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 也未凋零

2022-01-08 阿SIR

  隨之日子的臨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9.3大閱兵已經成為熱門話題。

  每個人關注的焦點也不盡相同。我惦記著看看今年有沒有劈槍,軍迷估計更關注有什麼新型武器裝備亮相。

  不過,所有人都會關注同一個焦點——抗戰老兵方隊。

  在21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揭開謎底:由目前健在的國共兩黨抗戰老兵、我黨我軍和國民黨抗日英烈後代,以及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的兩個方隊,將乘車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全國人民對抗戰老兵的敬重、對抗日英烈的敬仰、對支前模範的敬意!

  同微博上的抗戰老兵不同,這些抗戰老兵都是貨真價實的。雖然現在他們平均九十高齡,然而七十多年前,他們不過才十幾歲,在民族危亡之時,用血肉之軀去抵擋侵略者的槍彈,以慷慨赴死之心守衛著血色國土。在付出了幾千萬人生命的代價後,將日寇趕出中國。

  他們是幸運的。他們沒有倒在最後一場戰鬥中敵人射來的一顆子彈之下。

  他們是痛苦的,因為他們曾經目睹身邊的戰友倒在血泊中犧牲在自己的懷裡。

  然而,他們最終是自豪的。因為他們可以告訴侵略者:中國是不可戰勝的!中國軍人是不可戰勝的!

  七十年如白駒過隙。和平的日子總讓人忘記慘痛的過去。國家日益崛起,而老兵凋零逝去。

  我們不該將他們忘記,因為為了我們的今天,他們曾經把自己投身死地。

  我們更沒理由忘記他們,因為他們的背上,刻著精忠報國的印跡!

  沒有多少人,在七十年後仍能被十幾億人心懷感激!

  他們是那個時代的英雄!時至今日,仍需被世人尊敬!

  在那一天,他們將重著戎裝,在胸前掛滿勳章,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我們的敬仰。

  雖然他們已沒有昔日的矯健,雖然他們看上去如同其他老人一樣慈祥。但在眉宇之間,仍綻放著戰神的榮光!

  我曾向浩瀚蒼穹發問:他們了國家民族甘願犧牲,又怎忍心離開這熱土這親人?

  一個聲音告訴我:他們從未離開,他們還在我們身邊,他們是陽光,是甘霖。。。。。。。

  於是,我不再悲傷。因為我知道他們不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們的生命和靈魂,始終與我們同在,始終與民族浮沉。

  到了那一天,雖遠隔千裡,我仍要向他們致敬。因為有了他們,才有我們今天的和平。

  我不需要知道他們是誰,因為中國魂是他們共同的名。

  我會告訴我的後代,曾經有一群人,他們叫抗戰老兵!

  我堅信:老兵不死!也未凋零!

