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四招,不被寶寶的壞情緒牽著走,做個溫柔寶媽

2020-12-27 騰訊網

文/羊駝媽媽

有很多家長經常抱怨:「我也想做一個溫柔的寶媽,但是有時候寶寶脾氣太壞,我就難免也火氣上頭,對孩子發火。」

由於嬰幼兒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常常會做出一些讓父母生氣的不理智行為。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寶寶的壞情緒牽著走,學會理智的去包容和應對孩子的壞情緒,才能成為一個溫柔的寶媽。

王女士是一個新手媽媽,她大學畢業就和校園戀人走入婚姻,生下寶寶。自身年紀不大還是一個孩子,卻已經需要承擔起養育女兒共同成長的責任。所以經常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應對。

女兒今年才剛剛兩歲,讓王女士發愁的是,孩子仿佛突然之間變得脾氣暴躁,經常會大喊大叫,尤其是當某些要求沒有被父母滿足的時候。

比如前幾天女兒想看動畫片,但是當時王女士忙著做飯,雙手沒有空閒,為女兒操作平板。就讓女兒等幾分鐘,但是沒有想到,女兒卻不理不聽,自顧自的開始大聲喊叫。直到王女士匆匆放下手裡的食物,為她調好平板才恢復安靜。

其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面對同樣的難題,仿佛孩子到了2-3歲,突然之間就會出現各種壞情緒。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完善,無法確切的表示出自己的想法,只能通過壞情緒的抒發來表達不滿和吸引家長的關注。

寶寶的壞情緒,通常都有哪些具體表現?

1.大喊大叫

有些小朋友就像王女士的女兒一樣,一有不順心就開始大喊大叫。被冷落了要喊,被拒絕要喊,哪怕是自己積木搭的不好也要喊幾聲。而家長通常害怕孩子的喊叫影響健康,就會無限的妥協,滿足孩子的要求。

2.咬人打人

還有一些寶寶喜歡咬人和打人,在無法掌控自己情緒的時候,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激烈情緒反應。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寶媽身上傷痕累累,出現一個小小的齒痕。

3.摔東西

也有一些寶寶會變得喜歡摔東西,他們往往順手拿到身邊的事物,不停的投擲在地上發洩內心的不滿。所以家長需要把一些危險易碎的物品仔細存放好,不要放在孩子能夠輕易觸碰到的地方,以免造成危險。

其實寶寶身上出現壞情緒是成長當中的必然現象,這是孩子在學習如何表達內心和調整情緒的一門課程。當然這門課程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和引導,只有親子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夠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也能夠促使家長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溫柔媽媽。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寶寶的壞脾氣?

1.不要嚴厲呵斥

首先面對寶寶的壞脾氣,家長不要一上來就急吼吼的嚴厲呵斥。有時候家長的呵斥可能會在當時起到讓寶寶安靜的效果,但是事實上孩子卻把這些負面情緒積壓在內心,很有可能會加劇孩子的憤怒情緒。

讓孩子私下裡通過別的方式去進行排解,這就導致寶寶在家長的眼前和眼後出現不同的表現,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2.詢問發脾氣原因

家長應該耐心的去詢問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因為在孩子講述的過程當中,也是在抒發自己的情緒。很多孩子講述完了,情緒也緩和了大半。而且詢問原因有助於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的內心,有針對性的給予孩子引導和幫助。

3.轉移孩子注意力

家長可以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暫時脫離內心情緒的控制。變得可以快速擺脫不好的情緒,重新恢復開心的狀態。比如遞給孩子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或者帶孩子一起去做一些其他事情,等孩子徹底冷靜下來之後,再和孩子進行溝通。

4.給孩子立規矩

當寶寶出現壞情緒,並且在壞情緒的作用下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行為,此時家長就應該準備給孩子立下規矩,明確的告訴孩子哪些行為可以做,哪些行為不可以做。

因為孩子自身是對世界了解不夠,並不能夠很好的規範自己的行為,所以家長需要通過溫和有力度的語言去幫助孩子明確規矩的存在。教會孩子尊重規矩,遵守規矩。

成年人尚且會被負面情緒所左右,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更何況是各項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善的幼兒呢?

所以面對寶寶的壞脾氣,我們還是應該以包容和理解為主,積極的進行各種應對。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及時的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調節自身情緒狀態,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在面對寶寶的壞脾氣時,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理解情緒表達

家長需要理解寶寶的壞脾氣和這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其實都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

不要輕易的給孩子貼上不聽話不懂事的標籤,而是應該通過寶寶的壞脾氣了解到孩子的內心情緒,適時的給予引導和幫助。教會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能夠合理的調節自身的負面情緒,不再受到壞情緒的幹擾。

2.家長做好榜樣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需要為孩子做好榜樣。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展現出情緒不穩定的一面,發火訓斥孩子,和愛人發生爭吵等等。那麼不但會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傷害,導致孩子養成敏感脆弱的性格,內心缺少安全感。

