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坎坷的宣華夫人,幼時遭遇亡國成為俘虜,被逼成為楊廣妃子

2021-02-13 談歷史觀古今

隋文帝楊堅這個人大家都知道,隋朝的開國皇帝,他在位期間政績卓著,但是也殺害功臣,做了許多對國家不好的事情,對於楊堅除了他治國方面的事情,關於他愛情方面的事情也是有著許多傳奇事件的,許多人都覺得楊堅與獨孤伽羅兩人是彼此相愛,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楊堅身為一個皇帝,一邊是天天待在身邊的皇后,一邊是新鮮的後宮嬪妃,對於許多不同姿色的美人,楊堅這麼可能不心動,楊堅與獨孤皇后兩人並不是一生一世一雙人,在獨孤皇后去世之後,楊堅開始寵幸嬪妃,並且還有一個嬪妃取代了她的位置,這位妃子便是宣華夫人

宣華夫人

宣華夫人陳氏本是一位公主,寧遠公主,她本是南北朝時期陳朝陳宣帝的女兒,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寧遠公主出生兩年之後,北朝發生了政變,楊堅代周稱帝,建立隋朝,陳朝的陳宣帝便出徵攻打隋朝,可結果卻失敗了,陳宣帝怒急攻心,沒過多久就病逝了,之後陳叔寶繼位,陳叔寶繼位之後,沒有意識到危機,並且還十分昏庸,整日紙醉金迷,一點也不關心國家大事,隋開皇八年的時候,晉王楊廣率兵攻打陳國,一年後平定了陳朝,完成了華夏的統一。陳後主陳叔寶在這場戰爭中選擇了投降,之後陳朝的皇室成員成為了隋朝的俘虜,寧遠公主也在其中,陳朝皇室中的男性都被流放到了隋朝的西北地區做苦力,而女性則有些被賞賜給皇親功臣了,但是年僅十歲的寧遠公主因年紀較小所以被送入了掖庭。

隋文帝楊堅

寧遠公主陳氏從小就經歷了這些顛沛流離,所以這使得她變得成熟穩重,遇事不慌,並且她極其聰慧。在掖庭中她為了生活下去,待人友善,善於交際,之後陳氏漸漸長大,越發的沉穩,並且出落得亭亭玉立,姿色過人,後來陳氏被隋文帝楊堅看到了,十分喜歡她,之後將她納為了妃子,《隋書》中記載:「宣華夫人陳氏,陳宣帝之女也。性聰慧,姿貌無雙。及陳滅,配掖庭,後選入宮為嬪。」雖然這個時候陳氏得到了隋文帝的喜愛,被納為了妃子,但是她這個時候並沒有得到寵幸,因為當時的皇后獨孤伽羅是一個十分善妒的人,獨孤皇后不允許隋文帝接近任何嬪妃,雖然隋文帝後宮有著眾多的嬪妃,但是卻如同虛設。

獨孤伽羅劇照

後來獨孤皇后去世之後,陳氏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她被冊封為了貴人,得到了隋文帝的專寵,並且取代了之前獨孤皇后的所有事物,雖然陳氏不是皇后,但是地位卻如同皇后,她在後宮之中掌管後宮事物,所有的大事小事都由她來管理,六宮之人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她的,後來隋文帝生病,加封她為宣華夫人。後來,隋文帝要立太子,晉王楊廣想成為太子,便經常送禮給大臣後宮之人,想要讓他們幫助自己坐上太子之位,當時因為宣華夫人是隋文帝面前的紅人,所以楊廣也送禮給她了,《隋書》中記載:「進金蛇、金駝等物,以取媚於陳氏。」最終楊廣順利的坐上了太子之位。

隋煬帝楊廣

仁壽四年的時候,隋文帝病情加重,體力漸漸不支,整日只能臥在床上,之後隋文帝便決定將政事交給太子楊廣,楊廣掌權之後,每天都會和宣華夫人一起照顧隋文帝,一次在隋文帝睡著之後,宣華夫人便去更衣,而這個時候楊廣竟然非禮她,宣華夫人十分生氣,之後便將此事告訴了隋文帝,說太子無禮於她,隋文帝聽完之後也是極其生氣,當下便決定要廢除了這個太子,之後召集了叫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召回之前被廢的太子楊勇。楊廣聽聞此事之後,便知道大事不妙,於是便囚禁了柳述、元巖兩人,並且將皇宮裡的下人都換成自己的心腹,沒過多久隋文帝就去世了,隨後楊廣登基,是為隋煬帝。

