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萬物皆有靈,善待之則能天下安心,諸事和順

2020-11-22 詩詞隨筆閱讀欣賞

宋人陳普在一首詩中寫道:「放豚無跡竟西奔,著意追求孰用功。惟必操存能主敬,依然不離這腔中」(孟子 求放心)。這首詩的意思是從《孟子 告子上》中一段話裡發揮出來的。《孟子 告子上》原文是這樣說的:「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不行仁義者,不由路,不求心者也,可哀憫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楊伯峻先生這樣解釋:孟子說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放棄了那條正路而不走,喪失了那善良之心而不去找,可悲得很啊!一個人,有雞和狗走失了,便曉得去尋找,有善良之心喪失了,卻不曉得去尋求。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把那善良之心找回來罷了。

從字面上看,「求放心」是在講做學問,這樣解釋完全成立,但仔細推敲一下,孟子所講的學問不是今人理解的學術研究,而是「仁學」思想,「人性」問題的研究。孟子主張「人性善」,與荀子的「人性惡」截然相反。孟子從孔子「仁」的思想推演人性,認為人性本來純淨如初,如同嬰兒的天真無邪,因此保持和發揚人性的善良並施之於民才是人間正道。

從這個意義上看,孟子「求放心」就不只是單純的學問之道,而是如何「繕性」的問題了。雞犬丟失了都知道要去找回來,善的本性丟失了,難道就不知道要去找回來嗎?所謂「求放心」所要闡明的就是如何安置「善心」的問題,只有安置好「善心」了,才是做人的正道。

孟子為什麼特別強調安置「善心」,又如何理解儒家的這一「善心」?

孔子以「仁」為人性之根本,以此出發立身處世,施政於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順著這一思想繼續發揚,將「仁」學思想提升到治國理政的高度予以闡述,基於人性之「仁」而善待天地萬物,從而擴展了「仁」學,深化了「仁」學,為儒家思想取得意識形態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基礎。這是孟子的貢獻。

「求放心」最基本的內涵就在於,立身處世,做人做事,無論如何都要遵循善的本心,無論對人對事,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一視同仁,以誠相待,予以尊重愛惜愛護。唯有如此,才能獲得心靈的安逸妥帖,活得安心,活得自在。

不因「善心」不彰而隨波逐流,擱置善良;不因惡行泛濫而同流合汙,變本加厲,須知「仁心」乃人之根本,「繕性」乃安心之源,心安理得,當仁不讓才是人性之常道,人間之正道。守正知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能天地和順,天下安心,祥和美好。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公孫丑)。

「浩然之氣」是很形象的說法,孟子將「善心」作進一步的發揮,以天地正氣予以譬如,生動活潑的予以概述,從而闡明「善心」雖發軔於人心,卻合乎天地自然之道,至大至剛,沛然天地之間。

這就為董仲舒人副天數,天人合一的思想提供了依據或者啟發。董仲舒說:「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 露陰陽》)。此一思想經過張載《正蒙》的闡釋演化成「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中國哲學的這一傳統思想在今天不僅沒有過時,而且越來越顯示出特別的意義和魅力,尤其值得重視。

人類仰賴自然而生,生存所需取之自然,毫無疑問,自然是生存之根本。天地萬物皆為人所用,但絕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天地雖大,不可再生之資源卻又枯竭之慮,需要得到呵護愛惜。

這一點已經形成共識,但人類在呵護自然,愛惜萬物上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仍需提升認知高度。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需要有一個鮮明合理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今天的當今世界所面臨的的共同課題,也是人類社會不可延誤推卸的責任使命和擔當。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說「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這是捨本逐末。董仲舒說「天亦有喜怒之心,哀樂之氣」。天地萬物皆有靈,善待之則能天下安心,諸事和順。

