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何止天空之鏡_鳳凰網

2021-01-17 手機鳳凰網

中國的鹽湖

正在爆紅網絡

它們有的被稱為

「天空之鏡」

(青海的茶卡鹽湖,圖片來源@VCG)

有的被稱為

「中國版馬爾地夫」

(青海柴達木盆地中部的,攝影師@龔強)

有的被稱為

「大地的調色盤」

(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部的,攝影師@何煒)

事實上

中國是世界上

鹽湖最多的國家之一

面積大於1km²的約2800個天然湖泊中

近30%都是鹽湖

這些鹽湖的總面積

更是佔到天然湖泊的一半以上

遍布中國西部、北部的10個省份

(中國鹽湖分布格局,以上數據源自《中國鹽湖志》,僅包含礦化度大於50g/L且面積大於1km²的鹽湖,不同調查統計的湖泊情況會有所差異,黑龍江等省份也有小鹽湖,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它們

可以純淨到極致

(青海東臺吉乃爾湖,攝影師@咔咔)

它們

可以絢爛到極致

(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達格圖鹽湖[紅海子],攝影師@劉白)

它們

可以廣闊到極致

(請橫屏觀看,青海的青海湖,攝影師@張揚的小強)

而這些極致鹽湖的背後

是內流湖從生到死的

壯麗一生

它們的這一生

為中國的廣袤西部帶來柔情

為中國的億萬生靈帶來水源

為中國的經濟生產帶來寶藏

01

初生

在陸地低洼處

水流匯集形成湖泊

以 中國 400mm 等降水量線為界

東南側由於離海近、降水多

大多數湖水最終排入海洋裡

形成外流湖

西北側距海遠、降水少

多形成內流湖

(中國內外流分區和湖泊分布,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這些內流湖水量較少

又被一個個窪地禁錮

相互之間少有交流

只能孤獨地度過一生

(西藏群山之中的帕龍錯,攝影師@行影不離)

少數有水流出的湖泊

也往往只能流入

下一個內流湖

永遠無法抵達大海

(藏北高原南部湖泊分布,製圖@鞏向傑&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相對乾旱的西部

這些內流湖異常耀眼

許多湖泊碧波萬頃、水草豐茂

湖邊岸芷汀蘭、鳥獸成群

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西藏阿里的瑪旁雍錯邊,黑頸鶴正在覓食,攝影師@柳葉刀)

但如果幹旱加劇

湖泊的水量平衡將被打破

水流入少而蒸發強

湖泊開始萎縮

(西藏阿里的的歷史湖岸線,顯示了曾經的水域之廣,攝影師@行影不離)

與此同時

注入湖泊的湖水

會攜帶一定泥沙

或者溶解一些礦物質

包括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硼酸鹽等

鹽類物質

(鹽類礦物結晶示意,製圖@鄭伯容&王哈勃/星球研究所)

對於外流湖而言

因為有大量淡水匯入和流出

鹽類難以積累

它們的含鹽量(礦化度

往往低於1g/L

是為淡水湖

(請橫屏觀看,江蘇南京的淡水湖石臼湖,地鐵S9號線和寧高公路特大橋橫跨湖面,水光接天,攝影師@熊偉)

但對於內流湖而言

水中的鹽類

基本都被留在了湖裡

無法排出

歷經千百年的積累

這些鹽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

內流湖的命運

02

內陸之海

內流湖中

有相當一部分為構造湖

即構造運動產生的盆地積水成湖

尤其是一些大型構造湖

甚至擁有大海一樣的深度

如納木錯最大水深約99m

當惹雍錯水深更是高達230m

(請橫屏觀看,西藏初冬的納木錯,由於水位變化大,湖泊深度不斷變化,不同資料數據不一,攝影師@姜曦)

由於地形阻隔

注入這些湖泊的河流大多短小

河水攜帶的碎屑

來不及磨損變小

以大顆粒砂礫為主

很容易沉降至湖底

令湖水雜質極少

塑造出大海一樣的潔淨

(西藏納木錯的聖象天門,攝影師@李珩)