《隋書》

隋煬帝登基之後,宣華夫人十分害怕,她知道隋文帝是他害死的,所以她很害怕隋煬帝也會殺害自己,沒過多久,宣華夫人就收到了隋煬帝送過來的一個金盒子,她十分害怕,怕裡面是毒酒,但是打開之後發現裡面是同心結,宣華夫人鬆了口氣,但是也是十分不開心,不向送東西來的使者答謝,下人們便勸她,最後她還是答謝了。後來在宣華夫人守陵一年之後,隋煬帝將她接入了皇宮,成為了嬪妃,宣華夫人因此悶悶不樂,一年後病逝,年僅二十九歲。

宣華夫人劇照

宣華夫人一生坎坷頗多,要說幸福的時候便是隋文帝獨寵她的那段時間,她從小就面臨著亡國,顛沛流離,成為他國俘虜,之後生活在掖庭,終於得到隋文帝寵愛,但是隋文帝卻病逝太早,她又被隋煬帝強行納為妃子,最終抑鬱而終,香消玉損。宣華夫人的一生是悲哀的,但是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大多數女人的命運都是悲哀的。

相關焦點

  • 楊廣的母妃宣華夫人到底有多美?楊廣不顧天下人唾罵也要霸佔她
    我們在影視劇活著隋唐演義的小說裡面一直能看到,荒淫無道的隋煬帝楊廣不顧禮儀道德,居然霸佔了自己的母妃宣華夫人,這也讓他本來就因為來路不正的皇位被世人唾罵的名聲
  • 被楊廣強佔的庶母-宣華夫人
    仁壽四年,隋文帝攜陳貴人與眾嬪妃前往仁壽宮避暑,夏天快過完的時候,隋文帝病了,陳貴人自然要在病榻前服侍,楊堅對小妻子的關愛深為感激,將她升為宣華夫人。這時太子楊廣也入宮侍父疾,他與宣華夫人日夜相對,對她的美貌十分動心。有心人看無心人,楊廣只覺得宣華夫人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別有深意。似是對自己百般暗示,輕送秋波。終有一日楊廣尾隨要更衣的宣華夫人。
  • 蘭摧蕙折:宣華夫人在隋宮的悲劇人生
    宣華夫人陳氏是南北朝時期陳國的亡國公主,在歷史上,她作為"隋煬帝弒父"的仁壽宮變女主角而出名,一生命運皆由他人操縱,實實堪憐。
  • 隋朝歷史上宣華夫人為何要嫁給楊廣父子?
    有時高興起來,忍不住道院落走走,恰好遇見年輕的太子楊廣,也未敢聲張,不過楊廣似乎也留意這個漂亮的可人兒。宣化一時間成為皇帝的貼身小蜜,很是得寵。無奈歲月不饒人,到底是老胳膊老腿,隋文帝被宣化掏空了身子。此時大病一場,自然太子伴架,也不離左右,有一次宣華夫人要出去更衣時,正巧碰到太子,太子一看夫人雪肌花膚、楚楚動人,不由得心中狂躁起來,居然想著要和夫人樂呵樂呵,楊廣不待宣華開口,竟要將她拽到側殿的寢室裡去。宣華又急又恨,一時偏掙不脫身,幸得急中生智道:「太子尊重,那邊有人來了。」
  • 楊廣和母妃宣華夫人早有不正當關係?
    另一其中就是宣華夫人陳氏。這宣華夫人可是大有來頭,乃是南朝陳宣帝的女兒,宣華夫人從小就天性聰慧,明豔不可方物。說起楊廣和宣華夫人,一個是後母,一個是便宜兒子,輩份雖然不同,倆人卻是頗有淵源。宣華夫人是在陳國亡國之後,後來才被迫選入隋宮延為嬪妃的,而滅了陳國的隋軍統帥正是楊廣。可以說宣華夫人做了亡國奴全是拜楊廣所賜。隋文帝楊堅共有五子,均為皇后獨孤氏所生。
  • 結合二十四史《隋書》記載的仁壽宮變,揭秘真實的隋煬帝楊廣
    >但是這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有史料為證,《仁壽宮變》是指楊廣非禮於隋文帝楊堅最愛的妃子宣華夫人▲太子楊廣無禮帝妃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病重於仁壽宮,楊廣與陳夫人服侍於她,這時候楊堅為了陳夫人以後著想,封其為宣華夫人,此時楊廣非禮母妃,事情敗露,隋文帝楊堅宣兵部侍郎去找回廢太子楊勇
  • 中國古代最好色的皇帝,楊廣與他相比都甘拜下風