同樣也會讓孩子去模仿家長的行為,把發火當成排解情緒的唯一方式。

3.適當給予獎勵

當孩子在父母的教導之下,初步掌握了控制情緒的方式,已經能夠漸漸的規範自己的行為,不再動輒發火大喊大叫。

那麼家長可以試著去給予孩子小獎勵,比如孩子期盼已久的小零食,或者是一朵小紅花。鼓勵孩子在控制自己情緒的行為中得到快樂和成就感,幫助孩子變得更好。

拿破崙說過:「能夠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加偉大。」

一名合格的父母應該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指引者和幫助者,所以我們應該以理解和包容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壞情緒。如果不想被孩子的壞情緒所感染,那麼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你的寶寶有壞情緒嗎?你您是如何應對寶寶的壞情緒的?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寶寶不願做「伏地魔」,三個月還一趴就哭,寶媽學會引導很重要
    ,可能是在寶媽懷裡「安逸」慣了,想讓寶寶鍛鍊學會自己趴,寶寶卻不願意做「伏地魔」,往往哭給你看來抗議。寶寶不做「伏地魔」一趴哭,引起婆媳大戰婷婷的寶寶都快四個月了,但還不會自己抬頭,她心理比較著急,擔心寶寶會有發育遲緩的問題,影響到以後的發育。
  • 夜奶是「會呼吸的痛」,寶媽學會這幾招,輕鬆幫寶寶斷夜奶
    「夜奶」是指還未斷奶的寶寶在夜間,一般是半夜12點到早上6點之間,進食母乳。對於母親來說,會頻繁打斷母親夜晚的休息和睡眠,而對於那些生完孩子之後就參加工作的母親來說,更是苦不堪言。很多寶媽都希望儘快給寶寶戒夜奶,但是卻找不到好辦法,總是反覆失敗,其實給寶寶戒夜奶並不難,只是寶媽沒找對方法。寶寶吃夜奶的危害1、影響寶寶睡眠。
  • 寶寶可以完成這3個動作,說明快能「翻身」了,寶媽要正確引導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卻有一定的規律,有些人說「三翻六坐」,意思是指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可以學會翻身,6個月的時候可以坐著。但是「三翻六坐」只是一個參考,有些寶寶很早就可以學會翻身,而有些寶寶到了五六個月仍然不會翻身。
  • 【寶寶心理學】寶寶情緒失控 七招教你巧應對
    我們都知道,嬰兒從剛出生時就會哭,並用這一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當他們慢慢長大,具備語言能力後,就會逐漸捨棄掉這種手段,但偶爾還是會用「哭」來表達不好的情緒。  比如,2歲左右的寶寶往往注意力很不集中,因此會讓父母感覺是孩子的情緒波動大。當孩子學會一項新技能或是完成新任務時,他們會非常高興,情緒是豔陽高照;而當他們遭受到挫折或是行為不被認可時,就會表現出不滿和憤怒。
  • 寶寶哭鬧不回應真的管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寶媽冷處理只有傷害
    文|小豆芽育兒記在聽到寶寶哭鬧的時候,相信每位寶媽都會從心疼到煩躁,尤其是比較敏感的寶寶,無時無刻都在用哭泣表達自己的情緒,餓了會哭,困了會哭,這讓多少寶媽失去了耐心。寶寶哭鬧,新手媽媽一個頭兩個大小趙的寶寶剛滿五個月,因為是新手媽媽小趙對寶寶可以說是非常用心,生怕自己的做不好,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可偏偏小趙的寶寶又是一個「愛哭鬼」,每天能哭個好幾回,這讓原本好脾氣的小趙,也失去了耐心。
  • 你的壞情緒,會毀了孩子一生
    醫生在了解了冉冉的成長經歷後發現,她的爸爸是個很衝動暴走的人,常常發火,經常一個不開心,就對著她和媽媽一頓怒罵。父親對著家人,發洩自己壞情緒的行為習以為常,卻給年幼的冉冉留下了負面影響,冉冉常常因此惡夢頻繁,甚至於後來做出的自殘行為。
  • 孕婦情緒總失控?4招教孕媽穩如泰山,做晴天媽媽生健康寶寶!
    另外懷孕期間,由於孕婦體內激素水平出現異常變化,這也導致不少孕婦在孕期會情緒失控,甚至嚴重的,會患上孕期抑鬱症。但小編在這裡要對各位孕媽說,孕期一定要控制情緒,你的每一次情緒變化都會影響著寶寶。今天我們就聊聊,孕婦該如何控制情緒,只有做晴天媽媽,才能有個健康寶寶!
  • 一歲後的寶寶們要學會做什麼呢?
    寒冷的冬天來了,小寶寶的外出減少了,呆在家裡的時間多了,這種情況下有些寶寶就會出現煩躁的情緒 ,這時候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就會問在家能幹什麼呀?怎樣才能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呢?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這時,父母無論是斥責、懲罰,還是勸說、安慰,都只是在「告訴」孩子——你們的消極情緒不被接受。像貝拉媽媽,平靜地陪伴著孩子、接納孩子的「壞脾氣」、讓他們痛快地釋放出情緒,或許是幫助孩子從情緒中走出來的好方式。
  • 寶寶最難帶的4個階段,熬過去,寶媽就解放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新手父母沒有育兒經驗,覺得他特別難帶,但其實剛出生的寶寶好帶很多。因為他的活動範圍比較小,當寶寶逐漸長大後,你會發現他越來越難帶。尤其是處在以下4個階段時,能頻頻讓父母崩潰,不過如果熬過這幾個階段,寶媽基本上就解放啦!
  • 哭鬧——寶寶表達情緒和需求的重要方式,寶媽寶爸如何正確理解?
