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和明朝打架,皇太極掀翻林丹汗,率部下分別娶他的8位富婆

2021-02-13 歷史小愛好者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古代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子承父妻已然成為他們的一種習俗,不僅如此,草原部落之間的較量,被團滅一方的財產、牧場和老婆均歸勝利者一方所有。
當然,這種弱肉強食的遊戲在草原上已然是司空見慣,明朝時期,蒙古族和後金之間就存在著這樣的生死較量。皇太極VS林丹汗林丹汗,成吉思汗的嫡系後代,他不僅是蒙古察哈爾部的首領,也是蒙古帝國的大汗。不過在他繼位時期,蒙古族早已不復當年盛況,如今的蒙古族已經是四分五裂,各自為政,他只是空有大汗的頭銜,卻沒有大汗的權利。

此時他發現,這片草原上擁有野心的不止他一人,一個與他同年出生的後金男人,已經開始慢慢暴露出他的野心,一場草原王者爭奪賽正式展開。身為蒙古族最勇猛的漢子,和皇太極之間的較量總是勝少敗多,看來以前是他低估皇太極的實力了,在實力懸殊面前,他不得不承認對方的強大。既然沒有這個能力,就不能孤注一擲,為此他選擇和大明成為盟友,一起剷除皇太極。林丹汗和明朝配合默契,當後金出兵攻打明朝時,林丹汗就帶兵偷襲皇太極老窩,沒辦法,皇太極只能撤兵保護老巢。

若是林丹汗帶兵偷襲後金領地,大明也攪的皇太極老巢不得安寧。他們前後夾擊後金,這讓皇太極裡外不能兼顧,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林丹汗大敗,逃往青海想要打敗大明,吃到這塊肥肉,必須得解決林丹汗這個嗡嗡亂叫的蒼蠅。後來皇太極兩次親自率兵出徵攻打察哈爾部,徹底傷了林丹汗元氣,為保存最後的實力,林丹汗只得帶領殘存人員逃往青海,丟棄了老祖宗留下來的草場牧地。不過皇太極並沒有就此罷手,他知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現在不將他們趕盡殺絕,終有一天會後患無窮。

天聰七年,皇太極派多爾袞等人乘勝追擊,攻打林丹汗殘存部落,最終,林丹汗死在了青海。後金貴族爭相迎娶蒙古寡婦林丹汗死後,當多爾袞帶著軍隊進城後,以為他的八位福晉會殊死抵抗,他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讓他出乎意料的是,她們不但沒有表現出一絲傷心的表情,反而還帶著家財歸順與後金。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林丹汗的老窩,還拐跑了他的老婆們。在路上,各位將領都紛紛開始打起她們的主意,這邊收到消息的皇太極,甚是大喜。

原來,蒙古實行「翰耳朵」制度,翰耳朵指的是草原上華貴蒙古包的統治者,其實就是貴族階級的代表,他們管理著自己的軍隊、領地和財產。我們都知道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所,大家都是住在蒙古包裡,而貴族所居住的蒙古包則比普通人的要富麗堂皇的多。林丹汗的八位福晉皆是翰耳朵的所有者,也就是說娶了她們能夠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富,所以誰不想娶呢?一邊抱得美人歸,一邊又獲得生活物資,兩全其美也。這些看似柔柔弱弱的女子,才是真正隱藏的富婆啊!就連皇太極也參與這場娶妻大戰中,可見這些女子擁有的資產真不一般。

八位富婆花落誰家?不過,皇太極沒開口,大家也是有賊心沒賊膽啊!這邊皇太極也是表現的矜持,竇土門福晉都主動來帳篷中找皇太極了,皇太極卻沒有任何動作。下面的大臣見狀,立即推波助瀾一波,一邊讓林丹汗的舊部落前來說情,一邊又說天降祥瑞,這是老天的意思,皇太極見大家都同意這門婚事,便不再推脫,在林丹汗死後半年便迎娶了竇土門福晉。大臣們見皇太極都開了頭,每個人心裡的那點小心思立馬就表現出來了。最開始表現出要娶妻之意的是代善,他想先下手為強,迎娶蘇泰大福晉,這位福晉不僅長得年輕漂亮,而且手上還有豐富的財產,看來這小夥子早就打好了自己的如意算盤。不過皇太極的一道命令打碎了他的美夢,把娜木鐘許配給他,這可把他氣的,他之所以這麼反感,是因為娜木鐘雖然是林丹汗的大福晉,名分上聽起來好聽,但是她畢竟年齡太大,生過孩子不說,手裡的財產還是最少的。