2020年2月4日星期二

相關焦點

  •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一、萬物皆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血肉融合的整體關係,萬物都是由道生化演變而來,並無高低貴賤之分。而人類只有順其自然,萬物才可同生共榮,世界才能和諧發展。
  • 品聊齋之蛇人:日久漸生情,萬物皆有靈
    《聊齋志異》之蛇人在印度眼鏡王蛇被稱為神靈,那些養蛇人被稱為神靈的奴僕,可在中國古代也有養蛇人呀當然我們是用來表演的,就像表演雜技,以此來養家餬口。話說東郡有一個蛇人以表演蛇戲為生,這個蛇人養了兩條蛇,一條叫大青,一條叫二青。
  • 《變身特工》萬物皆有靈
    非常喜歡特工系列的電影,緊張刺激之餘腦洞無限大。《變身特工》除了腦洞大之外,立意高,還十分有趣,看完在豆瓣上立刻評了5分。沒看配音表,只是看了一眼特工蘭斯就覺得:這不是威爾·史密斯嗎?果不其然是他配音的。人物形象也是極其相似,嚴重懷疑創作方是用他做原型的。立刻聯想起李安前不久的電影《雙子殺手》,世界上最棒的特工,沒有之一。荷蘭弟這次一樣軟萌,與劇中的沃爾特極其神似。
  • 萬物皆有靈,修行能看到靈魂!
    人在得重病後,有一些人能說、能道、能吃、能喝,卻不認識自己的親人,也是另外靈魂主宰身體的表現。人看不到自己的靈魂,就像人看不到自己的面貌一樣;人對靈魂的不認識就像對自身生命的不了解一樣。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會發現,人不僅有靈魂,萬物皆有靈;而且靈魂是活動的、是有多個靈魂存在於一體的;靈魂是有思維的;靈魂的存在是有形象的。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人的靈魂是不滅的。
  • 萬物皆有靈,機器人也行?
    我認為這能幫助我們理解此種「似親密感」輕易產生的原因。關心與聯結之感源於與他人在一起時大腦所迸發的催產素以及內啡肽。如果這種情感是相互的,那最好不過。因此,其他動物之所以能夠與我們聯結是因為他們有相同的大腦化學反應。不過,即使對方沒有相同的感受,哪怕對方根本不是一個「人」,你同樣可以有感於它。你可以與不能對你動情的事物動情。
  • 小閒畫畫:萬物皆有靈(第一集)
    動物園裡要開大會,動物們蹦蹦跳跳全來了,有小腦斧,小兇許, 小海疼,發福蝶,大lai流,強勁怒,大蟒鞋,大ne魚, 大西幾,小白去,陀寥,大帶許,大窮貓,大諾陀,大你魚,丹鼎貨,小烏堆, 沒發怒,大飛饢, 小猴幾,大森森,小nia幾, 大雞居,小福泥,小蜜哄, 毛毛窮……萬物皆有靈
  • 萬物皆有靈,草木亦有心。
    心如止水鑑常寧 見盡人間萬物情 萬物皆有靈,草木亦有心。
  • 萬物有靈皆有愛——經典動畫《犬夜叉》穿越時空的愛戀
    同時還有四部劇場版動畫分別為《超越時代的思念》《鏡中的夢幻城》《天下霸道之劍》《紅蓮之蓬萊島》也都是製作十分精良的作品。想互相守護對方的兩人,卻因為覬覦桔梗和四魂之玉的鬼蜘蛛突然出來,並化身奈落設下連環計,導致桔梗與犬夜叉反目。並將犬夜叉封印起來,而桔梗自己也帶著四魂之寶化為灰燼。
  • 插畫師 7leaf | 萬事萬物皆有靈
    栢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這位插畫師——7leaf,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她可以將世間萬物都變成有靈魂的生命體,無論它本身是什麼!    對她來說,世間萬物皆有靈,看似平常的物什也有著自己的角色和靈魂。  而她則熱衷於發現這些神奇的靈魂,並以自己的筆尖構築一扇連接這個奇妙世界的大門。
  • 貴州遵義:萬物皆有靈,農人殺豬,狗狗卻衝過去叼走了屠刀
    沒想到大家把豬按倒要殺的時候,狗狗卻直接叼起屠刀就走,大家不禁感嘆「萬物皆有靈」!有網友惡狠狠地說「今年過年不吃豬肉,改吃狗肉!」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每當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殺過年豬,寓意過一個肥年。
  • 青藏高原,集萬物之靈,鍾天地之秀
    如果只聽名字是否有人會認為有一座高原名叫青藏高原。其實不然,青藏高原涵蓋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因此青藏高原的英文便是這兩個地方的合稱Qinghai-Tibet Plateau,並不是 Qingzang Plateau,看來六級考試考的不僅僅只有英語水平,還有中國的歷史知識啊!
