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爆茄子,十年學成(作者:沈嘉祿)

2021-02-17 上海老底子

為了學唱這段「陰功戲」,我請教了兩位聲震海內外的烹壇大師,並且學了十多年,值!

(梅龍鎮酒家,隱藏在深巷中的美食聖地)

梅龍鎮酒家的國家級烹飪大師徐正才退休後閒不住,在徐家私房菜館當顧問,館子由他女兒、女婿經營,在方浜中路城隍廟山門正對面的豫城時尚商場四樓。前幾年的一個春天,他邀請我與江禮暘兄、西坡兄等去一試新味。

徐大師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代表國家隊參加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世界奧林匹克烹飪大賽,一舉奪得金牌,九十年代以客座教練的身份赴英國諾韋奇城市學院講學,專門傳授中國飲食文化與實踐。徐大師一手拿勺一手拿筆,經常有生動有趣的美食文章發表在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上,津津有味地品讀後,我都會剪下來充實自己的資料庫。

(徐正才大廚親自做的幹燒明蝦)

徐大師徒弟徒孫一大幫,他擔任過國際、國家、軍隊等烹飪大賽的教練和評委,凡經他調教的選手在大賽上摘得金牌猶如囊中探物,所以同行都稱他為「金牌教練」,上海餐飲行業協會還向他頒發過「終身榮譽獎」。

這天我們品嘗到的冷菜中有陳皮牛肉,現在川菜館裡已很少見了,牛肉香酥,咬勁正好。更難見的是江油合菜,大白菜、綠豆芽等好幾樣生脆時蔬切絲,加料冷拌,鮮脆爽口,汁液飽滿,頗有農家風味。金牌煮乾絲上來了,對,此為家喻戶曉的淮揚名菜,但徐家乾絲不是濃湯,而是清湯。在1991年上海國際烹飪大賽上,這道經過改良的清湯乾絲甫一登場,就贏得中外評委一致叫好,毫無懸念地得了金獎。

(醬爆茄子是上海人家的家常菜,通常情況是這樣的面目)

幹燒明蝦是梅龍鎮的招牌菜,徐大師為此菜花了不少心血,照原樣搬來省心省力,但不符徐大師性格脾氣,於是作了改良:一隻大明蝦配一隻荷包蛋。

為何配荷包蛋?徐大師眉毛一揚說:過去老吃客點這隻菜,明蝦吃完,盆中還留有滷汁,會叫服務員端進廚房加一隻雞蛋回鍋,廚師碰到這種吃客如遇知音。在我們這裡考慮到位上制式,那就加一隻上海人從小吃慣了的荷包蛋,讓明蝦的鮮味滲入溏心的雞蛋中,再略滴陳醋使其產生隱隱的蟹味,反掌間又是一道小菜。

徐大師坐到我身邊,為自己倒了半杯酒:「我們廚師一生有三個師傅:一個是啟蒙師傅,帶進門的。另一個是客師,你學得差不多了,向業中高手請益,更上一層樓。三是真正的老吃客,現在叫美食家,他們吃遍天下各幫各派,見識廣,嘴巴刁,所提要求往往是對我們的一次考試,我有不少菜就是根據他們的要求而研發出來的。」

(梅龍鎮的蒜泥白肉也是我的最愛)

幹燒明蝦色相一流,盆中汪出紅油,但是不辣,橙色的明油是紅膏蝦頭在鍋中煸時用鍋鏟邊按邊煸出來的。徐大師說:「清鮮出自大宴,麻辣源於小吃。」川菜中的官府菜,就是以清鮮見長的,有一次我在成都品嘗官府菜,許多菜是不辣的。

但麻辣的基本特點又是不能拋棄的。

徐大師強調:川菜的味型有麻、辣、甜、鹹、酸、苦六種,在六種基本味型基礎上又可調配出二十多種複合味型,如鹹鮮味、家常味、麻辣味、糊辣味、魚香味、薑汁味、椒麻味、酸辣味、紅油味、蒜泥味、麻醬味、醬香味、煙香味、荔枝味、甜香味、陳皮味、茄汁味……

徐大師錦心秀口,弄得我又要品嘗又要做筆記,手忙腳亂,徐大師看了呵呵發笑。西坡兄主編新民晚報的《好吃》周刊,就建議徐大師乾脆在周刊上開個專欄,徐大師一口答應。

(梅龍鎮的經典名餚醬爆茄子)

梅龍鎮的醬爆茄子是非常有名的,1958年周恩來總理到上海出席一個會議,公務之餘專程去梅龍鎮追尋舊味,吃過這道菜,是由沈子芳大師掌勺的。梅龍鎮當年出版的那本菜譜,封面照片就是這道菜,可見此君氣格在魚肉蝦蟹之上。

一道時蔬要燒好其實不容易,成敗在於油溫控制得當與否以及廚師手腕裡的幾個小動作,茄條滑鍋,但不能吃進太多的油,上了醬後又不能如漿糊一般,一塊入口,醬香繞鼻。一盤茄子吃光,盤底不能留下一點汁水。所以看似容易,許多廚師都不敢率爾操觚,弄不好一世英名毀於一「茄」!