    提到中國古代最好色的皇帝皇帝,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都是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 看正史《隋書》而生疑:已經當爺爺的太子楊廣,為何要欺母弒父?
    楊廣弒父奪位,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幾乎所有的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都把楊廣如何垂涎宣華夫人,如何矯詔篡位,說的如同身臨其境。但是大家可能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隋文帝駕崩的時候,太子楊廣多大了?宣華夫人多大了?
  • 下場最好的亡國公主,嫁給千古一帝,生的兒子差點成為太子
    而每一個滅亡的朝代都會有許多許多的亡國公主,而這些亡國公主們的命運,大多數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就比如北宋滅亡時期,被金國俘虜的公主們,命運是相當悽慘,甚至淪為了金國士兵們的玩物。又比如明朝滅亡時,被許許多多的公主都被迫殉國,生在帝王家,有老百姓們享受不到的榮華富貴,但是王朝一旦滅亡,她們承擔的,可就比普通老百姓要多得多了。
  • 花蕊夫人:驚豔了歲月的短暫一生
    是記憶力超群,一口氣默寫四百篇文章的蔡文姬;還是和丈夫飯後賭書,贏了之後樂不自已,潑自己一身茶水的李清照;又或是作為武則天的貼身「秘書」,一生飽受是非爭議的上官婉兒……典故「賭書潑茶」:其一是前蜀主王建的妃子,其二是後蜀主孟昶(chǎng)的妃子,其三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宮人。現多數認為的花蕊夫人是後蜀主孟昶妃費氏(一說姓徐),今天我們講的便是這位後蜀主之妃。美人如玉花蕊夫人,四川都江堰人,與卓文君、薛濤、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
  • 楊廣已經是太子了,為什麼還要殺父奪位?背後有何隱情
    隋文帝先是軟禁了三兒子秦王楊俊,隨後將太子楊勇貶為庶人,立二兒子晉王楊廣為太子,接著又把四兒子蜀王楊秀貶為庶人。父親的一舉一動,讓已經當上太子的楊廣非常不安,知道父親並不信任自己,還在兵權等方面限制自己。於是,他結交大臣,拉攏權臣楊素,鞏固地位。另外,他決定主動出擊,先發制人,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皇位,也是為了保住小命。
  • 這也是花蕊夫人(一)
    而花蕊夫人喜歡芙蓉,後蜀主孟昶(chǎng)便為一人,傾一城,他下令在城內遍植芙蓉樹,並派專人護理。每當芙蓉花開時節,滿城香氣四溢。據說,成都「蓉城」的美譽也因此得來。五代十國時期(907年—979年),一共有三人被稱為花蕊夫人。其一是前蜀主王建的妃子,其二為後蜀主孟昶的妃子,其三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宮人。
  • 隋煬帝楊廣被後世史家形容為一個荒淫無度的昏君形象是否冤枉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隋煬帝之前被冠以「煬」這個諡號的正是當年被楊廣俘虜的陳後主陳叔寶,而陳叔寶的諡號恰恰是楊廣選定的,沒承想給別人加上「煬」這個諡號的楊廣到頭來被別人把這個諡號安在了他的頭上。然而楊廣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諡號:王世充擁立的皇主楊侗給自己的爺爺楊廣上的諡號是明皇帝,廟號世祖。由此可見這個評價差異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