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鷹」美軍「黑鷹」隱身直升機照片曝光引關注

2020-12-22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美「戰爭地帶」防務網站公布的「黑鷹」隱身直升機照片
墜毀在賓·拉登居住院內的「黑鷹」隱身直升機尾槳

近日,美「戰爭地帶」防務網站上刊出一張「黑鷹」隱身直升機全身照,引起外界高度關注。這張照片與9年前一樁轟動事件相關。

2011年5月1日夜,美軍實施代號為「海神之矛」的聯合特種作戰行動,擊斃世界頭號恐怖分子賓·拉登。在這次行動中,美軍出動多架直升機,成功避開防空雷達完成突襲,但其中一架「黑鷹」直升機墜毀。為保守秘密,美軍在匆忙中對其機身進行爆破,但殘留的尾槳和部分尾梁顯示該機採用隱身設計。此後很多年,這種隱身版「黑鷹」直升機一直沒有解密。直到這張照片出現,才掀開了其神秘面紗的一角。

美軍的隱身直升機夢

據「戰爭地帶」防務網站報導,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90年代,拍攝地點可能位於美陸軍航空兵第128旅在維吉尼亞州尤蒂斯堡的基地,也可能位於「51區」。第128旅為美陸軍航空兵技術辦公室(又名飛行技術管理局)提供技術驗證服務,該辦公室負責美陸軍先進直升機的研發工作。

據該網站介紹,美陸軍隱身直升機項目由來已久,早在1977年就提出隱身直升機概念項目,對下一代直升機進行隱身設計。該項目與美陸軍先進複合機身計劃一起,催生出S-75全複合直升機技術驗證機。該機採用全複合材料取代金屬,具有更高強度、更輕重量和更低成本。原型機於1984年7月首飛,1985年4月技術封存前,先後進行大量測試。該機融合當時前沿隱身技術,機身下部採用菱形設計,可有效折射雷達探測波,一定程度上實現對雷達探測的隱身。同一時期,美國貝爾公司在OH-58D「奧奇瓦」偵察直升機基礎上推出OH-58X驗證機,對直升機機頭等進行隱身設計。

美陸軍首次將隱身技術全面應用於直升機,是在著名的RAH-66「科曼奇」武裝/偵察直升機項目(簡稱「科曼奇」項目)上。該項目旨在開發一型雙發單旋翼隱身直升機,替代「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和OH-58D「奧奇瓦」偵察直升機。「科曼奇」直升機採用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技術,包括整體隱身、機身多面體圓角設計和發動機進氣口設計等,被稱為「直升機中的F-117」。由於研製難度大加上成本持續高漲,該項目於2004年被叫停。

「科曼奇」項目夭折,一度令外界誤以為隱身直升機的研製就此落幕。殊不知,在該項目背後存在「黑鷹」隱身直升機這一秘密項目。若非在刺殺賓·拉登行動中墜毀一架,外界很難知曉這一神秘機型存在。

隱身「黑鷹」的秘密

從公布照片看,這架外形奇特的「黑鷹」隱身直升機並非是擊斃賓·拉登行動中的墜毀機型。後者殘骸顯示該機尾槳採用隱身設計,而照片上這架「黑鷹」隱身直升機採用普通尾槳,因此可能是早期型號。儘管如此,從這架「黑鷹」隱身直升機上仍可看出諸多技術特徵。

分析認為,這架「黑鷹」隱身直升機是在EH-60A/L「黑鷹」基礎上改進而來,明顯特徵是尾梁兩側的電子戰天線,這種鞭形天線在普通「黑鷹」直升機上看不到。EH-60A/L是「黑鷹」家族中的電子戰/情報收集直升機,配備AN/ALQ-151機載通信電子戰系統,可攔截敵方電子信號並定位,同時展開電子幹擾。其中,EH-60A「黑鷹」是電子戰直升機,攜帶AN/ALQ-151(V)2系統;EH-60L「黑鷹」是情報收集直升機,裝備更新型AN/ALQ-151(V)3系統。

這架「黑鷹」隱身直升機尾梁兩側還安裝有4個偶極天線,機身下疑似安裝向後摺疊的鞭形天線,這些均是阻塞式通信幹擾系統的一部分。機頭兩側分別有一個飛彈告警傳感器,另有兩個相同傳感器應位於機身側門後部,以提供360°全方位預警。該機還配備一對短翼,類似MH-60L/M「黑鷹」特戰直升機上的武器掛載短翼。