  • 萬物皆有靈性,生命珍貴,請別傷害!
    為霜羽腫 - 為霜萬物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道教繼承了中華民族的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並認為:「一切含識,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血肉融合的整體關係,萬物都是由「道」生化演變而來,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人類順其自然,萬物同生共榮,世界和諧發展。高士們以「道」觀物,而非以「我」觀物。
  • 萬物皆有靈,請多一點敬畏和感恩
    但是,我相信,萬物皆有靈。日本文化裡有這樣一種意識,神棲身於世界萬物。日本神道教有一個八百萬神的概念,在日本的街道上行走,你會很容易發現路旁有很多小小神社,這些小神社裡供奉著的神明各式各樣,兔子、貓狗等各種有生命的小動物都被恭恭敬敬地供奉著。無生命的東西同樣也被珍視著,比如,有這樣一個節日,人們把自己家裡用斷了的鏽了的彎了的針,插進豆腐或者魔芋裡,然後供奉在小小神社裡。
  • 萬物皆有靈,人真的有靈魂嗎?
    大腦並不產生思維,是人的靈魂發出思維,通過大腦在人體中反應,人才會有此認識。有時人確確實實感受到心在想問題,所以有「心想事成」的說法,那是人的靈魂正呆在人的「心輪」這個部位。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會發現:人不僅有靈魂,萬物皆有靈性。
  • 靈性成長 | 萬物皆有靈,修行之人能看到靈魂
    人在喝醉酒時,有的人說了一些話,做了一些事,酒醒後,卻忘的一乾二淨,是人體其他靈魂主宰身體後的反應;人在得重病後,有一些人能說、能道、能吃、能喝,卻不認識自己的親人,也是另外靈魂主宰身體的表現。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會發現,人不僅有靈魂,萬物皆有靈;而且靈魂是活動的、是有多個靈魂存在於一體的
  • 小閒畫畫:萬物皆有靈(第二集)不入空門,亦向佛心
    去雞窩裡逮雞,雞會又飛又跳、塵土飛揚、啊啊亂作一團,一隻雞被逮走了,剩下的雞驚魂未定,拉著長音咕咕咕咕,也許是在說:嚇死了嚇死了……又也許,是在為同伴嘆氣,這些雞每天結伴出門找食吃,傍晚結伴趕回家,天黑了睡在一個窩棚裡,它們應該是互相認識的,有感情的。萬物皆有靈,不可妄欺生,草木亦有心,靜念自生長。人為靈長,縱不入空門,當有向佛心。
  • 萬物靜觀皆自得 ——讀程明道《秋日偶成》
    儒家主張的自然無為是有具體內容的,如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率性無為中包含著「義」和「理」,才能真正做到無為而無不為。如《中庸》所謂「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孔子讚嘆舜帝:「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電影《捉妖記2》推廣曲音樂 李玉剛霍尊《天地有靈》歌詞歌曲
    電影《捉妖記2》推廣曲音樂 李玉剛霍尊《天地有靈》歌詞歌曲  萬物皆有靈,是非難辨明。念尋呼與吸,泅渡一世紀。「剛」好遇見「卷珠簾」。「玉」見至美 「霍」然開朗。雙「俠」合璧 「妖」你同行!李玉剛 霍尊  「《捉妖記2》風雲再起版推廣曲」《天地有靈》  2015年,電影《捉妖記》叫好又叫座,小妖王胡巴呆萌形象深入人心。
  • 萬物皆有靈,寵物亦如是,你真的懂你的寵物嗎?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有著自己豐富的情感,卻殊不知萬物皆有靈,動物也有著自己的情感,它們也會知道誰才是對它們好的人。寵物雖然不會說話卻用它們的獨特方式來表達對於主人的依賴和不舍。每個喜歡小動物的人,心裏面應該都會隱藏著一絲悲痛和遺憾。在我很小的時候,小到已經忘記了小時候過往的一切,卻偏偏對一隻鴿子難以忘懷。
  • 「每日樂評」《2019諸事皆順》+(歌詞徵集)
    生意興隆通四海 新年住新宅腹肌多了八大塊和卡路裡say拜拜低碳生活綠色派 健康樂常在女:諸事皆順 諸事皆順新年接新春諸事皆順 諸事皆順新年皆鴻運諸事皆順 諸事順順新年接新春諸事皆順 諸事皆順新年皆鴻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