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流出源頭活水

2020-12-23 正北方網

為了改變村民零散的種植方式,2019年,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八一鄉農豐村實施600畝土地大破大立,將村民零散的土地連成片,配套了渠和路。

今年上半年,農豐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引進朝天椒種植項目,以每畝地每年800元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流轉了500畝土地,為重慶老乾媽食品公司種植朝天椒。

今年6月份,記者在農豐村採訪,遇到十餘位村民正在為長勢旺盛的朝天椒鋤草,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打工鋤草一天工資150元,前一段時間栽種苗時他幹了十天,淨賺1500元。

「光朝天椒這個項目,一年最少用3000個日工,一個日工150元,村民就能賺45萬。」農豐村支部書記尹繼平咧著嘴對記者說,「將來土地大部分都會集中在企業、合作社手中,流轉土地就是未來的種地模式。」

農豐村的土地流轉是我市土地流轉的一個縮影。12月10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主辦的「中國改革2020年度案例徵集」活動發布50個典型案例名單,我市推進農村牧區土地健康有序流轉作為優秀地方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名列其中。

全市29.24%土地實現流轉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累計流轉土地面積321.59萬畝, 佔實際耕地面積1100萬畝的29.24%。流轉總戶數9.68萬戶,籤訂流轉合同6.09萬份,合同面積220.55萬畝,主要通過四種類型進行流轉——

種養大戶引領型。種養大戶流轉土地實行規模化、機械化經營,在自己增收的同時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這種類型的土地流轉面積達250.1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77.8%。

企業租賃經營型。以中泰、鮮農、秋林、聖牧高科等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或農牧業公司通過租賃的方式集中土地進行規模經營,建立標準化原料和飼草料基地。這種類型的土地流轉面積達54.01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16.8%。

合作經濟組織帶動型。農牧民通過組建專業合作社提高組織化程度,增強抵禦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組建的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開展規模經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種類型的土地流轉面積達14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4.4%。

家庭農牧場集中經營型。家庭農牧場通過轉包、租賃形式集中土地,發展規模經營。這種類型的土地流轉面積達3.48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1%。

建立保障機制,引導土地流轉

按照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牧區土地草原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要求,市委、政府2019年3月和2020年2月先後出臺了《關於引導農村牧區土地草原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和《巴彥淖爾市推進土地流轉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和政策,積極引導各類組織和個人參與土地流轉,促進流轉主體多元化,使土地流轉從以前單一的農戶之間小範圍流轉向農牧業企業、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參與方向發展,推動農牧業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經營。

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市、旗縣區、鄉鎮三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主要做好流轉前的供求信息收集、發布,流轉中的規範合同籤訂,建立流轉臺帳,流轉後的合同匯總、登記和備案等工作。為了推動土地流轉快速發展,各旗縣區都將土地整理、中低產田改造、菜籃子工程、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和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種養大戶傾斜,不僅加強了農牧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且提高了建設標準,擴大了建設規模,有些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納入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範圍。

土地流轉,流出農業生產源頭活水

2019年,烏拉特中旗邦聯農牧專業合作社流轉了2000畝耕地用於花生種植。通過產業效益分析,玉米市場價格0.75元/斤,畝產2200斤,毛收入1650元/畝,支出600元/畝,純收入1050元/畝;花生市場價格4元/斤,畝產580斤,毛收入2320元/畝,支出860元/畝、純收入1460元/畝,每畝收入較常規農作物增加410元,實現農業增收82萬元。

巴彥淖爾市鮮農農牧業專業合作社以每年每畝800元流轉農戶耕地,公司與農戶籤訂土地流轉合同後,由鮮農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建造溫室,建成後長期低價承包給流轉土地農民及貧困戶、下崗職工、返鄉創業大學生種植,公司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和低於市場價的生產資料,對溫室採取統一管理並負責所產蔬菜的收購、包裝及銷售,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流轉土地農民也可在園區務工,從事溫室建造、農作物種植、蔬菜分揀包裝等工作,人均年工資性收入3萬元左右。

