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一條濃油赤醬的紅燒鮰魚,十足本幫風味,但魚身上插了一把鋼刀,這叫單刀赴會(鮰)。
(本文圖片與內容無關,純粹是為了湊個熱鬧)
昨天被一朋友拉到一家飯店嘗新,據說這家飯店的老闆從小就是「三國迷」,長得也像大黑臉猛張飛,看到人家「紅樓宴」賣得火,琢磨小半年後就推出了「三國宴」,欲與同行PK,決一雌雄。我對「紅樓宴」、「東坡宴」、「西廂宴」之類的噱頭向來不感冒,但朋友面子你得給啊,那麼就當看中國達人秀吧,整裝出發。
閒話休說,坐定後我看到每人面前放了一份菜單,菜單塞在老式信封裡,我抽出一看,豎式手寫,字跡有幾分清秀。服務小姐便說:「這叫蔣幹盜書」。哈,一口沒吃著就成了間諜啦。喝了幾口鐵觀音,冷菜就上來了。一大碗蔬菜色拉,有捲心菜、紫甘蘭、龍鬚菜、芝麻菜、紅綠辣椒、洋蔥片、芸豆、藕片、花生米、紅菱角等,色彩紛呈,眼花繚亂,服務員倒了一小碗色拉醬後使勁攪拌起來,口中念念有詞地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道冷菜就叫天下大亂。」主客大笑,氣氛一下子就熱鬧了。還有一道冷菜,只有三隻蛋,每隻切成四瓣,皮蛋、白煮蛋加老滷蛋,紅白黑三色分明,中間用紅心蘿蔔刻了一朵桃花。列位看官猜出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不錯,以這道菜開吃也是題中應有之事,但我又打趣道:劉關張三人難道都是混蛋?服務小姐伶俐過人,不卑不亢地回敬一句:「如果站在曹操的立場上,可以這麼說。」
一條滷牛舌切薄片,旁邊配菜讓我看不明白:滷牛舌配腐乳,這算什麼幫派啊?服務員笑著說:「先生,你不知道舌戰群儒嗎?牛舌代表諸葛亮,腐乳代表一幫子圍攻他的儒生,儒生看不清天下大勢,自不量力,一味主戰,就是迂腐透頂的儒生啊,所以叫『腐儒』。此菜雖然在搭配上不著調,但思想意義還是相當深刻的。」
還有一道冷菜叫子龍救阿鬥,炸脆鱔拼油炸豆腐衣包肉。鱔魚在飲食業素稱「子龍」,湘菜中有一道清炒鱔絲就叫子龍脫袍。豆腐衣包肉油炸,在本幫菜裡叫「黃漿」,以此象徵襁包中的阿鬥也很形象,但這個豆腐衣包肉兩頭尖尖,立不起來,廚師也太馬虎了吧。但服務員解釋說:「故意做成這樣的,扶不起的劉阿鬥嘛!」
據說曹操與劉備相互抬轎子時喝過的青梅酒,轉眼過了三巡,熱菜就上來了。先上每人一小盅燉湯,湯裡臥一小節牛鞭和幾片火腿。服務員說:「這是鞭打督郵。」這故事我也知道,自從將作威作福的督郵痛扁一頓後,張黑臉就踏上不歸路啦。接下來是一道紅燒甲魚,甲魚周邊圍了十幾隻縐皮鵪鶉蛋,那算赤壁大戰,「鱉」與「壁」諧音,大家聽得懂,縐皮鵪鶉蛋大約象徵燒焦屁股的眾多士兵吧。
第三道菜是裝在一腰盆裡的,兩條鱸魚,頭尾完整,一前一後,中段做成了糟溜魚片盛在中央,一邊還配了一小撮鮮嫩的紫薑。「這叫左慈戲曹操。」服務員說。曹操宴請文武百官時,左慈確實在一口清水缸裡釣出十幾條鱸魚來,但面對曹操的質疑,左慈同志也說了:「天下鱸魚只兩腮,惟松江鱸魚有四腮」。那麼這道菜也應該是四鰓鱸魚啊!服務員白我一眼說:「四鰓鱸魚剛剛人工養殖成功,還沒有進入市場呢,大家將就點吧。不過紫薑倒是根據三國裡的故事配的。」當年左慈叫曹操大出洋相,今天服務員則把我們戲弄了一把。