徐家私房菜館裡也有這道名菜,但徐大師認為此菜烹飪手段其實非醬爆,故正名為京醬茄子夾餅。

(茄子在日本料理的出鏡一般是天婦羅)

果然不同凡響的一款家常時蔬啊,軟糯鮮香,鹹中帶甜,用荷葉餅包來吃,回味無窮。想到自己十多年前向姚楚豪大師學了一點皮毛,此後在家烹製,終究貌合神離,不知欠缺何在,便趁機向徐大師討教關節。

徐大師微微一笑,「這道菜是『陰功戲』啊,過去廚師考職稱,就叫他們燒這隻菜,不少人就大意失荊州。」然後悠悠說出十六字原則:「條形分明,似醬無醬,糯香鮮醇,油而不膩。」

從字面上理解好像不難,但徐大師又交待了操作時須掌控的油溫,還有執掌漏勺時手腕的那幾個小動作。他還諄諄教導:「醬料要事先調好放在小碗裡,不可臨時抱佛腳,時間相差三五秒,成敗立判。」

一一記住,回家再試,這回總算神形兼備了。為了學唱這段「陰功戲」,我請教了兩位聲震海內外的烹壇大師,並且學了十多年,值!

(去梅龍鎮吃飯,一定要點一道素火腿,一般飯店做不出這個味道)

《上海老味道續集》正在熱賣中 

沈嘉祿的美食隨筆集《上海老味道續集》(上海文化出版社)近日推出。2007年,沈嘉祿的《上海老味道》一經面世,就受到讀者的好評,十多年裡連推一版再版,中國臺北也推出了繁體字版。《上海老味道續集》續集延續了前一本的敘事基調。作者通過對食物的體味與解讀,梳理它與人、與城市、與大自然的緊密關係,賦予食物豐富的感情與靈動的元氣。寫美食,說到底就是在寫人,寫風俗,寫時令、寫城市、寫文化交流,回望歷史,展望未來。

