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提醒:疫情過後重返校園,「心理口罩」要戴好(講座稿)

2020-12-24 語文並不難

值庚子新年之際,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各地形勢嚴峻。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鬥中,不僅包括身體機理的抵抗,還包含內心世界對疫情的反應和耐受。身心的平和堅韌,對抗擊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這幾天,各地中小學全面複課,師生們重返校園。之前,各地中小學都做好了開學準備,此時,做好師生的「開學心理調試」,將是最重要的開學第一課。

教師「抗疫」處方

在這場疫情面前,我們都是親歷者;在抗疫期間,學生復學,我們都頂著重重壓力,努力地做著力所能及的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身為教育者,我們承擔的責任是用心靈引導心靈、引導下一代更好地成長。

此時,我們正用自己的努力,積極地向學生、家長傳遞著正能量。

面對疫情,我分享的教師「抗疫」處方是「尖」和「引」這兩個字。

「尖」就是能大能小。

世界上什麼事情可以大可以小。這段時間學生如,不對它百般地放不下,它就變得小了;很多事情,揪著它不放,它就會變得越來越大。很多事,只要把它看得小一點,就過了;把它看得太大就過不了了。

各位老師,快樂的心情,是我們工作、生活最關鍵的「心理口罩」。

「引」就是能屈能伸。

開學後,學生如果沒有做作業,我們常常會為他們著急,如果看到他們吊兒郎當,把學習不當一回事,我們更是生氣。學生如果在課堂上頂嘴,我們會覺得教師的權威受到了頂撞,有時候忍不住,會朝學生發火。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克制住自己的怒氣,能屈能伸忍下來。

俗語有云:忍得一時之氣,免去百日之憂。在事後和學生好好說,上課頂撞老師是不對的。而且,學生的很多問題,常常來自於他們的家庭,他們有時候不是故意頂撞老師。而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不能忍,做出衝動的行為,為學生的家庭教育買單,實在是不值得!

面對衝突,希望大家給自己6秒鐘的時間冷靜下來。

當我們的某一種負面情緒(比如生氣、憤怒)達到某一個峰值時,我們首先要給自己6秒鐘的時間冷靜下來。因為6秒鐘之內我們的情緒不受理性的控制,容易衝動。做幾個深呼吸,去喝口水,走到窗前望一望都能很快讓自己冷靜下來。當我們識別到學生的負面情緒到了某個峰值,我們也要選擇適當的回應方式,避免激化矛盾。

因此,送給教師的「抗疫」處方是尖字和引字。正所謂「能大能小明世態,能屈能伸福自來」。

學生「抗疫」處方

積極溝通

孤獨會導致抑鬱和煩躁等情緒,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更難以應付孤獨感的侵蝕。因此,這段時間一定要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給孩子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多時候,孩子們的抑鬱情緒會讓他們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這時候,他們的想法常常比較偏激,覺得自己沒有明天了,有的甚至會放棄自己的生命。特別是這段時間,孩子們在家呆了那麼久,一下子到學校,身心都需要適應,因此,要鼓勵孩子跟家長、跟老師,跟身邊的朋友進行真誠良好的溝通,讓孩子打開心扉,化解抑鬱心理形成的根源。

樹立正確的成敗觀

要讓學生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只有成功沒有失敗,在考試中也是如此,考得差的時候,要及時查漏補缺,認真反思,只要認真學,下次肯定能考好。一時的失敗並不可怕,堅持不懈的人最終必定取得成功,因此,面對學習,要努力,但是不要把成績看得太重。要學會「延遲滿足」。其實不論是學生,還是我們,常常會覺得,付出了,就要有收穫。但實際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這都需要時間。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 在第五年開始,將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生長,僅僅用六周的時間,就可以長到15米。因此,讓我們和學生都學會「延遲滿足」,見證蛻變的奇蹟!

學會一分為二看問題

青少年總是認為世界上除了成功就是失敗,若因一次考試成績不好,一蹶不振,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因此影響了以後的學習,就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擺脫這一錯誤的認識。告訴孩子什麼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地思考,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失敗和成功,在失敗中看到自己也有進步的一面,任何事都往積極的方向上去想,才能保持一個輕鬆的心態。

