。所以每逢穀日,民俗要進行祭星活動。


天上群星聚會,人間需要祭祀,特別是本命年的人,尤其要祭星。


「祭星」活動主要在晚上,夜間供神。在平遙,「祭星」的具體做法是,用白面做成一個個小杯狀的麵團,擺成「卐」形圖案,再用紙捲成捻,上蘸油,放入其中點燃(後用蠟燭替代)。祭祀用一張神碼,上寫「 奉供 南鬥六郎 北鬥七星 九燿星君 二十八宿 滿天星鬥老爺之神位」,夾在神紙夾子上,貢物是加入豆腐、粉條、核桃仁、花生仁麵湯熬煮的「素麵茶」,放在院中正中受祀。一說需要燃燈七七四十九盞,也有點二十八盞的,以取一年順遂吉利。天黑後,待星星出來,以北鬥為目標祭祀,隆重燃放鞭炮並擺貢「祭星」。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一同焚化,祭祀完成。



也有說祭星儀式需擺108盞,或者49盞,最少9盞,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


正月初八,除了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星節外,也叫穀神節,祭穀神,也是祈願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傳說初八(女媧)造了穀子,這樣人生活吃用的就都有了。


裝的五穀的是鬥,可代表著日進鬥金。

所以很多商家選擇在初八開市,除了八和發諧音外,還有穀神節的因素。


平遙人家的拜祭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小小縮影,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望和祝福,雖然已經缺少了很多儀式和內容,但拋除迷信,穀神節中所蘊涵的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值得繼承。



