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鍥而不捨,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2021-01-08 百聞教育科普

1.鍥而不捨 [qiè ér bù shě]

基本釋義:鍥:鏤刻;舍:停止。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出處:《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典故:

戰國末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荀況在《勸學》中教育人們做事情要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個詞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連金屬和石頭那麼硬的東西都可以鏤穿。其中「鏤刻」是一種精細的雕刻方式。在哲學思想方面,荀子認為自然發展有其客觀的規律;反對天命,不迷信鬼神,認為人定勝天;還主張因地、因時制宜,充分發揮人的才能,促使萬物發展。在教育方面,他寫過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勸學》,來闡明他的教育思想。《勸學》中記述了他在教育、學習方面的很多理論,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比如,他認為人接受教育,努力學習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使學生超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在《勸學》中,荀子還用鏤刻金石來說明學習一定要持之以恆的道理。他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後人就是根據這裡鍥而不捨的意思總結出了這句成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鏤刻而不能堅持下去,就連朽木也不會被折斷;但若堅持一直不停地鏤刻,就是金屬、石頭也會被鏤穿。學習知識是一個由少到多、日積月累的過程,高深淵博的學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人們學習時一定要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相關成語:水滴石穿 滴水穿石 愚公移山 半途而返 知難而退 半塗而廢

2.千載難逢 [qiān zǎi nán féng]

基本釋義:一千年裡也難碰到一次。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出處:南朝·齊·孔琇之《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典故:

千載難逢出處:《韓昌黎全集·潮洲村史謝上表》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釋義:「載」,午。「逢」遇。千年也難得碰到一次。形客機會極其難得。故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小時候就成為孤兒由他的嫂子撫養。他刻苦自學。年輕時代就博覽群書,在學問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5歲到京城,擔任國子監博士,後來又被提升為刑部侍郎。當時佛教盛行,連唐憲宗也很祟尚佛教。他聽說有所寺院裡安放著一塊佛祖釋迎牟尼的遺骨,便準備興師動眾,把它迎進宮裡禮拜。韓愈對此很反感,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加以反對。其中提到,佛教傳人中國後,帝王在位時間都不長;想拜佛求保佑的,結局必然是悲慘的。唐憲宗看了這表。十分惱怒,認為韓愈不只是故意與自己作對,而且用歷史來影射自己活不長。為此,要將韓愈處死,虧得宰相為他說情,才改為貶職,到潮州任刺史。唐朝中期,中央統治權力日益削弱。憲宗執政後,改革了前朝的一些弊政,因此中央政權的統治有所加強。被貶到潮州的韓愈,針對這一情況,再次給憲宗上了《潮州刺史謝上表》,極力為憲宗歌功頌德,以便重新得到信任,回到朝廷工作。在這道表中,韓愈恭維憲宗是扭轉乾坤的中興之主,並且建議憲宗到泰山去「封禪」。封禪,是一種祭祀天地的大典。古人認為五嶽中泰山最高,登到山頂築壇祭天稱「封」,在山甫梁父山上闢基祭地叫「撣」。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和漢武帝。曾舉行過這種大典。韓愈這樣建議,是把憲宗當作有傑出貢獻的帝王。韓愈還在這道表中隱約地表示,希望憲宗也讓他參加封禪的盛會,並說如果他不能參加這個千年難逢的盛會,將會引為終身的遺憾。後來,憲宗把他調回京都,讓他擔任吏部侍郎。

相關成語:百年不遇 千載一時 千載奇遇 稀鬆平常 司空見慣 俯拾皆是

3.眾矢之的 [zhòng shǐ zhī dì]

基本釋義:矢:箭;的:箭靶的中心。眾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擊的對象。

出處:清·譚嗣同《報貝元徵》:「今之原禍始音;必以合肥為叢矢之的。」

相關成語:過街老鼠 樹大招風 千夫所指 交口稱譽 明目張胆 有口皆碑

4.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基本釋義: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 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東西放在手掌裡給人家看一樣。

出處:《宋史·道學傳序》:「命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相關成語:如指諸掌 洞若觀火 知己知彼 心中無數 疑團莫釋 一臉茫然

5.不教而誅 [bù jiào ér zhū]