本來他想娶這些女人就是因為她們的美貌和財富,如果娶了這個女人自己一樣都得不到,幹嘛還娶呢。代善誓死不從,說自己堅決不娶娜木鐘,眼看接親的隊伍馬上就要到了,不娶也不得行啊,其他人見狀,皆勸皇太極自己娶了她,他們說她的身份又是如何的高貴,自己又是如何的配不上她,意思就是我們都不想娶,你娶了唄。沒辦法,人家都到門口了,沒人願意娶多尷尬啊,皇太極只好硬著頭皮自己上。我們再來看看人人爭相想要迎娶的蘇泰大福晉,最終嫁給了誰?林丹汗在世時就對這個福晉寵愛有加,賞賜自然少不了,加上她長的漂亮,自然成為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這個香餑餑自己是吃不到了,畢竟自己才剛剛娶了兩位福晉,要是再娶一個 恐怕會引起其他貴族的不滿,但他並不喜歡代善,自他上臺後代善就不支持他,所以這種好事不能便宜了他。思來想去,乾脆讓自己的死黨濟爾哈朗迎娶蘇泰,濟爾哈朗是自己的死黨,一直對自己忠心耿耿。還有一點,他們兩人之間也是有淵源的,濟爾哈朗是蘇泰的姐夫,她的姐姐曾經就是濟爾哈朗的妻子,只是現在不幸去世。兩人現在是同病相憐,一個喪夫,一個喪妻,剛好可以湊成一對。代善看著濟爾哈朗抱得美人歸,心裡非常氣憤,本來是自己想娶的老婆 結果成為了別人的老婆,鬧歸鬧,但還是不敢表現出來,最後還是乖乖聽話娶了林丹汗的妹妹。

關於這次寡婦瓜分大賽,皇太極自己抱了兩個回去,也得為自己的兒子豪格著想。於是他計劃把苔絲娜伯奇福晉許配給他。在此之前,豪格已經娶了自己姐姐的女兒為妻,然而他卻下令殺了姐姐的兒子,殺子之仇怎能忘記?再說豪格才結婚多久,皇太極就著急想著再給他娶妻。皇太極的姐姐非常不滿,但是又沒有辦法反對,既然拒絕不了,但也不能讓他們如意,所以在豪格大婚之日,長公主去大鬧一場,鬧得不歡而散,這只能說豪格還是太懦弱,壓不住氣場。到此,林丹汗的遺孀就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俄爾哲圖福晉嫁給了阿巴泰,在這場寡婦爭奪大賽中,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娶的好的不僅抱得美人歸,還能為自己的部落帶去豐富的物資,娶的不好的,顏值稍微低了一點,不過財富也不差,畢竟是做過福晉的人。

在這場爭奪蒙古寡婦大賽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草原上的女性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即使自己的丈夫死了,還要被送給別人繼續當老婆,她們的這種不平等遭遇也讓她們變得冷漠起來,當林丹汗死後,他的福晉們並沒有表現出傷心的樣子,而是再嫁後金人,良禽折木而息,在她們看來,只有強者才是她們心中的王。

