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 首位太空人變身送餐員 大馬料超200萬人失業

2021-02-08 馬中旅訊
(八打靈再也23日訊)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變身送餐員!

錫慕查化醫生(Dr Sheikh Muszaphar Shukor)是在2007年10月首位飛上太空的大馬人。如今他在社交媒體的個人用戶,上傳照片揭露自己正從事送餐員工作。他在貼文中透露,過去一周自己都在騎摩哆提供送餐服務。錫慕查化提及,自己與人合夥開一家餐廳Rebung,最近在行管期間重新開張。Rebung過去曾在馬來圈頗負盛名,為一家提供道地馬來料理的餐廳。他回想餐廳開張首6個月時,「我記得每天清晨4時就要到批發市場採購新鮮食材。」由於在行管期間,餐廳重新開張,錫慕查化因此決定為客戶提供送餐服務。「我們(餐廳)上周才重新開張,我個人也決定為客戶送餐。這是最好的決定。」錫慕查化變身送餐員照片在昨日上傳,並標籤自己為一名送餐男孩。貼文曝光後,吸引許多網民留言按贊,認同他的態度謙卑,從事工作不分貴賤。

錫慕查化出生於吉隆坡,在印度的卡斯特柏醫學院獲得了學士學位。他畢業後成為一位外科醫生,並且擔任馬來西亞國民大學的醫學講師。他曾在多家醫院任職,同時也是一個業餘模特兒。2007年10月飛上太空前一天,錫慕查化發表了一封致馬來西亞人民的公開信,他借用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的登月名言,說,「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馬來西亞人的一大步」。馬來西亞僱主聯合會(MEF)執行董事拿督三蘇丁預測,冠狀病毒病將對就業市場造成巨大衝擊,在行動管制令後的失業率將寫下13%新高,或200萬人失業,甚至比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來得更高。

他說,高居不下的失業率將成為大馬社會的一顆計時炸彈,據他觀察,在冠病疫期間及之後的影響是無遠弗屆的,比國家銀行所估計的4%,或高達62萬9000人失去工作的比率更高。「國家銀行的估算是相當樂觀的,但業者都認為失業率不會只有4%那麼少,看看市場,現在就有50萬人失業了。業界估計,還會有50萬的失業人士加入,這還不包括那些將會被裁退的。」根據英文《星報》報導,僱主聯合會並不是唯一預測失業人士大增的機構,著名智庫大馬經濟研究院(MIER)在3月中估計,若行管期繼續延長,因疫情而失去工作的人數將增加至240萬,非熟練工人將佔67%。三蘇丁說,據他所知,所有僱主都已經凍結聘請新人,同時也正想法削減人手以減少開銷。「至於政府對業界的援助金,我們是感激的,但那是杯水車薪,也不能起任何助益。」他說,政府對僱員提供的薪酬津貼,確實能減輕僱主壓力,然而對大型企業而言卻也是有限的。

