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的發展史是中國通信設備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侯為貴

2020-12-26 北鬥泰迪熊

業界人士這樣評價:「穩健且善於捕捉機會是中興通訊成功的關鍵。中興通訊猶如雄健的豹子,在通信製造市場上快意馳騁。」

總裁侯為貴用一個詞來表達他愉悅的心情——「振奮人心」,這位獲選「中國信息產業十大經濟人物」的企業家在2003年達到了個人事業的一個高峰。

1985年2月,中興成立時只是深圳一家原始投資僅幾十萬元的多種所有制混合的小企業。

「改革開放以後,內地國有企業都想到深圳來辦個窗口,把自己的資金往外走,到特區來尋求發展。」

在當時深圳這片熱土上,孕育著無限的商機和蓬勃的朝氣。航天部西安691廠、長城工業深圳分公司(後改名為廣宇集團)和香港運興電子貿易公司(中興的「興」字就是來自這家香港公司)共同投資創辦了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以691廠派出的人員為主,開展來料加工業務。

「當時沒有基礎,資金又不多,只能從來料加工開始。我們先後做過小線路板、電話機、電子琴、吹風筒、電子表,反正只要能賺錢,有來料加工的活,什麼都幹。」一位曾參與早年創業的老員工說。

簡單的來料加工顯然不是這批創業者的初衷。

「一個企業總得有點自己的產品,光靠給人加工就掙個辛苦費,也發展不了,所以一開始侯總就在琢磨這件事,他有個獨立見解就是想搞通信。因為想來想去,比較熟悉的還是與電子元器件相關的東西。」曲徵(原691廠黨委書記、中興半導體第二任董事長)說道。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交換機市場正是「七國八制」的時代。曾經有一幅很有名的整版廣告:在中國地圖上塗滿了各種顏色,圖例說明這種顏色是NEC的,那種顏色是愛立信的……全國交換機的版圖都被國外交換機廠家瓜分完畢了。

「剛開始搞的時候,我們國家所有縣以上的局用交換機都買國外的。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經濟肯定有個大的發展,經濟要發展的話,通信就要首先發展,所以他就看準了這一點,從這裡下手。我們又沒有和國外廠家合作的條件,國家已經引進了13條線,買人家散裝件,在國內組裝。我們想申請,一是沒有基礎,國家也不可能再批,就走了自己研製的道路。」曲徵這樣解釋當時選擇自主研製交換機的原因。

1986年6月,中興公司組織了一個以魏興民為首的八人研發小組,開始研製68門的模擬空分用戶小交換機。由於對交換機技術不熟悉,就和陝西郵電器材一廠合作,陝西郵電器材一廠派出了以朱金文、張殿德為代表的5個人來到深圳。這時,中興公司的駐地在沙河,使用的正是加拿大北電的交換機。現在的華僑城已經成為旅遊文化和高尚人居的代名詞,而當時卻是荒郊野外,只有孤零零一棟廠房和宿舍,中興公司租的是二樓。

最早的開發方式被總結為「仿中有改,穩妥務實。」技術負責人張殿德認為:

「如果說從貿易和來料加工轉向發展通信產品是侯總第一個重大決策的話,第二大決策就是選擇仿製香港怡富公司的ESX-60機型。仿製是捷徑,在當時引進的3種小交換機裡,怡富ESX-60在技術上比較成熟,我們拿來解剖,根據國內元器件的供應條件和自己的條件再重新開發,這是我們創業第一個產品。」