    寶寶哭鬧是十分正常的事兒,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或者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如果身體或心理上不舒服,想讓寶爸、寶媽知道的話,只能通過哭鬧來進行表達;即使寶寶會說話,在遇到某些情況的時候,
  • 寶寶趴著是好是壞?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寶媽別錯過
    小艾是一名新手寶媽,寶寶才出生不到兩周,小艾也處於月子期間,家裡的老人身體都不是很好,想要給老婆和孩子更好照顧的丈夫便花高價提前預定了一個月嫂。 當小艾和孩子出院回到家後,月嫂如期來到了家裡,幫助小艾恢復身體,給小艾做月子餐,更多的時間就是照顧新生兒了。
  • 爸爸是雙胞胎,1歲寶寶傻傻認不出人的模樣,逗樂一旁寶媽
    寶寶的發育問題一定是父母極其重視的,許多新手寶爸寶媽還會購買許多書籍,或者加入一些育兒交流微信群裡學習。而新手爸媽第一重視的就是孩子的認知能力,比如:首先教會孩子認和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然後才會教孩子講別的詞語。
  • 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給娃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原來「壞媽媽」也是寶一位飽讀詩書的母親,一定能培養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孩子;一個謙謙君子般的孩子,背後的母親定是通情達理之人;善良勇敢的孩子,他的母親一定積極樂觀,十分陽光。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母親,她們善良慈愛,對待孩子格外溫柔,會如同春日裡的細雨,默默地滋養著孩子的心田。
  • 一到凌晨四點多,寶寶就哼唧哭鬧?寶寶的求助信號,寶媽要懂
    導讀:一到凌晨四點多,寶寶就哼唧哭鬧?寶寶的求助信號,寶媽要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到凌晨四點多,寶寶就哼唧哭鬧?
  • 萌媽撒嬌,寶寶樂壞了,這大概是穿尿不溼的「混得最慘」的一次
    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 都說現在的寶寶個個都是小人精,雖然說年齡小,但是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應付的,可以說是越來越難帶了。而相對應的如今的家長們也是毫不遜色的,甚至和孩子進行對比的時候,有些家長還是略勝一籌的。所以說,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可以說也是鬥智鬥勇的一個過程。
  • 寶寶入睡難?是習慣不好,五個方法培養寶寶自主睡覺,寶媽快試試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寶寶的睡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真的非常健康,有些寶媽就會頭疼,睡眠重要大家都知道,可寶寶卻不知道,每天睡覺特別困難,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如何讓寶寶秒睡,培養自主睡眠真的很重要,5個方法寶媽可要牢記小高的寶寶如今6個月大,平時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女寶寶,可最近寶寶的情緒卻不高,白天總是蔫蔫的,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的情緒卻高漲,入睡特別難。
  • 哺乳期間,寶媽這幾個行為很容易回奶,不想寶寶餓著請避開!
    想要寶寶健康的成長發育,離不開寶媽的營養供給,最重要的當屬媽媽的奶水了,如果寶媽奶水充足的話,那麼寶寶也能夠吃得飽,若是哺乳期遭遇「回奶」現象,那寶寶少不了餓肚子了。其實回奶主要是因為寶媽經常做這三件事。1、寶媽情緒起伏寶媽在生產之後,處於一個非常無助的境況中,需要家裡人都幫把手,但很多時候,家人的照顧和關心是不到位的,在面對老公、婆婆等人際關係時,寶媽很可能會出現非常多的負面情緒,委屈、憤怒、傷心、壓抑、煩躁等等,這些情緒都會對寶媽的身體產生影響。
  • 寶寶喝奶量突然減少?可能是「厭奶」了,這5個方法讓寶寶多喝奶
    寶寶奶量突然減少,解決寶寶「厭奶」問題,這五個方法寶媽了解下小萱是一位95後新晉寶媽,寶寶如今4個月了,平時寶寶是奶量很大,除了正常母乳餵養,有時候還會和一些奶粉,補充一下。一般「厭奶」會持續1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寶媽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先不用慌張,先觀察寶寶是否健康,如果身體沒有其它異樣,寶媽可以先使用已下5個方法來增加寶寶吃奶量。寶寶「厭奶」怎麼辦1.
  • 寶寶吃奶總是「扭扭」,這是在給媽媽發信號,寶媽可一定要看懂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和媽媽對話,如果寶媽看不懂,就容易忽略寶寶的需求,寶寶就容易不舒服,所以我們一定要看懂寶寶的一舉一動。寶寶吃奶總是「扭扭」,這是有話要說,寶媽可以不要不以為然麗麗的寶寶現在已經3個月,麗麗還處在剛當寶媽的興奮勁兒,可發生一件事情,讓麗麗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