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圖讖這一形式來自唐代袁天罡與李淳風二人合著的《推背圖》。圖讖的本義是指用文字和圖錄來預測人物或事件的走向與結果的算命方式。
在《金瓶梅》中,吳神仙給西門慶家中眾姬妾的卦辭與《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判詞極為相似。
(一)吳月娘的卦帖:上面畫一個官人(西門慶)和一位娘子在上面坐,其餘都是侍從。有坐有立,守著一座金銀財寶:「往後只好招個出家的兒子送老」。吳月娘的兒子孝哥最後出家為僧了。
(二)孟玉樓的卦帖:上面畫著一個女人配著三個男人,頭一個小帽商旅打扮(前夫為商人);第二個穿紅官人(西門慶);第三個是個秀才(李衙內),也守著一庫金銀。西門慶死後,孟玉樓改嫁了李衙內。
(三)李瓶兒的卦帖:畫著一個娘子,三個官人;頭一個官人穿紅(梁中書);第二個官人穿綠(花子虛,李瓶兒給他戴綠帽子。);第三個穿青(西門慶),懷著個孩子(官哥),守著一庫金銀財寶,旁邊立著個青臉獠牙紅髮鬼(潘金蓮)。
(四)潘金蓮沒趕上算卦的,她自言道:「他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溝裡就是棺材。」一語成讖,潘金蓮後來被武松殺死在水洋溝裡。我們再來看看《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判詞:
(一)林黛玉與薛寶釵的畫: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說的是林黛玉;「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說的是薛寶釵。寶釵有「停機」之德,黛玉有「詠絮」之才。
(二)賈探春的畫: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狀。判詞: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這幅畫暗喻探春像一隻風箏似的在清明時節遠嫁到海外番邦,她不忍離去,掩面哭泣。
……
其他人的判詞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水是有源的,情是有因的,正本朔源,方知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