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的土地!玉林一「空殼村」變示範村

2020-12-23 南國早報

9月22日,豐收節。位於福綿區福綿鎮上地村的玉林市桂小糧蔬菜(公司)種植示範基地,脫貧戶龐衛文拔下一把香蔥,笑著說:「今年是個豐收年。基地租了我家2畝地,月租金1800元;我在基地務工,一年工資3萬多元。」

上地村原以種植水稻為主,收益並不可觀,從事生產的多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自脫貧攻堅以來,福綿區將提升土地利用率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抓手,指導各村成立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打造「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園區,促進集約化經營。

剛開始,村民們都很擔心:土地交出去,人們吃什麼?上地村第一書記黎清耐心地給村民算明白帳:從農田解放出來後,有一技之長的村民可以外出務工,也可以在村裡的幾家扶貧車間裡務工;缺乏技能的,吸納進村合作社打工。

在村黨支部的動員下,全村110多戶入社成員籤訂了1200多畝土地流轉合同,流轉的土地將全部用來種植香蔥。「村合作社有效整合土地、資金、人力、技術等資源,抗風險能力高,能夠確保農戶收益。」黎清說。

福綿區福綿鎮上地村香蔥基地鳥瞰。

「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入股分紅的形式,每畝地每年給農戶900元保底收益;年底,村民還可按流轉土地的數量進行分紅,實現增收脫貧。每年按利潤的5%作為村集體收入,這種模式對公司、村集體及貧困戶來說是『三贏』。」桂小糧種植有限公司上地村基地總經理丘育南說。

除了開展生產、供銷等統一管理模式外,村合作社還與農業農村局聯繫,聘請了專職技術人員,從播種到收穫全部引入先進技術,科學管理,為實現作物高產優產奠定基礎。

同樣的豐收場景,在石和鎮平坡村扶貧產業示範基地也呈現。基地蔬菜大棚中,青瓜、豆角、絲瓜等,種類繁多。該基地是福綿區的「菜籃子」工程,由福綿區福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近500畝土地建設,涉及農戶100多戶,每年支付租金40多萬元。大棚外,青柚、百香果、火龍果,新種植的水果園一個挨著一個,一個休閒農業觀光旅遊區已初見雛形。目前,該區26個貧困村和26個非貧困村的52個合作社通過入股分紅帶貧減貧機制入股該基地,每年將獲得8%的入股資金分紅,惠及群眾3291戶1.24萬人。

「要脫貧致富,必須規模化經營,喚醒『沉睡』的土地。」福綿區樟木鎮莘鳴村黨支部書記龐繼林說。莘鳴村是「十三五」貧困村,人均3分田,是一個「空殼村」。2015年,為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收入,該村成立渭農土地流轉合作社,涵蓋全村145戶貧困戶,實行「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粉蕉、果蔗、雞骨草等特色種植業以及羅非魚養殖,該村也由「空殼村」一躍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示範村。