有意思的是,沈嘉祿請他的畫家三哥來配插圖,又請他同為作家的二哥來寫序。這樣一來,沈氏三兄弟就在一本書裡聚首,聯手演繹「一門三學士」式的紙上佳話。

噹噹、京東網上有折扣優惠,力度相當大。

巨鹿路675號上海作家書店有作者籤名本。

來源:「老有上海味道」公眾號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相關焦點

  • ​醬爆茄子,十年學成
    (醬爆茄子是上海人家的家常菜,通常情況是這樣的面目)幹燒明蝦是梅龍鎮的招牌菜,徐大師為此菜花了不少心血,照原樣搬來省心省力,但不符徐大師性格脾氣,於是作了改良:一隻大明蝦配一隻荷包蛋。(梅龍鎮的經典名餚醬爆茄子)梅龍鎮的醬爆茄子是非常有名的,1958年周恩來總理到上海出席一個會議,公務之餘專程去梅龍鎮追尋舊味,吃過這道菜,是由沈子芳大師掌勺的。
  • 家常菜:紅燒肉、雞丁小炒、醬爆茄子
    三、醬爆茄子材料:茄子、豬肉、紅辣椒、蒜、豆瓣醬、蔥花、油、鹽,味精。做法:1、豬肉切末、茄子洗淨切條,將紅辣椒洗淨,切圈,大蒜切末,再備點蔥花。2、起鍋倒油,油要多倒點,因為茄子比較吃油,等油燒熱之後,放入茄子,開炸。3、等茄子炸軟後撈出,注意要把油瀝一下,然後鍋中剩下的油,不要倒掉,可以盛出來,下次炒菜用。
  • 醬爆茄子怎麼做才好吃呢?醬香濃鬱,軟糯不油膩,家人搶著吃!
    醬爆茄子屬於川菜,是一道別具特色的名菜。醬爆茄子是大眾比較喜愛的一道家常菜,它顏色油亮,茄子軟嫩,口味鮮香,適合老少皆宜的家常菜。醬香茄子拋開它的口感不說,單說它的菜色,你都必會多吃一碗米飯。茄子還有很多功效呢?有散血瘀、消腫止疼、治療寒熱、祛風通絡和止血等功效。
  • 沈嘉祿:搞笑版「三國宴」
    沈嘉祿繪畫作品沈嘉祿繪畫作品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圖文均由作者提供特別鳴謝老有上海味道公微號支持樂藝會主題閱讀延伸沈嘉祿:家具是你沉默的朋友,要對它好一點沈嘉祿:海派第一是唐雲陸元敏:用鏡頭挽救蘇州河的名聲沈嘉祿:劉海粟和夏振亞,老卵碰到老卵沈嘉祿:沉埋在碗底的嬰戲圖沈嘉祿專欄《謝之光:是真名士自風流》沈嘉祿:美食是五味雜陳的鄉愁沈嘉祿:好吃有道理|三曝、烏狼鯗以及黃金肚沈嘉祿:
  • 老廣味道在魔都之二:魯迅吃過哪些粵菜(作者:沈嘉祿)
    《上海老味道續集》正在熱賣中 沈嘉祿的美食隨筆集《上海老味道續集》(上海文化出版社)近日推出。2007年,沈嘉祿的《上海老味道》一經面世,就受到讀者的好評,十多年裡連推一版再版,中國臺北也推出了繁體字版。《上海老味道續集》續集延續了前一本的敘事基調。作者通過對食物的體味與解讀,梳理它與人、與城市、與大自然的緊密關係,賦予食物豐富的感情與靈動的元氣。寫美食,說到底就是在寫人,寫風俗,寫時令、寫城市、寫文化交流,回望歷史,展望未來。
  • 茄子的花樣做法
    醬爆茄條 ◆材料◆長茄子300克。 ◆調料◆植物油、糖、甜麵醬、醬油、味精、薑末。做法 [1]把長茄子洗淨,順剖為兩半,再切成長條塊,在茄皮面淺劃橫刀、縱刀呈小方格狀,投入油鍋內炸一下,撈出。 [2]油鍋燒熱,放入薑末,熗出香味後,放甜麵醬炒片刻,再放入醬油、糖、味精和炸過的茄子,翻炒至沸鍋,沿鍋邊稍加一點兒水,燜一會兒以入味,待湯汁漸稠,翻炒幾下出鍋裝盤即可。 尖椒炒茄子 ◆材料◆茄子2個、尖辣椒3個。
  • 茄子簡易做法,美味可口,好吃停不下來
    1.肉末茄子,茄子一年四季都有賣的。今天分享這道肉末茄子。現在啊,人們吃東西講究營養。我最喜歡吃得蔬菜是既有營養價值又美味的茄子,茄子從遠處看,像極了身穿紫色衣裳的胖娃娃。如果你閉上眼睛去摸茄子皮,就感覺滑溜溜的,像一塊玉,不像黃瓜、苦瓜那樣凹凸不平,有小刺。
  • 香辣滷雞胗、雙椒炒雞蛋、醬爆肉丁、東北燒茄子的家常做法
    醬爆肉丁備料:姜粉半勺、生抽1勺、澱粉1勺、花雕酒1勺、黃瓜1根、甜麵醬1勺、蔥2段、豬肉400克。做法:把甜麵醬放在碗中,加入同量的清水攪拌均勻備用。豬肉洗淨切成丁、加入姜粉、花雕酒、生抽、澱粉攪拌均勻,再加入少量的油備用。黃瓜洗淨切成丁、蔥切成段備用。鍋中燒油,油熱後倒入醃製好的豬肉中火煸炒變色,炒出油脂,盛出備用。
  • 沈嘉祿:月季:常開不敗的和平之花
    被連續刷屏的新聞是:經過十年的努力,杭州的高架橋已經成了月季的「秘密花園」,紅從容、黃從容、仙境、霍恩、莫海姆、安吉拉、西方大地、大遊行、藍月亮……超過一百萬盆的月季競相綻放,特別在平時比較擁堵的中河、上塘、留石、德勝、秋石等路段,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時刻,自駕一族也不再為可能出現的堵車而揪心了,邊徐行邊欣賞花海不僅能緩解焦慮情緒,還能演變為美妙的旅程
  • 女總裁的戰神女婿姜童茄子愛醬爆(精編版)持續更新
