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靠近雲南打洛口岸的中緬邊境遠眺小勐拉,對面高樓林立,一派繁榮景象,國內這邊卻一副樸實的鄉村之景。在我的印象中,類似的景象往往是中國一側欣欣向榮,國外一側窮困潦倒,這座小勐拉卻一反常態。
「緬甸那邊的高樓有六七棟,我們這邊只有那一棟」,李導指著公路一旁的緬甸方向說,別人說那裡是男人的天堂,事實遠非如此。
曾經的黑暗村莊,如今或許只是披了件華麗的外衣。天堂還是地獄?區別往往在於一念之間。
中緬邊境上的「小澳門」
勐拉,位於緬甸東北部,是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的首府。一條打洛江成為中緬兩國的天然國境線,江對岸就是我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打洛鎮。
為了區別西雙版納境內的勐臘縣(兩個地名讀音相同),中緬兩地百姓都習慣性把勐拉稱為「小勐拉」。
由於小勐拉所在的特區在緬甸享有高度自治,類似於我們的香港、澳門,因此從打洛口岸出境,我們的護照和緬甸的籤證並不適用。
作為普通的中國公民(非邊民)想從打洛合法出境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用身份證在當地報個一日遊旅行團,辦理邊境旅遊證件,由導遊帶領當天往返。
除了與緬北眾多地方一樣軍閥割據,以及滿街的中文讓你分不清身處國內還是國外,小勐拉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被譽為緬甸的「小澳門」。
顧名思義,小勐拉的經濟支柱是博彩業。賭場的興起帶動了小勐拉的經濟和城市發展,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使小勐拉成為緬北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看到現在的繁榮景象,你可能很難想像,早年間的小勐拉卻是一片沒電沒水、只有茅草房的小山村,更是一片毒品泛濫、罪惡橫行的不毛之地。
金三角旁的罪惡之地
小勐拉所在的緬甸北部在歷史上就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通商的必經之路,人員和貨物往來頻繁。再加上後來多次戰爭過後的離散人員,導致緬北地區的華人移民數量龐大。
不光是華人移民,緬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眾多的國家,其北部山區更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地區,比如果敢地區的果敢族就是我們的漢族,撣邦地區的撣族就是我們的傣族。
1948年,緬甸脫離大英國協,正式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獨立國家,緬北的民族矛盾開始日益凸顯。
緬甸獨立後不久,各少數民族要求自治與獨立的呼聲就愈加高漲,一些少數民族更是組建起軍隊長期與政府進行武裝對抗。
經過數十年的內戰,緬甸政府才陸續與各少數民族武裝籤署停火協議(但衝突至今仍未停歇)。
1989年,緬甸政府批准由林明賢領導的「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成立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下轄3個行政區,首府就在小勐拉。
由於常年動蕩,又緊鄰東南亞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區,小勐拉也免不了遭受毒品泛濫之苦。這裡曾是緬甸毒品種植、加工、販運的重點地區,也是金三角地區毒品流向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通道。
1991年,特區政府開始實施禁毒計劃。
經過數年的努力,猖獗的毒品貿易有所收斂,由明轉暗。緬甸官方甚至還在1997年時宣布,勐拉地區已完全清除了毒品(可能指的是完全清除了毒品的種植)。
這一「偉大創舉」還被聯合國譽為「小勐拉禁毒模式」,如今的禁毒成就展覽館已成為小勐拉的一大旅遊景點。
男人的天堂還是地獄?
很多當地中緬兩國的百姓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小勐拉是「男人的天堂」,但事實遠非如此。
如果說,2003年的小勐拉是一座三不管的黑道小鎮,那麼2020年的小勐拉才是一座真正的罪惡之都。
宣布完全清除毒品的後一年,也就是1998年,小勐拉便開始重點發展博彩業,依託我國西雙版納的邊境旅遊業,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一座座金碧輝煌的賭場拔地而起,還配有幾座準四星級酒店。但表面的光鮮亮麗,背後卻隱藏著黑暗的勾當。
小勐拉的博彩業興起後,不但吸引了很多境內非法偷渡過去的「賭客」,甚至當地大部分賭場都有中國「老闆」的身影。
這些「賭客」身份各異,出境參賭的動機也不同,但他們大多數人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下場,就是一旦被捲入「邊境賭場」,下場都會一樣慘痛。
翻看過往的新聞不難發現,搜索「小勐拉邊境賭場」,出現的都是如下詞句:「不給錢就打死」「深陷緬甸」「邊境賭場究竟有多可怕?」……
一些偷渡出境的「賭客」在小勐拉輸錢後,會被關進「逼單房」,通過軟禁、毆打,甚至折磨,以求他們的家人向境外支付「賭債」。
一些人經過數周、數月被解救或是逃了出來,可還有一些人或許深陷其中,甚至淪為毒販們進行人體運毒的工具。
所以,賭博是一扇看似金光閃閃,實際上卻只會通往毀滅之路的大門。如果未來有機會到小勐拉旅遊,千萬不要進賭場。
-- END --
本文/圖均由旅行個球原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用球的姿態走遍世界,用圓的視角享受生活,喜歡我的朋友請點讚、關注和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