再加上不斷積累的鹽分

和較低的氣溫

限制了水生生物的繁衍

湖水更加潔淨

在這樣的條件下

陽光照進湖中

波長較長的紅光、黃光

深入湖泊並被吸收

波長較短的藍光

則被散射出來

(湖泊特徵與水色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令湖水呈現出

如海洋般的湛藍

(請橫屏觀看,西藏阿里的拉昂錯的清晨,攝影師@山風)

這些內流湖廣闊的湖面

深不見底的湖水

湛藍的色彩

都讓人聯想到海

它們雖然無法跨過萬山阻隔

完成對大海的朝聖

卻能利用環境塑造自己

自成「內陸之海」

與真正的大海遙相呼應

這是鄱陽湖、洞庭湖等東部平原湖泊

完全不具備的景象

(請橫屏觀看,西藏山南的羊卓雍錯,攝影師@李珩)

但是

與大海相似的不僅僅是顏色

還有「鹹度」

溼潤時

徑流帶來大量鹽類

乾旱時

湖水蒸發濃縮、鹽分積累

如此反覆交替中

湖水總體上越來越「鹹」

越來越像真正的海

(請橫屏觀看,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水注入湖中,攝影師@潘勁草)

當礦化度在1g/L~24.7g/L時

稱為微鹹水湖

如新疆的博斯騰湖與賽裡木湖

內蒙古的岱海

青海的青海湖

西藏的納木錯、色林錯及羊卓雍錯

(西藏那曲的色林錯,礦化度約18g/L,攝影師@高承)

礦化度在24.7g/L~35g/L時

稱為鹹水湖

這樣的「鹹度」

已經接近一般的海水

如西藏的達則錯

如果礦化度繼續增加

內流湖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不同研究者劃分湖泊類型依據的礦化度值各不相同,本文參考了黃錫荃等《水文學》的觀點)

03

大地調色盤

當湖水進一步鹹化

礦化度達到35g/L

則稱為鹽湖

此時的湖水稱為鹽水滷水

如青海的茶卡鹽湖和柯柯鹽湖

新疆的艾比湖和瑪納斯湖

內蒙古的吉蘭泰鹽湖和嘎順諾爾

都有著很高的礦化度

位於青海察爾汗湖區的協作湖

礦化度最高甚至超過500g/L

(青海大柴旦鹽湖綠色的滷水,攝影師@Jan)

與鹹化同時進行的

是湖水的「三化」

即「淨化」「靜化」「鏡化」

由於湖水礦化度越來越高

水生生物基本無法生存

而匯入湖泊的河流日益短小

湖中的泥沙更加稀少且逐漸沉澱

所以湖水變得越來越潔淨(淨化)

(清澈的大柴旦鹽湖,攝影師@王嘯)

當鹽類逐漸達到飽和

鹽類結晶並沉積於湖底

形成了厚厚的鹽層

如青海的察爾汗鹽湖

鹽層厚度最大可達60m

總量高達600億噸

這時的湖泊基本乾涸

只剩下薄薄的一層鹽水

濃稠的鹽水平靜(靜化)

波瀾不驚

(平靜的茶卡鹽湖,攝影師@廖鐵軍)

在陽光明媚、晴朗無風的日子

淺淺的鹽湖終於實現了「鏡化」

湖面清晰倒映著

遠處的雪山與藍天白雲

「湖天一色」

人們置身其間

分不清自己是在天空雲端

還是在某個仙界

天空之鏡的奇觀

便誕生了

(青海茶卡鹽湖,攝影師@YKN)

而到了清晨或傍晚

漫天的霞光倒映在鹽湖上

五光十色、繽紛絢爛

讓人無法自拔

(請橫屏觀看,青海茶卡鹽湖的霞光,攝影師@逸思)

若是遇見晴朗的夜空

萬籟俱靜而星漢燦爛

如置身廣闊的太空中

感受鬥轉星移

(青海大柴旦鹽湖的星空,攝影師@美特斯匡葳)

但這並不是內流湖魅力的頂點

它們還有著更加多彩的旅程

不同的內流湖

因為深度、懸浮物、礦化度等的差異

湖水會幻化出多樣的色彩

有的深藍,有的蔚藍

有的淺藍,有的青色

(西藏山南的普莫雍錯呈現出深邃的藍色,攝影師@風雷益)

