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娛姬來了』▲ 你想看的這裡都有
這年頭,閉眼吹和睜眼罵最讓人惱火。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
效果怎麼樣?評分來說話。
當然,不是說豆瓣評分就一定準確。(但也請不要因為評分再次攻擊豆瓣,它已經受了太多次傷害)
但是大概率上,即使有粉絲控評,也達不到這個量級,8.7分。
即使這樣,一星和二星仍然堅挺在評論區的上方。
娛姬看完了《長安十二時辰》更新的12集,真的打從心底裡感到開心。
剛看劇的那一刻,就覺得劇的畫面質感太讓人舒適了。
服化道,打光、攝影手法,完全的電影質感。
同樣描繪的盛唐長安,很多人都拿它和電影《妖貓傳》做對比。
故事劇情也很抓人,有點像是古代的《反恐24小時》。
在這24小時,易烊千璽演的李必和雷佳音演的張小敬一起來拯救長安。
節奏很緊,故事性很強,它是一個多線劇情同時在發生的故事。
就是兩個主線,李必負責朝堂,張小敬負責在底層查案。兩個人的主線也在交叉輝映。
所以差評主要是集中在哪個方面呢?
首先就是diss易烊千璽。
說自己不太敢說,然後緊接著評論易烊千璽真的不好看。
要不就是和上面完全不一樣的觀點,說易烊千璽包裝的真漂亮,但是裡面不過是一坨屎。
然後就是語言上的攻擊,這年頭還在說掏糞三子,明眼人看出來的惡意。
要不就更加簡單直接了,「討厭易烊千璽」然後一星,沒有理由。
甚至連《這就是街舞2》發生的事情,也拿到《長安十二時辰》的評論裡來說。
接著就開始說易烊千璽在臺詞上的問題。
演技上的問題。
對比戲骨來說,易烊千璽在演技上的確還有進步空間。
臺詞功底和一些眼神的把控上,有時候會被雷佳音壓下去。
但個別對手戲上,完全已經超過同齡演員很多。
李必這個角色的詮釋需要千璽更老成一些。
但這個眼神可不是面癱.你自己品一下。
易烊千璽在整部劇中即使沒有加分,那也是中規中矩,沒有扣分的。
易烊千璽演技罵完,還有一群罵雷佳音演技的。
甚至說法都不帶換的。
面癱。
出戲,油膩。
雷佳音面癱?他恨不得每一秒臉上都有小動作和表情.
油膩?
這部劇完全不油膩吧娛姬都沒見過雷佳音跑這麼快過。(沒有瞧不起雷佳音的意思)
各種動作戲。
眼神就更不用說了。
動圖在線教你如何做個狠人。
甚至還有說因為有人給《陳情令》惡意打1星,所以給《長安十二時辰》也打個一星。
這種情況,不止一人。
有些差評都是這樣的毫無邏輯,不知所云。
其次,就是針對這部劇的。說製作過於粗糙實在難以下咽。
???製作過於粗糙?
在外在的置景、服化道和唐風禮儀上,大到高度還原了長安城的108坊。
故事每集半個時辰,即現在的一個小時,片頭日晷的刻度投影指示當時的時辰。投影隨時間順時針旋轉。
服飾都是儘量對應唐朝時期的古畫和泥塑版本。
細節幾乎做到了每一個路人。
如果這都叫製作粗糙,什麼才叫做製作驚豔?
國產劇很少能夠做到這個程度了吧。
接著,就是說劇情,剪輯和節奏太怪。一分心就不知道在演什麼。
因為導演是曹盾,很多人都在質疑他的敘事能力。
但劇情這個,娛姬覺得《長安十二時辰》和《九州牧雲記》不一樣。
《九州》的缺陷在於世界觀太大,故事線多而雜,而且分線的時間久,主線不明朗,集數又多。
但《長安十二時辰》的主線非常清晰,就是在講十二時辰裡保衛長安的故事。
李必解決高層,張小敬解決底層。二者聯繫緊密,相互博弈,為了共同的主線努力。
然後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逼近.
看的時候真的一分鐘不能快進和倍速,國內觀眾看劇總是愛看下飯劇,但是這種高密度的劇,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消化不了。
其實如果當成一個長篇電影來看,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甚至有些劇情,真的讓人佩服古人在沒有手機和高級通訊手段的情況下,如何傳遞訊息。
驚嘆於他們的智慧。
另外還有人質疑的是故事是爛故事,浪費了好本子,羅裡吧嗦長篇注水。
注水?節奏這麼快還注水?
不同於一般古裝劇一下子50集,70集,就25集還注水?
國產劇現在很少能夠做到25集就結束的
一般這種大製作都恨不得讓所有的道具物有所值,賺夠本,能拉多長拉多長。
這種長度的劇就真的只是純粹追求劇的質量了。
最後說說很多人對於臺詞太過於晦澀難懂的看法。
這倒是真的,很多意思如果語文考試不過關,即使過關了,看劇也很容易理解錯意思。
嚴重點,就是不懂。
這部劇倒是能夠很好地學習文言文了,至少娛姬漢語言的朋友已經興奮地不亦樂乎了。
另外劇裡千璽的文言文臺詞和詩句真的很多,且難以理解。
什麼「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遊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我們大概都跟雷佳音一樣,只要知道「他要做宰相」這一個意思就好了.
個別文言文臺詞,導演是為了起到科普和儘量還原大唐的感覺,但對於故事的發展,它的影響力也沒有那麼大。
每當有好劇的時候,一堆人去罵。娛姬就不理解,沒辦法,只好從罵的方向來看,他們究竟在罵些什麼。
知彼知己,才能知道國產劇的觀眾怎麼樣才能被滿足。
的確,有小部分罵的評論很中肯,雖然不能贊同,但是至少他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可是剩下的一大部分罵的無釐頭,就是為了罵而罵。
爛劇,娛姬罵是因為他們辜負觀眾,往觀眾懷裡塞垃圾。
可好劇被罵,是辜負了創作者的一片真心。
這確實是娛姬不願意看到的。
只是希望每個創作者和觀眾都不應該被辜負吧!
否則下一秒,爛劇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