相關焦點

  • 侯為貴:通信老兵的華麗謝幕
    1981年,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百廢待興。航天691廠技術科長、頂級技術專家侯為貴被選派前往美國負責技術和設備引進。1985年,43歲的侯為貴來到深圳,創辦了深圳中興半導公司,由航天691廠和運興香港電子企業及另外一家國有企業三家聯合投資,這就是中興通訊的前身。創立初期的中興半導體,和大多數中國公司一樣,經營著「三來一補」業務。
  • 中興危急,76歲的創始人侯為貴再出山!「大國崛起」的幕後功臣
    而侯為貴在2016年已經從中興退休,為中興工作了30年。網友紛紛評論表示,老爺子堅毅的背影讓人動容,希望中興挺住。提到中興通信,它並沒有像蘋果、三星等公司讓人侃侃而談,它的發展更傾向於「細水長流」,一直沒有遇到大的危機,而這主要得益於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中興創始人侯為貴。
  • 外來者| 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76歲火線施援,中興困局中最心痛的人
    中興於1985年由侯為貴一手創辦。那時的中國,正被前所未有的現代化建設大潮襲卷。通信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鄧小平曾指示:「中國發展經濟、搞現代化,要從交通、通信入手,這是經濟發展的起點」。進入80年代,在錢學森的主張下,侯為貴所在的中專學校被改為航天部691廠,從事半導體技術研究。期間,作為畢業於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的技術骨幹,侯為貴被派往美國學習。
  • 侯為貴是誰?76歲的他能救中興?
    一直低調行事的侯為貴,最近格外引人關注。這位76歲的中興通訊創始人,退休兩年後再度出山,為身處危機的中興尋找轉機。在曝光的照片中,侯為貴與中興兩位高管同時現身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侯為貴一人拉著黑色行李箱在前,中興董事長殷一民和中興總裁趙先明緊隨其後,三人步履匆匆。
  • 越挫越勇的中興通訊,美國把「它」想簡單了
    先說說中興通訊的名字由來,創始人的夢想就是中華復興,本來中興通訊發展的挺好,2018年美國制裁事件,讓中興通訊遇到了糟心事手機業務沒有晶片使用,支付10億美元罰款才算息事寧人,我想說大可不必心急,本身手機業務佔中興營收比例不高。
  • 「全面小康進程中的中國企業」中興通訊的革新與蛻變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袁帥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在通信設備領域,中興通訊一步一個腳印地從跟隨、並跑再到領先,蛻變過程歷經艱辛,但從未止步。從電子產品加工廠到世界知名通訊企業,中興通訊(下文簡稱中興)的發展既是總部所在地深圳的變革寫照,也是中國民營企業在全面小康進程中的縮影。如今,成立於1985年的中興正在經歷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的節點,演繹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精彩蛻變。
  • 當中興被美國封殺,這位76歲老人的背影令人淚目……
    收到被封殺的消息後,76歲的侯為貴被請出山,他沒有耽擱,立刻啟程前往美國斡旋,為中興爭取機會。作為中興的創始人,侯為貴為中興奮鬥了30年,帶領著中興從默默無聞一步一步走到全球通信廠商第四的位置。1985年,改革開放初期,43歲的侯為貴說服領導,以技術引進為由,前往深圳創辦了中興半導體。剛開始出於成本考慮,他做的是電子表、電子琴的加工業務,雖然利潤低,但一年也賺了35萬元,為中興通訊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 中國通信行業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
    但這個時期中國的通信基礎仍然比較薄弱,伴隨著市場開放,一些國外設備開始進入中國,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中國通信史上有名的「七國八制」(七個國家八種通訊制式)。當時通信設備主要依靠進口,通信成本非常昂貴,普通家庭想裝一部電話需要花費幾千元。說那個時候的電話是一種奢侈品並不誇張。
  • 星靈中興,異蟲華為
    「神之長子」,是《星際爭霸》裡星靈族對自己的稱謂,創立於1985年的中興通訊,比華為年長三歲,再加上根正苗紅的國企背景,在中華通信界被稱作神之長子也並不為過。中國政府也對中興通訊關注有加,李克強總理出訪的時候,經常會帶上中興通訊的高層,習大大也為中興的天機做過廣告。
  • 中興通訊與德勤中國舉辦高管交流峰會,共謀企業數位化變革與發展
    全國12個分會場400餘名中興通訊各業務部門負責人與員工在線接入,共饗盛宴。王翔在開幕辭中表示:中興通訊與德勤中國是多年的合作夥伴,共同砥礪奮進,特別是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裡,雙方在各個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尤其在合規、數位化轉型、戰略合作方面,得益於德勤中國的助力,中興通訊獲益匪淺。王翔對雙方未來的合作寄予厚望,並預祝本次峰會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為將來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礎。
