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送餐員:我們沒什麼不一樣

2021-02-26 殘之家殘疾人信息平臺

  克服身體的不便與生活的壓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殘疾送餐員:我們沒什麼不一樣!

  3月7日上午,送餐員薛明將餐品放入摩託車後備箱準備送餐。他的左手四指無法伸直,被鑑定為四級傷殘。

  「您好,您點的外賣到了,麻煩出來取一下!」3月7日上午9時30分,送餐員薛明接到了他當天的第一份外賣訂單,《工人日報》記者跟隨他騎行兩公裡,將一份熱騰騰的豆漿送到了顧客手中,「祝您用餐愉快!」薛明將餐品託住,雙手奉上,顧客微笑致謝。

  「為什麼一定要用雙手遞給他呢?」記者問。「一是表示尊重,二是不想讓顧客看到我的手。」薛明伸出了他的左手,除了大拇指外,其餘四指均為彎曲狀態,不能伸直。他的左手指關節缺少軟骨,被鑑定為四級傷殘。

  記者了解到,在送餐員群體中,像薛明這樣的殘疾人還有很多,他們憑藉身上那種「不服輸」「不認命」的韌勁兒,在大城市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狹窄的就業渠道

  薛明來自黑龍江農村,今年37歲。20年前,尚未成年的他坐在叔叔駕駛的農用四輪車上,遭遇了翻車事故,造成左手四指受傷,雖然經過搶救保全了左手,但四指卻再也無法伸直。成年後,看著外出務工的同鄉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也有了出去闖一闖的想法。不過大多數招工企業看到他的手,便拒絕了他。

  直到去年3月,在親戚的介紹下,他來到了北京,成為了一名安裝工。「空調、攝像頭、防盜門,我基本上什麼都安過。」憑藉著自己的勤勞,薛明的月收入突破了6000元。但是,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他發現自己的左手阻礙了他幹「精細活兒」的質量。「比如空調安裝,要在高層懸空的情況下放空調,擰螺絲,涉及到很多細小的零部件,我的雙手配合不是太好。」薛明對這些「精細活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於是在去年8月,他通過朋友介紹,成為了一名送餐員。

  在薛明所在的配送點,同事朱仲銀也是殘疾人士。

  3歲那年,一場車禍讓朱仲銀失去了左腳掌,後來安裝上了義肢,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中專畢業後,朱仲銀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飯店,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工作一年後,他輾轉浙江、廣東各地,想在製造業工廠裡謀求一份工作,但因身體原因並未找到,於是他便回到了四川老家。直到2016年8月,一個朋友介紹他來北京當送餐員,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來到了北京。

  好評差評,都是人生經歷

  按照平時接一單賺7元的標準,現在薛明和朱仲銀每天都能完成30多單,每月能拿到7000元以上的收入,扣除在北京的吃住成本,每月攢下4000多元不成問題。

  「多的時候,每月能拿到8000多元。」朱仲銀告訴記者,在剛做送餐員時,收入每月才1000多元,不過慢慢熟悉了區域內的餐館和住宅樓的情況後,工作效率便提高了。

  「我們站長很不錯,看我腿腳不太好,就給我安排了一些送餐比較容易的地區。」朱仲銀說,在最初送餐時,站長讓他負責798地區,這裡基本上都是矮樓,和其他送餐員相比,他少爬了很多高層。

  薛明也告訴記者,雖然有不順心,但還是經常能夠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溫暖。在一次中午送餐時,他的腳崴了一下,感到腳踝非常疼痛,但由於中午是送餐高峰,他不敢耽擱。到達送餐地點後,他發現這是一棟高層寫字樓,顧客在24層。由於電梯少且速度緩慢,他硬是爬了十幾分鐘將外賣送到顧客手中,「顧客起初非常氣憤,因為我超時了,但他看到我爬了上來,頓時連聲賠禮,並給了我好評。」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顧客都能善解人意。薛明在一次送餐時,到達了顧客所在小區,但顧客的地址並未寫樓號和門牌號,薛明不斷給顧客打電話都不接,好不容易接電話了,顧客連連抱怨,薛明不停給顧客賠禮道歉,還耽誤了後面幾單的送餐時間,但事後依然收到了該名顧客的差評。