基本釋義: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出處:《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相關成語:仁至義盡 引入歧途 不教而殺 諄諄教誨 誨人不倦 諄諄告誡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衣冠禽獸,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典故:成語\」衣冠禽獸\」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其實。這個成語的原意並非如此。「衣冠」作為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在官服上繡以飛「禽」走「獸」,來顯示文武官員的等級。這種等級制度,從明朝就已經開始了。據明、清兩史的《輿服志》記載,文官繡禽、武官繡獸,而且等級森嚴,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獸」與文武官員的品級一一對應。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躊躇不前,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裹足不前 停滯不前 望而卻步 排除萬難 自告奮勇 馬不停蹄2.多事之秋 [duō shì zhī qiū]基本釋義: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出處:唐·崔致遠《前宣州當塗縣令王翱攝楊子縣令》:「況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風。」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不可救藥,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這首詩很長,其中有一節是這樣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這樣盲目快樂。我這老夫一片誠意,,小子們卻是驕傲自得。我進諫的並非老昏之言。你們反倒拿來取笑戲謔。你們的氣焰熾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這首詩的內容,是勸說周厲王和那些權臣千萬別把憂患當作兒戲,應趁它還沒有到來的時候盡力防止它。若是憂患越積越多,就像病重一樣無法治癒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本正經,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鬧彆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相關成語:正色莊容 道貌岸然 不倫不類 搖頭晃腦 嬉皮笑臉 不倫不類2.遺世獨立 [yí shì dú lì]基本釋義: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枕戈待旦,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當時,晉朝表面上還管轄著中原大地,但實際上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祖逖和劉琨一談起國家局勢,總是慷慨萬分,常常聊到深夜。一天,祖逖又和劉琨談得十分興奮,劉琨不知什麼時候睡著了,祖逖卻久久沉浸在談話的興奮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雞叫了起來,祖逖一躍而起,踢醒了劉琨:「聽,這雄雞啼鳴多麼振奮人心呀,快起來練劍吧!」於是,兩人操起劍來,在高坡上對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以逸待勞,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馮異的部將們知道後,都勸馮異不要和行巡大軍作戰。馮異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必須搶佔枸邑『已逸待勞』。」馮異命令部隊急行軍,搶在行巡之前,佔領了枸邑。馮異嚴密封鎖消息,緊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將士們休整。行巡的部隊急匆匆地剛趕到城下,城樓上突然鼓聲大作,亮出了馮異的帥旗。行巡的軍隊毫無防備,嚇得四下逃竄。馮異大開城門,領兵衝出城來,大敗敵軍。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喪家之犬,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過街老鼠 漏網之魚 喪家之狗 耀武揚威2.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基本釋義: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出處:《史記·酷吏列傳》:「(趙)禹為人謙倨。為吏以來;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無妄之災,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偏正式用法的成語?
    後來與春申君有了身孕,兄妹密商以後,李園之妹對春申君說:「楚王寵信您,超過了他的兄弟,如今您為相二十多年,面楚王又無子,他死後,其兄弟繼位,他們各有所親、您怎能住久保持你的榮華富貴呢?而且,您掌權時間很長,在與楚王的兄弟們相處的過程中,失禮與得罪他們的地方很多,那時,恐怕就會大禍臨頭!還怎能保住相位和您的封地呢?」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玩物喪志,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徵,與狄人戰於滎澤,由於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圖窮匕見,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於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願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裡。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裡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陽。臨行時,太子丹等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鹹陽宮內隆重接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百鳥朝鳳,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但它有一個優點: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裡。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覓不到食物,都餓得頭昏眼花,快支撐不下去了。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乾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百不一貸,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1.百不一貸 [bǎi bù yī dài]基本釋義:猶言無一寬免。出處:〖出處〗《新唐書·酷吏傳·來俊臣》:「後信之,詔於麗景門別置獄,敕俊臣等顓按事,百不一貸。」相關成語:熟能生巧 耳聞則誦 如數家珍 前所未聞 寡聞少見 淺嘗輒止3.一仍舊貫 [yī réng jiù guàn]基本釋義: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先進》:「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晨光熹微,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東方欲曉 晨曦初露 晨曦微露 暮色蒼茫 夕陽西下 薄暮冥冥2.無所不曉 [wú suǒ bù xiǎo]基本釋義:什麼事情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此女甚是聰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說話,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苦心孤詣,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苦心經營 慘澹經營 煞費苦心2.愛毛反裘 [ài máo fǎn qiú]基本釋義: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裡。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出處: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二》:「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裡盡而毛無所恃邪?』」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龜冷搘床,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同等看待 天公地道 視同一律 黨同妒異 欺軟怕硬 量才錄用3.實與有力 [shí yù yǒu lì]基本釋義:與:參與,在裡面。確實在裡邊出了力。出處:毛澤東《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他之所以能夠安然離開西安,除西安事變的領導者張楊二將軍之外,共產黨的調停,實與有力。」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氣衝牛鬥,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氣貫長虹 氣勢磅礡 氣克鬥牛 低聲下氣2.更僕難數 [gēng pú nán shǔ]基本釋義: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說不完,一件一件說就需要很長時間,即使中間換了人也未必能說完。 後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數也數不過來。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僕未可終也。」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剛愎自用,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先縠還說道:「率軍出徵,遇到強敵而退卻,這不是大丈夫的氣概;擔任軍隊統帥,而終非大丈夫,唯有你們能做得出,我辦不到」於是他率領所屬部隊渡過黃河,繼續前進。荀林父的部將根據這一形勢,分析進和退的得失利害關係,最後一致勸荀林父率兵渡河。楚國軍隊想北上,到飲馬黃河時再回國。聽說晉軍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國。其寵臣伍參想戰,而令尹(官名)孫叔敖則不想戰,並說:「去年打陳國,今年攻鄭國,不是沒有戰爭。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足不出戶,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相關成語:深居簡出 足不出門 足不逾戶 遠渡重洋 浪跡江湖 遠涉重洋2.真人不露相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基本釋義: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於人前。 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日千裡,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燕國國君害怕極了,太子丹也憂愁萬分:就向他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吞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商討一下。」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並說「希望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田光聽了,一言不發,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千裡以上,等到它衰老時,劣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脅肩諂笑,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曾子說過這樣的話:「脅肩諂笑,簡直比夏天在菜園種菜還感到累和難受。」子路也曾說道:「觀點不同的人在一起談話,臉上還要顯露出羞愧的神色,我是難以理解的。」相關成語:搖尾乞憐 曲意逢迎 脅肩低眉 守正不撓 剛正不阿2.探囊取物 [tàn náng qǔ wù]基本釋義:囊:口袋;探囊:向袋裡摸取。 伸手到口袋裡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