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打人,家長利用冷靜回應,手臂遊戲方法的引導才算智慧

2020-12-24 秀寶媽咪

今日話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孩子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的話題。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於孩子的關注簡直堪比掌上明珠一般。這樣使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逆反也越來越嚴重,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在情緒失控下,瞬間動手打人,下手重,而且顯得格外嚇人。

孩子動手打人,真的只是表達心中的不滿嗎?

2歲半的親親是一個脾氣比較大的孩子,家裡人都是很尊重他的意見,每次玩的時候都會跟親親商量,讓親親做決定。可是突然之間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媽媽給親親準備了胡蘿蔔和菠菜,親親想自己抓著吃,媽媽沒有同意,親親順勢就大喊起來,緊接著用手打了媽媽的臉,剛好打在眼睛上,一時間,眼淚都流出來了。媽媽馬上捂住眼睛,指著親親大喊:"你怎麼會打人了?你敢打媽媽?再打!媽媽也打你!"親親的媽媽是個90後,從那以後,親親只要是有情緒,就會和媽媽"對打",媽媽打的倒是不疼,但是親親下手越來越重。直到有一天,在外面玩的時候打了別人家小朋友,人家家長不願意,自家孩子一言不合就打人,親親媽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在這個案例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孩子打人,只是一個提示性行為,並沒有攻擊性。有時候,孩子在動手打人的時候,自己也是害怕和緊張的,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周圍的人,只是在提示,這個我不接受,我要強烈的拒絕,打的動作不存在攻擊性,他們的動作要比自己理智的思維快。當家長明確孩子只是在提示你可以換一種方式交流,就不會覺得打人有多大的問題。

給家長的建議:

當孩子第一次出現打人的情況下,家長應該冷靜地應對,第一時間用嚴肅但是不帶情緒的語言提示孩子,可以藉此去冷靜一會,回來的時候,可以認真地對孩子說:"我好了,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喜歡剛才的行為。小手可以抓著勺子吃飯,你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吃飯。積極地引導孩子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把職責變成正向引導。

寶媽知識小Time:利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打"

孩子在一歲半左右會出現大臂揮動敏感期這一時期,孩子喜歡揮手打人,體現自己的肢體力量,家長要利用冷靜回應,所以從一歲半開始,要利用手臂遊戲方法的引導才算智慧,家長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臂投擲能力。比如:準備孩子要洗的小襪子,捲成襪子球,讓孩子投擲到洗衣簍裡,不僅讓孩子練習了手臂力量,還學會了照顧自己和環境。2歲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到戶外玩玩球,投籃,傳球等等。

提供樂器,讓孩子用手拍打節奏孩子的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更多的是創造。家長可以提供鈴鼓等鼓類樂器,讓孩子跟隨好聽的音樂進行節奏練習,孩子的音樂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在音樂中的孩子顯得更可愛,他就會知道,自己的手可以敲打出美妙的節奏,使得自信心滿滿。

明確地告訴孩子哪些是可以拍打的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生活中哪些事物只有拍打才會顯示價值。比如:別人做得好,我們就可以拍打自己的雙手,為他鼓掌。自己被關在房間出不去的時候,可以用力拍打房門求助。

溫暖寄語:

當孩子打人的時候,正是孩子需要愛的時候,他們更需要別理解和接納。很多暴力的孩子都是在童年時被阻止和恐嚇,長大後他們開始釋放自己的情緒,破壞周圍的事物,滿足自己的求勝心理。所以,家長一定要冷靜地對待孩子打人的行為。