  朱仲銀對此深有同感,儘管盡最大努力給顧客提供優質服務,但依然會不可避免地收到差評。「顧客的評價期限有一星期的時間,很多顧客並不在第一時間評價你,有些訂單明明沒有超時,也會收到差評,可能他們記混了。」朱仲銀說,雖然顧客評論直接和他們的收入掛鈎,但隨機性很強,「無論好評還是差評,都是人生經歷!」

  「不影響工作」

  「不影響工作」「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這是記者在採訪薛明和朱仲銀時,聽到最多的話。

  「我的手是有一些殘疾,但是我知道自己能幹啥,如果這個工作我在幹,我就一定能幹好!」薛明告訴記者,最害怕的就是自己被單拎出來特殊照顧,「因為我沒什麼不一樣!」在送餐尖峰時段,他雙手要拿十四五份餐,在小區一路小跑,雖然左手拎起來有些困難,但他依然覺得自己可以完成好,「我不會給自己做不好事情找任何理由。」

  朱仲銀的媽媽也在北京務工,是一名保姆,為了不讓媽媽擔心他的腿,他從來不會將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和媽媽說。今年春節,朱仲銀選擇留在北京,沒有和媽媽回到四川過年。看到和自己一同工作的騎手都有老婆孩子,他就對同事說:「我還是單身,你們回家吧,我留下。」