一碗看似很普通的雞蛋羹上來了,黃澄澄圓溜溜。「你們看像什麼啊?」服務員自問自答:「這是一輪明月,這道菜就叫貂嬋拜月。」大家問貂嬋怎麼不見了?她不慌不忙地擋了一句:「大美人急著跟呂布約會去啦。」
接下來一道菜比較靠譜,肥牛肉片裹了金針菇入鍋油炸,為防止牛肉卷散開,用牙籤戳住。服務員請我們猜,我頭一個說:「這就是草船借箭吧。」小姑娘以箸擊盤:「回答正確,加10分。」
不過下面每人一小碗湯菜卻讓我們摸不著頭腦了:一條紅燒刺參,上面蓋一撮髮菜。「各位老師知道,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從小喜歡舞刀弄槍,刺參好比盔甲,也好比殺傷力強大的狼牙棒,代表孫尚香。劉皇叔赴東吳時已經像你們各位一樣,是個沒有多少吸引力的老男人啦,為了騙過丈母娘,他猛吃何首烏,使頭髮短時間內變黑變亮,那麼髮菜就代表青春煥發的劉皇叔。合起來,這道菜就叫劉備招親。」
大笑間,又一道菜上桌了。鯧魚塊裹了麵糊油炸至兩面金黃,配了六小碟蘸醬,分別是芥末醬、甜酸醬、辣椒醬、芝麻醬、蒜蓉醬、青梅醬,我們猜了半天也沒猜著,只好請服務小姐揭開謎底。「魚塊裹了麵糊油炸就叫『裹魚塊』,六碟醬料也叫『沾六醬』,連起來就是『過五關斬六醬』。一定要用上海話講噢,你普通話一講人家就傻掉了。」舉座暈倒!
一條濃油赤醬的紅燒鮰魚,十足本幫風味,但魚身上插了一把鋼刀,這叫單刀赴會(鮰)。這道菜連小學生也猜得出,不夠酷。
又上來一隻嘟嘟冒泡的大砂鍋,毛蟹、基圍蝦、蛤蜊、螺螄一鍋燉,這個我知道,不就是天下第一鮮嘛。「錯,它叫水淹七軍。關雲長率兵攻打樊城,放襄江水淹了七軍。你們看,蝦兵蟹將都被淹死了。」
這道菜與水有關,下面一道則與火有緣了。一把羊肉串,配了兩隻老虎腳爪,這叫火燒連營。當年劉備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以火攻連破劉備四十餘營。「你們看,來不及逃走的羊都烤焦了,兩隻老虎腳爪像不像燒破的行軍帳篷啊?」
這三國宴吃到這個份上,我們酒也喝多了,肚子也笑痛了,但還沒完,又上了一道油豆腐塞肉燒蘿蔔,農家樂風格我頂喜歡。但一口咬下,油豆腐裡空蕩蕩的並無肉糜。服務小姐咯咯地笑著說:「你們看油豆腐像不像城牆磚啊?它象徵城池,裡面沒塞肉,唱的就是一出空城計嘛。」
接下來上了一隻油淋雞,雞翅膀內夾了一隻酥炸麻雀。「這叫劉備託孤,小麻雀就是劉阿鬥。」服務員說完就將轉盤轉了一圈,麻雀腦袋正好衝著我停住,她便說:「祝賀你,這位先生就是諸葛亮了,自悶一杯吧。」大家起鬨,只得自悶一杯。
酒足飯飽,點心上來了,只一塊小小的黑芝麻千層酥餅。一塊餅十人分?那不是挑動群眾鬥群眾嗎?大家正要搶奪,服務員將一把牛排刀塞在我手裡,「請諸葛亮先生切一刀。」為什麼?「馬謖抗命鑄成大錯,失了街亭,現在你要行使丞相權力,以正軍法。芝麻酥餅簡稱『麻酥』,與馬謖的字音相同,攔腰一刀就象徵揮淚斬馬謖。」於是我動刀一斬,全體一起鼓掌。
最後上來的是一隻香噴噴的棗泥麻餅,被分割成十二塊。每塊呈三角形,諧音「三國」,合起來就是「三國歸晉」。那「晉」在哪呢?原來棗泥是用金絲蜜棗加工的,此「金」就諧音「晉」了。三國宴到此圓滿收場,歷史進入一輪新的「分久必合」。
還有董卓進城、周瑜打黃蓋、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菜我就不說了,留待看客想像去吧。