除此之外

鹽湖並非毫無生氣

許多適應極端環境的嗜鹽微生物

如嗜鹽古菌、藻類

及豐年蟲、輪蟲等

都生活在高礦化度的鹽湖裡

賦予了湖泊更加獨特的色彩

有的綠如翡翠

(綠色的大柴旦鹽湖,攝影師@林北岸)

有的黃如蜂蜜

(青海察爾汗鹽湖黃色的鹽池,攝影師@沈龍泉)

有的紅如烈焰

(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紅色的達格圖鹽湖,攝影師@林北岸)

部分嗜鹽古菌含有細菌視紫紅質

杜氏鹽藻含有β胡蘿蔔素

都是湖水變紅的重要原因

而著名的山西運城鹽湖

部分鹽池顯現出玫瑰般的粉紅色

異常醒目

這正是杜氏鹽藻等的傑作

(山西運城鹽湖紫紅色的湖面,運城雖然位於半溼潤的外流區,但因湖盆地勢較而缺水,湖水並不能流出,鹽湖實際為內流,攝影師@張程皓)

青海的大柴旦鹽湖

則因為生長有大量藍藻

而水色碧綠

有如一塊塊綠色的翡翠

因此又稱翡翠湖

(青海大柴旦鹽湖碧綠的湖水,攝影師@張揚的小強)

它們形如一塊塊調色盤

鑲嵌在荒漠之中

點綴著荒蕪的大地

這是內流湖的一生最絢爛的階段

然而如果幹旱持續

湖水進一步蒸發

內流湖很快將面臨死亡

04

死亡之海

乾涸的鹽湖稱作

幹鹽湖

如察爾汗鹽湖

面積廣達5856km²

為我國最大的幹鹽湖

湖面平時只有

一望無際、坦蕩如砥的幹硬鹽殼

當年修建的青藏公路經過湖區

也直接用鹽殼作為路面

成本低而路況好

號稱「萬丈鹽橋」

(察爾汗鹽湖的「萬丈鹽橋」,為了採鹽,人們抽取滷水形成了新的湖面,攝影師@曹鐵)

人們可能會疑惑

難道這也是湖?

是的

只不過已經接近生命的終點

它的鹽層孔隙裡

還含有少量晶間滷水

在降雨或冰雪融化時

湖面偶爾還會有一層薄薄的湖表滷水

等到幹鹽湖表面

被砂礫、土層等覆蓋

則會成為沙下湖

(鹽湖剖面示意,隨著氣候的乾濕變化,砂、泥、鹽類沉積範圍發生相應變化,製圖@鄭伯容&雲舞空城/星球研究所)

當內流湖終於迎來了

死亡

在其前後一同消失的

是依賴其生存的各類生物

如湖中的魚蝦草蟲及微生物

湖岸邊的草木和百獸

以及世居兩岸的人類

(新疆羅布泊一帶的樓蘭古城遺址,攝影師@文興華)

湖泊的痕跡已經難以尋覓

仿佛這裡不曾有過水流

不曾有過生命

但這不是結束

集千萬年精華於一身的內流湖

並不會就此消逝無蹤

它們等待著被新的力量喚醒

(新疆哈密的大海道一帶,地面乾涸龜裂,攝影師@孫太升)

05

重生

內流湖的死去

雖然帶走了無數生命與生機

但也留下了一個

「多金之海」

因為在內流湖逐漸乾涸的過程中

溶解鹽類相繼結晶沉積

首先是溶解度較小的碳酸鹽

如方解石[CaCO₃]、白雲石[CaMg(CO₃)₂]等

(青海大柴旦鹽湖,湖表鋪滿了雪白的鹽類結晶,攝影師@龔強)

之後硫酸鹽開始沉積

生成石膏[Ca(SO₄)·2H₂O]、芒硝[Na₂(SO₄)2H₂O]

硫酸鎂石[MgSO₄·2H₂O]等

最後氯化物析出並沉積

包括石鹽[NaCl]、光滷石[KMgCl·6H₂O]等

代表著鹽湖沉積達到最後階段

(鹽湖沉積階段示意,製圖@鄭伯容&雲舞空城/星球研究所)

這些一層層結晶的礦物

正是豐富的寶藏

其中以金屬、類金屬元素為主

包括鈉、鉀、鎂、鋰

硼、銣、銫、溴等

(青海柴達木盆地中的,龜裂的鹽殼上出現了一個鹽溶洞,攝影師@姜鴻)