又見平遙綜合出品

圖片:網絡

編輯:xiao  Xi

微信:yjpyxi

郵箱:youjianpingyao@163.com




相關焦點

  • 道教與民俗文化:正月初八「順星節」祭星祈福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
  • 正月初八 十八 二十八麒麟湖觀音寺祭星祈福消災法會
    茲定於2017年2月04日(正月初八)2月14日(正月十八)
  • 正月初八祭星|祭祀「值年本命星君」
    順星又叫「祭星」「本命星」許多人在自己的本命年都要在這天祭拜順星依照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為諸星君聚會之期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
  • 正月初八「諸星下界」谷慶生、八仙各自顯神通
    正月初八又稱順星節,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是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相傳這天是諸星聚會之期,又說是「諸星下界」之日,故稱順星,又名「祭星」、「接星」。據說這天也是女媧創世時造谷的日子,所以古人把正月初八日也稱為「穀日」,即穀子的生日。
  • 春節民俗:正月初八順星降
    農曆正月初八是「順星節」。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祭拜順星的習俗,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噹噹。順星又叫「祭星」、「本命星」。許多人在自己的本命年,要在這天祭拜順星。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為諸星君聚會之期,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們到道觀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道觀進香,是日晚間,天上星鬥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主角是燈,家裡各處擺許多燈,名為「敬燈花」。這裡的燈不是指燈籠,而是指燈碗那種小燈。
  • 大年初八|順星散燈花
    正月天寒地凍,在院中不能久站,真正認星星還是在夏天的晚上,這一天主要是從香蠟鋪中請來的「星神馬兒」上所列的星宿名號來了解「天文」了。    順星節祭星儀式在夜裡舉行,有錢人家擺108盞燈花,一般人家也可擺49盞,最少是9盞,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燈碗形似小小高腳杯,有泥質的也有銅質的,內放豆油,燈捻用「燈花紙」捻成。
  • 正月初八是「閻羅王」誕辰,這天眾星下界,有擺108盞燈花的習俗
    正月初八這天是十殿閻王之一「閻羅王」的誕辰,人們也將這一天稱之為「順星節」,民間更是認為這天是穀子的生日,所以也被稱之為是「穀日」。所以人們到了初八這一天會擺上108盞燈花來舉行祭星儀式,如果家財不夠豐盛,也可以擺上49盞或者是9盞。清朝時期寫的《燕京歲時記》記載了清朝北京的風俗,作者在書中寫道「初八日,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一百零八盞,焚香而祀之,謂之『順星』」古人在這一天還會到星宿殿中「順星」。
  • 正月初八順星、祭星、隨喜恭請本命星燈一年吉祥如意
    依照星象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縱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為諸星聚會之期,故在這天虔誠齋戒、誦咒燃燈,祭祀諸星(即順星),便會獲得諸星的垂佑。仕人加官進祿、商賈利增百倍;遇吉星祭之,有求遂意;遇兇星祭之,可免災厄。
  • 祭星開運改運的由來(四)
    本文限於篇幅,主要只簡單羅列出最基本、最原始的其中一種個人居家燃燈祭星操作方法,供有興趣研究者了解參考。       1、燈陣布法:         此陣法流傳不太統一。古時多用油燈,現多改用蠟燭。但躲星只限在正月二月祭星時考慮,三月之後祭星一律按順星法,接納自然光)。待時辰一到,點燃三支香並三拜。將所有燈盞全部點亮,然後靜坐祈禱直到時辰結束。當然,儀規還有更為複雜的一些方法和禁忌,有興趣者可從相關古籍和網絡上查找。
  • 正月初八,順星拜太歲消災延壽
    祭星時,還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點燃一盞「金燈(黃燈花)」,謂之「散燈花兒」,有闢除不祥之意。儀式結束後,全家要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順星」習俗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順星」習俗已被很多人忘卻,但在有些地方,人們用舞燈、花燈、燃燈等形式代替燈碗賀星祈福。正月初八順星節傳說
  • 正月初八順星拜鬥拜太歲!(附:道教接星開運秘法)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這一日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道教認為,人們一年的運程受到天上北鬥七星的主宰,同時又有六十太歲星君以天幹地支紀年來分管各個年份。為了祈求一年順遂,人們都會在正月初八到道教宮觀去拜太歲,所以這一日又叫「順星節」。
  • 辛丑年正月初八
    初八,穀日。
  • 【正月初八順星節】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我們誤解了好多年!
    農曆正月初八是「順星節」。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祭拜順星的習俗,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噹噹。
  • 陵川人,你知道祭星是怎麼回事嗎?
    祭星習俗祭星,是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正月初八又稱順星節,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中國民間傳說農曆正月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祝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
  • 正月初八「順星節」如何過才八方來財——作家一耕恭候新春
    大年初八,民間有敬八仙之說,同時也是順星節,傳說為眾星下界之日,為人們攜來福、祿、壽之喜,人們在熱鬧清脆的鞭炮聲中,開市,開業,開工,取「八」的諧音「發」,主要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既有大吉大利的願望,也有一路大發的期盼。
  • 正月初八:順星節,拜太歲,八仙日,一路發!
    民俗認為,正月初七是「人日」,正月初八是「穀日」。傳說初八這天若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初八日也被稱為「順星節」,傳說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點擊「順星」習俗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現在人們用舞燈、花燈、燃燈等形式代替燈碗賀星祈福。03八仙節民間取「八」的音將正月初八演變為「八仙日」,自古有「遊八仙,去百病「的說法。
  • 正月初八,順星拜鬥姥天尊(鬥姆元君)!犯不犯太歲都必看,因為……
    正月初八,順星拜鬥姥天尊(鬥姆元君)!
  • 正月初八,順星拜鬥姥天尊(鬥姆元君)!犯太歲必看
    農曆正月初八,農曆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拜太歲,選在普天星鬥下降之日,燃燈以祭,自然獲福無量,各地宮觀一般都會在這一天舉行順星法會,拜鬥姆、拜太歲,以化解犯太歲的不吉,和祈福一年風調雨順,萬事迪吉。
  • 祭拜天上的星星以祈福,一直到民國以後仍盛行不衰
    《鶡冠子》晚上有祭星大典,在大殿香案上排列百零八盞燈,兩邊有二十八宿和七星星盞。玉樞經王言一對北京人祭星順星以祈福闢災之舉覺得荒謬,可是,如果他知道中國人從四千年前開始觀察星象、記錄星象、研究星象,朝廷專設天官研究星象異動對人世的吉兇兆示;如果他知道古代農民靠觀察星象來掌握「年」的周期,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 正月初八:五穀豐登,順星獲福
    正月初八:五穀豐登,順星獲福  正月初八,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為諸星下界之日,是為順星節。正月初八,消災延壽之辰。尤其庚子年之後的辛丑之年,疫情繼續未去之期,順星節觀星與天人合一觀念,需要重拾被忘卻的民俗信仰,而舞燈、花燈、燃燈、提燈等形式當是星辰崇拜,即賀星祈福的文化孑遺。正月初八諸星下界,星鬥最全,舊俗人多設供、製小燈燃而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