這架「黑鷹」隱身直升機最顯著特點是對機身、主旋翼、發動機進氣道和排氣口的極度改裝。主旋翼上,巨大的隱身槳轂將主軸完全遮蔽。機身也應塗有隱身塗料,這些與OH-58X驗證機的設計類似。由於進行隱身處理,原本圓滑的機身變得稜角分明。發動機經過處理後,熱排放量降低,進而提高雷達和紅外隱身能力。此外,S-75全複合直升機技術驗證機的複合材料技術也應被採納。

與擊斃賓·拉登行動中的那架「黑鷹」隱身直升機不同,這架「黑鷹」隱身直升機沒有對尾槳進行隱身處理。這或許表明,當時的技術關注點仍在直升機前半球,以確保能夠躲避前向雷達探測,穿透重兵防禦區域。

從時間上看,照片上的「黑鷹」隱身直升機應與「科曼奇」項目處於同一時期。該機最初可能作為「科曼奇」項目技術驗證機存在,在後者終止發展後,由於技術難度較「科曼奇」直升機大幅降低,最終得以發展。

直升機隱身有多難

近年來,隨著隱身技術走向成熟,各國陸軍航空兵對用於特種作戰的隱身直升機呼聲變高。然而,直升機隱身並非易事。除需對雷達探測隱身外,還要實現對紅外探測、音響探測和目視隱身。

由於直升機外形構造複雜,一架直升機往往由多個不規則機體組件構成,因此在雷達波照射下可產生大量散射波。要實現雷達隱身,除採用吸波材料外,還必須提高機體隱身設計。在這方面,「黑鷹」隱身直升機難以與採用全隱身設計的「科曼奇」直升機相比,後者的雷達反射面積比普通直升機縮小100倍。為此,「黑鷹」隱身直升機還必須依靠超低空突防等傳統技術躲避雷達探測,這將使其落入敵防空武器殺傷圈。

相比雷達隱身,紅外隱身和降噪技術較容易實現。「科曼奇」直升機上有一整套抑制紅外和噪音信號措施,幾乎被「黑鷹」隱身直升機全盤採納。視覺隱身是「黑鷹」隱身直升機的一大短板。彌補辦法是採用黑色塗裝和夜間突擊戰術,藉助夜幕掩護快速滲透。

目前,多國已展開對隱身直升機的研製。由於成本和技術原因,採用全隱身設計的直升機在短期內難以出現。相比之下,「黑鷹」隱身直升機採用模塊化改裝套件,降低可探測性的做法更具現實意義。

