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古琴時指甲總是斷裂怎麼辦?

2021-02-23 合肥古琴

每次學彈古琴時,指甲總是會崩裂,
等長好了再能彈,得等近兩周。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法子或許可以補救。

彈古琴時指甲總是斷裂怎麼辦?

《與古齋琴譜》堅護指甲法 
以生薑白芨等分,切片,水熬濃,蘸指甲上,久漸堅硬有力。

彈古琴時指甲總是斷裂怎麼辦?


製作方法:

中藥店買10塊錢的白芨,放入碗中以水浸沒,待水變為粘稠狀,切等量生薑片,加一升水熬煮兩次,剩下的濃汁就是堅甲靈藥。


使用方法:

每日早晚將各手指浸入其中1分鐘,拔出後待自然幹即吸收完全。

此法在三個學生身上試驗均有奇效。

《古琴演奏法》中指甲形狀的要求

  關係到音色優劣的因素是指甲的硬度、長度和弧度形狀。彈奏古琴多用真甲,甲質韌硬、呈橫直兩弧度未最佳。長度因人而異,指尖肉頭較厚者指甲適當留長,反之留短,一般留2-3毫米為宜。

內養第一

  爪為筋之餘,而肝為筋之主。肝木滋榮,則血潤筋柔,爪甲堅厚;肝木枯萎,則血虛筋弛,爪甲脆薄。所以爪甲之寶,為肝為血。不寐而遊,血隨神耗;久視而勞,血從目涸;喜怒逾常,肝氣逆損;多欲不節,精微內竭。以上四者,練爪者不取。 
 

外壯第二

  兩臂外展挺直,雙掌直立,掌心向外,緩緩屈伸手指,如虎爪抓物,反覆導引,俾氣血外注指尖。


  《與古齋》有堅甲方,白芨生薑等分,切片水熬至濃汁,時時蘸塗指甲,此法試之有驗,然不宜內服,否則便秘。


用指第三

  凡大指按弦,觸處勿固著,隨聲進退,多行弧線,欲其著力分散,既不費甲,取音尤其曼妙。又或掌傾向左、按近甲根,五徽以下,用肉聲為主,以省指甲。或有磨甲成槽者,初覺容易按定,其實弦固槽中,位置不活,頓失圓轉,假令前後數槽,轉換須抬手指,音聲曳斷。