這些礦物、尤其是其中的金屬

在地殼中大多分布比較分散

而內流湖經過「千淘萬漉」

將其集中並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使其更容易開採加工獲得

雜質少、低能耗

開採成本大大降低

(內蒙古乾涸的,鹽礦儲量達1億多噸,已有2000多年開採史,攝影師@楊昌進)

鹽湖成了人類的寶貴資源

相傳5000年前

黃帝聯合炎帝

與蚩尤在運城鹽湖邊大戰

蚩尤敗北

黃帝的部落佔領鹽湖

開啟了輝煌的文明

(山西的運城鹽湖,運城的食鹽開採已持續了數千年,攝影師@張程皓)

遠古時代

交通極不發達

而食鹽最大的來源是海洋

遠離海洋的內陸不得不尋找其他途徑

運城鹽湖裡的食鹽

便成了戰略資源

更不用說西北、青藏地區

著名的茶卡鹽湖、吉蘭泰鹽湖等諸多鹽湖

都盛產食鹽

(陝西西北的定邊鹽湖,工人們在採鹽,攝影師@王警)

隨著人類的發展進步

鹽湖的價值被進一步發掘

鹽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例如農作物生長所需三大元素之一的

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戰略資源

主要通過鹽湖來獲取

察爾汗鹽湖正是我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

(青海察爾汗的鹽廠,攝影師@魏煒)

是重要的金屬

廣泛運用於航天、軍工產業

盛產於察爾汗鹽湖

重要的化工原料

出產於大柴旦鹽湖和小柴旦鹽湖

而尕斯庫勒湖、扎布耶茶卡等鹽湖盛產的

是新能源產業的戰略資源

如手機等電子產品中的鋰電池

電動汽車中的鋰電池

甚至核聚變發電的原料與冷凝劑

都需要鋰

(西藏的的鹽田,湖中蘊藏著豐富的鋰、銫、鉀等資源,攝影師@張振啟)

這些以金屬為主的資源

價值高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億元

可謂名副其實的

「多金之海」

(請橫屏觀看,廣闊的察爾汗鹽湖人工水面,攝影師@姜曦)

為了開發鹽湖資源

一些幹鹽湖中的滷水被抽出

或鹽層被開採

滷水匯聚成新的湖面

(新疆羅布泊的國投羅鉀基地,原本乾涸的羅布泊水面廣闊,攝影師@徐樹春)

鹽湖資源的開發

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讓許多幹鹽湖、沙下湖重見天日

更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而一些更古老的內流湖裡

堆積著大量古生物遺骸

在缺氧及高溫高壓的條件下

它們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

演變成了石油、天然氣等

成為人類發展的動力

(湖北潛江油菜花田裡的抽油機,江漢油田、中原油田等的形成與內陸鹽湖有很大關係,圖片來源@匯圖網)

內流湖的一生

在不斷吸收、積累、沉澱

而在死後

則在不斷釋放、付出、奉獻

內流湖

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重生

完成了生命的輪迴

創作團隊

撰文:王朝陽

圖片:潘晨霞 餘寬

審校:雲舞空城 風子

封面攝影師 :RoyChen

【參考文獻】

[1]鄭喜玉等, 中國鹽湖志[M]. 科學出版社, 2002

[2]張彭熹. 沉默的寶藏 鹽湖資源[M]. 暨南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0.

[3]王蘇民,竇鴻身. 中國湖泊志[M]. 科學出版社, 1998.

[4 ]劉成林等. 大地之上的晶彩圖騰——走近鹽湖[J]. 國土資源科普與文化, 2018(02): 30-33.

[5]瀋吉等. 湖泊沉積與環境演化[M]. 科學出版社, 2010.