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虹攝

相關焦點

  • 美軍「隱身黑鷹」直升機曝光,科幻感十足,曾參與獵殺賓拉登
    早在2011年5月,有消息透露稱美軍在獵殺賓拉登的行動中就首次使用了「隱身黑鷹」直升機。但是對於隱形直升機的相關技術,美國從未公布過,一直是其高度機密。直到目前,美國方面才首次將這款「隱身黑鷹」直升機的照片爆出,人們才得以一睹真容。
  • 獵殺賓拉登的美軍神秘直升機首次曝光,外形科幻出人意料
    ▲掉落在當年行動現場的隱身"黑鷹"直升機的機尾部殘骸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美劇《獵殺賓拉登》中出現的融合了眾多人們想像成分的隱身"黑鷹"直升機全尺寸概念模型(圖片來源於:網絡)不過,在那次之後,除了因在行動中墜落的隱身"黑鷹"直升機的機尾部殘骸被媒體曝光之外,關於這款隱身"黑鷹"直升機的信息基本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甚至連其一張清晰完整的照片都沒有。
  • 獵殺賓拉登行動之後近十年 隱身版黑鷹終於曝出首張真機照片
    自身軍迷對這張照片自然不會陌生:獵殺賓拉登行動中遺落隱身黑鷹尾槳。 【大軍事消息】2011年5月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海豹六隊從阿富汗越境巴基斯坦擊斃賓拉登時,動用的神秘「隱身黑鷹」直升機,在九年之後,終於現出真容。
  • 小鳥直升機比黑鷹直升機還厲害?看黑鷹墜落,我們就知道了
    小鳥直升機,在直升機家族中可是「赫赫有名」。相比其它直升機不是虎,就是鷹來命名。小鳥直升機的名字可是可愛的多。當然小鳥這這名字它也是名副其實的。小鳥直升機它確實小,它的空重不到7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為1.6噸,它在軍界和民界都非常受歡迎。
  • 黑鷹直升機價高質次,五大原因導致墜毀:已墜毀332架黑鷹直升機
    美國UH-6黑鷹直升機在今天又出事了,這種直升機讓中國人熟悉,還是通過電影「黑鷹墜落」開始的。2019年12月5日,美國明尼蘇達州國民警衛隊一架黑鷹直升機墜毀,才不到1個月,結果在今天,又有1架黑鷹直升機,墜毀造成8人死亡。
  • 直升機也能隱身?海豹突擊隊滲透巴基斯坦,突襲賓拉登全靠它
    當天夜晚,23名DEVGRU隊員、1名翻譯人員分別登上兩架MH-60"黑鷹"直升機,從北約駐阿富汗賈拉拉巴德的軍事基地起飛,接著夜幕的掩護飛出阿富汗,進入巴基斯坦飛向阿伯塔巴德。同時美軍還抽調了4架CH-47D重型直升機作為後備支援部隊,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北約戰機也處於戰鬥值班狀態,以防巴軍發現美軍行動進而派遣戰鬥機阻撓。
  • 美國黑鷹直升機加入軍隊40年,從未宣布退役,整體性能是最大優勢
    而且除了民用客機之外,還研發出譬如戰鬥機、預警機、轟炸機以及無人機,甚至直升機也是其中之一。說到直升機,這款武器在軍隊中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快速對敵軍地面部隊發動打擊,同時也能承擔運輸士兵和物資任務。此外在民用領域,直升機還承擔搜救任務,可以說飛機的誕生讓人類文明得到新的發展。
  • 這架直升機至今沒有清晰照片,曾參與絕密任務
    黑鷹的外形大家都耳熟能詳,關於它的圖片網上多的是,堪稱上境率最高的直升機。但是,要說目前大家都想看到的卻是一款早在2011年就已經亮相,但是至今還沒有一張照片流出的「隱形黑鷹」,「隱形黑鷹」曾經參與了2011年擊殺蓋達組織首領賓·拉登的行動,但是這型直升機的外形至今仍然不為人所知,所有軍事分析師、模型師與電影道具師只能憑想像力腦補。
  • 中國「直20」已經在大量列裝,為何美軍還在用老舊的黑鷹直升機
    眾所周知,由於中國經濟的迅飛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也有了極大了提升,相信很多朋友一直羨慕好萊塢大片中的美國大兵在戰場中使用黑鷹直升機的場景,但是現在這種羨慕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中國自主研發國產直20通用直升機也已經在解放軍部隊中大量使用了,中國陸軍部隊也有了自己直升機座架,正式成為中國的空騎兵
  • 黑鷹直升機加入美軍已40多年,毫無退役跡象,通用性是最大優勢
    文/山峰大名鼎鼎的「黑鷹」已經在美軍服役了已經40多年了,生產量已達4500架之多,就算美軍有了其他新直升機,也不肯將其淘汰。正應了一句只有經受戰場考驗的裝備才是好裝備。「黑鷹」是美軍陸航部隊的主力,已經成了美軍對外宣傳的符號,結實好用,簡單便宜是其最大的優點。
  • 黑鷹又墜落?中國買的黑鷹也墜毀過多架,直升機遠比飛機危險