土地流轉,流出農業生產源頭活水

我市土地流轉使農村部分土地向種地能手適度集中,實現了土地分散經營向規模化、專業化經營的過渡,改變了過去農戶粗耕、粗種,地塊零星分散不便耕作和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問題,催生出一大批新型種養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和農牧業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周邊農村、農民的發展,促進農業開發。

土地的集中流轉也使得農牧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使農牧民得到了生產技術、信息、銷售等方面的快捷服務,對加快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和農村牧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目前,我市各旗縣區均設立了電商產業園區,以「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大力發展農畜產品網絡銷售。依託乳肉、炒貨、糧油、瓜果蔬菜等特色產業,利用羊畜產品電子交易平臺、「易供銷」電商平臺、渤海商品交易所、巴美聚划算等平臺開展電商銷售。線上線下農畜產品營銷同步推進。

我市支持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建立國際市場營銷渠道和信息平臺,重點開拓蒙古、俄羅斯、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全市優質特色農畜產品現已成為自治區農畜產品出口的「主力軍」,出口商品涉及86個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外消費者青睞。

農村土地流轉推動了農牧業結構調整,促進了特色農牧業發展,強化了農村牧區經濟的市場導向。隨著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推進,特色鎮、專業村不斷湧現,初步形成了一批區域特點明顯、產業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板塊,促進農牧業結構不斷優化,增強農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力地帶動了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農村土地流轉使一部分不願從事種植業生產的農民、從事非農產業的農民逐步讓出農村土地經營權,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轉移到二、三產業。

從轉出方看,一方面增加了地權流轉收入,另一方面外出務工也獲得新的經濟來源。我市土地流轉費用每畝200~800元之間,參與流轉的農戶戶均1年可獲得流轉收入6000~10000元,土地流轉後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有的外出務工,有的被規模經營企業、合作社或種養殖大戶返聘,有的自主創業,從事餐飲服務、汽車修理、建築等行業,收入比以前成倍增加。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記者 楊志利 

圖片:楊志利 齊鴻雁 焦世聰 胡東育 呂園

[責任編輯:周婷]

