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掌握止哭的良方更重要

2020-12-27 棟果媽育兒

三歲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掌握止哭的良方更重要。家長可通過暫時迴避、與之共情、控制情緒這三個方法來引導孩子發洩出自己的情緒,從而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

01.三歲孩子為什麼會哭鬧?

你家有沒有三歲的孩子?他喜歡哭鬧嗎?

很多家長發現,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你越哄他哭的越厲害,甚至全家齊上陣連番哄都不管用,這就讓家長很困惑,為什麼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呢?

經研究發現,人體大腦的前額葉要到20歲的時候才能發育成熟,那麼前額葉和孩子哭鬧有關係嗎?答案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前額葉的功能就是包括理性思考和控制情緒的。當孩子的種種需求得不到滿足,前額葉功能又沒有發育完善,這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哭鬧的行為。

通常情況下引起孩子哭鬧的原因有以下三種:

1、 需求得不到滿足

臺灣情緒教育專家楊俐容老師曾說過:「每個生氣情緒的背後,都有一個未能被滿足的願望,或者被阻撓而無法達成的目標。」

三歲孩子進行哭鬧,最典型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認為什麼東西都是「我的」,若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或者家人不明白他們的需求時,便會開始大哭大鬧。孩子的哭鬧說來就來,沒有任何徵兆,常常讓家長感到莫名其妙而又措手不及。

2、語言表達能力欠缺

三歲的孩子不具備完善的語言表達能力,哭鬧就成為了這個年齡的孩子最主要的交流方式。當孩子心中的想法和委屈沒有辦法表達出來的時候,只能通過哭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如果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不加以引導,而是生孩子的氣,去責罵孩子,那麼只能讓孩子哭鬧的行為一發不可收拾。

3. 不會控制情緒

孩子不會控制情緒孩子的天就像五月的臉,說變就變。當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時候,家長往往把孩子這種行為歸結於任性。其實,任性雖然是導致孩子哭笑隨意的原因,但孩子情緒失控的根源在於孩子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家長脾氣暴躁孩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理解,但是很多家長脾氣暴躁,當面對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無處宣洩時,孩子就會成為他們發洩情緒的目標。

家長這種對孩子發洩情緒的方式在心理學上叫做「踢貓效應」。踢貓效應是指不斷的向比自己弱或者等級低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從而導致惡性循環。而孩子處於發洩情緒鏈的最底端,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面對父母發洩的情緒只能被迫接受。所以父母情緒不好,也是導致孩子經常哭鬧的原因。

那麼,孩子經常哭鬧會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呢?答案是會的,孩子哭鬧不止通常會產生這些傷害,家長要注意。

02.孩子哭鬧不止會對身體有什麼傷害?

很多家長對孩子哭鬧的行為不以為然,認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其實,如果孩子哭鬧的實行為控制在5~10分鐘之內,這對寶寶來說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但是如果寶寶哭鬧的時間過長,就會對身體產生傷害了,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看以下分析:

1.大腦「受傷」

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害孩子的大腦發育,導致孩子出現認知障礙。雖然說孩子哭一哭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如果孩子哭泣的時間過長,超過了10分鐘就會導致筋疲力盡;超過20分鐘會使寶寶身體分泌一種「壓抑激素」,從而會對大腦產生傷害。

2、影響寶寶嗓子和呼吸

孩子經常哭鬧對身體的其他部位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長時間哭鬧孩子的嗓子會受不了,會出現嘶啞,疼痛等現象。而且長時間的哭泣,寶寶也會很容易出現被嗆著或者呼吸急促的問題,從而影響孩子呼吸。

3、影響心理健康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哭鬧行為不予理睬,總覺得他們哭累了自然會停下來,但是伴隨家長不予理睬行為的同時,孩子的失望壓抑的情緒也在遞增,雖然孩子自己停止了哭泣,但是失望、壓抑的情緒也會充滿整個內心,這會對孩子的成長留下心理陰影。

面對孩子哭鬧的行為,家長該怎麼辦?在這裡,建議家長不僅要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而且要掌握止哭的方法,這樣才能解決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行為。

03.面對孩子哭鬧的行為,家長要掌握這幾個方法

1、「暫時迴避法」,讓孩子哭一會

孩子進行大哭大鬧,通常是為了讓家長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家長不要一見孩子哭鬧就答應他們的無理要求。孩子是很聰明的,這次得逞了,下次還會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要挾」,當家長答應的次數越多,孩子進行哭鬧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厲害,所以說,千萬不要孩子一哭鬧就答應他們的要求。

家長可以採用「暫時迴避法」,讓孩子哭一會。在掌握合理哭泣時間的範圍內,面對孩子無理的要求,家長可以允許孩子哭一會兒。當孩子明白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哭鬧也沒有用時,他們就會停止哭泣。