    黑鷹直升機軍迷們都不陌生,一提到它,所有人都會首先想起《黑鷹墜落》這個電影,也就是1993年美軍三角洲部隊的黑鷹直升機在索馬利亞被民兵武裝擊落並造成顯著傷亡的真實事件。▲真實戰鬥中美軍直升機航拍的「黑鷹」墜毀現場此事件造成多名三角洲特種兵陣亡自此以後,但凡想起「黑鷹」直升機,必然聯想到「墜落」,仿佛這種直升機的特點就是摔摔摔。如果歷數一下「黑鷹」的事故,也的確不少。
  • 美黑鷹直升機墜毀
    美國陸軍時報8月29日報導,美國陸軍對外發表聲明稱,當地時間8月27日,美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一支部隊在加利福尼亞州科羅納多附近進行例行訓練時,一架黑鷹直升機突然發生意外墜毀,上演了黑鷹墜落,導致多人傷亡。美國陸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這次黑鷹墜落至少導致了兩名士兵死亡、三人受傷。
  • 大名鼎鼎的黑鷹直升機,民用版本獲多國青睞,波蘭計劃大量採購
    「黑鷹」和「阿帕奇」應該是直升機界知名度最高的明星了,甚至還有人以前者為比喻拍了一部電影(《黑鷹墜落》)。不過相比於「UH60」這個常見編號,「S70」才是其分布最廣的姓名。目前波蘭已經裝備了S70「黑鷹」直升機的最新版本「i型」,那麼這與我們印象中的UH60「黑鷹」有什麼區別呢?
  • 直20獲得「中華田園鷹」外號,產量將超3000架?不遜色於「黑鷹」
    自2019年正式服役以來,直-20通用運輸直升機就一直是軍迷們關注的焦點。因為早造型設計上和美制「黑鷹」頗有幾分相似,直-20也獲得了「中華田園鷹」的外號。從央視等權威媒體的報導可以看到,在陸續衍生陸海空多個版本機型後,「中華田園鷹」的服役數量也在急速激增。
  • 「黑鷹」直升機墜毀重創臺軍高層
    中時電子報稱,為了淘汰老舊的UH—1H直升機,臺軍2008年斥資近850億元新臺幣,向美國採購60架「黑鷹」,其中15架移交「內政部空勤總隊」使用、15架移交空軍使用,陸軍保留30架。移交給「空勤總隊」的「黑鷹」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長官視導行政專機」,失事直升機就是負責此工作。    近5年來,「黑鷹」直升機在全球各地已發生10起墜毀事故,僅臺灣一地就已是第二次。
  • 青藏高原的美式裝備:S-70黑鷹直升機
    1984年6月我國與美方籤訂價值1.5億美元合同,包含24架單價為600萬美元的S70黑鷹直升機,3套單價為78萬美元的外掛式副油箱系統,以及維護直升機所需要的設備等,隨後我方派出8名飛行員和相關地勤人員進入美國培訓。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美國的黑鷹直升機代號不是UH-60嗎?這裡怎麼變成S-70了呢?其實S-70是黑鷹直升機公司編號,進入美軍服役後在美國軍方代號才是UH-60。
  • 「科曼奇」隱身武裝直升機,美軍準備將其打造成陸航主力機型
    上世紀80年代,美軍對戰機隱身技術特別的迷戀,萌生了開發隱形武裝直升機的計劃,欲打造直升機中的F22,擬用5000架隱身直升機來取代服役時間過長的OH直升機,1991年通過競標,美國波音西科斯基公司拿下了新型武裝直升機的採購合同,並正式為這款未來的隱身直升機命名為「科曼奇」,設計成功服役後
  • 《黑鷹墜落》根據著名的真實歷史「黑鷹事件」改編,美軍被虐屍,克.林頓立刻召回美軍(免費在線觀看)
    / 黑鷹計劃 / 黑鷹15小時 美軍於1993年10月2日計劃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抓捕大軍閥艾迪德(Maxamed Faarax Caydiid),但由於情報的失誤,美國兩架黑鷹直升機被RPG火箭筒擊落,並引發了整個城市的人攻擊美軍。
  • 為何在黑鷹墜落中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3000人,卻說美軍行動失敗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黑鷹墜落》這部電影,電影中對於美軍在這次行動中的失敗原因,進行了一個比較詳細的呈現,當然有小部分地方也做了一些改動,當你看到美軍被圍攻時,美軍被當地武裝分子拖出來凌辱的時候,確實會有一種美軍行動失敗的感覺。
  • 黑鷹都無法實現的技術,直20成功擁有,核心技術讓其「自嘆不如」
    大型運輸直升機作為陸航部隊的中堅力量,可以迅速運輸多名士兵迅速抵達指定地區。而且在戰爭中一款優秀的運輸直升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美國軍方裝備的UH-60「黑鷹」直升機,是麾下的一款「王牌武器」之一,而且還在「黑鷹」的基礎上衍生出多個版本,比如說「夜鷹」、「鋪路鷹」、「戰鬥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