長按識別二維碼

獲取更多中英馬來三語新聞或聯繫我們

|文旅推介|媒體報導|車輛租賃|第二家園|其他服務|



相關焦點

  • 58同城發布長三角就業大數據:普工崗位招聘及求職需求最大 送餐員...
    作為國民招聘大平臺,58同城從招聘求職大數據出發,為長三角就業形勢畫像。據58同城招聘研究院於近日發布的長三角就業大數據顯示,2月1日-2月29日期間上海招聘、求職需求均位居城市群第一;批發和零售業招聘、求職需求均居行業首位;普工崗位招聘及求職需求均為最高,長三角企業平均支付月薪為6425元,送餐員月薪最高,為8221元。
  • 長三角就業形勢畫像:平均月薪6425元,送餐員工資最高 | 獵雲網
    12日,58同城發布長三角就業大數據。數據顯示,2月上海招聘、求職需求均位居城市群第一,批發和零售業招聘、求職需求均居行業首位,普工崗位招聘及求職需求均為最高。此外,長三角企業平均支付月薪6425元,送餐員月薪最高,為8221元。
  • 疫情影響香港老牌藝人就業難,有人轉行開公車,他卻當起了送餐員
    史無前例的這場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普通人就業謀生變得十分艱難,而香港的那些老牌藝人們,也沒比普通人好到哪裡去。受疫情影響幾個月不能開工,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綜藝主持都處於停擺狀態,家裡還有一家老小要養,坐吃山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很多失業在家的老牌藝人都開啟了自救之路。
  • 新加坡腳踏車送餐員申訴:被要求騎40公裡送魚湯
    右圖:送餐員申訴這一餐若真要送達,將耗上三四小時。(取自面簿)送餐員接到一項長途工作,要他騎腳車從武吉班讓到後港取魚湯,然後再送回武吉班讓給顧客,全程超過40公裡,卻只給5元送餐費。陳思偉(30歲)告訴《新明日報》記者,在冠病疫情暴發前,他原本是一名經理,但因冠病暴發而失業,從7月起就當起送餐員,10月份後轉到Foodpanda平臺送餐。
  • 如果送餐員也秀色可餐? 美女送餐員爆紅日本
    突發奇想將自己Uber Eats送餐的視頻上傳,結果關注人數激增。Uber Eats送餐員和抖音博主的身份已經捆綁在了一起,使得她已經無法放棄任何一個身份了。第三個出場的堀小姐姐的理由就更直白明顯了。本職工作是電視綜藝中的藝人,而成為送餐員也是為了增加自己的人氣。這天,剛剛送了兩單後,她就給自己放了假。
  • ...失業率比疫情嚴重時期翻了一番,失業人數從第一季度約40萬人...
    受疫情影響,泰國預計未來半年將有200萬人失業;8月20日,泰國商會大學校長塔納瓦Thanawat Phonvichai表示,目前泰國的就業形勢令人擔憂,隨著2020年第二季度泰國經濟萎縮了12.2%,失業率比疫情嚴重時期翻了一番,失業人數從第一季度約40萬人增加到了80萬人。
  • 美國「餓了麼」送餐員:沒有小費過不下去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外賣平臺的送餐員們每天都在為了生計奔波。他們想方設法搶時間,甚至冒著受傷風險,只為了多接單多送餐。但與中國送餐員不同的是,美國送餐員在送餐之外,還要關心消費者到底給了多少小費。小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小費,美國的送餐員們甚至連最低工資都拿不到。01、40分鐘送餐8美元小費近期一段美國外賣送餐員的吵架視頻引發了網絡熱議。
  • 《最強送餐員》今晚收官 南智賢曝終映感言
    今日,演員南智賢通過經紀公司Artist Company公開了KBS 2TV金土劇《最強送餐員》的終映感言。
  • 綏芬河:「80後」義務送餐員的最後一班崗
    疫情發生以來,兩人成了義務送餐員,負責給醫護人員暫住的五個酒店送餐。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及時吃上三餐,他們早上四點半起床出門,五點半到達取餐點裝車,用最快的速度送達。回到休息點簡單休息一會,十點半又要趕到取餐點,直到送完晚餐才能回家。4月22日,他們接到通知,要到新的志願者崗位工作。來不及當面道謝的醫護人員在微信群裡向他們發來感謝的話。新華社發(張濤 攝)
  • 疫情影響 擎朗送餐機器人在日本加速落地
    進入後疫情時代,日本餐飲行業復工按下了「快進鍵」。為了保障門店安全運營,打消顧客消費疑慮,餐廳的防控措施層層加碼,幫助中國餐飲市場實現復工的「無接觸」式送餐機器人受到了日本餐飲人重用。
  • 工會同Uber就送餐員被解僱達成賠償協議
    (左:TWU工會書記Kaine 中:Gupta的丈夫 右:送餐員Gupta在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12