最後說明一下,這搞笑版三國宴,乃本人夜裡橫豎睡不著時憑空想出來的,先在此透露點滴,並有意將版權出讓,哪位飯店老闆有意推出,可與本人聯繫。版權費一定要收的,但看在羅貫中老前輩份上,不會多要你的。
沈嘉祿,《新民周刊》主筆、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作品曾獲1990年《萌芽》文學獎,1994年《廣州文藝》獎,1996年《山花》獎,1991年、1996年《上海文學》文學獎。2004年出版《時尚老家具》和《尋找老家具》,展現經典老家具的不朽魅力,引領讀者在古典與時尚之間穿梭往返,開啟了西洋老家具的文化鑑賞之窗,成為那個時代喜歡西洋老家具人們的必讀之書。他也愛好收藏,玩陶瓷與家具,但他更願意被人當做一位美食家,以一名上海老饕自居。
沈嘉祿繪畫作品
沈嘉祿繪畫作品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圖文均由作者提供
特別鳴謝老有上海味道公微號支持
樂藝會主題閱讀延伸
沈嘉祿:家具是你沉默的朋友,要對它好一點
沈嘉祿:海派第一是唐雲
陸元敏:用鏡頭挽救蘇州河的名聲
沈嘉祿:劉海粟和夏振亞,老卵碰到老卵
沈嘉祿:沉埋在碗底的嬰戲圖
沈嘉祿專欄《謝之光:是真名士自風流》
沈嘉祿:美食是五味雜陳的鄉愁
沈嘉祿:好吃有道理|三曝、烏狼鯗以及黃金肚
沈嘉祿:一隻大閘蟹的艱難成長史
沈嘉祿:一米陽光有知彌
沈嘉祿:羊雜碎與伯爾頓的雙重人格
沈嘉祿:老上海的茶館
沈嘉祿《松糕:奶油蛋糕的B角》
沈嘉祿專欄《八寶:舌尖上的八卦精神》
沈嘉祿:藏寶樓淘寶憶往
陸元敏:用鏡頭挽救蘇州河的名聲
陳剛毅:上海變奏中的瞬間
沈嘉祿:沒爬過屋頭頂,就不算上海小鬼頭
老趙文/鼎華圖《寶玉的青春、考試與責任》
老趙文/鼎華圖《華容道困局: 雲長你降的是哪門子的漢? 》
唐鼎華藝術擷貝:從《歪說西遊》到《湘西採風》
沈嘉祿專欄《謝之光:是真名士自風流》
最難是平常:我所認識的畫家李知彌
張崟《臨頓新居第三圖》欣賞:蘇州潘氏的收藏特展系列
美哉洛神賦圖:鬼方分享遼博中國古代繪畫展瑰寶系列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卷》:鬼方分享遼博中國古代繪畫展瑰寶
宋代《白蓮社圖卷》:鬼方分享遼博中國古代繪畫展瑰寶
汲古鑄今——鄭伯萍、鄭明軒作品展
笑忘錄:餘啟平 / 宋克西 / 柴一茗 作品展
五哥聊畫之:油畫的前世今生(上)
五哥聊畫之:油畫的前世今生(中)
五哥聊畫之油畫的前世今生(下)
敏五:從漢畫像石看西王母形象的演變
千山獨行 相約上海:採花大盜丁雄泉的彩墨山水世界
李旭:泛抽象與偽抽象是抽象藝術需避免的兩個誤區
李昊:荷蘭國立博物館藝術泛舟
楊東鷹/陳輝:德加藝術空間《清影── 香爐與穎拓展》
楊東鷹:用超級平面方式做雕塑可以很中國
"江南草聖"王大濛:從「蒲草文心「到「花事未了」
王大濛:書房,是用來修行的
安齋硯話
對談|硯師子安
蘇迅:嘉定兩竹人錄
研山堂:研山之山
佳展延期 同好延禧:韓天衡美術館古今硯文化特展續篇
鄧彬:古家具探微兩例
問餘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趙建軍的銅筆山世界
我太胖了,要休息一下,你們繼續蹴鞠吧!