  「你在送餐時,和普通人走得一樣快嗎?」記者拋出這個問題的本意,是想看朱仲銀的腿是否影響了他的送餐速度,但他的回答讓記者很吃驚:「那怎麼行?我得跑起來,要比普通人快很多。」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如果送餐員也秀色可餐? 美女送餐員爆紅日本
    網上的梗各式各樣,但有一個共同點:送餐員們都是男的。然而,隔壁的島國日本卻不太一樣。你有想過讓這些長相清純可愛的女生,背著外賣的包,給你送外賣嗎?突發奇想將自己Uber Eats送餐的視頻上傳,結果關注人數激增。Uber Eats送餐員和抖音博主的身份已經捆綁在了一起,使得她已經無法放棄任何一個身份了。第三個出場的堀小姐姐的理由就更直白明顯了。本職工作是電視綜藝中的藝人,而成為送餐員也是為了增加自己的人氣。這天,剛剛送了兩單後,她就給自己放了假。
  • 從國內程序媛到墨爾本送餐員,我經歷了啥?
    從小臉皮極薄,也沒有體驗過辦公室之外工作的我,懷著開放(獵奇)的心態,抱著豐富體驗(作死)的態度,就這樣開始了墨爾本送餐員的體驗。當時的送餐平臺叫墨爾本送餐,用戶主要是中國留學生以及少許上班族(基本都是華人)。用戶在平臺上下單後,後臺運營人員把單分配給送餐員,送餐員從商戶取餐並墊付餐款,送餐上門時再收款。
  • 生活不易之《最強送餐員》
    從此,註定——我們不一樣.可是呢,偶然間,我看了一部韓劇之後,我內心的得到了治癒和平衡,哦,原來,慘的不止我一個啊,或許我這人生還是可以逆轉的。故事的開始是一個女孩騎著摩託車送餐的背影。李丹雅,25歲,是一個有著5年送外賣經驗的送餐員,沒有遲到和早退的記錄,勤勤懇懇,風雨無阻,不辭辛苦。
  • 奔跑吧丨央視主播當上外賣送餐員 從風一樣的男子變成「風乾」男子
    那麼作為一個送餐員,怎樣才能把外賣又快又好地送到客人手上呢?央視新聞主播顧國寧最近就化身送餐員,騎上小車送外賣。正式開工之前,顧國寧可是信心滿滿,誓要成為風一樣的男子!因為是第一天體驗,還專門給顧主播找了一個三十歲的老送餐員來輔導他。看起來萬事俱備,以為自己可以從容應對,但實際確實狀況百出:
  • 在加拿大多倫多做Uber Eats送餐員是怎樣的體驗?送餐一日體驗日記
    昨天上午我在Uber Eats手機APP上提交了一個申請做他們的送餐員,因為我一直都特別好奇在多倫多做Uber Eats送餐員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Uber Eats的送餐員申請流程特別快,大概兩個多小時審批就通過了,所以昨天我就正式成為了Uber Eats的送餐員,但是昨天我並沒有去送餐,因為我還沒有做好心理建設,今天我已經準備好了,邀請大家跟我一起體驗一下,做一個Uber Eats的送餐員的每一步是怎麼運作的。如果你申請做他們的送餐員,他會給你一個連結,讓你下載這個APP叫Uber driver。
  • 美國「餓了麼」送餐員:沒有小費過不下去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外賣平臺的送餐員們每天都在為了生計奔波。他們想方設法搶時間,甚至冒著受傷風險,只為了多接單多送餐。但與中國送餐員不同的是,美國送餐員在送餐之外,還要關心消費者到底給了多少小費。小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小費,美國的送餐員們甚至連最低工資都拿不到。01、40分鐘送餐8美元小費近期一段美國外賣送餐員的吵架視頻引發了網絡熱議。
  • 最強送餐員1-16集劇情介紹 最強送餐員韓劇全集在哪可以看
    第1集:送餐員的日常崔江洙是一名送餐員,他在這個行業已經幹了五年,並且在首爾的多家麵館工作過,在每家麵館工作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女孩叫智允,是一個富家女孩,不喜歡父母的管教方式,於是離家出走了,卡也被凍結了,她已經餓了三天了。江洙給智允做了一碗麵條,他只是偶然看見老闆的做法,自己琢磨著就會了。江洙讓智允睡自己的房間,他睡在凳子上。第二天一大早,江洙就發現智允不見了,智允另尋出路去了。一個巷子裡有很多的送餐員,新城飯店的送餐員總是為難江洙,將江洙的盤子拿走。江洙惱羞成怒,直接去找新城飯店的老闆白孔奇。
  • 工會同Uber就送餐員被解僱達成賠償協議
    (左:TWU工會書記Kaine 中:Gupta的丈夫 右:送餐員Gupta在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12
  • 新加坡腳踏車送餐員申訴:被要求騎40公裡送魚湯
    右圖:送餐員申訴這一餐若真要送達,將耗上三四小時。(取自面簿)送餐員接到一項長途工作,要他騎腳車從武吉班讓到後港取魚湯,然後再送回武吉班讓給顧客,全程超過40公裡,卻只給5元送餐費。陳思偉(30歲)告訴《新明日報》記者,在冠病疫情暴發前,他原本是一名經理,但因冠病暴發而失業,從7月起就當起送餐員,10月份後轉到Foodpanda平臺送餐。