[6]黃錫荃等. 水文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招聘】星球研究所長期招聘城市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自然地理、天文生物、歷史考古、建築等各領域撰稿人,以及商務策劃等,請在後臺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天空之鏡|鏡之空天
    今天,我們來到大名鼎鼎天空之鏡。心心念念天空之鏡很久了,各位觀眾對它的呼聲也很高,我們終於來到了天空之鏡。啥也不多說了,直接上圖吧。(為什麼微信公眾號能把圖片壓縮成這樣!哭了!請無限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傍晚風大得山的影子都看不見,風大而沒雲的鏡子,是除了沒水的鏡子外最差的鏡子了。
  • 「天空之鏡」的美
    鹽湖的「天空之鏡」。 茶卡鹽湖論名氣當然比不上青海湖,但它的「天空之鏡」之美,卻在中國首屈一指。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是天然結晶的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 茶卡鹽湖是怎樣形成的呢?由於板塊運動,原被海水所覆蓋的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逐漸隆起為青藏高原。
  • 「二次元橫店」:天空之鏡的勞模之路
    在雨水充沛的雨季,下過雨後,湖面會反射出好似不屬於地球的,美到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天空之鏡」因此得名。但是由於距離太遠,加上最佳觀景時間過短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想去實地體驗是不太現實的。我們可以藉助攝影師拍攝的照片,粗略地感受一下「天空之境」的魅力。
  • 天空之鏡,啥也不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紅打卡景點「天空之鏡」火了。5月份,有網友吐槽湖南郴州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景和宣傳照反差太大。根據景區的公眾號介紹,說天空之鏡是斥巨資打造的,為國內首創,還說站在天空之鏡上如同懸空在藍天之上,走在上面猶如漫步雲端,懸空而行,活動期間可以免費參觀。
  • 中國天空之鏡首屆全國攝影徵集大賽揭曉
    12號作品:天空之鏡作者:劉文靜99號作品:天空之鏡作者:佚名15號作品:天空之鏡作者:鬱承德98號作品:天空之鏡作者:蘆建華2016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被青海攝影家協會和北京攝影家協會指定為攝影創作基地,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委員會和青海作家協會指定為文學創作基地。 其湖面像鏡子一樣,反射著美麗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在攝影界和旅遊界被譽為「中國天空之鏡」。
  • 夢幻奇境裡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
    中國航空旅遊網訊 陳魯寧 文/圖天空之鏡導語: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藏自治州,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境。眾多攝影師鏡頭下的茶卡,像一面神奇的鏡子,裡面天地顛倒,宛如幻境。讓人分不出哪裡是現實的世界,哪裡是天空的倒影。
  • 還記得弄虛作假的「天空之鏡」嗎?又一景區被罰了!
    其中第五個案例重慶狂歡樂園旅遊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針對重慶「巴南天空之鏡」的虛假宣傳作出處罰,罰款50000元。 又一騙人的「天空之鏡」被罰 根據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當事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旅遊廣告,廣告中含有「巴南天空之鏡+玻璃漂流送票啦」等文字信息和「天空之鏡」實景圖片。
  • 網紅「天空之鏡」照出了什麼「妖」?
    宣傳照片過度渲染視頻顯示,滴水源景區內有一塊區域被繩子圈起來,入口處掛有「天空之鏡,免費拍照」的提示牌,不少遊客走上去一睹「天空之鏡」的風採,卻發現所謂的「天空之鏡」竟然真的是幾面鏡子鋪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更別說拍照留念了。這段視頻在網上發酵之後,引發網友一邊倒的譴責,虛假宣傳、欺詐遊客等言辭不絕於耳。
  • 去~天空之鏡最新攻略(超全美圖)!
    這個「天空之鏡」事實上是一個學名叫做「烏尤尼鹽沼」(Salar de Uyuni)的地方,位於南美玻利維亞3660米的高原,尤其是在雨後,湖面像鏡子一樣閃閃發光,與純藍的天空連成一片,形成了一片令人窒息的美景。