施曉:時間和文人賦予茶則真正高級境界
一則一世界:蟬舍主人和他的《茶則玖拾玖•貳》
過癮!韓天衡美術館《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之:器玩
韓天衡美術館《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之:筆墨
多圖 ! 韓天衡美術館《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之:慕古
"江南草聖"王大濛:從「蒲草文心「到「花事未了」
1508:小眾收藏的印香鍾
閎廬老魚:茶匙之辨
1508:手爐十年
文房約
撥雲軒:投壺禮讚
妙品印香爐
曹昊:龍吟細細 鳳尾森森——漫談竹和竹文化
聶娜:寂寂一器
蘇迅:長安訪夢臣
孫立:「艧村」雙十年
蘇藝天工:蔡金興硯雕暨澄泥石刻蘇博特展
朱卓鵬:英雄們未能守住的"正氣硯」
紫石凝英—粵博端硯藝術展(上)
《紫石凝英:粵博古代端硯專題》(中)
孫家潭:"清初澄泥貝葉喜蛛硯」作心經銘
孫家潭:清代端石叢星太史殘硯作「書印」銘
文心在茲:韓天衡美術館古今硯文化特展
小院生雅集,蟬舍動文心:[ 玖拾玖茶則展 ]無你不歡
扎木合分享:法國吉美博物館青銅器金銅造像及其他
共賞世界級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雕塑之一
料木山人《左手提琴,右手長槍:維也納的暴力美學》
海外遺珍:王公子分享弗利爾藝術館瓷玉書畫雜件
越洋尋根:王公子分享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中國瓷玉等文物
且行且珍:王公子分享哈佛藝術博物館繪畫瓷雜
禮玉之匯:王公子分享哈佛藝術博物館下
禮玉之匯:王公子分享哈佛藝術博物館玉器上
追尋中國頂級青銅藝術:王公子分享哈佛藝術博物館
瞻拜世界頂級博物館頂級造像:王公子分享賽克勒博物館
走進世界中國古藝術品最重要收藏家:王公子分享賽克勒吉金
王公子分享《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
計暉:《天國的寶物---十九世紀法國純銀鎏金琺瑯鑲寶聖體光》
巴黎老佛爺百貨:生活藝術展
水墨無極:《藝術西湖·國際水墨藝術博覽會》即將亮相杭州
曹昊《太陽的禮讚:埃赫那頓時期的藝術》
馬天談藝系列:《從畢沙羅看「師德」的重要性》
馬天談藝系列:《印象派女畫家:瑪麗.卡薩特》
馬天:藝術品保險—抵禦贗品的守門神
王泊喬:數字藝術在中國
王泊喬:混合跨界設計是未來趨勢
TANE典藏:墨西哥的白銀設計藝術
漲潮!酒店型城市藝博會
輿服劉永華:與古人的神妙約會
峇里島:滄桑神廟古石雕群
陳海波:西班牙的畢卡索,畢卡索的西班牙
中國古琉璃的審美及收藏
沈嘉祿:家具是你沉默的朋友,要對它好一點
劉驊:西洋古董家具,我看好年輕一代的消費力量
江南:從聖約翰校徽戒指閒談聖約翰大學
劉臻悅:身體、心靈,針尖上的淨化儀式
哥倫比亞前西班牙時期黃金藝術
近代俄國日本與西方的異域情調:周倜分享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之三
如願接受本微信號信息,可按右上角「樂藝會」訂閱。
更多精彩藝術生活鑑賞與創造見證與您分享。
歡迎轉發。歡迎關注訂閱。
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