相關焦點

  • 信仰最終當成為能湧流出活水的江河
    因此,耶穌的教導就是活水的江河,而我們一旦接受耶穌,建立信仰,那麼這活水就會在我們的生命裡不斷湧出,時時刻刻滋養我們的生命,這樣我們才能活出新生命。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 土地流轉的目的是什麼?
    土地流轉的目的是土地集約化,成方連片的土地種植更能發揮大型農機的潛能,現在土地分產到戶,地塊大小不一,過於碎片化,種植的農作物花樣繁多,收穫和種植都不能使用大型農機,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農村土地流轉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親戚朋友流轉的多,專業大戶流轉的少;轉包、出租或代耕的多
  • 四川農村土地流轉申請書範文
    為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規範農村土地流轉行為,維護農村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四
  • 土地流轉背景下村幹部的角色衝突與調適
    引言村幹部是宏觀土地流轉政策的直接執行者,同時也是村莊土地流轉的領導實施者和利益關聯者,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角色行為不僅影響到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和推進,還涉及到村民土地流轉的合法權益等。因此,對當前村幹部的角色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義和現實意義。一、村幹部角色研究述評及問題的提出學界對村幹部角色的研究,著述較多。
  • 這個村 流轉土地有高招(經濟聚焦)
    湖南長沙縣陽雀新村創新設立村級土地「交易所」,把村民手裡的分散土地預流轉至合作社,統一對接給企業使用。村民不單獲得了租金收入,還能在家門口務工。企業用地也更加便捷穩定,投資興業的積極性更足了。   39歲的湖南長沙縣江背鎮人陳鋼,在廣東學到了一手海產品淡水養殖技術。2017年,準備回鄉大幹一場的他,卻遇到了用地難題。
  • 山東大柳鎮:加快土地流轉 提升苗木產業檔次
    中國園林網10月20日消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流轉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大柳鎮積極落實上級政策、加快土地流轉,不斷提升苗木產業的檔次。  大柳鎮美國紅楓繁育基地位於張齋村,佔地360畝,是今年大柳鎮流轉土地發展苗木種植業的典型示範園。
  • 3.4畝土地流轉費歸誰所有
    3.4畝土地流轉費歸誰所有山東無棣:消除誤會打破隔閡化解一場親戚糾紛正義網訊(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朱樹煙)近日,山東省無棣縣檢察院就孟某不服該縣法院民事判決申請監督一案舉行公開聽證,在辦案人員詳盡調查核實基礎上
  • 因土地流轉起糾紛 兩兄弟反目上公堂
    因土地流轉起糾紛 兩兄弟反目上公堂 2020-11-20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3詩歌:活水的江河(湧流我心田)
    敬拜版:  活水的江河(敬拜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讓我們一起用心靈誠實來敬拜我們偉大的神。願主聖靈來到我們的當中,來充滿我們、澆灌我們、恩膏我們,使我們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  親愛的主聖靈,請你來,來充滿我,恩膏我,解我心靈的乾渴,使我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親愛的主聖靈,懇求你,來觸摸我心,醫治我靈,解我心靈的乾渴,使我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活水的江河,活水的江河,湧流我心田,湧流我心田,掌管我心,更新我靈,使我滿有基督榮形。活水的江河湧流,不斷湧流,活水的江河湧流,我心饑渴。活水的江河湧流,不斷湧流,活水的江河湧流,我心饑渴。
  • 新疆福海土地流轉,離開農田還能幹什麼?
    土地一直是農民朋友最關心的問題,從13年開始,國家就開始對閒置的土地進行流轉推廣了,但是土地流轉很多地方都是流於表面,沒有真正按照當地的特色進行布置,肯定會出現很多的問題的。其中也有很多做得很好的地區,新疆福海就是其中一塊通過特色農業加旅遊打造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85後青年高校教師高俊傑駐村扶貧引來源頭活水
    85後青年高校教師高俊傑駐村扶貧引來源頭活水 2020-11-03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湖南長沙縣陽雀新村創新機制,提高效率 這個村 流轉土地有高招...