非常時期,讓我們共同努力,打好這次的「抗疫」阻擊戰!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假期將至,市疾控專家提醒:戴好口罩是關鍵!
    假期將至,市疾控專家提醒:戴好口罩是關鍵!假期將至我市也將迎來一波出行高峰那麼面對隨之增大的疫情傳播風險市民應該如何做好防護工作一起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點擊觀看專家介紹視頻
  • 緊急提醒!戴好口罩!戴好口罩!
    相關消毒領域的專家,正在研究在低溫環境下,如何能夠達到像常溫一樣的消毒效果。 提醒廣大市民: 堅持科學佩戴口罩 16日下午舉行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在流調中發現有些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未佩戴或未正確佩戴口罩,在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 緊急提醒:邯鄲人請戴好口罩!戴好口罩!戴好口罩!
    緊急提醒  邯鄲人,請戴好口罩!在流調中發現有些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未佩戴或未正確佩戴口罩,在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    徐和建表示,疫情當前,廣大市民群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進一步增強自我防護、自我防範的健康意識,堅持科學佩戴口罩。要始終堅持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的好習慣,注意飲食衛生,注意做好自身健康監測,主動配合各項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
  • 赤坎:心理專家進校園開展心理輔導
    本報訊 (記者陳荔雅 通訊員魯嬌嬋)12月22日,湛江市心理危機幹預團隊走進市第二十一小學,通過團體心理輔導、開講座等方式對該校師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圖,本報記者 林石湛 攝),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 疫情後|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心理專家講座上線
    11月26日,由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親子援助中心、鳳凰網公益、志玲姐姐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疫情後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維護——家庭及學校解決思路」大型科普講座全網感恩上線,以「見屏不見面」的方式,專家引領精準助力,解憂紓困如沐春風。
  • 疫情後親子心理健康|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專家講座感恩上線
    疫情後親子心理健康|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專家講座感恩上線 2020年11月26日 16: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大型科普講座全網感恩上線,以「見屏不見面」的方式,專家引領精準助力,解憂紓困如沐春風。
  • 逆風成長 向陽而生 蓮湖區公益心理講座進校園
    「老師,疫情期間,長期和父母居家隔離,難免產生了不少矛盾,該如何化解?」「老師,我總是控制不住情緒該怎麼辦?」5月15日,一堂主題為「積極心態 陽光前行」的講座在西電中學開講,來自蓮湖區青少年法律援助與調解中心特聘心理講師程軍策首先分析了學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成績下降、升學壓力,接著介紹了簡單有效的「深呼吸」小技巧和「三思而後行」的應對原則,同時,就如何緩解壓力給大家提供了具體的「舒壓四步法」。講座生動有趣,在提問互動環節,同學們更是踴躍發言。
  • 你的「心理口罩」戴好了嗎?
    且正值疫情期間,腫瘤患者作為免疫力薄弱群體更是倍感擔憂。今天圖騰專家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心理口罩」——音樂療法。讓你做好心理建設,調整自己的治療方法,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人約380萬例,而大多數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後,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在治療過程中(如放化療)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抑鬱、焦慮等不良症狀。而通過實踐證實,音樂療法可緩解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緒,對康復起到了促進作用。
  • 疫情應激狀態過後心理問題或集中爆發,枸杞原漿解決心理創傷
    「要讓她知道,她不是一座孤島」因為聽說出院後還要被隔離,很多患者入院後一直情緒低落,即使症狀有了明顯好轉也很害怕。他們更怕病情反覆,可能傳染給家人。還有一些病人認為是自己感染了親人,心理負擔很重,不願溝通,甚至一度不願配合治療。
  • 疫情開學季丨重返校園後,大家該怎樣調整心理
    疫情開學季丨重返校園後,大家該怎樣調整心理 2020-04-29 0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其中,有30%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抑鬱症狀,有4.76%-10.9%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不同的焦慮障礙,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校園欺凌、青少年厭學、抑鬱等事件時有發生,讓家長們也開始逐漸意識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只是青少年心理教育涉及的知識體系是很大的,需要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父母若沒用對方法,只會適得其反,耽誤孩子。
  • 冷水江錫礦山中心醫院開展進校園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近日,冷水江市錫礦山中心醫院開展進校園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宏大 吳飛非)近日,冷水江市錫礦山中心醫院聯合錫礦山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在錫礦山中心學校舉辦了一場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該校師生200餘人參加了此次講座。
  • 畢業實習教學講座——疫情期間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整
    畢業實習教學講座——疫情期間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整 2020-05-06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海峽銀行總行第二黨支部王曉慧:我想盡我所能為大家戴好「心理...
    2020年春節,每一個你我他,都在抗擊疫情的故事裡。一顆初心,一生踐行,用黨建的紅,暖百姓的心。 福建海峽銀行總行第二黨支部王曉慧表示,我想盡我所能為大家戴好「心理口罩」。 除了是一名福建海峽銀行的員工外,王曉慧還有第二個身份——國家心理諮詢師。
  • 緊急通知:甘肅人,請戴好口罩!
    緊急通知:甘肅人,請戴好口罩!提醒廣大市民:堅持科學佩戴口罩12月16日下午舉行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在流調中發現有些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未佩戴或未正確佩戴口罩,在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
  • 教師有法律或心理困擾?別著急,這些專家會幫你忙
    法律問題和矛盾調解的背後也往往存在許多心理支持需求。針對這些需求,上海市教育工會在今年的法律諮詢活動中,首次嘗試打造心理諮詢「新亮點」,委託上海市教師心理健康發展中心組織專家,現場同步為教師提供心理支持服務。
  • 精神醫學專家:疫情當前,三類人群急需心理援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還在持續。向疫區逆行的白衣戰士、正在經受疾病煎熬的病人、相關服務保障人員,都迫切需要心理的支持與撫慰。同濟大學醫學院趙旭東教授是我國知名的精神醫學專家,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訪時,他這樣解讀疫情中心理援助的意義。
  • 疫情過後,PTSD,神經症和心理障礙或許也將集中爆發
    ,恐怕你身不由己的要產生心理創傷和情緒反應.你沒得選. 病毒過後,重獲自由的我們自然會欣喜萬分,但接下來我們同樣還是要面對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錢.,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我們這裡也有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專家,團體治療還有森田療法呢 嘿嘿 不說了 6 心理幹預和心理救援的混亂
  • 治校丨疫情之後,如何做好學生心理調試?
    豐富多彩的心理體驗活動01 溫暖「蝴蝶抱」5月25日,升旗儀式過後,主題校會照例進行。「525心理活動日」,學校舉行了以「關愛自我,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為主題心理體驗活動。二、階梯式心理健康課程體系除了開展了系列心理體驗活動,做好疫情下學生的心理調試,學校還採取梯度構建的模式:面向班級的常態化心理健康教育、有針對的心理健康講座、深度積極教育研究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 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和心理調試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續擴散蔓延,海外留學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時時牽動著祖國人民的心。在海外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和心理調試?日前,外交部和國家衛健委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在美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阿爾及利亞的中國留學生代表視頻連線,講授防疫抗疫知識。該視頻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以及央視新聞在微博、快手、抖音、今日頭條等全網平臺的官方帳號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