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地經營權證相當於「土地身份證」。土地確權工作開展以來,土地確權讓農民積極參與土地流轉,拓寬增收渠道。土地確權信息應用平臺為政府加強土地管理、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規模化農業產業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年終來了,博樂市青得裡鎮青得裡鎮塔木根贊格村村民歐克裡·莫合塔爾給自己一年的收入算了算帳,發現今年的收入較往年明顯增加,土地流轉後他拿到了承包費外,還搞家庭養殖有了另外的收入。歐克裡·莫合塔爾說:「因為我們現在有土地證很放心,地包出去了,我就在家搞養殖,這樣還有兩份收入,我的現在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歐克裡·莫合塔爾想著自己的收入狀況可能在全村平均數值上,當他來到村委會後發現,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這得益於土地流轉,讓農民踏實地尋找額外的增收途徑。「我們全村總面積是1440畝,村民都把土地承包出去了,村裡沒有閒著的人,都在忙著發展『副業』。」塔木根贊格村村委會主任助理許庫爾·庫爾班說。
建大棚搞設施農業投資大、見效慢,許多農民不敢投資。現在拿到土地承包地經營權證後,土地承包期延長,農民開始大膽投資,發展特色種植。博樂市烏圖布拉格鎮格尼登新村村民安建軍投資30多萬元在承包地上建好大棚,發展特色種植來增加收入。安建軍說:「家裡4畝多地,也流轉包給別人了。今年包了大棚種了火龍果,明年就可以上市了。」
土地承包地經營權證發放以來,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模式,2017年,博樂市只有13個村實現整體流轉,到2020年,全市有43個村實現土地整體流轉,農民加入合作社或者從事其它產業實現增收。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二輪土地承包到期以後,再延長30年,土地證已經全面發到農戶的手上了,給農戶頒了『鐵證』,讓他們吃上了『定心丸』。通過土地確權頒證,我們可以促進農戶把土地流轉出去規模經營。」博樂市農村合作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杜世平說。 不僅如此,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減少村集體土地的流失,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同時土地確權工作的推廣,搭建了土地確權信息應用平臺,形成全市農村承包地信息海量資料庫,方便政府對農戶承包地經營管理實行信息化管理。
截至目前,博樂市13734農戶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