目前,福綿區有千畝以上土地流轉示範點13個,整村土地出租流轉8個,主要以發展特色作物為主,形成優質稻、香蕉、甘蔗、香蔥、中藥材五大特色農業產業,規模種植專業大戶達228戶,經營面積5.5萬畝。該區已建立10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央投」「桂小糧」等農業龍頭企業。累計解決貧困村、貧困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7.9萬畝,實現貧困戶7095人增收,人均年增收達5820元。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脫貧智慧】拆舊復墾,喚醒「沉睡」土地
    走在去往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供濟堂鎮廠漢此老村的村道上,只見到處都是被平整過的土地。「你看,這裡原來都是破敗不堪的房子,拆舊復墾後都會利用起來,產生效益。村民們搬去了易地扶貧搬遷新村,生活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負責拆舊復墾工作的供濟堂鎮人大主席丁彥軍指著眼前平整的土地說。
  • 空殼村的華麗轉身之路
    盛夏時節,二道河村的160多畝荷花迎來盛花期,連片的池塘裡,荷花正競相綻放,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觀賞拍照。賞完荷花,到林間的小木屋裡品嘗農家樂的城裡人絡繹不絕。如今,荷花園不僅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還是村集體經濟增收點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個窮得叮響的「空殼」村,為什麼會發生嬗變?這一系列的變化源於黨建引領。
  • 「空殼村」土地撂荒何解?山西石樓加碼農地託管促農業提檔升級
    劉瑞 攝中新網呂梁12月31日電 題:「空殼村」土地撂荒何解?山西石樓加碼農地託管促農業提檔升級作者 高瑞峰 高寄洲青壯外出務工,老弱留守農村,這是大部分中國農村的現狀。面對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導致的「空殼村」土地撂荒問題,誰來種地?如何種地?成為鄉村振興一個繞不開的結。
  • 青原區富田鎮集體經濟「空殼村」破殼重生的啟示(多圖)
    在青原區富田鎮,3年之前,20個行政村中集體經濟收入為零的「空殼村」超過90%,通過盤活各類沉睡的集體閒置資產,搭建新型產業平臺,如今,所有村集體收入均超過5萬元,50%以上村集體收入超過10萬元。
  • 陝西寶雞:「空殼村」變身實業村
    「空殼村」的概念由來已久,究其原因,「沒錢」是表象,缺產業、缺市場、缺人才是成因。近年來,陝西寶雞開展了集體經濟空殼村「清零行動」解決此問題。截至目前,全市1158個行政村中,已經成立了1139個集體經濟組織。
  • 普定:小小巨菌草種植,盤活一村空殼經濟
    2016年開始,普定縣探索「一村一公司」農村發展模式,致力破解空殼村發展難題,走出了一條「村企合一」的農村發展新路子。在「村企合一」發展模式下,普定縣猴場鄉小谷毛村合理運用「百萬資金池」的項目資金,將村中土地集中流轉種植巨菌草產業,讓全村從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邁向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激活了農村土地及勞動力資源、盤活資金要素,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如今,遍地開花的產業與優美和諧的環境相映生輝,人們齊心協力築夢小康。
  • 喚醒沉睡的紅色資源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松柏常青,晌午的陽光落在烈士紀念塔頂端。入園石階處,一堂微型黨課正在舉行。遊客們端坐在小馬紮上,靜靜聆聽著侯傳宇講述那段烽火歲月。義務守陵36年,他的身邊終於有了可以說說話的人。
  • 當好「先飛鳥」 爭做「排頭兵」,玉林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河村村道乾淨整潔,村道兩旁綠樹掩映。河村的成功「獨唱」,迅速在北流市進而在玉林市形成「大合唱」。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北流市在不增加財政投入的情況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在2018年仍有29個3000元以下空心村的情況下,快速增加到2019年的平均每村11.09萬元。
  • 鄭少華:將「空殼村」打造成經濟強村
    他要求在發展黨員、計劃生育、會計帳目、老房拆建、土地徵用、工程項目招投標、議標等事情上能做到隨時公開,定期公開;在財務管理上,他要求要嚴格落實財務管理制度。每張發票都需經手人、證明人籤字、審核人籤字、主任籤字、書記籤字後才能報銷。每季度對會計帳目和收支明細進行公開公示。
  • 花都區赤坭鎮瑞嶺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花宣 古能文)花都區赤坭鎮瑞嶺村獲全國(盆景苗木)「一村一品」示範村稱號。近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公布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423個示範村鎮經過各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遴選推薦、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審核和網上公示等程序,獲準認定。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選拔「四強」村幹 清零「空殼村」
    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選拔「四強」村幹 清零「空殼村」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李梅花通訊員 肖志豪2019年,花溪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利用集體資產和閒置土地發展集體經濟。短短兩年,昔日「空殼村」變成「富裕村」,全村27戶貧困戶72人全部脫貧。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花溪村的蝶變,是婁底市以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帶來的。
  • 空殼村「脫殼」記
    隨著主體建設的基本完工,駐村第一書記李挺覺得離自己的目標又近了一大步。燎原村原是東木鎮的一個深度貧困村,全村1831人中1237人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燎原村立地條件差、土地分散,無法進行規模化生產,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2018年4月,李挺作為中石油測井有限公司派駐的扶貧幹部來到燎原村,並任第一書記。
  • 廬陽區3個村榮獲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公布2020年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和重點示範村名單的通知》皖農工辦〔2021〕1號,合肥廬陽區三十崗鄉三十崗村、汪堰村、柴衝村3個村被認定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 「五地一產」入市!一起走進山西版「嚮往的生活」
    櫻桃、草莓  推開大門  傳統民居古韻悠遠綿長  ……  在山西的很多農村  正在處處上演「嚮往的生活」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  也是開啟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在農村一塊土地的潛力
  • 「五地一產」入市!來,帶你走進山西版「嚮往的生活」
    「五地一產」入市!那些散落沉睡在溝梁山坡上少人問津的閒置地塊被整合、被喚醒之後又會為一座村莊、一個區域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晉中市榆次區後溝村昔日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華麗變身為旅遊示範村現實版世外桃源
  • 【關注】獲評「國字號」示範村!花都這條村了不起~
    【關注】獲評「國字號」示範村! 近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公布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423個示範村鎮獲準認定廣東省有12個示範鎮、14個示範村入選
  • 一個「空殼村」的文明進步之路
    村黨總支書記王永安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村支兩委組織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學習,並就利用村集體閒置土地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基地進行分析討論,「搞發展,現在大家心齊得很!」會場上,村民胡平春說:「那些地一直空起,附近村民每年種些苕藤藤,又不能賣錢,只能餵豬,還是搞集體經濟好。」
  • 喚醒「沉睡」百年校舍,粵北鄉村也有嚮往的生活
    喚醒「沉睡」百年校舍,粵北鄉村也有嚮往的生活金羊網  作者:鄢敏  2020-11-06 這是粵北地區鄉村振興中的一個樣本,新式民宿融入傳統自然風光
  • 【公示】雁江這個村擬推薦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根據《司法部 民政部關於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命名推薦工作的通知》(司發通〔2020〕76號)要求,近日,四川省司法廳、四川省民政廳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 泗洪雙溝:喚醒沉睡資源 助推鄉村振興
    收回的土地資源,採取集體自營、出租經營、入股聯營等方式,發展集體經濟,破解農村土地的碎片化、無序化、低效化難題。成功盤活林木綠化、扶貧大棚等資源,建成高套村5000畝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劉符套居委會217畝肉鴨標準化養殖基地等,土疙瘩變「軟黃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增添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