  • 雪梨華人送餐員再次集會,抗議熊貓外賣未將被解約騎手復職!
    工會在雪梨華人區Burwood翡翠廣場(Emerald Square)發起送餐員集會,新州工會秘書Michael Kaine、立法會議員Daniel Mookhey到場發言,十餘名送餐員也到場聲援。他告訴記者,作為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失業對他來說如同剝奪了生存的權利。對於「熊貓外賣」稱楊軍因被餐廳和用戶投訴而被解除合作關係,他回應稱「開國際玩笑!」
  • 殘疾送餐員:我們沒什麼不一樣
    克服身體的不便與生活的壓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殘疾送餐員:我們沒什麼不一樣
  • 最強送餐員1-16集劇情介紹 最強送餐員韓劇全集在哪可以看
    最強送餐員1-16集劇情介紹江洙十分惱怒,號召自己的送餐員朋友們全都到河邊集合。智允看見河邊竟然來了幾百個送餐員,簡直目瞪口呆,江洙的號召力竟然如此強。送餐員們開始在分頭尋找目擊者,他們在大街上拉橫幅,將傳單分發給路人。丹雅的傷勢基本恢復了,再過兩天就能出院了,吳真圭帶著丹雅出去曬太陽,兩人聊起了丹雅的經歷。丹雅說自己高中畢業就沒有讀書了,家裡欠了很多錢,她不得不放棄讀大學的機會。
  • 生活不易之《最強送餐員》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女孩騎著摩託車送餐的背影。李丹雅,25歲,是一個有著5年送外賣經驗的送餐員,沒有遲到和早退的記錄,勤勤懇懇,風雨無阻,不辭辛苦。女生做送餐員不常見,就像我們常喊「外賣小哥」,沒怎麼聽過外賣小姐姐吧。大家不管是在生活還是網絡上,都應該有送餐不易,心疼送餐員的體會吧,可想而知,丹雅的不易。或許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非要做送餐員呢?
  • 中國快餐店勸顧客外帶 取餐時送餐員須學會「退避三舍」
    在中國一些疫情相對嚴重的地區,部分快餐連鎖店及外賣服務業者甚至相繼推出「零接觸」送餐取餐策略,以免疫情加劇。美團無接觸配送中國最主要的送餐服務公司美團外賣在疫情爆發後,為了大大減少送餐員與顧客之間的接觸,迅速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送餐員測量體溫。
  • 在加拿大多倫多做Uber Eats送餐員是怎樣的體驗?送餐一日體驗日記
    昨天上午我在Uber Eats手機APP上提交了一個申請做他們的送餐員,因為我一直都特別好奇在多倫多做Uber Eats送餐員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Uber Eats的送餐員申請流程特別快,大概兩個多小時審批就通過了,所以昨天我就正式成為了Uber Eats的送餐員,但是昨天我並沒有去送餐,因為我還沒有做好心理建設,今天我已經準備好了,邀請大家跟我一起體驗一下,做一個Uber Eats的送餐員的每一步是怎麼運作的。如果你申請做他們的送餐員,他會給你一個連結,讓你下載這個APP叫Uber driver。
  • 從國內程序媛到墨爾本送餐員,我經歷了啥?
    都說這裡是不同工種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工地小哥甚至比辦公室白領賺得還多的大環境。從小臉皮極薄,也沒有體驗過辦公室之外工作的我,懷著開放(獵奇)的心態,抱著豐富體驗(作死)的態度,就這樣開始了墨爾本送餐員的體驗。當時的送餐平臺叫墨爾本送餐,用戶主要是中國留學生以及少許上班族(基本都是華人)。用戶在平臺上下單後,後臺運營人員把單分配給送餐員,送餐員從商戶取餐並墊付餐款,送餐上門時再收款。
  • 誰將成為首位登月女性太空人?NASA或從這些人中選出重返月球
    在「阿波羅計劃」(Apollo program)結束50多年後,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宣布2024年之前重返月球,首位女性航天員將與另一名男性航天員在月球漫步,並測試宇宙飛船,以達到登陸火星的最終目標。那她會是誰?沒有人能確切知道,但候選人很有可能將從美國宇航局目前的12名女太空人名單中挑選出來。NASA在冊的12名女性太空人。
  • 疫情籠罩下的「好萊塢之殤」:數十位知名演員感染 或有12萬人失業
    但隨著3月中旬多地政府開始命令全國娛樂場所關停,同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也對外建議集會人數應限制在10人以下,受此因素影響,本希望繼續營業的AMC也不得不做出關門的選擇。隨著北美大型院線的集體關門,各大製片廠正在上映的電影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