    湖南長沙縣陽雀新村創新設立村級土地「交易所」,把村民手裡的分散土地預流轉至合作社,統一對接給企業使用。村民不單獲得了租金收入,還能在家門口務工。企業用地也更加便捷穩定,投資興業的積極性更足了。39歲的湖南長沙縣江背鎮人陳鋼,在廣東學到了一手海產品淡水養殖技術。2017年,準備回鄉大幹一場的他,卻遇到了用地難題。
  • 退稅「活水」潤古泉
    「國家政策給力,為我們引來了『活水』,讓我們更有信心生產『放心水』了。」近日,128萬元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順利到帳,青陽縣九華山銀杏礦泉水有限公司負責人左振勝發出這樣的感慨。
  • 從港臺尋找中國文明重建的活水源頭——以香港惜食堂為例
    古老的土地崇拜及對食的崇拜,就帶有鮮明的信仰烙印。不僅普通人必須有此信仰,帝王亦不例外。北京天壇就有祈谷壇之設,供天子每年孟春舉辦祈谷大典之用。這樣的信仰不能完全用世俗的功利觀來解釋,它更反映了中國人樸素的生態觀,即這種信仰天然地具有生態學的意義:實際上是對資源的珍重,對大自然的敬畏,對自己身居其間的整個生態系統的敬畏。
  • 我區180多萬農戶領到「土地身份證」
    新疆新聞在線網12月23日消息(記者雷鳴):我區大力推進土地確權工作,建成土地確權信息應用平臺,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最有效、最直接的數據支撐。臨近年末,博樂市青得裡鎮塔木根贊格村村民歐克裡·莫合塔爾盤點了一下今年的收入情況。今年他把自家的地流轉後,除了拿到承包費外,還搞起了庭院養殖,收入也不錯。
  • 【身邊好人】郴州何銀寶:返鄉農民工撬動老礦區土地流轉新模式
    為了更好地搞好榜山村的土地流轉,何銀寶等5人於2014年正式註冊了桂陽縣聯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防治,實現機械化生產,生產效率顯著提高,還在種子、化肥、農機等方面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但是,村裡部分村民要自己耕種,原先零散的田土,不利於何銀寶的合作社進行成片的機械化耕作。何銀寶向村支書何增林求助。
  • 基督是活水和救恩的泉源
    教宗三鍾經:基督是活水和救恩的泉源教宗在誦念三鍾經祈禱活動中特別念及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嚴重影響的倫巴第行政區。念經前,他講解了當天福音中耶穌在井旁與撒瑪黎雅婦人的相遇。教宗解釋說,耶穌的這個舉動「打破一切障礙,開始了一段對話,並藉此向那婦人揭露了『活水的奧秘』,即聖神,天主的恩賜」。對於撒瑪黎雅婦人的驚訝反應,耶穌答說,「若是妳知道天主的恩賜,並知道向妳說:給我水喝的人是誰,妳或許早求了祂,而祂也早賜給妳活水」(10節)。教宗接著解釋說,在聖經傳統中天主是活水的泉源,遠離祂則會導致嚴重的乾旱。這也是以色列子民在沙漠中的經驗。
  • 注入「金融活水」 培育「小康之花」 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添彩灌雲...
    支溝村土地流轉會議  在圩豐鎮尹場村,交行江蘇省分行推動產業項目落地,有效提高集體收入,參與縣經濟開發區廠房建設,發展圩豐鎮工業區,認捐薄殼山核桃苗木,發展漁業養殖,加大土地流轉,為村集體帶來穩定可持續收入的同時,帶動當地低收入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著力建設民生工程,幫扶成果惠及村民。新修道路1.3公裡,實現全村道路硬化循環,持續做好水渠維修、路燈建設、垃圾投放清理等惠民工程。
  • 電影《一頁臺北》:愛情裡令人心寒的成分,是作品中美的活水源頭
    其實愛情裡有更多令人心寒的成分,嫉妒、佔有、誤會、性、計算、孤寂、世俗、背叛等等,而這些東西之所以令人心寒,是因為它們就是人性本身,是數不盡的一流虛擬作品蘊含的美的活水源頭!《一頁臺北》最精彩之處在於配角,高高、阿洪、紅毛、鬥仔和貢丸,這些人合力為我們彩繪出一幅21世紀臺灣新青少年群像,這些人堅強而脆弱、固執而易移轉意願、低下而高貴、幽默而哀傷,你想知道這些特質怎麼可能融為一爐?
  • 死水變活水,崇明這裡的農宅旁18個封閉水塘串聯成河
    作為崇明區水環境治理試點村,豐樂村在區水務部門的指導下,將小微水體整治與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機結合,對該村核心區域的32棟農宅旁18條宅溝開展整治,把封閉水塘串聯成河,將死水變成了活水。技術人員們踏勘了豐樂村斷頭河和小微水體的情況,提出整治小微水體首先要消滅汙染源頭,其次在打通死水塘、挖通土壩、清除淤泥的基礎上,通過植物、生物等生態治理技術進行生態修復,對症下藥改善小微水體的自淨能力。確定整治方案後,豐樂村迅速行動,由黨員、村幹部帶頭治理自家宅溝,村委會幫村民流轉自留地,解決村民後顧之憂。目前,治理區域曾經封閉的18個小水塘已聯通成河,並與直通長江的新豐河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