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別子》: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經濟發展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現的地方,是其綜合國力以及其他方面。有時候人們從一個國家的物價中,也能看出這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比如說像日本或者韓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物價就比我們的要貴一些。我們從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以及其他方面,也能客觀地估測一下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個國家,坐趟公交要花3萬億,用這個國家的貨幣用幾十億隻能買一顆雞蛋,那麼這個國家是窮得只剩下錢了嗎?
獲得獨立
這個國家叫辛巴威,是一個位於非洲東部的內陸國家。大家都知道,非洲在近代的時候遭受過許多殖民者的侵略,而辛巴威這個國家在歷史上,長期是被英國、美國這些列強國家殖民的。所以辛巴威的老百姓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貧苦生活。在二戰結束之後,隨著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倒臺以及衰敗,全世界掀起一波獨立的熱潮。辛巴威這個國家的前身南羅德西亞,也就趁著這幫獨立的熱潮趕走了日英國派來殖民總督。南德羅西亞便成為了辛巴威,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一個國家的獨立發展是很艱難的,我們的新中國從建立到後來的新生,也經歷過困難的階段。南德羅西亞在剛開始建立的時候並沒有獲得其他國家的承認,而之所以其他國家不願意承認南德羅西亞,是因為英國方面知道南德羅西亞還對他們國家發展有利,他們不願意放棄這片有著豐富資源的土壤。所以英國等一些人員便聯合自己的盟友們,想要共同反對這個國家的成立。南德羅西亞的人民們是愛好自由、愛好解放的人民,他們經過數幾年的奮鬥,終於在上世紀70年代末擺脫了英國殖民者的統治,獲得了獨立的地位,南德羅西亞便改名為了辛巴威。
被進行經濟制裁
辛巴威的領導人可能非常擅長帶領人民走向獨立自主,但並不擅長如何經營。這個國家如何發展這個國家的經濟,如何使得遭受戰爭苦痛的老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是讓領導人頭疼的問題。津巴布韋的領導人,並沒有一套非常明確且有效的經濟建設方案,他們也針對一些當地情況進行的當改革,他們把本國的白人土地以及白人的其他生產資料全部沒收,將這些資產還給那些貧苦的老百姓。這個政策其實從出發點上來論是好的,因為一個國家從獨立發展,總是要將之前那些剝削者的財產進行瓜分,這樣才能使得國家能夠更加希望的發展下去。
但辛巴威這個國家的經濟改革,使英國等殖民主義國家認為,他們這種改革是侵犯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條,並且認為他們不講人權。他們以此為藉口來抨擊辛巴威,他們甚至還要對辛巴威進行經濟制裁,經濟制裁使得辛巴威這個原本生產能力就非常薄弱的國家,遭受重大打擊。因為他們許多生活必需品都依靠進口,一些國家對他們進行了經濟制裁,所以辛巴威國家中的人民過上非常艱難的生活,許多賴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都沒有辦法得到。
窮得只剩下錢
辛巴威的經濟部門為了使得經濟能夠發展,便想出了印錢的一個方法,瘋狂的印刷自己的貨幣。即便有再多的錢,生產力跟不上,那麼只會導致通貨膨脹,貨幣迅速貶值。拿了很多錢,可能也買不到一點有用的東西,因為即便你錢用得再多,你的生產力無法跟得上你的人民所需要的水平,那麼錢幣僅僅是一張廢紙,沒有任何的作用。這個國家的領導人看到印錢不頂用了,他們居然不是鼓足力量發展生產力,而是繼續加大印鈔機印錢的速度,想要印到更多的錢出來。
大家都知道他們這樣是無力回天的,所以辛巴威這個國家的貨幣,可謂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不值錢的貨幣。辛巴威這個國家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候,老百姓們坐一次公交車的車費是3萬億,他們買一個雞蛋都需要花費幾十億,他們可能之前用一塌錢就能買到豬肉,在之後可能拿著連一點米都買不到。所以從某種諷刺意義上來說,這個國家的確窮得只剩下錢了,不過這些錢僅僅是貨幣,而不是真金白銀的其他經濟財產。
結語
一個國家想要爭取獨立自主是好,但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國家在獨立之後也要面對經濟發展問題。國家的經濟部門要針對國家的國情做出切實有效的計劃,絕不可頭腦一熱,做出一些非常天真且不符合現實的舉動。
參考資料:《母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