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如今提到世界海軍力量,南美或許是一個被人遺忘的地方。
其實,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也曾在世界海軍的排行中佔據一席之地。在「大艦巨炮」的時代,這三國家為了爭奪南美的海上霸權,也曾陷入瘋狂的軍備競賽,從歐美國家大肆採購戰列艦,其海軍實力甚至一度超越了美國。雖然,這個在前無畏艦時代發生事情,早已年代久遠。但是,這並不妨礙,這三個國家發展海洋的強烈願望。到了20世紀70年代之後,這些國家又一次開始了大規模地建設海軍。其中,巴西和阿根廷還通過採購二手航母,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航母俱樂部」成員。
只可惜,這三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遠不如所謂的「海軍」力量那麼搶眼,而沒有經濟支撐的海軍發展只能是曇花一現。所以,這三個國家的海軍在短暫的「強大」之後,又迅速的陷入了發展停滯。如今,阿根廷海軍已經衰敗不堪,智利海軍只能依靠「二手」戰艦維護海權,也只有巴西海軍還在勉力維持。就在南美曾經的海軍「三強」先後陷入發展停滯之時,秘魯海軍卻在悄無聲息之間,逐漸成為南美一支不可忽視的海上力量。
當然,提到秘魯海軍,所有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那兩艘老式的火炮巡洋艦。這兩艘二戰時由荷蘭建造的輕型巡洋艦,先後在1973年和1978年交付給秘魯海軍,並改名為「格勞海軍上將」號和「阿吉雷」號。從此以後,這兩艘滿載排水量12165噸,擁有兩座雙聯裝152毫米艦炮的巡洋艦,就成為秘魯海軍的名片。以至於「格勞海軍上將」經現代化改裝(加裝了8部「奧託瑪特」反艦飛彈),已經成為「飛彈巡洋艦」,「阿吉雷」號經過改裝成為「直升機巡洋艦」(可搭載3架「海王」直升機),都被人們所忽視。不過,無論如何改造和延壽,這兩艘二戰時期建造「老傢伙」,還是無法經受歲月的侵蝕,不得不退出秘魯海軍的序列。其中,「阿吉雷」號在1999年退役,而「格勞海軍上將」號則是熬到2017年才退出現役。
「格勞海軍上將」號巡洋艦雖然退役了,但是作為以南美太平洋戰爭時期的秘魯海軍名將格爾·格勞,決不能從秘魯現役海軍中消失。於是,秘魯海軍將原名為「蒙特羅」號飛彈護衛艦(FM-53),重新命名為「格勞海軍上將」號,並成為該國海軍新的旗艦。雖然,海軍上將從巡洋艦「降級」為護衛艦,但是似乎更有意義。因為,這艘新的「格勞海軍上將」號,是秘魯海軍自行建造的第一艘現代化軍艦。新的「格勞海軍上將」號,其實是義大利大名鼎鼎的「狼」級護衛艦,秘魯稱之為「卡瓦哈爾」級護衛艦。秘魯海軍從義大利訂購了4艘同型艦,前兩艘由意國內船廠建造完工交付秘魯,後兩艘則在秘魯國內的SIMA(ServicioIndustrialdelaMarina)造船廠建造。
作為秘魯國內建造的第一艘現代化的護衛艦,新「格勞海軍上將」號在1976年6月16日安放龍骨開工,1982年10月8日下水,1984年7月29日完工服役。這艘滿載排水量達到2525噸的戰艦,動力系統為CODOG柴燃交替方式,安裝2臺GE/菲亞特LM-2500燃氣輪機、2臺GMTA230-20柴油機,最大航速可達到35節,續航力4350海裡(16節航速);主要武備為1門單管「奧託·梅萊拉」127毫米,8座「奧託瑪特」反艦飛彈發,1座8聯裝「海麻雀」MK-29艦空飛彈發射架,此外還搭載一架艦上搭載有1架AB-212多用途反潛直升機。可以說,這樣配置的護衛艦即便到了現在也並不過時。雖然,首艦「卡瓦哈爾」號在2013年已經退出現役。但是,秘魯在2004年—2006年期間,又從義大利引進了4艘退役的「狼」級護衛艦,使其總數達到了7艘。
當然,擁有7艘「狼」級護衛艦,並沒有讓秘魯海軍志得意滿,反而加速了其在水面艦艇的新發展。在2013年,秘魯海軍就準備從法國採購2艘「阿基坦」護衛艦。不過,秘魯海軍的經費也並不充裕。所以,優先發展了兩棲作戰艦艇。為了加強兩棲作戰實力,秘魯海軍先從美國引進了3艘「新港」級坦克登陸艦,更名為「弗雷斯諾」號、「聖貝納迪諾」號、「拉辛」號。此後,又從韓國引進技術,自行建造了滿載排水量達到11390噸的「皮斯科(Pisco)」級船塢登陸艦。首艦「皮斯科(Pisco)」號,在2018年服役,可以說完美地填補了「格勞海軍上將」號巡洋艦退役之後,秘魯海軍沒有萬噸艦的空白。
相信,一旦時機成熟,秘魯海軍必然還是會重新採購「阿基坦」護衛艦。即便這兩艘護衛艦暫時還沒能加入秘魯海軍。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秘魯海軍的實力,其實已經超越了阿根廷,與巴西、智利成為新的「南美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