每日一問:對於孩子打人,您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引導: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家長可以這麼做
    小朋友打人很常見,他們在打人的時候不一定真的是想打人家,很多情況下只是他不知道怎麼表達,下手重了些。小朋友經常打人,時間久了會讓別的家長孩子見到他就躲著,不願和愛打人的小朋友玩,所以家長需要正確引導,整治愛打人的孩子。01.教會孩子表達生活中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喜歡別的小朋友搶自己的東西,鼓勵孩子說出來,讓他告訴別的孩子自己不喜歡這樣。
  • 已經反覆教育孩子「打人不對」了,可他為什麼就是一言不合就動手?
    5、……一番修理操作之後,娃也哭了不少場,你卻發現,熊孩子沒有什麼變化,依然一言不合就動手,力氣好像反而還更大了些!我管也管了,教也教了,熊孩子怎麼依然打人呢?這不能怪孩子不聽話,因為你只告訴他不能打人,但是沒有教會他,再遇到這種事,不打人要怎麼解決啊!
  • 三歲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掌握止哭的良方更重要
    三歲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掌握止哭的良方更重要。家長可通過暫時迴避、與之共情、控制情緒這三個方法來引導孩子發洩出自己的情緒,從而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01.三歲孩子為什麼會哭鬧?你家有沒有三歲的孩子?他喜歡哭鬧嗎?
  • 孩子打人或被打了,家長怎麼做?
    雖然咬人的行為挺讓人反感的,但是理解這是寶寶的嬉戲交流,或心理挫敗的表達方式後,家長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如何使用「工具」。2、嬰兒咬/打人如何處理當孩子用手拍打家長臉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寶寶做其他手部動作或遊戲。
  • 一個家長一言不合就破口大罵起來!
    一個家長一言不合就破口大罵起來!相信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特別是那些學習較差的學生,經常上課趴在課桌上呼呼大睡。這些學生不是被老師當場罰站就是被班主任揪到辦公室罰抄作業,對於實在屢教不改的學生,班主任最後也只能告知家長配合處理了。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寶寶愛打人,並不是故意的,其真實原因更是讓人心疼。對於孩子使用暴力解決問題,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原因,三歲以內的寶寶愛打人主要是孩子表達能力的不完善。兩三歲的孩子,其思維仍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這個年齡的孩子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 一言不合就翻臉,一言不合啪啪啪
    一言不合就翻臉,一言不合啪啪啪文|林宛央 出處|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01朋友圈裡有個姑娘說:結過婚的出來聊兩塊錢的,我TM的才結婚一年,一言不合就吵架。可是也就這麼著,一言不合翻臉,一言不合啪啪啪地生活了這麼多年。 這是多少中國夫妻的寫照?
  • 山東健身女教練,一言不合就扛起學員做深蹲,新交男朋友被嚇跑
    山東健身女教練,一言不合就扛起學員做深蹲,新交男朋友被嚇跑今天給大家說的這位來自山東的美女,她是一名非常職業的一名女教練,天天都在健身房裡幫助學員們練就一身的肌肉和減肥,非常專業的她的身材當然是力量美跟曲線美相結合的,自己也會做一些重量的訓練。
  • 孩子打人或被打,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除了您言語上的引導,在身體接觸上您還可以引導他們完成例如:握手、擊掌、擁抱等友好的動作,來取代之前不好的行為。如果孩子是有意識地打人,並且情節比較嚴重的話,就需要通過適當的方法來規範孩子打人的行為了。方法可以是:如果再次發生打人的情況,事件發生當天就不允許孩子看喜歡的卡通片或者不允許孩子做他比較喜歡的事情。
  • 全家被DD打的抱頭鼠竄,寶寶打人背後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小至5、6個月,大至5、6歲,打人這件事幾乎伴隨著寶寶整個幼兒期。你以為只有你家孩子熊?不過,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打人背後的真相完全不一樣,作為親媽,你誤會了沒?就連CC現在都練就了寵辱不驚,被薅住頭髮不再像起先那樣大叫,而是咬住後槽牙,冷靜的邊說別揪姐姐頭髮,邊一根一根掰開DD的手指,哈哈~如果大人反應過度,傳遞給寶寶的訊息就是:「打人」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注,而且從長輩帶笑的眼睛中就能看出,他們喜歡這種互動的方式。那今後走出家門,寶寶依然會用這種「自以為受人喜歡」的方式,跟其他小朋友互動。