  • 一生不去會後悔的秘境—"天空之鏡"烏尤尼鹽沼湖
    前段時間加了一個旅遊群,看到群裡的一位美女在分享她的玻利維亞「天空之鏡」的旅行,當一組組照片發出來的時候,我的心瞬間就融化了。實在想不到,人間上竟有如此唯美的地方,走在那裡,分不清哪裡是天空,哪裡是大地,像懸空漂浮著一樣,游離在一個空間自由的世界。
  • 「翻車」現場網友吐槽湖南天空之鏡景點
    萬萬沒想到「翻車」現場也來的如此之快今天上午「網友吐槽湖南天空之鏡景點」登上熱搜5月25日,有網友吐槽湖南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景和宣傳照反差太大。據景區介紹,「天空之鏡」是景區斥巨資打造,為國內首創。
  • 世界上五大「天空之鏡」,香港你是來搞笑的嗎?
    最近幾年,「天空之鏡」這種景點大受人們喜愛,因為在這樣的景點裡隨便拍一張照片,都像是站在天空中似的,美得不可方物,所以深受小清新們的喜愛
  • 擺個鏡子就叫「天空之鏡」?當地文旅局致歉
    據媒體報導,5月25日,有網友吐槽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的實景和宣傳照反差太大。該景區微信公眾號介紹,「天空之鏡」是景區斥巨資打造,為國內首創。「而網友拍攝的視頻則顯示,「天空之鏡」上布滿腳印,步道兩側只纏著幾道布條作為圍擋。這真是「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P」。
  • 「天空」之「鏡」,電臺文案傾情講述她與天空的故事!
    幾天後,一批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網絡集聚,1月19日,我們的天空入駐「喜馬拉雅」「荔枝」「蜻蜓」平臺,我們的天空FM從此誕生。走過無數個春夏秋冬,電臺主播換了又換,但總有一些熟悉的面孔在默默堅守,正值天空6周年,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批天空電臺文案劉明怡與「天空」的故事。《舊唐書》有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天空之鏡」六鰲翡翠灣
    提到「天空之鏡」,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青海的茶卡鹽湖,亦或是位於南美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但你絕對想不到,在福建漳州六鰲翡翠灣同樣能欣賞到水映天、
  • 湖南「天空之鏡」被罰12萬:使用網圖虛構旅遊效果
    湖南「天空之鏡」因虛假廣告被罰12萬據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10月9日通報顯示,當事人在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景點網絡宣傳推廣中使用與實景不相符的他人網絡效果圖片和文字用語,虛構接受旅遊服務的效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規定。
  • 南京又一個湖火了,江南版「天空之鏡」分分鐘迷死你
    最近,颱風「黑格比」強勢登陸,居然又意外地把南京另一個湖「石臼湖」吹成了美輪美奐的「天空之鏡」。南京「天空之鏡」石臼湖美景天空之鏡石臼湖是天然淡水湖泊,自然風光旖旎。南京「天空之鏡」石臼湖美景物產豐饒石臼湖是中國國家重要溼地和著名淡水湖,與南京秦淮河一脈相承。
  • 湖南「天空之鏡」被拆,但各地景區仍需深挖「網紅之毒」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湖南滴水源景區的「天空之鏡」已被拆除。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部門正在調查中,很快將會公布處罰結果。 傳說中能拍出網紅照的「天空之鏡」不過是一塊鋪滿了鏡子的舞臺,上面的遍布腳印,四周還被圍了起來,慕名而來的遊客大失所望。而當這兩個景區因為 「天空之鏡」登上微博熱搜時,下面的評論更是精彩,「雲南到處都是鏡子」「我家附近的景區也有……」可見,「天空之鏡」早就「紅遍」全國景區了。
  • 所謂的「天空之鏡」美得像一幅畫嗎?只是「賣家秀」
    很多人應該聽過「天空之鏡」這個名字,但似乎聽得太多了。例如,起初人們稱烏尤尼鹽沼「天空之鏡」,後來又稱中國鹽沼「天空之鏡」的茶卡鹽湖。事實上這兩個地方仍然適合這個名字,但湖南重慶等地出現了名為「天空之鏡」的景點,怎麼了原來,網上有很多漂亮的照片,人們站在中間,然後藍天白雲,人們的影子反射在地上。他看起來真的很像茶卡鹽湖,但這些照片都聲稱是在湖南或重慶拍攝的,這吸引了大量的人到當地體驗如此美麗的景色。然而到達目的地後,不少網友發現,所謂的「天空之鏡」並沒有照片那麼漂亮,網上的照片實際上是「賣家秀」。
  • 玻利維亞落地籤 世界上最大的「天空之鏡」也能說走就走了!
    前幾個月,抓姐發過一組拍攝於玻利維亞的照片——「天空之鏡上的芭蕾」,當時玻利維亞還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但現在事情有了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