在孩子停止哭泣之後,家長要和孩子進行及時的溝通,明確告訴孩子:「只有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才能得到滿足。」這樣,孩子會理解哭鬧是沒有用的,就會慢慢減少哭鬧的次數。

2、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做到和孩子「共情」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就會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先給孩子一個擁抱,先讓孩子冷靜下來,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試著去理解孩子,最後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這種共情的方式能夠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而且能幫助孩子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3、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會控制情緒不僅是孩子應該學習的事,同時也是家長應該要做的事。

允許孩子哭,讓孩子發洩出自己的情緒面對孩子哭鬧的行為,很多家長總是進行打壓,斥責孩子「不準哭」,其實這種行為會導致孩子想說說不出來,把情緒壓在自己的心裡,從而成為一種心病。

其實,情緒就像流水,宜疏不宜堵。聰明的家長是不會壓制孩子的情緒,而是去引導孩子發洩出自己的情緒。

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哭鬧的行為,三歲的孩子進行哭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適當的哭泣可以發洩孩子的不良情緒,緩解孩子的內心的壓力,其實是有助於孩子成長的。

所以,當孩子想哭的時候,應該讓他哭一會兒,不要壓制他,當孩子發洩出來,情緒得到宣洩,心理壓力也會得到釋放。

家長要學會控制情緒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道:「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很多家長脾氣暴躁,面對孩子的哭鬧行為會很生氣,通常會表現出憤怒的行為。這種方式會讓孩子造成緊張、敏感、抑鬱的心理情感,長期下去會讓孩子養成看別人臉色生活的習慣,難以建立自信心。

當家長想生氣的時候,可以通過「等待三分鐘」讓自己有一個緩衝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裡家長可以進行深呼吸,從而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如果家長的情緒已經暴露,那麼應該立即和孩子解釋,不要讓孩子加重敏感的心理。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無緣無故把情緒發洩給自己的孩子,孩子沒有承受家長情緒的義務。

結語:

面對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行為,家長要找到孩子哭泣的原因,通過暫時迴避、與孩子共情、控制情緒來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控制情緒不僅僅是孩子要學習的事,也是每一位家長應該終身學習的事。

