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談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工作時常常提到「活化」,「活」意味著不僅要靜態的「保」,還要激發和延續歷史建築在當代的生命力。福州為全國的歷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提供了一份可參照的範本。
作為歷史名城的福州
和福州歷史建築保護
福州,別稱榕城,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遊及沿海地區,有著7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1961年,曾經「八閩之都」呈現出一派文化古城的風貌,三山巍峙,兩塔聳立,一條老街(後命名為八一七路),串聯了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建築風華,而且都還保持著原來的歷史風貌,可謂古城中的珍品。1986年福州成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編制了第一版福州名城保護規劃;2000年之後又陸續編制了第二版福州名城保護規劃和三坊七巷歷史街區的相關規劃。之後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福州在名城保護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實效,古城主要格局、街區歷史風貌基本得到保護與整治。而歷史建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福州在2000多年城建史中的審美、工程技術與建築藝術水平,也是福州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城市記憶的重要載體。在福州名城保護規劃的同時,歷史建築的保護也受到重視,成為福州名城保護的重要內容與體現。
福州市歷史建築地圖
老爺車博物館
江兜村鄉土館
福州歷史建築之旅
到歷史名城福州旅行,歷史建築成為必不可少的參觀之地。大家可以參考多種主題的歷史建築體驗路線。
推薦線路一:穿越時空之旅
福州建城史可追溯到西晉,之後歷代在原址上不斷改擴建,形成了現在的格局。推薦線路一以城區內歷史建築示範案例為主,涵蓋了明、清、民國及新中國各個時期的典型建築代表。
◎◎推薦線路:
藝沒城市美術館—約吧生活館—中平路66—72號—嚴復翰墨館—聚春園驛館—三坊七巷美術館—加德納紀念館—福建省總工會舊址—福大怡山文創園
路線一 穿越時空之旅
路線一 穿越時空之旅
推薦線路二:沿江山海之旅
福州的發展歷史和閩江密不可分,沿閩江逆流而上可以欣賞沿江美景,遊覽和水運密切相關的歷史建築,體會福州從臨海到山區豐富多元的地域文化。
◎◎推薦線路:
老爺車博物館—中平路66—72號—藝沒城市美術館—約吧生活館—福大怡山文創園—後壠村典利厝
路線二 沿江山海之旅
路線二 沿江山海之旅
推薦線路三:村落休閒之旅
福州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環抱,環境優美。各郊區縣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精美古村落,如永泰的夯土建築,福清的莆仙民居等。遊覽市郊區縣的歷史建築時,可在遊覽市郊區縣精美的歷史建築的同時,體驗當地風土人情,享受優美的自然環境。
◎◎推薦線路1:
嵩口公益圖書館—鬆口氣客棧—月溪花渡圖書館—竹頭寨村上寨
◎◎推薦線路2:
坂頂村三落厝—洋坪村下底厝
◎◎推薦線路3:
江兜村鄉土館
路線三 村落休閒之旅
歷史建築當代呈現背後的專業性
在談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工作時常常會提到「活化」,「活」意味著不僅要靜態的「保」,還要激發和延續歷史建築在當代的生命力。
「活」的第一層含義,是「激活」歷史建築,賦予它在當代的使用價值,即「採用變更使用功能的方式,以一種滿足新需求的形式重新延續其生命」。在這一層面,必須解決的問題是令歷史建築能夠完成建築本身作為「空間的容器」的使命。這一層面是改造利用的基本工作,是保證歷史建築滿足建築使用功能的基本項,內容包括:功能活化;結構加固;空間改造;性能提升。
「活」的第二層含義,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發揮歷史建築作為文化資產在當代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這是「活化」更深層的含義,也是歷史建築區別於一般建築的使命。這就需要更深層地激活歷史建築,探索其當代的文化、社會和經濟價值,具體包括:價值挖掘展示;拓寬資金渠道;創新產權模式;創新運營模式。
福大怡山文創園:從工業製造基地到工業設計創意產業聚集地
竹頭寨村上寨:當地傳統施工技術與新功能大空間需求碰撞的產生的大跨度木結構
坂頂村三落厝重新劃分了室內外空間,使傳統民居適應現代酒店和展覽的功能需求
月溪花渡圖書館:用被動式方法改善歷史建築的使用性能
竹頭寨村上寨:修復對社區具有重要精神意義的香火位
月溪花渡圖書館:鄉村復興基金會支持下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
後壠村典利厝俯瞰
《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一書選擇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類型的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的代表性案例,對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機制與管理工作要點進行系統展示,為全國的歷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提供了一份可參照的範本。案例建築圖片、建模圖與文字結合,直觀易讀,也為非專業讀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本文節選自霍曉衛、楊勇編著新書《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
利用案例指南》
霍曉衛、楊勇 編著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光明城
ISBN:978-7-5608-8900-9
頁數:232頁
開本:32開
定價:¥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