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經過3個多月的空載試運行和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報寧波市政府批准後,寧波軌道交通4號線定於12月23日上午10:00開通運營!
2020年,是寧波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以來開通運營裡程數最多的一年。繼2號線二期首通段、3號線鄞奉段開通後,4號線作為寧波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寧波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155公裡,全面構建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新格局。
行車信息
4號線計劃採用慈城至東錢湖單一交路組織行車。首末班車採取兩端站對開方式,慈城站和東錢湖站首班車發車時間均為6:00,末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22:00和22:10。
工作日高峰行車間隔4分25秒,平峰行車間隔6分25秒,低峰行車間隔約10分鐘。雙休日8:00-20:00行車間隔6分25秒,其他時段行車間隔約10分鐘。
開通初期,4號線平均每個車站開放2個及以上出入口,通道、樓梯、站廳及站臺均設置盲道。
按照我市軌道交通線網票價方案,4號線繼續採取裡程分段計價票制,實行「遞遠遞減」票價原則。新線開通運營後,全線網最高票價為10元。全面落實軌道公交90分鐘優惠換乘。
車站推出輪椅、藥箱、愛心服務卡等便民舉措,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開展愛心預約服務,滿足特殊乘客出行需求。在東錢湖站開展智慧車站試點智能客服中心,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票務、資訊等自助服務。
4號線名片
4號線工程起自江北慈城,串聯起莊橋火車站、鐵路寧波站、鐵路寧波東站、東錢湖旅遊交通集散中心等重要交通樞紐,慈城、奧體中心、三江口、東錢湖新城等城市重要功能板塊。全長35.95公裡,設車站25座,其中換乘站4座,在大卿橋站與1號線換乘,在鐵路寧波站與2號線換乘,在兒童公園站與3號線換乘,在南高教園區站與未來的5號線換乘。
秉持「建設軌道交通就是建設城市」的理念,寧波軌道交通結合4號線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城市TOD開發,在柳西站、矮柳站等站點及周邊區塊開發物業項目近100萬平方米,「站城一體化」建設成效初步顯現,為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引領城市發展提供積極助力。
「海絲」主題
4號線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全線車站以青瓷色為主色調,展示了寧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活化石」城市的文化魅力。
3個特色站一站一景、匠心獨具。慈城站裝修主題為「一水一海洋」。鐵路寧波站「潮流湧動」「水波浪」吊頂設計,展示了寧波知行合一、知難而進的城市精神。東錢湖站「風光旖旎」,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穹頂建築設計風格與海浪造型有效融合。
4號線列車沿用青瓷色為主色調,車身兩側亮麗「腰帶」隨風而動,車廂內全景式LED照明點亮了車頂的「海底世界」,報站動態地圖寓意揚帆遠航。全線共配備列車36列,最高運行速度80公裡每小時。
慈城站
東錢湖站
首創國內多項新技術
4號線在國內首次採用類矩形盾構施工技術,解決位於核心城區的雙東路站-翠柏裡站-大卿橋站區間道路交通疏解、管線改遷、徵地拆遷等難題。利用類矩形盾構雙線一次成型的優勢,首次在白鶴站採用類矩形盾構工法實現配線功能。
慈城站至官山河站區間上跨杭深、蕭甬鐵路,採用轉體橋施工技術,為國內最大曲線偏心轉體橋。國內首次在全線推廣應用機械法聯絡通道施工技術,為地鐵行業聯絡通道施工提供了新技術參考。量身打造可解體盾構機,解決了限制空間內盾構接收、始發和過站的難題。在寧波地區首次使用盾構鋼套筒技術,大大提高了盾構進出洞階段的安全性。積極踐行「五結合四同步」建設理念,慈孝大道、東錢湖大道等道路同步建設成果顯著。
在東錢湖站打造智慧車站,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車站智能感知體系。MLC系統國內首次採用融合雲架構,標誌著寧波軌道交通進入雲時代。國內外首創架空接觸網結合專用軌回流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雜散電流腐蝕問題,提高土建結構安全性。
東錢湖站的智慧服務中心
記者 周科娜 攝影 劉波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