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救藥 [bù kě jiù yào]
基本釋義:藥: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詩經·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典故:
西周王朝到了後期,奴隸主貴族日益腐朽,不斷搜括錢財,發動戰爭,壓迫百姓和奴隸。周厲王即位後,對百姓和奴隸的剝削壓迫更重。他貪財好利,獨佔山林川澤,不許百姓打獵、砍柴、捕魚,還派人監視他們的言行;誰議論他,他就把誰殺死。人民忍無可忍,到處都有人起來反抗,周王朝的統治越來越不穩固。眼看周王朝政權搖搖欲墜,關心國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極力勸諫周厲王改變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國家。可是周厲王不聽,一些權臣也嘲笑凡伯,說他昏庸無能,不識時務。凡伯非常氣憤,揮筆寫了一首長詩,表達自己焦急的心情。這首詩很長,其中有一節是這樣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這樣盲目快樂。我這老夫一片誠意,,小子們卻是驕傲自得。我進諫的並非老昏之言。你們反倒拿來取笑戲謔。你們的氣焰熾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這首詩的內容,是勸說周厲王和那些權臣千萬別把憂患當作兒戲,應趁它還沒有到來的時候盡力防止它。若是憂患越積越多,就像病重一樣無法治癒了。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公元前842年發生暴動,平民和奴隸們拿起武器,衝進王宮,周厲王倉皇逃走。西周從此哀落下去,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相關成語:藥石無靈 不可收拾 氣息奄奄 藥到病除 起死回生 藥到回春
2.老生常談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基本釋義: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出處:《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何晏、鄧颺令管輅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輅稱引古義;深以戒之。颺曰:『此老生之常談。』」
典故:
出處《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此者生常譚(談)。釋義老書生常講的話,沒有新的意思。比喻聽慣聽厭的話。故事三國時候,有個名叫管輅的人,從小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光其喜愛天文。十五歲時,已熟讀《周易》,通曉佔卜術,漸漸有了小名氣。日子一久,傳到吏部尚書何晏、侍中尚書鄧颶耳裡。這天,正好是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這兩個大官吃飽喝足後,鬧著無聊,便派人把管輅召來替他們佔卜。管輅早就聽說這兩人是曹操侄孫曹爽的心腹,倚仗權勢,胡作非為,名聲很不好。他考慮了一會幾,想趁這個機會好好教訓他們一頓,滅滅他們的威風。何雖一見管輅,就大聲嚷道:」聽說你的佔卜很靈驗,快替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機會升官發財。另外,這幾天晚上我還夢見蒼蠅總是叮在鼻子上,這是什麼預兆?」管輅想了一想,說:「從前周公忠厚正直,輔助周成王建國立業,國泰民安;現在你的職位比周公還高,可感恩你的人很少,懼伯你的人卻很多,這恐怕不是好預兆。你的夢按照卜術來測,也是個兇相阿!」管輅接著又說:「要想逢兇化吉,消災避難,只有多效仿周公等大聖賢們,發善心,行善事。」鄧颶一旁聽了,很不以為然,連連搖頭說:「這都是些老生常談,沒什麼意思。」何宴臉上鐵青,一語不發。管輅見了,哈哈一笑:「雖說是老生常談的話,卻不能加以輕視啊!」不久,新年到了,傳來消息說何宴、鄧輅與曹爽一起因謀反而遭誅殺。管輅知道後,連聲說:「老生常談的話,他們卻置之不理,所以難怪有如此下場啊!」
相關成語:舊話重提 陳腔濫調 流口常談 遠見卓識 別具一格 真知灼見
3.述而不作 [shù ér bù zuò]
基本釋義: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 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出處:《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相關成語:人云亦云 照本宣科 別開生面 獨樹一幟
4.明哲保身 [míng zhé bǎo shēn]
基本釋義:明智的人善於保全自己。 現指因怕連累自己而迴避原則鬥爭的處世態度。
出處:《詩經·大雅·烝民》:「既明旦哲;以保其身。」
相關成語:急流勇退 潔身自愛 獨善其身 同流合汙 飛蛾撲火 隨波逐流
5.虛與委蛇 [xū yǔ wēi yí]
基本釋義:虛:假;委蛇:隨便應順。 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出處:《莊子·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隨順之貌也。至人應物虛已;忘懷隨順。」
相關成語:假意周旋 虛情假意 敷衍了事 開誠相見 真誠相見 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