  • 中興通訊順利通過2020 C-V2X「新四跨」大規模測試和演示
    中興通訊作為終端設備和模組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參加本次「新四跨」演示,並成功完成大規模測試和場景演示工作。中興通訊等46家企業在中國信通院的組織下開展了C-V2X網絡層、消息層、安全層協議一致性測試,並順利通過。
  • 在華為前面被美國「卡脖子」,中興如今怎麼樣了
    也許是因為華為的熱度太大,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在華為之前還有一家中國科技公司遭遇過美國「卡脖子」,就是曾與華為齊名的中興。其實早在2012年的時候,中興和華為曾同時被美國盯上,可能是因為中興的法務部門沒有華為強大,2016年就開始被美國「禁運」,到2018年最嚴重時,中興的主要經營活動一度無法進行。
  • 中興通訊助力茅利塔尼亞完成國家級骨幹網絡部署
    12 月 22 日消息,近日,由中興通訊獨家承建的茅利塔尼亞首個國家級骨幹網絡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茅利塔尼亞及西非區域的通信網絡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據悉,茅利塔尼亞國家級寬帶網絡建設項目是西非區域通信基礎設施項目的重要部分,包括國家骨幹網建設和國際網絡互聯互通兩大部分。
  • 銜著金湯匙出生,卻不敵華為,中興從帶頭大哥變小弟
    鑑於主要通信設備的核心元部件均來自高通、英特爾等晶片提供商,這樣的處罰無疑是掐住了中興的脖子,這家位於珠三角、員工總數超6萬的通信設備製造巨頭正常生產經營隨之陷入癱瘓。 經過多方斡旋,2018年7月,美國同意暫時、部分解除對中興的出口禁售令,中興才迎來了轉機。
  • 曾兩年被罰超百億的中興通訊,如今過得怎樣了?
    在4月17日中興通訊舉辦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表示,自2018年罰單風波後,公司仍未完全走出困境,內部員工和外界對公司的信心仍然在恢復過程中。李自學稱,2019年達成了公司恢復期目標,2020年起,公司將正式邁入戰略發展期,將繼續加強5G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和市場突破。
  • 中興通訊發布《5G消息技術白皮書》
    近日,中興通訊發布《5G消息技術白皮書》,全面闡述中興通訊5G消息解決方案,旨在打造5G殺手級業務,使得5G更快、更好地服務於大眾和千行百業。 消息業務是運營商最基礎的業務和入口。
  • 中興通訊助力茅利塔尼亞完成首個國家級骨幹網絡部署
    【TechWeb】 12月22日消息,近日,由中興通訊獨家承建的茅利塔尼亞首個國家級骨幹網絡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茅利塔尼亞及西非區域的通信網絡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據悉,茅利塔尼亞國家級寬帶網絡建設項目是西非區域通信基礎設施項目的重要部分,包括國家骨幹網建設和國際網絡互聯互通兩大部分。
  • 中興通訊交出的5G高分成績單
    中國5G產業發展較快。中興通訊5G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共同探索了86個5G創新應用場景。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中興通訊累計研發投入已經達到107.91億元,佔到營收比重的14.56%。過去三年,中興通訊年均研發投入達121億元,5G標準化專利方面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華為和諾基亞。
  • 中興通訊已量產7nm晶片——細數通訊領域「老二」的那些委屈
    據 Gizmochina 報導,今天早些時候中興通訊表示其已實現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目前已經量產了 7nm 處理器,並已在全球 5G 基礎設施中使用,同時也開始投入 5nm 製程技術。在中國不斷崛起的路上,有一個行業遙遙領先世界好幾年,這個行業將敲開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大門,帶領人類走向新的世界。
  • 十大關鍵詞回看中興通訊的2020
    在通信的核心晶片領域,中興通訊已實現超過100種晶片的自主研發設計,覆蓋通信網絡所有關鍵產品;在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和資料庫方面,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GoldenDB是目前唯一通過信通院100%測試條目的產品,已實現國內首個在大型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正式商用,並助力國內首家"分布式資料庫聯合實驗室"正式商用;工業級的作業系統在復興號等廣泛的應用,累計發貨2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