    Basically, except for his talents.茄子愛醬爆頂峰戰神姜童司長夏女總裁的戰神女婿女總裁的貼身狂婿戰武強婿(經典連載)已經完結七年前,錦繡房產一夜衰敗,妻子入獄,他淪為喪家之犬。 七年後,他執掌星洲,君臨天下,史上最年輕武道巔峰。 待我重返故土那日,便是世界顫抖之時!
  • 周星馳《功夫》被奉為經典,但卻因醬爆這個穿幫鏡頭,遺憾不已
    但是他在電影裡其實是沒有名字的,我們之所以叫他醬爆,是因為他和周星馳合作的上一部電影是《少林足球》。而他在《少林足球》裡的名字正好就是醬爆。所以,因為這部電影的火爆,醬爆也就成了他的代名詞。沒有人提起,其實他的真實名字叫何文輝。而他在2013年還在《西遊降魔篇》裡有過出演,只是相比十年前,變胖了很多。
  • 「醬爆」出書了234本畫冊免費送
    【234本《杭州匠人》免費送】醬爆出書了,叫《杭州匠人》這本書還開進了國際會議
  • 我們管叫醬爆醬爆的何文輝,曾經來過,現在也還未離開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主角,沒多少人會陌生,可能你不知道他的真名,那是他的藝名卻十分響亮,沒錯,他就是我們的黃金配角,醬爆。醬爆做為一個外號,這個奇怪的稱呼來自於他初次參演的少林足球一角,而他真實的姓名叫做何文輝。很多人都覺得何文輝長得其貌不揚,但他的的確確是值得人敬重的,很多人的童年因為他增添了一絲色彩。
  • 【昌邑龍門陣】醬爆蟹子
    轉瞬間,秋風已至,葉落時節聽秋雨綿綿,看秋菊盛開,聞桂花清香,食醬爆蟹子。秋,確實味道正濃!隨著季節變換,蟹子也開始大量上市,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蟹的好時節。螃蟹生命力極強,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管是熱帶或是寒帶,有水就有蟹的存在。
  • 紅房子,魔都最collar的西餐館(​作者:沈嘉祿)
    紅房子,魔都最collar的西餐館沈嘉祿(紅房子西菜館)上海人對一個人、一樣物件,喜歡用「克勒」兩字來評判,北方人士不免莫名其妙。「克勒」,一般認為是英文collar一詞的音譯,本意指正裝的領圈,引申義指職員。
  • 【家常便飯】非正宗魚香茄子
    【懶人菜譜24】非正宗魚香茄子~~~好吃才是王道:) (2012-11-12 18:42:43)一轉眼,山菊上網也十年了。剛開始當然是加入浩瀚的潛水大軍,只看不說。記得是跟著一個朋友寄來的連接進入了一個美食論壇:【私房小菜】。生為吃貨的山菊好像發現了寶庫,立刻成了常駐潛水員。
  • 饒有風趣「茄子詩」
    茄子是尋常菜蔬,兒時的記憶裡最深,「冬瓜披白紗,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綠油油,又青又紅是辣椒。」這是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句子;「紫色樹、紫色花,紫花謝了結紫瓜,紫瓜柄上生小刺,紫瓜肚裡裝芝麻。」這是爺爺、奶奶教給我們猜的謎語。紫葉脈、紫梗莖、紫花、紫果,茄子的紫是凡俗之中顯出的一種高雅。
  • 沈嘉祿:從一隻雙釀團聊起
    沈嘉祿散文集《石庫門·夜來香》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上海是由大大小小弄堂編織而成的世界,弄堂好比城市的經線和緯線,城市邊界劃到哪裡,弄堂就延展至哪裡。弄堂又好比城市肌體內的血脈與經絡,弄堂通,城市通,弄堂人丁興旺,城市就活躍,就健康,就欣欣向榮,活色生香。
  • 拼搏半生,也只是《功夫》裡穿著半截褲子的醬爆,但配角也能發光
    從《功夫》看醬爆高分喜劇片《功夫》裡有這樣一種隱含設定——只要你敢顯露功夫,就一定被毒打!但今天我想介紹的人不是他們,是一個資質平庸卻又希望成為絕世高手的「醬爆」。從其他星爺的電影看醬爆醬爆是星爺電影塑造的經典形象,功夫足球裡也有他的身影,功夫足球裡的醬爆是一個有作曲家夢想的普通青年,他沒有成就,卻也一直堅持著夢想,和功夫裡的人物一樣。
  • 因演「醬爆」被瘋狂吐槽,卻在拍戲時從不NG
    例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醬爆,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真是一句很有魔力的臺詞,醬爆本人的演繹也是非常的有趣。而在電影《功夫》當中,醬爆只是一個戲份並不多的小配角。不但如此,在電影《少林足球》當中,醬爆燃氣心中的一團火,也是非常的有趣。那段充滿魔性的舞蹈,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後,都會開懷大笑。雖然醬爆因為出演了這兩個小配角,獲得了很高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