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句「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的警示、警醒,一語成讖。
2020年之前,我們看到了新技術帶來的前端、後端、中臺下的網際網路之戰,網絡互助、大數據風控、健康險疊加健康管理、線上O2O、私域流量......
看到了科技構成的時代底色和焦慮醞釀的時代情緒中,隨著人口以及資本紅利逐漸耗盡,持續增長的傳統東風不再強勁,中國企業正在進入一個從未經歷過的存量經濟時代。
也看到了渠道困境、產品紅海、行業轉型調整的疊加中,凸顯的中國保險市場之階層固化和中小保險公司的生存困境愈加嚴峻的現實。
2020年之後,站在特別的年份,行業轉型的十字路口,保險行業更難了。
從年初可怕的保費負增長,到冰冷的線下活動率,再至固定成本、現金流、淨利潤等各色經營指標的重壓,大至產業宏觀形勢的起伏,小到微觀個體的生死存亡,無數從業者都在焦慮中觀望、在迷茫中試探。
但挑戰總是與機遇並存。
一場疫情不改保險行業基本面,14億人口健康保障需求的覺醒、人均GDP站上1萬美元的關口、加速老齡化的現實、大政方針中持續曝光的保險期待、不斷出臺的監管導向政策……中國保險業正在迎來真正的黃金二十年。
而承載保險行業數萬億保費銷售職能的「中介」成為時代裹挾下的科技寵兒,資本、技術、人才源源湧入,席捲行業內外。站在不一樣的十字路口,如何識變、求變、應變?
越是繁複的當下,越需要有力的表達,需要思想的力量,勘破前行路上的迷霧。我們依舊堅定的看好中國保險中介的未來,依舊相信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也是可以預見的未來第一大保險市場,一定會出現世界500強級別的保險中介公司。
我們發起了一場保險中介行業的對話——《2020中國保險中介發展高峰論壇》,以【重啟未來·應變下的繁榮】為主題,共邀監管、業界、學者400人論道當下,穿越迷霧,等待漫天繁星。
10月16日
我們將推演「後疫情時代」的宏觀大勢與中介政策走向
從供給側改革到內循環,中國經濟發展新思路下的宏觀政策的走向依舊是企業實踐者們思考的重中之重,規劃著中國保險的頂層設計。
從「人員持證、機構持牌」的大中介監管框架,到市場期待的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定、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網絡互助相關監管規定、中介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呼之欲出,又會給充滿生機的保險中介市場帶去怎樣的推瀾?
這個環節我們將邀請:
中國銀保監會中介部領導(擬)
中國知名保險青年學者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教授,展望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的監管框架及市場展望。
10月16日
我們將思辨「後疫情時代」保險中介的真正價值
到底是去中介,還是泛中介?
一方面是行業大哥級保險集團公司高舉「去中介化」大旗,獵獵作響;另一方面,又是保險中介數倍於行業平均增速的保費增長數字。
質疑者認為,中介是市場秩序混亂的根源,增加保險行業經營成本、侵蝕經營利潤,造成虛假虧損,令保險公司和消費者雙方利益受損,同時還滋生腐敗。
贊之者表示,那是粗放時代的產物,並非真正的中介。中介是平衡保險公司、保險消費者的第三方的制衡力量,是市場的必需品,是社會化大分工的市場化產物。
回到問題的根本:寄生式中介從何而來,這一刀真的可斬下?新型價值中介根深蒂固,接軌西方破圈保險,需明辨是非。
這個環節我們將邀請:
中國最大壽險中介產品提供供商、陸續爆款保險產品推出者信泰人壽總裁譚寧;
中國壽險經代拓荒者、孵化者、原中英人壽創始CEO、現安盛高級顧問、安盛援助(中國)總裁張文偉;
國內大型壽險經紀,以精英代理人和經營高端客戶著稱的明亞保險經紀副總裁王鵬分享他們眼中保險中介的價值與發展。
10月16日
我們將闡述網際網路保險下半場的全新生態
網際網路能否大範圍迭代保險行業,這是無疑的。其間最活躍的就是中介領域,前後端皆是其賽道,保險中介牌照+網際網路科技成為黃金賽道。
網際網路的推瀾中,我們看到了中介的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拓展,也看到了保險公司與中介公司之間的界限日益淡化,還看到了更多領域的成功者涉足保險中介,如消費者教育、風險評估、健康管理,幾乎涉及除資金運用外全保險運營鏈條。
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可持續的、能夠禁受財務報表考驗的模式出來,始終未洞開保險門庭,是走錯了還是機緣未到?
這個環節我們將邀請:
網際網路保險第一股創始人慧擇董事長兼CEO馬存軍;
保險網紅總裁、輕鬆集團CEO張科;
當下最火熱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之一的水滴保險商城總經理楊光;
金融科技巨頭旗下保險板塊負責人、京東數字科技集團保險業務部總經理丁鵬暢談網際網路+下的保險中介生態。
10月16日
我們將共享傳統中介巨頭的商業模式升維方案
生逢市場化浪潮,乘WTO 之風,中國保險專業中介歷經20 載生長,終將在中國保險業走向高質量增長、正本清源的大轉型階段破繭化蝶。
2020,保險中介巨頭們將如何在逆境之下崛起與轉型?中小中介們又將如何探尋到屬於自己的特色化之路?百花齊放,風口之上,除了科技+中介,那麼中介+科技又將帶給保險行業怎樣新的期待?
事實上在眾多涉足保險中介領域的成功者中,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之外,也有更多的傳統領域企業進入,到底是流量到用戶,還是從用戶到客戶?邏輯不同,賽道自不同。
唯一肯定的是,身處中國巨大的市場,如果可以鎖定一個細分領域,即使很小也有成為獨角獸的可能。小亦是大,亦可醞釀巨頭。
這個環節我們將邀請:
中國最早最大的財險經紀公司江泰保險經紀董事長沈開濤,講述他們從財險布局壽險的邏輯和實踐;
中國大型保險中介集團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兼總裁蔣銘,講述輕資產的中介為何重資產中後臺建設與服務的戰略思考;
坐擁2000MDRT、年入保費60億的大型保險經紀公司永達理總經理高伍季,講述後疫情時代對傳統重線下高產能壽險營銷團隊的線上化改造分享。
10月16日
我們還將提出與回答保險中介市場系列真問題
如,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也是註定的未來第一大保險市場,為何沒有世界級的保險中介巨頭?會否產生世界級的保險巨頭?土壤具備,到底缺什麼?
如,財轉壽的問題,車險綜合改革、行業性承保虧損的出現,財險經代轉壽險中介蔚然成風,2020更甚往昔。財險真的無可留戀?壽險真的好做嗎?
如萬眾期盼的獨立代理人問題,路在何方;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傳統保險機構紛紛再度重金布局的O2O又有了那些變化;網際網路保險到底有沒有邊界;呼籲了十年的產銷分離,能不能來,來了嗎......
我們也分別邀請到了新一站保險網董事長國婷麗、國富人壽總裁助理兼總精算師郭瀟、中怡保險經紀副總經理劉欣、中融慧金董事長傅文勝、i雲保創始人兼CEO李哲、智保雲創始人兼CEO郭樂彬、小雨傘保險創始人兼CEO光耀現場分享交流。
那麼,你還有什麼問題嗎,歡迎現場交流!(劇透:現場還有彩蛋哦)
名額有限,趕緊戳「閱讀原文」訂購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