相關焦點

  • 一言不合就翻臉,一言不合啪啪啪
    ,一言不合啪啪啪文|林宛央 出處|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01朋友圈裡有個姑娘說:結過婚的出來聊兩塊錢的,我TM的才結婚一年,一言不合就吵架。可是也就這麼著,一言不合翻臉,一言不合啪啪啪地生活了這麼多年。 這是多少中國夫妻的寫照?
  • 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其實不會說話的嬰兒正是通過哭鬧此種方式來表達他的感受,父母們都要學會正確地安撫寶寶這一重要技巧,否則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寬慰,即使尚在嬰兒時期,也會對今後的成長有所影響。哭鬧是孩子的本能,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父母們只有了解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並掌握安撫方法,孩子才能瞬間安靜下來。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是因為「玻璃心」?也許家長還需要學習!
    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水,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有利於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穩。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遇到傷心、難過、不滿足的事時,都會用哭鬧錶達情緒,可有些孩子不會哭鬧,表現得很平靜,這是什麼原因?
  • 胡可透露打過安吉: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每次遇到這種事都要忍著火氣,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斷他的腿……」「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還會在發脾氣和不聽話之間畫上等號......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
  • 1歲半寶寶脾氣「拗」,一言不合就暴走,可能是「小自我」的覺醒
    01:1歲半寶寶脾氣「拗」,一言不合就暴走孩子在1歲半到2歲時,很多家長會感到束手無策。我家雙胞胎現在2歲多,也剛剛經歷這個時期。我父母曾說孩子不會走的1歲內最難帶,總要抱;我家幾個孩子大一點親戚說,最難帶的是剛會走路又跑不穩,剛會說話又說不清的1歲多這段時期。
  • 孩子動輒哭鬧?
    這種哭鬧原因較多,在3歲孩子身上比較多發。  【典型表現】  孩子經常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鬧。如在遇到解決不了問題時、有不良情緒需要發洩時、表示疼痛與不適時、不知如何與人交往時、表達自己的需求時,不用語言來表達,而是通過哭鬧的方式。
  • 昆明人一言不合就小爛屎,曲靖人一言不合就......笑尿了,還有宣威和羅平
    點我,了解2016曲靖網際網路+中秋大餅 眾籌方案-正文分界線--這年頭,人心浮躁,沒點一言不合就爆發的氣節都不好意思出來混,全國各地都可以一言不合,我大雲南也能一言不合就上天!看看你的家鄉一言不合會怎樣?
  • 一言不合 | 科幻內容節目小合集
    在我的精密觀察下,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喜劇演員日常消費的內容絕不只是喜劇方法與生活,科幻幾乎是全員喜愛!所以今天我們從一言不合四期關於科幻內容的節目聊起,跟大家扯扯節目內外的故事。 ▶️vol.51 Rick and Morty主播:石老闆、劉暘教主、六獸掃碼收聽👆這部科幻動畫出了之後單立人演員們愛不釋手,前三季小厲害我刷了兩遍不止。
  • 買賣不成仁義在:鬼區大爺一言不合就殺人
    大爺一言不合就殺人 大爺一言不合就殺人大爺一言不合就殺人  我在抓鬼列,我開了雙,三,你說不要就不要了,而且是你喊的價格。又不是我喊的。  飛飛500一張列,哦,忘記了,大爺不在乎這些小錢。  我只能隱秘的回覆了一句呵呵。來表達屌絲內心的些些不滿。
  • 「一言不合」用日語該怎麼說
    話說現在追劇,彈幕上總會跳出來各種「一言不合」:一言不合就kiss、一言不合就分手、一言不合就擁抱、一言不合就吐血、一言不合就和好……看到這裡我簡直要被這個「一言不合」給逼瘋了!為什麼它在什麼場景下都能使用,而且任何詞語跟它連用好像都沒有什麼違和感?那麼「一言不合」用日語該如何解釋呢?
  • 有求必應 一言不合就HIPHOP——DOK2&The Quiett駕到!
    #三位HIPHOP界的高富帥!1990年出生的Dok2在12歲便已經出道展現出了他非凡的個人才華,15歲和microdot通過mnet的一個新人培訓節目組成了ALL BLACK。從此踏上了韓國HIPHOP領軍人物的進擊之路。
  • 孩子暈車太難受,一言不合就「開吐」,7招防暈車指南請家長收好
    其實暈車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特別是孩子暈車。孩子們經過了旅途的顛簸,導致腸胃不適,如果暈車嚴重,孩子一言不合就「開吐」。家長們看到以後既心疼又無奈,想幫一幫孩子,卻又不知如何下手,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關於孩子們暈車的那些事。孩子為啥更容易暈車?
  • 孩子一直哭怎麼辦| 12個妙招給寶寶止哭
    有研究表明,約有一半的新生兒一天之中哭鬧的時間超過兩小時,有1/5的新生兒無休止的號啕大哭反覆發作。哭是小寶寶的本能反應。小寶寶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 力,哭鬧是他(她)們表達感情、對外界刺激反應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出各種要求和意願的表達形式,充滿著豐富的感情色彩。
  • 夜思 | 一言不合就拉黑,你是「寄居蟹人格」嗎?
    近日,#如何看待一言不合就拉黑
  • 「可怕的2歲!」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家長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2歲時和其他的時期性格等方面截然不同。2歲的孩子性格十分叛逆,總是讓父母們感到十分頭疼。第一種:一言不合就哭鬧這是2歲叛逆期的孩子最常見的一種行為。孩子在和父母溝通的過程中,總是會和父母產生一些摩擦。
  • 已經反覆教育孩子「打人不對」了,可他為什麼就是一言不合就動手?
    我感覺大概是一歲多吧,因為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打人的力道已經大得沒法忍受和忽略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父母會從孩子一歲多開始,抱怨他們愛打人的問題:小孩子家家,從誰那裡學的打人呢?誰也沒打過他啊!
  • 一言不合就裸奔!這島國片又神經又好笑!
    更不要說,原著還是在日本口碑銷量爆棚,市面上突破了500萬冊銷量神作。但是,當我大半夜邊刷邊笑出豬叫時,真香定律就出現了。龍星涼飾演的北原伊織在人群嘈雜的議論聲中,悠悠醒來。本來想拿張樹葉一葉障 j i奈何太小了。他回憶起那天,他乘船來到這座小島,被親戚邀請到了一家名為「碧藍之海」的潛水商店借宿。耳邊飄蕩著浪潮的迴響,身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
  • 深夜劇場:一言不合就做飯
    ↑↑↑關注叔叔,把世界撩起來哎呀呀,晚上好呀~今天給小表貝們介紹一個美劇叫做《一言不合就做飯但是用「一言不合」來形容很恰當因為這部剛播出兩集的美劇主人公每次做飯真的就是因為吵架什麼的我喜歡這部劇的原因是因為
  • 孩子總愛哭鬧、發脾氣,比起說教,家長更要懂得讓孩子「共情」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多數家長會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不應該哭鬧,不能亂發脾氣,但是這種說教式的教育,對孩子卻是微乎其微,根本沒有多大的效果。小麗的女兒今年4歲了,由於是家中的獨生女,一家人對孩子特別寵愛,因此也讓孩子養成了「無法無天」的性格,並且「玻璃心」特別嚴重,只要遇到一點挫折或者不滿,就會大哭大鬧,甚至還會對著父母大發脾氣。
  • 一言不合就打人,家長利用冷靜回應,手臂遊戲方法的引導才算智慧
    今日話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孩子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的話題。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於孩子的關注簡直堪比掌上明珠一般。這樣使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逆反也越來越嚴重,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在情緒失控下,瞬間動手打人,下手重,而且顯得格外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