  • 昆明人一言不合就小爛屎,曲靖人一言不合就......笑尿了,還有宣威和羅平
    點我,了解2016曲靖網際網路+中秋大餅 眾籌方案-正文分界線--這年頭,人心浮躁,沒點一言不合就爆發的氣節都不好意思出來混,全國各地都可以一言不合,我大雲南也能一言不合就上天!看看你的家鄉一言不合會怎樣?
  • 包貝爾打女兒巴掌,只因她打保姆,孩子打人時家長應如何處理?
    包貝爾又問,不想被阿姨抱,你就可以打人嗎?爸爸打你是對的嗎?餃子回答,打人不對。包貝爾於是追問,打人不對,你為什麼要打阿姨呢?比如,孩子動手打人,往往不知道這樣的做法對與否。所以我們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1、立即制止孩子不管是什麼原因,孩子打人時,大人都應該趕緊制止孩子,告訴他不可以這樣子做,但不要馬上破口大罵。
  • 孩子喜歡惡作劇,家長別急著打罵孩子,正確引導才能解決問題
    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惡作劇時,先不要急著打罵孩子,而是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孩子為什麼喜歡惡作劇,最後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家長應該怎么正確引導孩子?第一,別一不留神就充當孩子的觀眾。孩子對於公眾場合當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但是只要有可以成為焦點的可能性,孩子都會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因為小夥伴們的笑聲,大人們嘰嘰喳喳的議論聲,都會讓他們得意非凡。如果此時家長順勢大聲訓斥一頓,孩子反而覺得得到更大的滿足。
  • 「一言不合」用日語該怎麼說
    話說現在追劇,彈幕上總會跳出來各種「一言不合」:一言不合就kiss、一言不合就分手、一言不合就擁抱、一言不合就吐血、一言不合就和好……看到這裡我簡直要被這個「一言不合」給逼瘋了!為什麼它在什麼場景下都能使用,而且任何詞語跟它連用好像都沒有什麼違和感?那麼「一言不合」用日語該如何解釋呢?
  • 深夜劇場:一言不合就做飯
    ↑↑↑關注叔叔,把世界撩起來哎呀呀,晚上好呀~今天給小表貝們介紹一個美劇叫做《一言不合就做飯但是用「一言不合」來形容很恰當因為這部剛播出兩集的美劇主人公每次做飯真的就是因為吵架什麼的我喜歡這部劇的原因是因為
  • 你個「一言不合就開車」的文案老司機是好編劇?
    「一言不合就開車」的老司機從幾年前風靡島國的反轉劇,到大衛芬奇的經典電影《心理遊戲》,除了沉浸在編劇渲染出的故事裡之外,那個永遠猜不到的結局才是我們為之著迷的關鍵。這也解釋了「一言不合就開車」的老司機梗為什麼能風靡整個社交媒體。
  • 孩子打人或被打,最佳解決方式是?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是這樣沒錯了……別人玩的是遊戲,他們像是在練武!——最尷尬的是,小寶寶哭了,雙方大人的壓力都來了。……寶寶的每一步成長,都是對我們家長的考驗,社交這道坎更是不用說,讓多少家長操碎了心。其樂融融的你友我愛,只能是曇花一現,你來我往的武鬥場景,才是永恆的主題。
  • 孩子暈車太難受,一言不合就「開吐」,7招防暈車指南請家長收好
    孩子們經過了旅途的顛簸,導致腸胃不適,如果暈車嚴重,孩子一言不合就「開吐」。家長們看到以後既心疼又無奈,想幫一幫孩子,卻又不知如何下手,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關於孩子們暈車的那些事。孩子為啥更容易暈車?暈車的人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前庭器官(在我們的耳朵裡面)長時間受到了刺激從而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覺,從而讓我們在坐車、坐船、坐電梯、坐鞦韆時產生難受的感覺。
  • 遇到愛打人的熊孩子,如何做到全身而退,7招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現在的家長確實不好當,先撇開教育競爭壓力之外不說,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又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處,更害怕的是孩子會不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網上時不時被曝光的霸凌事件,讓家長們心驚膽戰,一個現實問題擺在家長們的面前: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我們如何教孩子應對?
  • 一言不合 | 科幻內容節目小合集
    在我的精密觀察下,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喜劇演員日常消費的內容絕不只是喜劇方法與生活,科幻幾乎是全員喜愛!所以今天我們從一言不合四期關於科幻內容的節目聊起,跟大家扯扯節目內外的故事。 ▶️vol.51 Rick and Morty主播:石老闆、劉暘教主、六獸掃碼收聽👆這部科幻動畫出了之後單立人演員們愛不釋手,前三季小厲害我刷了兩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