相關焦點

  • 林丹汗要想崛起,面臨眾多敵人:有世仇的明朝、東邊剛興起的後金
    林丹汗從小聽著祖輩英勇的事跡長大,他發誓再現當年的榮光。林丹巴圖爾是他的名字,其汗號之一為"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故而也可以將其稱之為成吉思汗。當然,鐵木真的光芒實在是太奪目,一提到成吉思汗都會與他劃等號。1.
  • 最後的可汗——蒙古林丹汗的前世今生
    1370年,惠宗病死應昌,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是為昭宗,建年號「宣光」,取意於杜甫《北徵詩》「周漢或再興,宣光果明哲」 [3]。意圖光復元朝,如周宣王、漢光武帝那樣實現中興。其在位8年中,聯絡雲南,招撫高麗,取得擊退明朝北伐軍的嶺北大捷,使明太祖派人送還俘虜的昭宗子買的禮巴剌,並致書修好[4]。北元國力「幾於中興」[5]。
  • 皇太極的後宮:五宮並立,姑姑侄女分居三宮,林丹汗遺孀福晉穩居其餘...
    努爾哈赤薨逝後,其四子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在瀋陽稱帝,並改瀋陽為盛京,改國號為大清,從此大清成為與大明並立的政權,並將入關作為戰略目標。
  • 皇太極迎娶孝莊,真的是與孝莊將母儀天下的「預言」有關麼?
    在《孝莊秘史》中,皇太極之所以要奪多爾袞所愛,執意娶「大玉兒」為側福晉,只因為在科爾沁草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位喇嘛曾斷言「大玉兒」將「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而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此時已經有了揮師入關、與大明王朝爭奪天下想法的皇太極,既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汗位,同時也是為了順應「預言」所說,故而娶了「大玉兒」。
  • 孝莊才貌雙全,為何卻在皇太極的「五宮后妃」中,排名最後一位?
    然而,在順治、康熙兩朝享有極高朝堂聲望以及後宮地位的孝莊,卻在皇太極所冊封的「五宮后妃」之中排名最後一位,並且是排在了三位「二婚」嫁給皇太極的妃子之後。當然,皇太極之所以如此安排「五宮后妃」的排列順序,並不是他不寵愛才貌雙全的孝莊,而是他對於當時政治關係和政治利益進行考量後,只能選擇「犧牲」孝莊的地位。
  • 張生全‖林丹汗是成吉思汗嫡傳後裔,又有統一的雄心,為何敗亡於後金
    而且,林丹汗一直以來就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想要統一蒙古各部。而且他為此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甚至他還給自己上了一個「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的尊號,顯然就是想建立成吉思汗一樣的功業。後來,他給自己的尊號,甚至多到45個字,變成了「林丹呼圖克圖聖武成吉思大明薛禪戰無不勝無比偉大恰克剌瓦爾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轉金輪法王」。
  • 都是成吉思汗家族卻勢如水火,蘇乞兒中的蘇察哈爾家和僧格林沁家可不止考場恩怨
    僧格林沁是蒙古王爺出身,是成吉思汗兄弟哈薩爾的後代,這大家都知道。但蘇察哈爾燦更是成吉思汗的後人,他家的祖上就是林丹汗,歷史可以追述到林丹汗的庶孫察哈爾.顧哈倫。林丹汗死後察哈爾部樹倒猢猻散,正統繼承人額哲帶著殘餘部眾(戰士兩千多人,此前察哈爾部一年投奔皇太極的戰士就有3000多人),投靠了後爹皇太極(林丹汗的老婆們帶著數十萬兩銀子和十萬匹馬改嫁給皇太極),皇太極花著死對頭的錢,也不忍心打死對頭的孩子,就把額哲立為右翼扎薩克旗的首領。林丹汗其他的兒孫也到皇太極那裡找工作,庶孫察哈爾.顧哈倫就因此成了蒙古鑲白旗的戰士,在清軍入關時因戰功被封為鎮國公。
  • 蒙古太后改嫁皇太極,一生三個子女,為何結局都不好
    當初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引發其餘各部忌憚,於是各部就聯合起來對付他。不過,努爾哈赤將各部聯盟相繼瓦解,有的部落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就打算與建州女真和好。之後,努爾哈赤主動派人到蒙古科爾沁部,提出願意與他們聯姻。就這樣,努爾哈赤就娶了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博爾濟吉特氏。