美甲傷甲

  今時美甲店用塑膠補甲者甚多,朋友用之,按奏頗不應手。習練或不妨事,然拆卸不便。且塑膠封固,真甲無透氣處,久之或生他弊,不宜多用。

來合肥復雅古琴社。

三、五好友聚於復雅琴社,

汲水、煮茶、焚香、操幔,

與古人隔空相望,

與友人心心相映。

從此,

人生不再寂寥無助。

…………

復雅古琴社

致力於古琴文化的普及與傳承。

在線上與線下,

為您提供

優質的古琴銷售、出租、教學輔導等系列服務。

復雅古琴社

位於

安徽省合肥市

蜀山區長江西路556號

天玥中心5幢502室

電話/微信:15105514641

相關焦點

  • 美國女性最長指甲紀錄保持者因車禍指甲斷裂
    原標題:美國女性最長指甲紀錄保持者因車禍指甲斷裂據英國《鏡報》報導,Lee Redmond保持著金氏世界紀錄中女性指甲最長的紀錄,但在一次可怕的車禍中她失去了長指甲。Lee從1979年起就沒剪過指甲。她每天都用橄欖油塗指甲,並用強化和拋光劑進行養護。她雙手的指甲最長的時候總長達到了8.65米,因此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中女性雙手指甲最長的紀錄。她說:「這只是個挑戰,我想看看這些指甲長到多長才會扭曲變形。很多次我都想剪掉它們,但就是做不到。它對我的意義很深遠。」
  • 古琴『輪指』怎麼彈?| 高宇古琴 教學視頻
    ——龔一老師《古琴新譜》帶點斜,是指三指的指甲背在彈弦時與弦不要平行,帶點自然斜向。此法可避免甲背碰擊還在振動的著的弦發出「叱叱」的聲音。不要高,是指輪指完後三手指不要抬太高,一般都在離弦二三公分處。練習輪指時必須注意音力度的平均、音色的統一。
  • 會不會彈古琴,露一「手」就知道了
    古琴蘊含著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其對於現代人而言,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進修。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古琴來慰藉心靈,在學習古琴的過程中來感悟人間的處世之道,古琴與人而言,更像是情感升華的「容器」,不同的聲音造就不同的意境。當然,我們流傳至今的琴譜和神話故事中也能發現,古琴也被人們賦予了不同於時代的精神寄託。有人彈琴,是為了尋覓知音,例如:伯牙和子期。
  • 寶寶指甲容易斷裂是什麼原因
    指甲是比較脆弱的一個身體部位,特別是嬰兒的指甲會比大人更加容易被折斷,所以一旦護理不好,則會容易出現斷裂的一個現象。不過嬰兒指甲之所以容易斷裂一般是因為經常性接觸水,或者一些化學物品等,甚至體內缺乏蛋白質,都會導致指甲的鍛鍊。
  • 指甲狀況,反映健康問題,指甲斷裂、凹痕、泛白反映什麼問題?
    指甲是女人的「第二張臉」,平時閒暇之時,我們女人最喜歡在指甲上面描摹點綴;指甲也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指甲與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從指甲上面,我們也能讀懂學多有關身體健康的問題。1、指甲無光澤,缺乏各種維生素從中醫的角度說,缺乏維生素的滋養,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B,指甲就會缺乏正常的光澤,也說明心血管健康處於亞健康狀態。這種情況下應該注意維生素的攝入了,菠菜、紅蘿蔔、青椒、南瓜、動物內臟、豆製品等等,都可以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B,注意適量攝入即可。
  • 【初識課程】指甲的修剪與養護
    由於古琴的音量偏小,彈琴時右手需要留一點指甲。指甲的硬度、長度和弧度形狀是影響古琴音色的一個重要因素。
  • 古琴初學指南
    頭胸要挺直,不可垂直首彎腰或斜偏;眼視左手按弦部位,肩要平不要聳起,背要直不要彎曲,兩膝分開,足跟相向,像八字形。  右指彈弦部位,應在嶽山與一徽之間。彈奏時指節要堅實靈活。當左指按弦在高音區時,右指彈弦要在一徽左右處,這樣可取音柔和。  左指按弦要用力著實。大指按弦時用甲肉相半(即用一半指甲、一半指肉按弦)。有時也純用指肉按弦,但不可純用指甲按弦。
  • 琴人必看:指甲修剪與保養方法
    問:彈古琴對指甲有何要求?古琴是用真指甲彈嗎?沒有指甲能彈古琴嗎?彈古琴指甲需要留多長?
  • 冬季古琴的保養
    古琴的尼龍包金屬弦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老一輩琴家研製成功的,已廣泛使用於古琴的習彈演奏,其特點是餘韻長、音色乾淨、價格便宜、易於保養、結實耐用、壽命長、不易磨手,是初學者的首選。還有一種是傳統的絲弦,蠶絲所制,優點是音色古樸、靜美,缺點是價格昂貴、不易維護、易斷弦、易跑弦、摩擦力大易損傷手指與指甲。絲弦更適合於有一定水平之後、能自如控制指法力度,達到「用力不覺」的琴友。
  • 彈古箏為什麼不用真甲,假指甲有什麼好處?
    學過古箏的人都知道,彈古箏是必須要佩戴指甲進行彈奏的,而且目前市面上能置換到的指甲也就數天然牛角指甲最為好用。那麼問題來了,古箏擁有2500多年的歷史,古人彈古箏的時候沒有什麼條件,他們都是用肉指進行彈奏,為什麼發展到今天大家卻廢棄了這一傳統呢?一、真指甲雖然很少有人不戴指甲彈奏古箏,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堅持原汁原味,使用真指甲進行彈奏。