來源:@裸槍

相關焦點

  • 致敬:老兵不死 也未凋零
  •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提起這句話:「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就不由得想起那個叼著玉米棒子菸斗的麥克阿瑟,和他在1951年4月19日被解職後在國會大廈發表的題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講。我的生命已近黃昏,暮色已經降臨。我昔日的風採和榮譽已經消失。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宿遷記者顧園園同志運用腳力,為「老兵不死」作出的努力令我感動;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社長賈永同志善用眼力與腦力,寫下一篇篇關於長徵、關於抗戰、關於解放的好稿令我欽佩;央視著名編導呂大慶同志紮實的筆力記錄下老兵永恆的激情,給人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可是為何?為何要讓我如此接近殘酷的現實?
  • 急先鋒,老兵不老也不凋零
    我們小的時候,是看著他的電影長大的,如今依然看著他的電影,看著他漸漸老去,麥克阿瑟曾說過,「老兵不死,只是漸凋零」,成龍大哥用他的電影鄭重的告訴我們,老兵即使老去,也不會凋零,他依然會綻放最美的花!也許,當我們的孩子長大,我們也許會指著熒幕上那個頭髮都有些花白的老人,對著我們的孩子說到,看到沒有,那個人,就是他,伴隨著我渡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他一定還在戰鬥!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遊戲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兵盤點!
    美國著名將領麥克阿瑟在退役後的一次演講上,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後產生了大量的退役、傷殘士兵,其中有的老兵在家鄉安穩的度過了晚年,而有些老兵卻因為種種問題得不到妥善安置,甚至一度出現了老兵集體遊行。現實生活中老兵們的狀況有好有壞,那麼遊戲中經典的老兵形象有是怎樣的呢?
  • 老兵未凋零:致半世顛沛流離的他們
    我年紀大了回家也不方便,她有空就來看我。退役後,他都是一個人在外面租房子,而如今年紀大了,沒有人願意把房子租給自己,房東都害怕他老死在家裡,於是就決定搬到這裡來養老。自己階級不高,又是單身,可以領救濟金,是公費進來的,如今已經在這住了四五個年頭了。提到家鄉,爺爺說自己回去過十幾次,問及是否想家。他回答,從前年紀輕,不怎麼想,老了以後也看開了,也就沒有什麼了。我問他,如果再選擇一次,還會想從家裡出來當兵嗎。
  • 老兵不死 只是逐漸凋零 ——21年目睹吉他界之怪現狀
    這麼多年GC都沒有APP ,都沒有小程序,我們的確「落伍了」,但是落伍不等於我們沒努力,而且別人的努力和付出你未必看得到,就像我們付出6位數,APP 還遙遙無期,已經放棄幾波了;第2:我們「落伍」,並不等於我們沒做事,魔菇音樂360餘家,因為這個「和你無關」,所以你不會感覺到GC的努力,沒有疫情的時候每年上百場活動,即使這些活動主要都面向孩子;魔菇音樂我個人覺得這是我2015年以來最最驕傲和自豪的事
  • 在被唱衰的年代:「老兵」記者不死,更不會慢慢凋零
    在被唱衰的年代,話用一句二戰美軍將領麥克阿瑟的名言:老兵不死,更不會慢慢凋零。每當一種新媒介形態出現的時候,新媒介替代老媒介的預言一直就很流行。當有消息稱電視臺發不出工資,當縣級電視臺依靠著財政補貼,當大批區級電視臺關停,當80%二三線衛視零收視,唱衰電視的論調甚囂塵上一時蓋過唱衰紙媒。
  • 老兵不死 為何印表機壽命遠超其它產品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麥克阿瑟將軍的演講,用在列印設備上再合適不過了。你用的印表機是十年前的?這完全不是問題。問題是它怎麼還那麼堅挺還能工作?還有就是,十年前的印表機,怎麼看著列印質量和現在的也沒什麼區別?
  • 五星上將提議動用核武攻擊中國,遭撤職後發表《老兵不死》演講