  • 綏芬河:「80後」義務送餐員的最後一班崗
    疫情發生以來,兩人成了義務送餐員,負責給醫護人員暫住的五個酒店送餐。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及時吃上三餐,他們早上四點半起床出門,五點半到達取餐點裝車,用最快的速度送達。回到休息點簡單休息一會,十點半又要趕到取餐點,直到送完晚餐才能回家。4月22日,他們接到通知,要到新的志願者崗位工作。來不及當面道謝的醫護人員在微信群裡向他們發來感謝的話。新華社發(張濤 攝)
  • 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給送餐員交社保和保險嗎 工資有多少
    國內餐飲外賣平臺在經歷了粗放式生長後,目前正逐漸回歸理性,同時被催熱的還有外賣送餐員行業。­  有關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外賣用戶已經突破1.5億,月平均工資近7000元的外賣送餐員,撐起了千億級規模的餐飲外賣市場。
  • 《最強送餐員》今晚收官 南智賢曝終映感言
    今日,演員南智賢通過經紀公司Artist Company公開了KBS 2TV金土劇《最強送餐員》的終映感言。
  • 應聘送餐員卻陷入車貸,西安「餓了麼」強制送餐員高價貸款買電動車!
    當事人講述應聘送餐員卻陷入車貸一輛電動車共需支付7千多元王先生說,他年初應聘「餓了麼」送餐員,面試後,工作人員給他開了個條子,讓拿著身份證、銀行卡去西安北關一家摩託車車行提車。取車時,車行老闆給了他一張收款收據,稱「這車就是你的了,騎走概不退車」。
  • 大連要案 | 餓了麼送餐員凌晨送餐起意,強親硬拽女孩,隨後…
    「餓了麼」送餐員凌晨時分送外賣,路遇女孩問路,送餐員稱可以幫忙帶路,隨後竟然動手要強姦女孩……🆔我律社特約撰稿 | 易律 1987年出生的張某是遼寧調兵山人,張某有過前科,曾因犯盜竊罪,於2005年12月4日被遼寧省調兵山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2006年8月3日刑滿釋放。
  • 【警惕】女子點外賣遭送餐員猥褻,逃出房間呼救!監控視頻讓人不寒而慄!
    ▲監控截圖 21點31分送餐員已進入酒店此時送餐員稱,「已經將到了房間門口」,等待許久的李小姐便穿著睡衣開了門。▲監控截圖 外賣小哥在門口推搡警方介紹,當時李小姐接過快餐、正要關門,發現房門居然被送餐員頂住了,並且送餐員眼睛直直的盯著李小姐,十分恐怖。
  • 聽說最近「墨爾本送餐」有點火,我們就……
    「送餐員」這個看似平凡的崗位,你了解多少?「墨爾本送餐」這個逐漸壯大的平臺,你可曾聽說?最新招聘宣傳即將火熱出爐,你是否期待?趁著晨光將顧客的餐點妥善放進送餐箱而每一天都有更多的送餐員行駛在為夢想而奔忙的路上
  • 雪梨華人送餐員再次集會,抗議熊貓外賣未將被解約騎手復職!
    工會在雪梨華人區Burwood翡翠廣場(Emerald Square)發起送餐員集會,新州工會秘書Michael Kaine、立法會議員Daniel Mookhey到場發言,十餘名送餐員也到場聲援。李向前腿部受的傷「其實我今天是瞞著他們來參加活動的…我滿腿都是傷,我不知道熊貓為什麼要一點點壓榨我們,不把我們當人看…我只是想吃口辛苦飯!」
  • 「流感之戰」送餐員發聲!食物中毒是假的,當時並不知道是喬丹
    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出當時喬丹深夜餓了,但是周圍只有一家披薩店在營業,所以他們就給喬丹定了披薩,有四個送餐員來送貨,而那些披薩都被喬丹自己一個人吃了,之後喬丹等人都說是食物中毒,而並非是「流感之戰」。當年的送餐員在近期也引發了熱議,他選擇站出來發聲,送餐員的名字叫Craig Fite,他表示當時的自己是店面助理經理,是喬丹的粉絲而且還在那場比賽之前買了公牛會贏球,自己接到訂單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是給喬丹送餐
  • 疫情影響: 首位太空人變身送餐員 大馬料超200萬人失業
    (八打靈再也23日訊)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變身送餐員!
  • 外賣送餐員被學生罵是最底層的東西:生活本不易,且行且珍惜
    最近幾年外賣送餐員這個職業被廣大網友推上熱評,社會也給予了充分的認可。評的最多的就是辛苦,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必說,都被廣大網友看在眼裡,期間也出現了許多外賣小哥風裡雨裡前行的感人場面。但也有人就惡意謾罵外賣送餐員是「最底層」的人。外賣送餐員和其他行業一樣,都是服務行業,怎麼就成了最底層的人群了呢?9月14日,安徽馬鞍山。網傳有名外賣小哥送餐時聯繫不上顧客,隨後遭到該顧客簡訊辱罵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