  • 獨步天下皇太極歷史原型是怎樣的 皇太極是誰演的
    ­  電視劇《獨步天下》即將開播,那麼劇中的皇太極是誰演的?皇太極歷史原型是什麼?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2014年,主演的警匪劇《使徒行者》和內地劇《衛子夫》分別取得打破港劇網絡播放量歷史記錄和暑期衛視黃金檔收視冠軍的成績,憑藉臥底爆Seed和漢武帝第2次獲得華鼎獎中國最佳電視劇男演員獎。
  • 清太宗皇太極:你可知「皇太極」,不是我真名?
    德國歷史學家帕拉斯談到:「在卡爾梅克部(瓦剌)和蒙古部,擁有一部人民的王公叫臺吉,由該王族的王子繼承。」明代漢文史籍更能證明這一論點的正確性。1571年,蒙古土默特部頭目俺答汗和明朝建立互市貿易關係,受封為「順義王」,向明朝上《北狄順義王俺答寫表》,羅列了64名土默特部大小頭目,其中48人稱作臺吉。
  • 「成吉思汗」是啥意思呢?歷史上有兩個成吉思汗,能力相差巨大
    而「成吉思汗」中的「汗」,是蒙古人對於他們最高統治者的尊稱,「成吉思」是汗位的修飾語。那麼,這個「成吉思」是什麼意思呢?目的可靠的解釋有四種,並且都各有道理,莫衷一是。按照《史集·部族志》的解釋,說蒙語中「成」是「堅強」的意思;「成吉思」是其複數,《通史簡編》也認為「成」是「剛強」,「吉思」是「多數」。因此「成吉思汗」是堅強的大汗的意思。
  • 皇太極和多爾袞,兩個人都很有能力,為清朝做出了什麼貢獻
    清朝時期的皇太極和多爾袞他們兩個是親兄弟,並且他們為清朝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這兩兄弟誰的能力更強大一些呢?要是讓他們兩個人的父親做一個評價的話,他會覺得多爾袞要比皇太極更有能力。那個時候是他們的父親對多爾袞的母親存在著很大的意見,所以就算他那個時候是想把汗位直接傳給多爾袞的,但也沒有明確的表明自己的態度。這個就導致了後來皇太極他聯合三大貝勒多去了汗位。如果說拋棄這些外在的因素,只認這兩個人的能力的話,那麼皇太極和多爾袞他們兩個人可能是相差無幾的,但是咱們還是可以從其他方面做個比較,比如說政治上。其實在政治上兩個人的能力都非常的強,特別是在奪位的這個方面。
  • 唐嫣身材嚴重被低估,和歐美超模同框,才知什麼叫為國爭光的氣質
    女真貴族的支持下繼承汗位。並且後金此時國內的局勢並不穩定,因為努爾哈赤晚期殘酷的民族政策,遼東漢人不是逃亡,就是搞暴動,剩下的那些只能編為奴隸進行使用,成片的田地荒蕪沒有人耕種。可以說後金內部的問題很多,政治上最高權力被四大貝勒瓜分,軍事上依然保留有部落的習氣,只認旗主不認大汗,經濟和農業上因為漢人大量的逃亡和被屠殺處於崩潰的邊緣,外部陷入明朝、蒙古、朝鮮的包圍之中。
  • 皇太極的結局有些倉促
    這其中和碩親王地位最高,但是後金時期,並沒有冊封和碩親王和多羅郡王。而是有四大和碩貝勒,因此和碩貝勒是努爾哈赤時期,地位最高的皇子爵位。後金時期有四大和碩貝勒,他們分別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其中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四子,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八子。至於阿敏,就比較特殊一點,他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次子。
  • 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的繼位之路:英雄的背後,有常人缺乏的勇氣
    歷史給予了皇太極極高的評價,作為開國皇帝的他,取代了頹廢的明朝,即使明朝處於末期,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明朝仍有孫承宗、袁崇煥、孫承疇等名將存在的情況下,皇太極可以將明朝取而代之,足以說明皇太極確實是有充足的實力的。 對待歷史,我們必須辯證的去看待,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並不存在完美的皇帝。
  • 明朝松錦之戰剛敗,皇太極就主動提出與大明和談,崇禎卻拒絕了?
    當時的後金:在大明迎來小冰河時期的同時,後金亦不可能獨善其身。糧食供應不足成為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努爾哈赤執政時後金就開始不斷吞併女真各部,包括葉赫女真,海西女真等。而努爾哈赤死後,脫穎而出的皇太極的汗位卻並不安穩。最初後金是由四大貝勒共同執掌,皇太極能夠變成了汗王可謂煞費苦心。而面對剛剛歸併的女真各部,皇太極穩定統治已經耗費了大半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