  • 古琴價格太貴,不會挑選古琴怎麼辦?
    小甲是前兩天看《國家寶藏》裡面,有一曲《流水》頓時驚為天人,立志要學會古琴。去查古琴的功課後,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古琴,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簡直是當代社會人減壓必備。琴是彈也彈的不好,找買琴的地方退吧,還不一定會退,只會叫你花更多的錢進行升級,升級的琴也不一定是好琴。由於古琴本身質量的問題,也會導致初學者的指法會出現問題。這些在學琴過程中的出現瑣事很容易消磨初學者對古琴的熱情,喪失了對學琴的樂趣。
  • 為什麼指甲會變薄、脆且容易斷裂?或是身體給的「警告」
    女性可能會多關注一點,因為現在的女性都比較喜歡美甲,喜歡將指甲留的長長的,然後去做個美美的美甲,做完就覺得整個手都變漂亮了。除了這個,大家關心手指甲的時候,就是在剪指甲的時候了。指甲雖沒什麼特殊的,但是也要時常關注,因為指甲上也是能夠看出問題的,能夠反映出我們的身體是否有問題。大家可能會知道指甲上出現白點或者是豎紋,就是身體出現了問題。
  • 古琴彈奏一定要「蓄甲」嗎?
    關於彈古琴時右手是否蓄指,這是初學者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至於右手指甲應蓄多長為好,因人而宜,沒有定法,具體要根據個人的彈琴習慣,右手觸弦感覺舒服便好。 中國民樂中如箏、琵琶等樂器,右手彈撥不需蓄甲,常借用義甲來彈,即以金屬、牙骨、竹木等材料製成的義甲,如古箏今多用玳瑁來做義甲。為何古琴不需義甲,只能自蓄指甲呢?箏琵之義甲與琴之蓄甲,孰是孰非?誰優誰劣?
  • 指甲容易斷裂,是什麼原因?別忽視,可能是體內維生素不足的信號
    所以指甲出現問題,其實多半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表現。那麼,有些人發現自己的指甲特別容易斷裂,尤其是冬天,這是怎麼回事呢?指甲特別容易斷裂,特別是冬天,是什麼原因?若你的指甲其它季節都不斷裂,就是一到冬天容易斷裂,可能是氣候乾燥的原因。冬天是比較乾燥的季節,皮膚、頭髮、嘴唇和指甲這些地方,都特別容易感覺到幹。
  •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琴壎合奏《故園秋望》 古琴:趙家珍 壎:杜聰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只道中秋月將圓,卻怎知也有許多月圓人不圓的落寞愁緒,願一曲《故園秋望》能撫慰那些中秋不得歸的遊子。趙家珍,中國當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師承古琴大師吳景略先生,並得到張子謙、龔一、吳文光諸師的精心指教。她的演奏在繼承傳統中創出新意,深得吳派自然之趣。
  • 古琴這麼雅,為什麼你彈的這麼土
    最近還去無錫參加了一個雅集,竟然是在會議室裡搞的,彈琴的全是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有些人,你別看他彈古琴,但是怎麼看,怎麼難受。這個雅集上,我看到一位大叔上去彈琴,彈得一般就算了,畢竟是半路出家,主要是聽的很難受,一個字來形容:土。油頭滿面,一臉猥瑣,大腹便便。
  • 古琴泛音為什麼總是彈不響?
    泛音是古琴富有魅力的音色之一,與按音、散音共同構成古琴的三大音色體系,如用天、地、人三才來寓意此三種音色的話,泛音應位於天,被譽為「天籟之音」。泛音的原理是,手指對準徽位(泛音點)虛按在琴弦上(輕觸琴弦但不要用力按到面板上),右手彈相應琴弦,這時琴弦的整體振動在瞬間受到限制,變成以左手指的觸點為節點的分段振動。
  • 為什麼你彈吉他時總是有雜音?
    相信很多初學吉他的小白,在練習和弦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彈得好好的,突然就會有一聲「滋」的雜音,或者發出「悶悶」的聲音。
  • 入門篇|古琴指法及符號解析
    屍(擘):用大指甲背彈入,大指中末二節微彎,仰臥掌下,彈時急倒豎,虎口放開,其運動在中節與腕力並用。食中名三指平直,中節粘連,末節參差。禁指微翹,甲尖稍仰。    乇(託):大指倒豎,虎口張開,先肉後甲,向外託出。其運動在中節與腕力並用。
  • 古琴指法及符號解析
    減字譜的譜字,也就是指法符號,大多和現代漢語相吻合,現分三類敘述如下:    (1)古琴右手指法符號    彈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彈弦,彈的部位,一般在嶽山與一徽之間,高音區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彈出叫「出」,向身彈入叫「入」。不論彈入彈出,都略傾向琴面,音較豐滿。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要超過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