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家有一小,更是如有一寶寶」啊!每天恨不得把寶寶好好捧在手心裡,將所有能給的愛都給她。但是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如果遇到寶寶哭鬧不止的話,就必須立即注意了!
寶寶哭鬧是十分正常的事兒,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或者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如果身體或心理上不舒服,想讓寶爸、寶媽知道的話,只能通過哭鬧來進行表達;即使寶寶會說話,在遇到某些情況的時候,也會選擇通過哭鬧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畢竟會哭的孩子才會有奶吃。因此遇到寶寶哭鬧的時候,必須要認真地分析一下原因。
因為寶寶通常情況下不能準確向我們表達她的感受和需求,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通過寶寶的肢體語言來接收寶寶發過來的信息。正常的哭鬧我們需要注意,哭鬧中的特殊情況,更加需要我們多加注意,對其進行準確的識別,千萬不能夠因為我們的粗心而導致沒有正確理解寶寶向我們發出的信號,導致寶寶多受罪!
哭鬧不止按照類別的不同,應對措施也不盡相同:
一、肚子痛
如果寶寶哭鬧,在哭鬧的時候弓著身體哭鬧,這說明寶寶可能是肚子疼痛,在這種情況下寶媽、寶爸必須要提高警惕!因為寶寶很有可能是肚子裡腸道有什麼問題,因此需要我們帶著寶寶到醫院找專業的兒科醫生進行診斷。
二、寶寶餓、飽或者胃裡有空氣
如果寶寶哭鬧,看不出原因,簡單地哄一哄還是不奏效。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寶寶哭鬧的原因進行簡單的甄別。
寶寶是否餓了?寶寶餓了的時候會哭鬧不止,只有餵上後才會停下來;
寶寶是否吃多了?當寶寶吃多的時候,感覺胃裡不舒服也會哭鬧。
通常情況下這兩種哭鬧的原因最為常見,我們需要在餵奶的時候多觀察寶寶,多多把我規律,確定寶寶奶水攝入量和攝入頻率;此外,如果寶寶是邊吃奶邊睡覺的話,會有很多空氣隨著奶水攝入到胃中,胃裡的空氣會讓寶寶會想打嗝,當寶寶想打嗝又打不出來的時候也會哭,所以餵奶之後要進行輕輕的拍嗝。
三、是否鼻塞
如果寶寶哭鬧,在抱著好好哄她,餵她吃奶後,仍然哭鬧不止的話,注意寶寶是否存在鼻塞狀況。如果小寶寶鼻子裡有鼻涕、鼻屎堵住鼻子的話,寶寶就不能通過鼻子來進行呼吸,選擇用嘴巴呼吸來代替,這時候乾燥的空氣從嘴巴進入,就會刺激到孩子的咽喉部位,寶寶感到難受就會不停哭鬧。
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往寶寶鼻子裡滴一兩滴清水,再清理寶寶鼻子堵塞物。
四、測量體溫
如果寶寶哭鬧,仔細檢查後又存在發熱狀況的話,就必須要趕緊送到醫院找兒科醫生。
五、肢體、關節痛
如果寶寶哭鬧,是在觸摸寶寶之後發生的話,就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情況:
如果摸到寶寶耳朵,寶寶就哭鬧,或者搖頭、吐奶,需要考慮寶寶耳朵方面是否有難以察覺的問題,需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觀察;
在為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寶寶哭鬧不止,就需要注意寶寶是否是股關節有問題,因為換尿布需要分開下寶寶大腿,可能是這個動作讓寶寶股關節附近難受;
臥床不哭、抱起來就哭,或者一移動就哭,可能是寶寶存在有肢體疼痛,注意看寶寶是否存在什麼扭傷等;
排便的時候寶寶就哭鬧,就需要注意寶寶是否是便秘等情況。
六、長牙痛
如果寶寶哭鬧,怎麼也找不到原因,還需要注意寶寶哭鬧是否是因為長牙而導致,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存在牙齦腫脹等情況,看寶寶是否經常流口水。這個時候寶媽、寶爸不要擔心,可以選擇對寶寶進行適當的局部冷敷。
七、寶寶夜啼
如果寶寶哭鬧,發生在夜晚,而且經常夜晚哭鬧,就需要從多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因為寶寶太冷、太餓、太熱、太渴、皮膚瘙癢等都可能引起寶寶夜啼。此外還需要注意其他可能會引起寶寶夜啼的疾病。
寶媽、寶爸對寶寶的哭鬧情況一定要多加關心。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寶媽、寶爸必須要認真聆聽,仔細分析,好好理解。因為哭鬧是寶寶表達情緒的重要方式,當寶寶開始哭鬧的時候,必然是在向寶媽、寶爸傳遞某種信息,表達她的需求。
親愛的寶媽、寶爸,面對寶寶哭鬧的時候,你有遇到過什麼特殊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