    1951年4月19日,麥克阿瑟在國會大廈發表了題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講。「我即將結束五十二年的軍旅生涯。我從軍是在本世紀開始之前,而這是我童年的希望與夢想的實現。自從我在西點軍校的教練場上宣誓以來,這個世界已經過多次變化,而我的希望與夢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記著當時最流行的一首軍歌詞,極為自豪地宣示「老兵不死,只會慢慢的凋零而已」。」
  • 在被唱衰的年代:老記者不死,更不會慢慢凋零
    在被唱衰的年代,話用一句二戰美軍將領麥克阿瑟的名言:老兵不死,更不會慢慢凋零。萬眾狂歡之時傳統媒體被唱衰每當一種新媒介形態出現的時候,新媒介替代老媒介的預言一直就很流行。流量和利潤的叫囂記者太少 事實不夠用自媒體太多,記者太少,事實不夠用了。當很多傳統媒體被自媒體幹趴下的時候,每個自媒體都想從帽子裡變出兔子,趕往新聞現場的記者越來越少了。在流量和利潤的叫囂下,曾經「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求真情懷慢慢的消磨在娛樂至死中。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從第一滴血到最後的血的R級巨片
    曾經,對於錄像帶時代看著這個系列長大的人來說,《第一滴血》意味著許多,讓全世界看到了一位不一樣的銀幕英雄。蘭博的熱血廝殺和奮起反抗,是那個時代很多男孩的英雄啟蒙。值得感嘆的是《第一滴血5:最後的血》裡依舊還是蘭博一人單挑眾多的敵人。
  • 抗戰老兵未凋零:有一種紀念,叫做舉杯暢飲!
    70年後,戰火和硝煙遠去,血淚紛飛的年代很少再被人提起,然而有這樣一些人,那段歷史在他們那兒永遠鮮活,曾經的戰爭經歷是影響他們一生的記憶,他們有共同的名字——抗戰老兵。今天,國家提醒我們,抗戰老兵的崢嶸歲月沒有被遺忘,他們的勳章也逐漸被擦亮!
  • 電影中的不死老兵形象 | 電影最TOP 18
    但戰爭片、好的戰爭片也太多了,我上次提到過,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那藝術領域也會完蛋的,「不幸」才是藝術的源泉,有些東西吃太飽吃太好,就是弄不出來。所以這一期細分一下,先講一講老兵。多年前我讀過一篇波蘭作家顯克維支的短篇小說——《燈塔看守人》,對裡面那個看守燈塔的老兵印象深刻,他歷盡磨難,每天只是看著過往船隻上的旗幟,為他們指引航路,過著在外人眼中「囚徒」一樣的工作。這個老兵的意涵很深遠,仿佛是人類價值的守護者。
  • 老兵不死,只是隨著夕陽遠去
    在這之前我本是剛參加完中國國家地理舉辦的校園行知客挑戰賽,拿著前十強的旅行基金,訂下8月5號從綏德到昆明47個小時的硬座,去完成滇西看望抗戰老兵的夢想旅行計劃。未料雲南發生地震,看著朋友圈,微博的各種消息之後,那顆不安分的心早已飛到了雲南。於是和新疆小羊軍團網站總監楊軍老師溝通過後,定下4號凌晨2點從太原飛往昆明最便宜的機票,5點睡覺,7點起床,趕著從綏德到太原的第一趟火車。
  • 老兵不死,只是不讓死——《喋血戰士》
    老兵不死,只是不讓死——《喋血戰士》不知道這一個億會不會要了勇士漫畫的老命。老兵不死,只是不讓死。重複套路,走上不歸路。
  • 老兵不死
    老兵唐,陝西人,愣娃。我任支隊主官時,進營門,哨兵敬禮。我看是老兵唐,回禮。他見到我,敬禮時樂的把牙呲了出來。老兵唐挺立在營門口圓墩型的哨臺上。下哨後,唐來我辦公室,習慣性的叫我連長。他在這裡工作了12年。12年時間,我從連長晉升為團長,他還是大頭兵,只是肩章上的「V」變粗變多。
  • 《三叉戟》劇評:老兵不死
    不,都不是,一個兵,最害怕的是老。老了就意味著再也不能繼續戰鬥,不能衝鋒陷陣,一往無前。二十年前叱吒風雲的三個警察「老炮」,被警界榮稱為「三叉戟」,「大背頭」崔鐵軍(陳建斌飾)、「大棍子」徐國柱(董勇飾)、「大噴子」潘江海(郝平飾)。他們也老了,臨近退休,早已退居二線,成了老師傅。
  • 老兵永不凋零|20年後,他開啟了中國地產的又一個時代
    此刻,許多人或許想到了麥克阿瑟的名言:老兵永遠不死,只是慢慢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不過,在國家住建部看來,老兵並沒有凋零,他正在開啟中國房地產的又一個時代。
  • 德裡克·羅斯:風城玫瑰未凋零
    交易羅斯的留言四處紛飛,很多人在談論羅斯的時候就會說道,他五年前可是最年輕的MVP呢,如今的他是凋零了嗎? 這是他最健康的賽季,他前三個賽季總共只打了40%的比賽,而本賽季,56場比賽,他只缺席了8場球,對於他來說,已經很好了。 最近五場比賽,羅斯場均22分5.4助攻5.4籃板。他正在慢慢的開始第二次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